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山高小读书
勤学善思,接触进步老师,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立志改变社会,敢于同社会不平等现象作斗争,在与王存寿的斗争中,初显其领袖才能。
1919年春天,张万银护送刘志丹来到永宁山高小读书。
永宁山高小开设的课程有国文、数学、中国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操等,学校有两名教师,陈定邦和李子才。李子才科班出身,思想进步,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除正常的授课以外,他还经常给学生推荐并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刘志丹爱读书出了名,他把老师推荐的书读了再读,并作详细的读书笔记。在这一时期,他先后读了《名学》、《原富》、《天演论》、《盐铁论》、《贞观政要》、《康熙政要》等。大量的阅读,丰富了他的学识,也开阔了他的眼界。
刘志丹在永宁山高小与王子宜、曹力如、赵耀先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有时也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民国九年 (1920)春,保安县县长陈奎调离,上面又派王存寿接任县长。农历三月初,王存寿携家眷由定边赴永宁山上任,夜宿保安城,半夜遭“硬肚”部众围攻,连夜逃上永宁山。事后,王存寿召集各区乡的绅士,商议筹款买枪,壮大县民团力量,剿灭“硬肚”、土匪,维护社会治安。全县百姓十分拥护县长的决定,纷纷捐款,各区乡的绅士一个个慷慨解囊。然而,王存寿把大家捐来的钱贪污私吞,只花了一少部分钱,买了几支破枪给了县民团,又不安排剿匪。全县百姓对此十分愤慨,众乡绅商议联合起来,上永宁山跟王存寿讨个说法。
刘培基 (刘志丹的父亲)、曹儒贤 (曹力如的父亲)、同炳章、袁炳章、王四麻子等绅士一同上到永宁山,王存寿拒绝接见,并派团丁把守门口。乡绅们见不到王存寿,心里十分恼火,这事让在高小读书的刘志丹知道了。晚上,刘志丹召集了王子宜、曹力如、赵耀先等十几名同学一起商议,列举了王存寿的十大罪状,连夜抄写了几十份“揭帖”,揭露王存寿欺骗百姓、贪污民众捐款的丑恶罪行。随写随贴,天明前,几十份“揭帖”全贴了出去,就连王存寿住的窑门口、县衙门口都给贴上了“揭帖”。
第二天早晨,人们看到了“揭帖”,议论纷纷。王存寿知道后恼羞成怒,仗着自己有后台,不仅不承认他贪污捐款,竟然诬陷刘培基聚众反对国民政府,预谋造反。遂下令县民团追查写“揭帖”的人,一旦查出,立即抓捕。
刘培基、曹儒贤一看孩子们把事情捅大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写好诉状,组成“告状团”,赴榆林镇守使衙门,状告王存寿贪污民众的捐款。榆林镇守使井岳秀是个土皇帝,他看了诉状,说告无实据,不予受理。刘培基等人无奈,再回到保安搜集证据。可是捐款的人一下子召集不齐,来的人也七嘴八舌,没有定论。刘培基、曹儒贤急得团团转,这时,刘志丹想出了好办法,他让高小读书的同学都各回各家,统计附近村捐款民众的人名字和捐款数额,然后汇总造册登记。
告状团拿到捐款登记名册后,与王存寿面对面的公开算账,算出了他贪污私吞的捐款数额。在事实面前,王存寿无法抵赖。告状团有了铁证,再到榆林镇守使衙门,状告王存寿贪污一事,迫使井岳秀将王存寿革职。
刘志丹虽然只是永宁山高小的学生,但在这件事情中,前后两次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