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土地2016:热点与前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探索适合十堰市情的农民就近城镇化道路

(一)更新理念、注重规划,引领十堰市域新型城镇化

1.更新理念

课题组在调查中强烈地感受到,十堰市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三大发展理念。

一是绿色崛起、山区特色的发展理念。十堰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理念同样被贯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生态化产业体系为动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是,结合十堰市山地生态资源优势,构建涵盖一、二、三产的生态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十堰市山区城镇化的产业动力。生态化产业体系包括依托农林生态化经营和当地特色农林资源的特种养殖业、药材种植业、绿色食品业、手工纺编业等生态农业,为生态农林业提供加工、包装、市场导入的城镇加工业和服务产业,以山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主的山地生态旅游业等。

二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战略需要,十堰市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有限,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任务艰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只有通过城镇化来实现十堰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十堰市“汽车城”带动下,十堰市工业现代化快于农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快于农村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十堰市才能快速崛起。在这一理念下,十堰市委、市政府着重强调三个统筹,即: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协调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一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平和谐,统筹城乡社会服务。

三是集聚发展、核心带动的非均衡发展理念。主要思路是依托现有中心城市和城镇体系,以点带线、带面,差异有序发展,即通过市域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县、镇、村等各级城镇体系发展,进而带动腹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根据上述发展理念,十堰市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了市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建设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十堰市)为统领,以打造“竹房城镇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两翼,着力构建市域“十堰主城区—县级次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特色小镇”四级城镇体系与建设美丽乡村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2.注重规划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十堰市制定了清晰的中长期城市发展系列规划,包括《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十堰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核心区规划》《十堰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十堰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规划》《十堰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规划》,以及《十堰市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总体规划(2011—2015年)》和《十堰市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1—2015年)》等。同时,十堰市正在加紧进行县级次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和农村片区建设规划的编制(专栏2)。

专栏2 郧阳区投入巨资制定总体规划

郧阳区注重区域规划。郧阳区2014年投入1040万元用于城市规划编制,并开展《郧县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根据规划,郧阳区被定义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拟建设成为以机械、轻工业为主要工业产业,注重开发休闲旅游的滨水城市。2014年撤县建区后,郧阳区组织完成全区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郧阳区稳步实施“一江两湖四区六镇”城市战略规划:“一江”即汉江;“两湖”即郧阳湖、安阳湖;“四区”即老城区、政务新区、长岭新区、安阳科教产业区;“六镇”即谭家湾镇、杨溪铺镇、青山镇、郧阳岛小镇、柳陂镇、城关镇。在规划中,郧阳区着力打造百万平方千米生态屏障、百万平方千米水面、百万平方千米城区面积的中等城区。

十堰市、县(市、区)城镇化规划衔接紧密。与总规划衔接,十堰市加强控规保障,实现了控规全覆盖,专规和基础规划也不断完善;市、县(市、区)规划对接,《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发展地区,即北部中低山生态发展区、北部河谷地区城镇协调发展区、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发展区、南部城镇协调发展区和南部高山生态保育区,不同地区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上述规划在对应市、县、区编制的城镇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房县建设“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郧阳区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丹江口市建设“中国水都”,竹山县建设“十星高地”,郧西县打造文化旅游强县,竹溪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等。十堰市县级中心城市建设各具特色(专栏3)。

专栏3 十堰市县市级中心城镇建设各具特色

房县属限制开发区和高山生态保育区,城镇整体规划被定义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成为具有休闲旅游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郧阳区毗邻十堰市主城区,2012年初定发展规划时就将自己的发展和十堰市中心城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十堰市城区的一部分进行规划。撤县建区后,郧阳区更加注意区政府所在地及周边乡镇在规划建设中与十堰市中心城区在功能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和道路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协调和对接。

丹江口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重要节点,境内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在落实十堰市城市总规时,将保护环境作为发展城镇化的前提,以水体保护为重点,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丹江口北部山区习家店、蒿坪、石鼓等镇,特别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注重适度控制城镇规模,严禁大规模污染性产业发展,适度发展农林特产种植和加工业。丹江口市南部(包括官山、盐池河镇)属于丘陵农林生态发展区,因此注重保护耕地,积极发展果林生产和畜牧业,适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适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改革创新,引领农民向区域内四级城镇化体系聚集

