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想:小学科学名师的自觉追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成为教育的思考者

浙派名师名校长小学科学培训班成立时的种种情景还在眼前,一批充满活力和探索热情的学员历历在目,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听过很多老师充满智慧的讲座,也跟老师们有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一晃几年过去了,浙派名师名校长小学科学班的学员结业也已经2年了。其间,许多教师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醉心于教学研究,潜心于学术研究。怀着对教学的热爱,对教学的不断思考,凝练成一篇篇深邃的文章,就有了这本关于学科思想的书籍。

名师的成长标志之一就是:他有独特的思考,有自己的思想,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教学气质。这种气质和思想,是在一段较长时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沉淀的,在一种偶然与必然的情境中成型、浮现的。它表现为自信的课堂、沉静的文字,蕴含着多年的探索,最终成为代表着学术水平的文章。

尽管本书所提的是学科思想,但它的形成不仅仅是学科内的事情,更是一个人整体成长的结果。当我们跳出学科去审视学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东西,所谓基于学科、超越学科也就是这个意思。在这本书里,留下了每一个人的思考,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呈现出的结果显得丰富多彩。

楼曙光对科学与人文的思考,也体现在他的课堂上;王朝森对科学探究的思考,阐释了问题解决与探究的关系;陈志强对证据的重视,朱潮海对论证的关注,都在思考学科的本质;邵锋星的概念建构路径,应小敏的“实践-认知”路径,竺红波的思维导图路径,都在思考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教学模式;林建锋的家庭实验,王伟文的博物学介入,从另一个路径思考科学教学的路径;江光华的学困生评价,施昌魏的科学记录评价,都从评价角度去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各位学员的智慧,这本书好像是个宝库,里面蕴藏着许多宝藏。阅读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获得许多感受和启发。

来文老师作为浙派名师名校长小学科学班的培养项目负责人和班主任,主编这本以学科思想凝练为主线的书,真的是为学员着想。推动老师从课堂教学走向教学思考,去思考学科教学的深层次问题,去思考教学的本真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鼓舞学员动手写作,去梳理自己的思想,去总结自己的经验,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从写作中发现自己的思考轨迹和成长脚步,从写作中获益,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俗话说,写作使人深刻,确实如此!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很多时候随口说说容易,真的拿起笔来,把所思所想形成文字,才是真的考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希望我们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不断努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也成为教育思想的思考者。

是为序,以此共勉。

喻伯军

2017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