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管理者是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1.5 管理者是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晚年的曾国藩曾经收到过一副寿联:“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本是文人的曾国藩当时正置身于战争之中,原本苦恼异常,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十个字令曾国藩瞬间百感交集,醍醐灌顶。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其实就是一句成语——刚柔并济。说的是,做事的时候要使用雷霆手段,不能含含糊糊,必须公事公办,说一不二;做人的时候则要常怀菩萨心肠,要有人情味,尽量照顾他人的感受与诉求。换言之,管理者在解决问题时要用雷霆手段,在考虑问题时要有菩萨心肠。
在公布公司人员变动消息的时候,不同的管理者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很柔和民主,就像善良的羊,有的则很霸道独裁,就像残暴的狼。
案例一
善良的羊
A君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公司上上下下的事务都由他亲手打点,连辞退员工这件事也不例外。创业两年,公司发展不温不火,想要突破“瓶颈”,必须把拖累公司发展、在公司混日子的那部分员工辞退。这种事情让A君颇感为难。他平日温文尔雅,对谁都是和风细雨,从不批评员工。若是让他将这种不近人情的消息通知给员工,他实在有些张不开嘴。
面谈开始了,A君刚刚说出了此次谈话的目的,被辞退的员工就情绪大变,拍案而起:“什么?原本说好我进了公司就是公司的元老,我才愿意跟你一起打拼的,我当初放弃了多少好的工作机会,做出了多大牺牲,你不知道吗?现在公司刚有点起色,你就做出这种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来!我真是看错你了……”
面对员工劈头盖脸的连番指责,A君着实难以招架,只好赔着笑、忍着怨气,场面一度变成了员工训斥老板的狗血剧情。其他员工看不过去,帮A君说了些公道话,才让那名员工的嚣张气焰稍稍缓解。这场面谈也就不了了之。
事后,A君也不太愿意再次找他谈话,只好暂缓了人员变动事宜。
案例二
残暴的狼
B君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部门主管,因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变革,所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他的部门也有一部分员工需要被辞退。为了速战速决,他召集这些需要被辞退的员工集体开会。大家原本就因为公司近日的裁员举措而人心惶惶,听到B君点他们的名字去开会,心里自然也十分忐忑不安。
B君为人非常犀利,做事务实,雷厉风行,开会的时候永远没有废话。他看到人已到齐,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想必大家已经对公司的这次裁员计划有所了解,那么今天到场的每个人,都在本次裁员名单中,具体的裁员原因已经发送到每个人的工作邮箱中,如果查看后没有异议,请在本周内完成离职交接工作。就是这样,散会。”
“什么!怎么可以这样!这就完了?”员工们纷纷表示不满,都感觉自己没有被裁掉的正当理由,想要拉着B君理论一番。但B君根本不予理睬,转身就走了,留下一屋子的人愤愤不平。这些员工见在B君这里讨不到公道,于是成立了维权组织,集体把公司告上了法庭。
管理者到底是应该做羊还是做狼呢?答案显而易见,都不能做。李嘉诚说过:“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仁慈的本性,加上狮子的力量,才能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既保证了效率,也减少了伤害。
刚,就是绝不放纵破坏纪律的人,绝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宽容,在是非面前要刚正、果断;柔,就是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帮助员工,即便是面临一拍两散的境地,针对离职员工,也应施以温情。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刚与柔两种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各自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当离职员工经过安抚、不带怨言地离开公司以后,最好不要绝情地与其一刀两断,注意“善后事宜”的处理,给予关怀和关心,是管理者菩萨心肠的体现。人事部门可以经常关注该员工的动态变化,在节日时送去一句问候,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是人性管理的精髓。即便是离开了,也能被原单位如此重视关心,对每个在职员工而言,也是一颗口味极佳的定心丸,对企业的口碑和内部员工的稳定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