引导农民就近城镇化,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往哪儿聚”“产业如何兴”“钱从哪里来”。这三大矛盾在秦巴山片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地区工商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能力和社会财富有限,制约域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不能满足域内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需求;有些工商业经济相对发展,有一定的地方财政实力和社会资本动员能力,加上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带给地方的投资能力,推动着域内城镇超前建设,但域内产业发展和农户财富积累都赶不上城镇扩张速度,因此有些城镇有房无人,“人往哪儿去”演变成“人从哪里来”的矛盾;有些地方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城乡之间无序流动,多数农民尚未做出明确的目标选择,农户“城乡两头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化解城镇化三大突出矛盾方面,十堰市通过规划引领和改革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1.规划引领下的改革创新

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设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及其机制。十堰市组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土地托管服务中心,搭建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流程,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推行土地出租、入股等流转经营模式,为城乡特色产业兴起创造条件。到2014年年末,十堰市累计流转耕地14.26万亩、山场33.29万亩。十堰市下发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强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合理提高城镇建筑容积率,实现土地综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化解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

二是在乡镇综合改革中植入强镇扩权改革。十堰市、县级政府将12个部门39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给试点镇,化解重点中心镇人口过大而管理职能不匹配的矛盾。

三是在“竹房城镇带”试验区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一取消、两放宽、一相同”政策措施,加速城乡居民管理融合。取消户口性质划分,放宽地域限制和落户条件,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目前“竹房城镇带”试验区的18个乡镇全面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及其他户口性质划分,为农民就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四是改革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产业兴城奠定基础。比如,依托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这类组织已达1000多家。

五是创新城镇化的投融资机制。创新重点放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加强社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和创新农村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目标是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竹房城镇带”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业主投入为主、农房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的“三为主”资金投入模式,累计吸收社会投资26.8亿元、农民自筹21.3亿元、信贷投资10.4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郧阳区子胥湖采用PPP投资模式推进新城区建设(专栏4)。其他县(市、区)将各项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用于城镇化。

专栏4 子胥湖新区建设的PPP模式

2014—2015年,子胥湖新区完成投资21.52亿元,其中企业自筹6.5亿元,政府项目资金6.9亿元,企业自筹加政府共建项目资金作资本金,申请融资10亿元。政府从土地政策、出让金返还,税收政策,政府项目资金投入三方面支持企业完成子胥湖生态新区建设。

土地政策:子胥湖生态新区规划建设用地9000亩,其中商住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和居住)6000亩,政府在5年内予以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土地出让金入库后,一个月内全额返还给企业。

税收政策:子胥湖生态新区项目范围内所有税收县级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用于新区建设;经营期间,除商住开发项目外,县级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并保持税收政策十年不变;商住开发项目有关税收,部分奖励给企业用于弥补新区建设和公益性项目投资不足。

2.改革创新效果

改革创新初步化解了“人往哪儿聚”“产业如何兴”“钱从哪里来”的矛盾,域内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农民就近城镇化效果明显。

第一,十堰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人口和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十堰市的核心和枢纽是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规划到2015年,实现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千米,城区人口承载力超过100万,汽车产量跨上100万辆,基本建成功能完善、产业高端、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15年5月,十堰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达5056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千米,三个城区共聚集人口90万人,市辖区常住人口则达到135.6万人。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十堰市域的主导产业分别为汽车产业(二汽的商务用车制造为主)、旅游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其中,80%的企业和汽车产业有关,80%以上的规模企业在城区。这表明,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十堰市主城区的主导产业、市域经济的龙头。

十堰市主城区路网建设日趋完善:人均道路面积15.9平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2%;天然气对接入户16万户,通气入户率达到98%;城区新增绿地371.2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十堰市主城区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作为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之一,十堰市在试点建设期内将获得9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数据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报告——2015年5月21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以及市住建委在本课题组调研座谈会上《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基本情况》介绍。。到“十二五”末,十堰市将成为秦巴山片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十堰市汽车制造和汽配产业将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和乡村发展的领头羊。

