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经受艰苦历练
随着生活条件愈加艰苦,刘寅也逐步学会了同战友们一起过紧日子、同困难作斗争。风调雨顺年份里,老百姓尚且番薯芋头半年粮,何况灾荒年景中,只得用野菜野果填饱肚子。他们在红军队伍里,的确要好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伙食是严格按定量配发的,每人每天12两米(16两制),分成两份,掺上红薯或芋头,装在蒲草包里煮熟,每日两餐,每餐一包。年轻力壮,身高马大,难有吃饱的时候,免不了盼望着能够吃顿饱饭才好。蔬菜就更谈不上了,野菜野果在夏秋两季是从不间断的。食盐可从前方部队送来。而老乡就很少能吃上盐了,即使买到盐,也要一担谷子才能换一斤。作为补充,他们阴雨后跟随村姑到山上捡蘑菇、拾地耳;夕阳下同邻居小老表一起下河摸鱼、捞虾、逮泥鳅、抓田螺,每逢春天还学会了上山挖竹笋。荠菜虾皮汤、冬瓜熬小鱼、竹笋炖泥鳅、红椒炒田螺,那味道是非常鲜美的,河鲜!随后逐步学会了种菜、喂猪、养鹅、打柴,生活得到一些改善。
不仅如此,被服也很简陋。由于没有被子,经常钻进草窝睡觉;没有换洗衣服,学员身上生了好多虱子,咬得人痒得难受。不管在何种场合,哪怕是总司令召集开会,都会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衣服里挠痒痒。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哪个人身上没有虱子呢?他们风趣地把虱子称为“革命虫”,谁不生虱子谁就不是“革命人”,以至于毛泽东总政委在一次上政治课时就风趣地说:虱子嘛,不要怕,等我们把白匪消灭干净,虱子也就不会生在我们身上了。刘寅及学员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1931年2月,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从小布村迁驻黄陂镇山堂村。3月下旬,又迁至荷树村,电台及刘寅等也随总司令部搬到此地。
驻扎荷树村时,农会送来老太太们喂养的几只大柴鸡,总司令部伙房分到一只。刘寅几个人到伙房帮厨,大家七手八脚地收拾干净。去鸡头、砍鸡爪、掏鸡肠,刘寅拎到房外,准备抛掉。恰巧遇到参谋长叶剑英走了进来,连忙阻止:“好东西,哪能丢弃!我教你怎么做。”只见他用剪刀把细细的鸡肠剪开,再用竹板儿刮去残留的污物,清洗干净,切成寸段,加上点儿辣椒丝,来了个爆炒鸡杂,大家都说好吃。这一佳肴的烹制方法,叶剑英教会了刘寅,而刘寅将这一手艺带到延安,又带到北京,再传授给了他家的厨师,人称“叶氏粤菜绝技”。
苏区军民生活困苦,生存之难古今中外罕见。但却做到经济上自给自足,不靠中共中央拨款接济,甚至还向中共中央上交不少战争中缴获和打土豪时充公的金条,开创了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领导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同年3月初,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决定派伍云甫、曾三、涂作潮三人赴中央苏区做通信联络工作。临行前,聂荣臻代表中央军事部和中央特科同他们三人见面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伍云甫等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信任!”临走时,李强在一家饭馆请他们三人吃了一顿饭,以示送行。在吃饭的过程中,李强告诉三人今后双方的联络方法,约定好联络波长、暗号和时间,并嘱咐牢记在脑子里,不能携带任何书面材料。伍云甫等三人怀揣着这一重要使命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化装成华侨商人,由王子纲送行上船,乘一艘法国邮船,从上海抵达香港,由香港交通员带领改乘日本火轮到广东汕头,由汕头乘机帆船到三河坝。香港交通员返港,改由福建省永定县地下党派交通员接送到永定县,再由永定县交通员护送,骑马到福建省长汀县。在有关部门拿到路条后,他们三人自己行动,最后于20日到达江西省兴国县的东固坳上红一方面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