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打造承载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产业体系
(一)产业园区和基地带动中心城市人口集聚
1.汽车产业带动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近年来,十堰市进一步壮大和优化汽车主导产业,精心构建以整车项目为核心的整车产业园,以商务车发动机、变速箱为核心的动力产业园,以东风渝安项目为核心的微型车产业园,以零部件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经济型商务车为核心的东风实业公司工业园,以汽车装备为核心的装备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形成了六大产业园区和以商务用车整车生产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为重点、汽车零部件集散流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2014年,东风与沃尔沃合资公司投入运营,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东风动力总成、装备、特商、零部件工业园及小康发动机等项目快速推进,园区内大运、海龙、神河等专用车骨干企业得到进一步培育。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基本建成,实现汽车工业完成产值1272.92亿元,同比增长9.7%,累计生产汽车48.5万辆,生产专用汽车17.5万辆。汽车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带动全市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推动十堰市三个城区聚集90万人。
2.“两带”的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次中心城市人口集聚
十堰市在“两带”“三区”的次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两手抓,推动了次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生态旅游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集聚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示范区,同时建成十堰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园(专栏7),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效果明显:其中武当山生态旅游区2014年共接待游客5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
专栏7 十堰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园
十堰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暨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园位于郧阳区经济开发区汉江大道东侧。园区规划总面积100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首期建设1600亩,“十二五”末达到5000亩,2020年以前达到10000亩,园区全部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农业加工产值200亿元、增加值5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目前,园区已完成确认入园企业13家,一共实现1500人的就业,农户日均收入100元。
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进入园区,注册资本1017万元,主要经营木瓜的深加工,生产木瓜全粉、木瓜精油、木瓜果酒、木瓜果醋。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1350户农户参与,建成3个大基地,公司自营4000多亩木瓜生产基地,带动1.5万亩木瓜种植基地,涵盖7个行政村,年产木瓜8000吨,木瓜种植每吨净收益破千元。公司发展木瓜加工产业,辐射生产基地23万亩,带动全区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3万移民安居乐业。
郧阳区子胥湖生态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彰显了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的理念。比如:子胥湖生态新区完成1.1万亩的土地流转,用于建成1000亩创意农业(花卉)博览园、3000亩的苗木基地、2000亩的生态茶园、2000亩的生态果园等现代化农业园。
“竹房城镇带”重点培育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矿产建材、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14年年末,“竹房城镇带”共新建工业园区15个,引进入园企业139家,推动了“竹房城镇带”产业和人口集聚。
(二)主导产业推动重点镇和特色镇发展
人们对“工业兴镇、商贸兴镇”的道理深信不疑,前文所述的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竹山县宝丰镇和竹溪县蒋家堰镇就是十堰市域工商业兴镇的典型代表,不赘述。
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同样可以兴镇。丹江口市蒿坪镇就是特色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城镇建设的样本之一。该镇把握扶贫开发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契机,利用山地资源优势,自2010年以来确立“人均2亩核桃林,户平均收入2万元”目标,着力建设核桃产业,2013年引进湖北霖煜农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链条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已经形成,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和资金入股分红,实现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专栏8)。核桃产业发展通过多种产业主体并重,培育出一个龙头企业,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两个家庭农场,实现每村建设百亩以上示范基地1个,实现全镇10亩以上种植大户1000个。多种产业模式并起:以合作社与农户合作入股的方式托管观音庙基地500亩;以合作社与种植大户技术托管的方式达2000亩。目前,全镇投资建成核桃基地2.5万亩,已挂果的核桃树有2000多亩,每亩产值突破2万元。此外,该镇凭借悠久的远古蒿国文明及烟熏岩、滴水岩、神仙床等北山自然风光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将核桃产业和观光旅游业相结合,生态观光农业逐渐形成。2014年,镇中心实现3000人口的集聚,人均纯收入5700元,夯实了新型生态农业重镇兴起的基础。