第二,“竹房城镇带”吸纳20多万农民就近城镇化,“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见成效。“竹房城镇带”东起房县,沿346国道到关垭,共计173千米,这一带“一线串珠”式地串联了沿线3座县城、18个乡镇、373个镇村,规划总面积148.5平方千米。“竹房城镇带”通过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吸引农民就近城镇化。至2014年年底,城镇带总人口达到82.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8.1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0.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3.2万人;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6.5%增加到61.5%,“竹房城镇带”的城镇化率比全市高出近10百分点。

“汉江生态经济带”及其经济带的城镇建设也取得了成效。到2014年年末,十堰市完成造林9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完成近400个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38个;自筹资金10亿元,启动十堰市城区神定河等五条河流生态化治理,建成主支管网384千米;大力实施“清水行动”,实施饮用水源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排污口800多个;建成并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12座、垃圾处理场7个,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城镇建设加速进行,课题组实地考察了丹江口右岸新城区建设、郧阳滨江新区建设,充分感受到“汉江生态经济带”热火朝天的城镇建设场面。

第三,“多支点”中小城镇格局显露雏形,已成为十堰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主要集聚地。“多支点”包括县级次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以及特色镇和片区联建形成新片区(小集镇)。县级次中心城市主要分布在十堰市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个重点生态保育地区,到2030年,北部丹江口市区、郧阳区和南部房县县城,将形成3个20万~3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郧西县城、竹山县城、竹溪县城,将建成3个10万~20万人口的小城市,同时建成15个1万~5万人口规模的重点中心镇。

(三)中心镇、特色集镇和片区联建共推农民就近城镇化

1.重点中心镇引领新农民就近城镇化

十堰市抓住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和丹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镇村重建等机遇,启动了“小城镇建设成长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成为十堰市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点晴之笔。目前,十堰市有11个镇入选2014年国家级重点镇,入选湖北省级的重点中心镇8个、特色镇6个、宜居村庄(社区)60个数据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报告——2015年5月21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以及市住建委在本课题组调研座谈会上《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基本情况》介绍。。课题组实地考察看到:北部丹江口市的浪河、六里坪、习家店,郧阳区茶店等重点镇、中心镇和特色镇,城镇扩容、产业和人口集聚迅速,有的镇区规模和人口已不亚于县城;南部“竹房城镇带”上,房县军店,竹山县宝丰、擂鼓、上庸,竹溪县水坪、蒋家堰等重点镇、中心镇、特色镇,已汇聚3县80%的人口、85%的经济总量,成为南部(房县、竹山县、竹溪县)3县人口密集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1)六里坪镇

六里坪镇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两翼,集农、工、商、旅为一体的综合型明星镇。六里坪镇位于丹江口市西部,镇域东、西、南、北分别与武当山风景区、十堰市白浪高新技术开发区、丹江口市官山镇及均县镇接壤。镇域面积187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镇域总人口5.4万人,镇区居住人口达到2.8万人,占全镇人口的52%。工商业经济发展是该镇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2015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2%。该镇2014年入选国家级重点镇、湖北省重点中心镇。

自2009年始,六里坪镇按照“四区一带”的规划布局,全面启动重点镇建设。一是在靠近白浪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以岗河为中心、包含3村的工业园区。二是利用武当山风景区的辐射带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成包括五家沟、孙家湾等6村的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区。三是利用紧邻十堰市城区的优势,打造以油坊坪为中心、连带6村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四是抓住域内铁路、高速和高等级公路以及武当山机场建设的机遇,打造以财神庙为中心及周边5村的商贸物流区,形成鄂西交通枢纽和物流高地。“四区”建成后,最终形成沿武白公路(武当山特区至十堰市城区白浪堂)的城镇带。六里坪镇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09年的2.1平方千米增加到目前的4.8平方千米。整齐划一的工业园区内集聚中央和市属国有企业20余家,民营企业18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六里坪镇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当地引领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龙头。

