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临港制造业需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2 国内同类研究与应用分析

1.国内制造业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我国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紧跟着全球的发展,近十多年来也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涉及制造业的多个领域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多个方面。

(1)关于制造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个性化服务模型的相关研究。我国从1997年开始致力于为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有实用意义的成果[9][10][11][12]。为了克服制造企业传统销售模型的局限性,李文立开展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制造业销售服务模型研究[13],从制造商角度提出基于B2 C电子商务模式的制造企业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模型,其基于销售服务链的集成销售服务思想对于制造企业构建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电子商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算法与系统[14][15][16]。这些个性化推荐系统虽然缺乏对外向型制造业的针对性,更未考虑针对临港或海洋经济背景,但也可以从某些侧面启发本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2)关于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及网络化协同制造的研究。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整合为制造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如宁方华等探讨了电子商务中制造业的物流策略[17],提出将物流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效嫁接以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作业互动协同的观点;于永军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间协调机制[18];徐从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19],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新秩序。朱晓琴认为实施e制造(e-manufacturing)可以将制造系统与供应链集成[20],使供应商和客户无缝连接,适合于多领域的工业自动化集成信息平台。吴俊提出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的模式[21],谷文辉等则从多个方面提出加快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和建议[22]。黄笛等对制约浙江省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23],盛革开展了面向制造业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研究[24],基于协同商务理论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戴江鹏等针对网络化生产和制造业电子商务[25],提出以服务集成的思想构建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并采用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设计实现该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陈拥军提出建设与开发制造业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26],实现中小制造企业的网上联盟和协作制造。丁疆辉探讨了传统制造业在信息技术下基于时间成本的生产链空间组织的变化特征[27],证明了服装纺织企业在信息技术下,其设计、生产、配送的周期能快速缩减。曾静等开展了区域化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研究[28]。此外,杭建平对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风险进行了研究[29],张春玲等对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30]。总的看来,关于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整合及网络化协同制造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零散,探索深度也比较有限,但其包含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整合服务的思想导向,以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思想雏形,对本书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国内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状况

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演化迄今主要经历了面向信息源→面向信息交流过程→面向信息用户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31]。本书基于临港制造业需求开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属于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体系,处于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

(1)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状况。信息服务模式是信息服务各要素在某种环境下表现出的状态,描述的是信息服务各要素和有关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信息服务越是发展,其模式就越是多样。不同机制诞生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陈建龙根据信息服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区分为三类:描述源于信息服务内容(信息系统、文献等)并以信息服务产品为中心的传递模式;描述源于信息用户的信息需要并以用户信息使用为中心的使用模式;描述源于信息用户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用户问题解决为中心的问题解决模式[32]。这样的分类方式充分考虑到了以用户问题解决为中心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信息发布活动平台和具有信息生产能力的需求者。李家清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方式的发展及优化过程,认为信息集成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和数字参考服务是网络环境下主要的信息服务模式[33]。这些模式虽然也提到提供专门化、个性化、创造性的信息服务和应用人工智能,但还是无法凸显出面向需求信息提供者的主动服务和信息生产能力,以及自主选择任务主题等非资源数据库和数字信息平台提供需求信息的信息服务方式。

此外,温浩宇等认为信息用户在网络中搜索并获得信息的方式并不单一,主要的信息服务模式可分为两类:服务器依赖型模式(包括C/S结构和B/S结构)和对等网络模式(包括P2P模式和P2SP模式)[34];舒明全认为计算机网络和多种信息载体形式的出现,导致用户信息需求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对文献普遍性需求转向个性化信息需求,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品化信息服务模式[35];王斌则在综合性信息服务基础上提出一种专注于信息的专深性、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垂直门户信息服务模式,认为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从水平走向垂直是一种趋势[36]。垂直门户提供专门的服务,可以吸引潜在的顾客群体,为制造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理想的平台。

(2)关于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研究。我国对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理论与用户需求、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技术方法与系统设计等。张立功认为面向用户的科技情报信息界应该从信息资源数字化、情报信息服务网络化、重组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流程并提供知识化服务三个方面着手,重新构建情报信息工作的模式[37];佟泽华等提出由DM模式(传统支付模式)、ASP模式(提供网络基础服务)、SaaS模式(软件即服务)交互融合发展构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企业信息服务融合模式[38];郭亚军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建立起个性化数字信息服务钻石模型[39],该模型将数字信息产品和用户关系管理作为表现形式和核心资源,以数字信息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用户关系管理的个性化交互作为主要信息服务特征。常永华等利用演化博弈论分析电子政务信息主体的信息利益关系,进而构建政府和公众的群体演化模型[40],提出促进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黄付艳等将用户的信息需求分为表达、认识和潜在信息需求3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体系,提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对接需求、确认需求和超越需求这三个层次的服务策略[41]

关于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方法与系统设计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见诸报道,代表性的诸如朱秀梅、郭亚军等分别对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需求展开了研究[42][43];祖峰对社区零售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44];王素丽、王仕雪分别对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Web 2.0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信息服务的方式与路径[45][46];李伯虎等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云制造[47];顾新建等则对制造业服务化和信息化融合技术展开了研究[48]

上述研究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其中针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比较充分,尽管涉及制造业信息服务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一些成果在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等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其研究方向如“云计算环境”“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显示了该领域研究很好的发展趋势。

(3)关于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的研究。在进行一般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开始了对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的探讨。如王伟军通过分析基于网络的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务模式[49],提出发展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中介服务的观点。毕强等对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展开了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50]。这些研究虽然还处初始阶段,但对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系统研究外向型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模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中国制造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状况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正蓬勃兴起,而且呈现出专业分工更加细化的趋势,制造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市场需求势头强劲。一方面,中国有许多第三方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诸如阿里巴巴B2B网络公司(china.alibaba.com)、网盛生意宝(www.toocle.cn)、环球资源网(www.globalsources.com)、中国制造网(cn.made-in-china.com)、中国制造交易网(www.c-c.com)、全球机械网(www.qqma.com)等B2B电子商务交易信息服务平台都可以为制造业(包括外向型制造业)提供采购和供应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外需”疲软倒逼中国大量外向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许多外贸制造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但传统外向型制造企业做电子商务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转型电子商务小批量、多批次的新模式挑战;第二,缺乏电子商务渠道建设与运营经验;第三,缺少电子商务人才与专业的团队。

临港外向型制造业相对于内陆腹地的制造业而言,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化的感知可能会更加敏感,因而对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的需求也更迫切,对相关信息服务的时效、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临港外向型制造业企业自觉、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进行流程再造和渠道转型,使管理和经营策略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与其他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快速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企业赢得竞争,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