专栏8 蒿坪镇产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
核桃企业情况:2013年湖北霖煜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蒿坪。公司已流转土地4000亩,建起核心示范基地,建成了50万株的育苗采穗基地、36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和加工生产线。公司有千亩示范基地,镇核桃协会办500亩示范基地。公司与贫困户生产托管的方式达4000亩。公司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指导、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镇参加培训人员达到3000人次以上。
核桃产业技术支持情况:成立核桃协会和核桃专业合作社。以林业站技术人员为基层,组建20人核桃专业技术服务队,并在各村培训兼职核桃技术员18名。加上霖煌农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服务网络。
核桃产业发展目标:在今后几年,蒿坪镇将首先通过“互联网+”的商业新趋势,大力拓宽核桃的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其次,将发展、健全核桃仁的深加工以及核桃鲜果的加工,促进相近产业的发展。
(三)一村一品夯实美丽乡村的产业基础
1.樱桃沟村
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交通便利,209国道穿村而过,村域面积7.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总面积2300亩(水田面积460亩),林地总面积7600亩,与乡镇政府距离5千米,526户农户,1888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850人。
樱桃沟村是一村一品建设典型之一。该村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通过环境整治、房屋改造、旅游策划、美食挖掘和生态修复等途径形成颇具规模的、具有鄂西北文化特色的旅游乡村。村庄建设充分利用原村民住宅复建翻修,由清华团队设计,形成了修旧如旧、具有丹江口传统民居风格的美丽乡村。比如五零山居,房屋始建于1950年,1983年被遗弃用作牛棚,修复重建后由企业经营,企业再托管给专业人员经营,住客每天满员。
樱桃沟村的主要产业为樱桃种植业和观光旅游业。农业方面:小杂果面积3000余亩,主要是柑橘、猕猴桃、大枣、石榴、柿子等,其中樱桃树3万多棵(人均15棵以上);另有无公害蔬菜面积500多亩。旅游业方面:农家乐38家,其中星级16家,有一家五星级农家乐,2014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2015年“五一”小长假进村参观游客突破15万人次。农业和旅游业带动了村域经济崛起。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村集体当年总收入55万元,其中,投资收益50万元,补助收入4.8万元。
樱桃沟村有3家小杂果协会,成立于2008年,已注册资金10万元,420户农户加入,主要业务为小杂果技术培养、销售。农家乐协会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万元,60户农户加入。特色养殖协会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10万元,14户农户加入。村域有1家企业——樱桃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占地面积500亩,来源于本村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流转费用为400元/亩,土地用途主要为种花、采摘园、停车场。全村常年外出劳动力总人数是230人,其中,市域内务工经商130人,省内务工经商50人,省外务工经商50人。近几年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返乡回村人口数量增加,2013年回村户数425户,2014年回村约100户,创业类型为农家乐、养殖、娱乐。
2.茯苓村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茯苓村招商引资培育新产业,解决居村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2014年,茯苓村引进湖北北斗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连片流转土地3000亩,其中1000亩土地正在整理中,另外2000亩投产种植果蔬苗木,其中桃树和花卉种植已初具规模。居村农民从三个方面收到产业发展红利:一是土地流转每亩获得500元的收益,并以五年为周期每个周期增加200元;二是企业临时聘用农民每天收益70元;三是土地返承包,每个劳动力月均收益1400元。产业发展带动居村农户彻底摆脱贫困。
3.三岔村
房县窑淮乡三岔村依靠现代农业推动社区建设。三岔村地理条件和土壤适合于茶叶种植。2007年,该村成立了三岔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同开发、农户自主发展与企业土地流转相结合的形式,该村茶叶产业初步形成。2014年,房县周氏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116户农户加入,主要业务为茶叶种植,总种植面积800亩,茶叶产业扩大,效益增加,每亩净收入4000元。2014年,窑淮佳鑫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60户农户加入,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扶贫资金扶持下又发展无性系200亩;产业链不断拉长,由茶叶种植拓展到茶叶加工、销售。茶叶产业推动了村庄房屋和景观建设,到课题组调查时,该村完成40户民居改造,主干道路边坡浆砌石2800方,主干道两旁种植银杏、香樟、红叶石楠等树5000株;沿河建成竹林人家和西沟游园2处民俗小景,完成村委会主体广场石材铺装和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