(2)宝丰镇

宝丰镇位于竹山县中西部,是施洋烈士故乡、女娲炼石补天神话发源地,谷竹高速、346国道贯穿镇域东西。该镇总面积188.8平方千米,辖29个村(场、社区),总人口7.8万人。截至课题组调查日,宝丰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千米,户籍及常住人口4.1万人,城镇化率达52.6%。

近几年,该镇全面实施“四化同步,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发展路子。该镇城镇建设途径和特色主要有四点。

一是重视城镇建设规划。该镇立足于打造竹山县域副中心、鄂西北商贸流通中心镇的定位,先后于2002年、2009年、2014年三次修编镇域城镇规划,最后一轮规划修编中,宝丰镇区扩展北至凤凰堰、南至女娲山风景区、东至九里岗、西至宝丰工业园区,覆盖8个村(居)近10平方千米的现代小城镇。

二是集镇与新农村(社区)同步规划,城镇与农村片区联建联创。目前,该镇实施并推动了以龙井、喻家塔、韩溪河、双庙、侯家湾、上坝、下坝、铧场为主的中心示范村建设,探索了镇村互动建设和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路子。

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产城一体化建设。该镇先后启动建成九里岗生态茶叶加工园、北大街绿松石加工展销区、宝丰工业园、下坝物流园等四大核心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以宏志五金(专栏5)、秦家河钒矿、盛达矿山机械、圣水公司、金龙水泥、珠宝公司、明宏塑编、诚成木业、鑫鑫建材、可盛印刷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39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工业成为宝丰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该镇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形成:实施了女娲山景区二期工程建设,成功申报了女娲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贯通了上庸镇、九女峰、武陵峡、神农架循环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近5万余人次;商贸流通加速发展,近3年,该镇镇区建成大中型超市32家,个体工商户近2800家,吸纳从业人员1.8万人,辐射县内外消费群体逾15万人,年交易额达25亿元,宝丰镇已成为鄂西北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镇。

四是整合资源,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该镇近几年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吸纳民资2.6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

专栏5 宝丰镇农民返乡创业,建成湖北宏志五金有限公司

湖北宏志五金有限公司由竹山务工农民创办于上海。2013年,业主夫妇分工,丈夫回乡创业,妻子继续经营管理上海的公司。该公司进入宝丰镇工业园区后,企业以每亩土地购买价格7.3万元,购买50亩土地使用权,总投入4000万元,建成8间车间。目前,该公司生产30种规格的五金、电器和汽车配件。其中:4个五金配件车间已经投入生产,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150人就业;4个汽车配件车间即将投产,投产后预计带动20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1.5亿元。

2.内迁安置中的特色镇和片区联建

郧阳区柳陂镇及卧龙岗社区、竹山县上庸镇,是借助库区移民内迁安置,推动特色集镇和农村新社区同步规划建设的两个典型。

柳陂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镇域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6万余人。淹没区和影响区波及该镇23个村、20962人,是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移民内安大镇之一。全镇现有耕地面积5万亩,柑橘基地1.5万亩,蔬菜基地1.8万亩,可养殖水面5000亩,成为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自迁建工作开展以来,郧阳区和柳坡镇始终把移民迁建安置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和建设。柳坡镇从2009年5月开始,着手编制规划,2011年3月移民内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经过几年努力,柳坡镇已完成集镇整体搬迁、12个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任务。目前,集镇规划总投资5亿多元,规划镇区面积3.04平方千米,目前建成区面积0.45平方千米,迁建镇直属单位25家、6家企业,迁建人口3875人,镇区集聚非农人口1300人,集镇市场正在形成之中。卧龙岗社区的前身是柳陂镇舒家沟村,迁建后社区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有4个社区网格,安置(集聚)农民262户、1300余人。新社区拥有耕地1273亩,其中水田838亩、旱地435亩、山地1460亩。1273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太阳能发电企业,该企业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用1200元/亩。当前,柳陂镇区与近邻卧龙岗社区连成一片,成为十堰市郊型生态农业观光新区、郧阳旅游示范新区。

