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楚欲伐秦,王言入周

话说楚人有好以弱弓细绳射中归雁之上者。楚王闻知,召而问之。而此人却以楚昔之荣光与今之耻辱激怒楚王,又以楚有天时地利之言怂恿楚王,再以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使楚王怨恨重生。于是楚王遣使往诸国劝说,得韩、魏两国回应,三国欲合纵攻秦。

秦王闻之,为之盛怒,于是将赵境之秦军召回,欲抗联军。

占光狼城后,白起欲继续远征,以取上党之地。然于此时,秦王诏命送到,白起阅毕,颇为无奈,只得班师回朝。

秦军回朝之后,秦王于章台宫偏殿召见诸位伐赵之臣,魏冉、司马错随同。

秦王说道:“寡人甚为无奈,召白将军回都。然联军迫在眉睫,不得不防。”

白起问道:“联军欲从何处击秦?”

魏冉回道:“据斥候回报,联军欲借道周地,从而攻秦,并借机图周。”

司马错说道:“除从周地击秦外,联军亦可从武关袭秦。”

白起说道:“如此,秦军须兵分两路以抗联军。”

魏冉说道:“联军兵众,集全国之兵于一处与联军相抗,纵捉襟见肘。若分两处,则处境危矣。”

这时王言开口说道:“若能使周不借道于联军,则其险可解。”

秦王问道:“王姑娘有何良策?”

王言回道:“良策未有,但可遣使入周,谓其利害,劝周不借道于联军。”

秦王说道:“谈何容易,周弱而天子胆怯。”

王言说道:“我愿同往,后见机行事。”

秦王说道:“善。穰侯为使,王姑娘为其随从,共劝天子。”

王言又说道:“大王须再遣使入韩、魏,以威逼之言劝其罢兵。”

于是,王言随魏冉入周。王言以男装之相、王羽之名见周天子。

拜谒已毕,魏冉谓周天子曰:“陛下,祸将降于周也。”

周天子回道:“周有何祸?”

魏冉回道:“陛下借道予楚,此乃祸之源头。”

周天子说道:“借道予楚,为其伐秦尔,乃秦之祸,而非周之祸也。”

魏冉继续说道:“楚过周地,必借机灭周。”

周天子问道:“何以见得?”

魏冉答道:“秦之斥候探得。”

周天子回道:“你之言,寡人如何信之?”

一直站于魏冉身后的王言站出来说道:“陛下大可不信。只是待其灭周之时,陛下切勿追悔。如今周弱,楚过周地,岂有不取周地之理?”

周天子大慌,说道:“那如何是好?寡人欲严拒楚入周。”

王言说道:“不可。若激怒楚王,其便会直接灭周,且名正言顺也。”

坐于王座的周天子惊慌失措,忐忑不安,连连以右手背捶左手心。

王言又说道:“陛下勿忧。陛下可遣使携草民入楚,草民自可说服其弃灭周之心。”

周天子从王座上站起,说道:“善。”

于是,周天子使西周君姬共之使楚,王言装其门客而随往。

西周君见楚之令尹子兰,复王言所教之言,谓子兰曰:“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而南器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

子兰回道:“乃图周则无之。即便如此,周何故不可图也?”

王言回道:“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夫一周为二十晋,公之所知也。韩尝以二十万之众辱于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公之无百韩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两周以塞驺鲁之心,交绝于齐,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厚韩,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弑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见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弑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仇楚也。臣请喻之。夫虎肉臊,其牙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于虎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谴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将以欲诛杀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周书曰‘欲起无先’,故器南则兵至矣。”

于是,子兰劝楚王莫借道于周,楚王从之,转而欲从武关一路伐秦。然待楚军集结于鄢地之时,韩、魏两国因畏惧秦国,中途撤兵。而楚军孤掌难鸣,只能偃甲息兵。

楚虽退兵,然秦王怒气未消,欲痛击楚国。王言闻之,即见秦王,谓之曰:“眼下伐赵为重,楚无足轻重也。”

秦王回道:“楚王欺寡人,寡人欲惩之。”

王言又言:“眼下若转而攻楚,而使赵趁隙变强,得不偿失也。”

秦王说道:“楚虽退兵,然其攻秦之心未减,若其再趁秦远攻赵时,突袭秦境,又该如何?”

王言回道:“以楚之力,秦军只须守于武关,便可御敌,秦境无忧。”

秦王怒道:“寡人心意已决,莫再多言。寡人不痛击楚,盛怒难消。”

王言无奈,只能任之。其虽欲速灭赵,可见秦王如此愤怒,自己再劝,恐遭其罪,故而说道:“大王若欲伐楚,则须暂与赵修好,以绝后顾之忧。”王言又想:若能趁机彻底弱楚,使其再无抗秦之力,从而使秦往后能专心伐赵。由此来看,伐楚未必坏事。

于是,秦王一面遣司马错发陇西之兵,由蜀攻楚之黔中;一面使使者告赵王,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