宏观经济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宏观经济模型

在本篇中我们将学习三个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模型,它们依次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如果从分析时涉及的市场角度划分,这三个模型的边界是不一样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仅涉及产品市场,因此是一个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涉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边界要比有效需求决定模型广一点;而AD-AS模型,则同时考虑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是一个最为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如果从分析时模型隐含的假定前提看,这三个模型也是略有差异的。要理解这种差异,需要从一个概念——资源充分利用——说起。所谓资源充分利用是指经济运行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所有资源(核心的资源当然主要是资本和劳动这两种)都得到利用了,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凯恩斯的目的就是要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试图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的所有分析自然是以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出发点或者假定前提的。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在程度上还是会存在差异的。根据这种差异,至少我们可以分别出两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在较为严重的一种状态下,社会已有的资本存量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状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企业中大量已有的机器设备等都处于闲置状态,更不用说社会中的劳动力了——那就是有大量的工人找不到工作。与这种严重状态相对应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中的企业不会进行任何新增的投资。因为即便社会中的需求发生增加了,企业根本不需要新增投资,而只需要提高已有资本的利用率就可以了。

当然,随着社会中的需求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已有的资本总是会最终得到充分利用的,到这个时候,如果社会需求还在进一步增加,那么,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社会就必须进行新增的投资。需要注意的是,当社会已有资本都得到充分利用时,并不意味着社会中的劳动力也同时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仍有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我们仍把这种状态定义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状态,只不过与前一种状态相比较,后一种状态略微缓和一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二种资源非充分利用状态。与这种较缓和状态相对应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中的投资现在不再是外生的了,而是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发生增加。

在我们将要学习的三个模型中,第一个宏观模型——有效需求决定模型——对应的就是上述第一种状态。而后两个模型对应的则是上述第二种状态。这是我们在学习三个模型之前首先需要记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