上庸镇地处竹山县南部,原为田家坝镇,曾是古庸国都城地,2010年2月5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更为现名。现在的上庸镇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成,镇域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0个村(居)委会,人口2.1万人,库区蓄水淹没后剩余1.1万亩耕地。上庸镇的迁建安置涉及集镇和6个行政村整体搬迁,2007年12月启动,2009年建成,总投入8000多万元。经过两年建设,新镇区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街道主路面宽10米,人行道铺设彩砖,建成日处理200吨的人工湿地两个和垃圾处理场一座。新镇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景点,投入800多万元重建黄州会馆和三盛家院,投入2700万元建设旅游广场、旅游码头、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培植旅游开发企业3家、农家乐134家、专业合作社10家、特色店铺18家,集镇商贸、餐饮服务、奇石根雕等关联产业逐步兴起。整村搬迁的6个村同步建设,建设规格、风貌与镇区形成配套,建筑风格体现“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五大元素及灰白色调组合为一体的竹山地域特色,展现现代“庸派”建筑风格。目前镇区集中农户1100户、5700余人,集镇与6个村连成一片,显现新集镇与美丽乡村的整体效应,推动了镇域经济发展。2014年,镇域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350万元;同时,一个文化旅游小镇悄然兴起,已成为湖北省特色乡镇、旅游名镇。2015年1—4月,上庸镇观光游客突破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万元。

3.特色镇和农村片区联建共创

“竹房城镇带”以重点镇、特色镇为龙头,带动新农村片区联建共创,一个新集镇与秀丽、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片区交相辉印的景象已在“竹房城镇带”呈现出来。

(1)蒋家堰镇与敖家坝片区

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是湖北通往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门户,鄂陕交界处,古老的楚长城横亘其间。该镇历史上就是边贸重镇,商贾云集,是闻名遐迩的“露水集”,素有“朝秦暮楚”之称。蒋家堰镇面积123.5平方千米,辖32个村(场)、192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39400人,常住3.4万人、8978户(常住人口)。全镇耕地面积23580亩,其中水田10815亩、旱地12765亩,另有山林11.3万亩。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1亿元,财政收入572万元。蒋家堰镇已成为湖北省级特色镇和全省十大重点口子镇之一。

蒋家堰镇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建设方式,以发展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引领集镇建设:完成商贸老街改造,镇区建成“露水集”3处、商铺470个、大型超市6个;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培养个体工商户1800余户、魔芋加工大户270户,与周边的龙坝镇、中峰镇、鄂坪乡3个乡(镇)共建物流集散地;完善镇区冷藏、仓储等硬件基础设施和中介、批发、物流的软件设施。到2014年年末,镇区建成区面积已达2.5平方千米,集聚1.1万人,商贸重镇已经成型。

蒋家堰与集镇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农村中心片区,将32个村(场)规划4个中心片区,采用多种建设方式推进。老村庄旧房外形改造,户均支付3.5万元,其中政策性补助1万元;宜居新区建设,片区统一规划、招标统一建设,周边村户自愿申请购买,购买价格略高于建筑成本(建筑成本750元/米2、购买价格1000元/米2)。民居户型分为大、小两种户型,小户型为2间2层,建筑面积75米2×2=150米2,大户型3间2层,建筑面积140米2×2=280米2,大、小户型都建有工具间或贮藏室,申购入住宜居新区后,住户户籍保持在原行政村不变。片区成立一个总支部管理办公室,作为片区协调指导机构。目前,蒋家堰镇已建成莲花生态示范区(含4个村)和敖家坝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含4个村)2个片区(专栏6)。8个村庄和特色集镇连成一体,展现出类似于欧洲田园城镇的风貌特点,成为“竹房城镇带”上的旅游观光新景点,2015年端午节这几天,到敖家坝旅游的客人不下2000人。2015年4月19日至21日,湖北省委李鸿忠书记到蒋家堰这两个片区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课题组在这两个片区调查时看到:片区旧房改造和新民居建设已经完成,山、水、林、田、路完成了综合治理,道路、桥梁、河堤、河道等基础设施齐备,文化广场、健身场地等公共设施完善,真是“一条条水泥大道通村达院,一栋栋徽派民居整齐排列,一畈畈农田菜地星罗棋布……”郭军.竹溪以片区建设为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观察[N].十堰日报,2014-03-10.

专栏6 敖家坝片区黄石头村建设及产业发展概况

敖家坝片区黄石头村距离敖家坝镇区5千米,辖4个村民小组,共303户、1306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680人。全村耕地总面积670亩,其中有效灌溉水田面积470亩、旱地200亩,另有林(地)2400亩。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黄石头村社区建设属于旧村改造型,规划改造建设与敖家坝片区民居风格一致的1个居民点,课题组进村调查时已建成并迁入285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4.1%。村域主要产业有水稻、玉米、红薯。黄石头村有1家魔芋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50万元,入社农户30户。村域有魔芋加工厂、成康药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流转农民承包土地500亩,流转年均费用500元/亩。新村和新产业建设吸引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返乡,从1998年全村约600人外出务工经商,减少到2014年400人外出务工经商,其中,市域内务工经商20人,省内务工经商80人,省外务工经商300人。

(2)水坪镇与大石门片区

水坪镇大石门片区中心村位于大石门村,中心村距县城8千米、镇政府驻地3千米。谷竹高速、305省道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四野群山环抱,两条河道与山谷呈“人”字形分布。片区包含东沟、大石门、黄龙、胡柳树等4村,占地15平方千米,涉及1300户、4000多人。《大石门片区建设规划》由杭州规划设计院编制,片区以“新农村、产业园、休闲地、旅游区”为总体定位,以竹溪“贡”文化为主题,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建设“两区一园”(贡茶园、贡木区、植物园),在东沟发展贡茶基地350亩,在西沟发展以红豆杉、金丝楠木为主的贡木基地150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极大改善了片区生态环境。

截至课题组调查日,该片区三大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架设1座车行桥、2座钢架人行桥;安装80余盏路灯;整修河堤7500米,新修扩建道路5千米;新建2800余平方米群众文化广场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完成消土工程。水坪镇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房改造和新建。片区共拆除土木结构平房,新建楼房52户,改造低矮楼房200户,新建集中居住规模50余户的安置区1个,90%以上土木结构房屋得以消除,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片区完成了清洁家园工程,组建了环卫队伍,彻底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面貌。

在新村建设的同时,片区通过创新四个机制,提升片区生产、生活水平。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有序流转土地800余亩,把土地向茶叶、苗木产业大户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二是创新投资机制,融资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00万元、群众投资3000万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用于片区建设。三是创新长效发展机制,探索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组建苗木专业合作社或公司,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成立大石门片区党总支和管理办公室,强化对片区资源、设施管理;同时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推动片区和谐发展。

(3)麻家渡镇与谭家河片区

麻家渡镇面积216平方千米,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7万人。该镇工业有一定发展,现有工业企业100家,其中规模以上2家(为绿松石加工企业),2014年,全镇工业增加值1.7亿元。2013年,麻家渡镇启动了镇区域片区联建。该镇将全镇21个村分成4个片区规划,谭家河片区是4个片区之一。

谭家河片区以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村庄和生态旅游胜地为主要目的,建设范围包含“一河两岗五村”,共有柿树坪、双堰、总兵安、墩梓、黑虎等5个村,1950户、7826人。仅2014年,谭家河片区就整合投入1600多万元,“捆绑”用于片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村庄,夯实产业基础。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土地整理资金800万元,水利建设项目300万元,危旧房改造资金82万元(0.82万元× 100户),扶贫搬迁64万元(8000元×80户),公路修建费300万元。目前,谭家河片区完成房屋改造500余户,入住新居的人口占谭家河片区总人口的1/3;新修柿树坪村至黑虎村三级标准公路10千米;完成谭家河流域10千米河道综合治理,农网改造升级5000米;建设谭家河片区5个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村级卫生室一体化建设;迁建黑虎村、总兵安村两所小学;在总兵安村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修建了黑虎水厂,解决了周边5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片区产业培育方面的进展有:建成无性系茶叶科技示范园500亩,在建1000亩;建成莲藕基地1037亩,在建1000亩;建成杏李经济林1000亩;培育养殖大户20户;同时,引进了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开发了以谭家河流域自然风光为依托的“乡村一日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