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管教更有效:儿童心理专家跟你一起养育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睡觉——从小开始的分床睡

养育要点:孩子的年龄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婴幼儿阶段,孩子的大脑飞速发展,即使在熟睡阶段,大脑也没有停止发育,好的睡眠,和营养摄入、后天丰富的环境经验等一样,对大脑发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养育中,父母需要处理好孩子的入睡、起床和做梦等问题,这期间很多时候会涉及到孩子的情绪问题,因此父母们要在睡眠这件事情上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提高游戏力,让孩子高兴地睡觉和醒来。对于分屋并没有统一的时间,在孩子没有准备好,或是二宝刚出生等敏感时期,切忌不可强迫孩子离开父母的房间,独自去睡,但是我会强烈建议让孩子从小跟父母分床睡。

孩子们的睡眠规律是怎样的

和如厕能力一样,孩子的睡眠规律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也许,你渴望拥有婴儿般的肌肤,但是,你绝不会想要拥有婴儿般的睡眠。因为婴儿的睡眠往往是一阵一阵的,表现出很不踏实的样子,每一次他们都不会睡太长时间,基本上都是两个小时左右。到了大约四个月大时,大部分的宝宝就能在晚上连着睡上六个小时了,白天的睡眠也会变得更加有节律。半岁左右,宝宝的睡眠日趋规律,一晚上连续睡六七个小时没有问题。到了一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宝宝都能整晚熟睡。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睡眠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个人通常会经历四五个过程,每个过程里又包含熟睡和快速眼动时间(REM),简单对应来说,REM就是我们的做梦时间。小宝宝同样有这样的过程,在十四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里,宝宝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似乎是在做梦。但宝宝究竟是不是真的在做梦,目前研究者们还不是很清楚。考虑到小宝宝的经历十分有限,所以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以用来做梦。

因此,最好从出生开始,就为宝宝安排一个独立的小床在父母大床的旁边,让宝宝和父母同屋但不同床来睡觉。小宝宝睡觉的步调与外部世界并不一致,他们往往是白天睡觉,晚上清醒。这无形之中剥夺了父母夜间睡觉的权利,导致在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里,父母要疲惫地应对宝宝夜间的饥饿,并安抚他们的哭闹。令人感到幸运的是,我们的小宝宝并不会总是这样,他们会逐渐习惯于成人的模式,与外部世界相一致。夜间带宝宝睡觉的父母,此时也终于熬出了头。

孩子三岁以后,虽然和父母睡眠基本同步,但是很多家长在养育中,经常为孩子的睡觉问题而痛苦不堪。比如该到睡觉时间了,孩子不肯睡觉,要继续玩玩具;早上该起床去幼儿园了,孩子却怎么都叫不起来,每天早上如同打仗一样;更让父母担心的是,很多孩子在最初入园时,不能进行午睡,哭闹不止。因此,幼儿阶段,睡眠仍是父母养育中十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么睡眠让孩子更聪明

0~6岁是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孩子生而具备学习的欲望和潜能,全面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远比单纯智力的发展更重要。虽然大家都知道,幼儿时期宝宝的大脑发育非常迅速,但是,您知道这些神速的发展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吗?除了白天,我们能观察到的孩子的听看摸闻等各类好奇和探索,还有一个重要的时段就是孩子熟睡的时候。虽然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是他们的大脑内部却在飞速地运转,神经网络逐渐变得复杂,相互联结,这些联结十分重要。因此,好的睡眠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保障他们第二天的精力充沛,还能保障大脑的进一步发育。很早就有研究者提出,睡眠时的思想有着非凡的价值,睡梦中探索和学习仍在继续。例如,在上有机化学时,老师也说过苯酚环的结构就诞生于睡梦中。这也许只是后人的杜撰,但说明睡梦中思考继续而且很有意义。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坚信,睡眠有助于发展创造力。这些都使得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睡眠规律和质量。

当孩子还是个小婴儿时,会经常睡觉。研究者们发现,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即大脑在活动,或者如我们通常说的做梦时间。研究者们多年前在成人个体上就发现了这一规律:那些在快速眼动阶段总是被唤醒的被试者,第二天更容易烦躁和不安,心情精力都会表现得比较差。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婴儿每天睡眠充足与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呈正相关。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反应迟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由此研究者认为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作用重大。科学研究还发现,婴儿在熟睡之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因此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小孩子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收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就会不易接受周围的事物。

既然睡眠对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在睡觉这件事情上,我们家长就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虽然有很多早教专家告诉我们,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可以随处睡,也有很多辣妈带着年幼的宝宝到处旅行,但是,这些晒出来的结果背后并不是那么有意义。因为孩子们最喜欢最需要的仍然是在固定的“小窝”里,闻着熟悉的味道,安然入睡。所以,不是特别精心的安排,或是万不得已的安排,都建议孩子太小时不要过早旅行,避免忍受旅途的劳累,让他们有充足高品质的睡眠才是最为重要的。孩子的旅行,可以等年龄大些再开始,一点儿都不迟。

2.父母亲自哄睡。很多父母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带孩子。但是,晚上下班之后,是父母“弥补”孩子的最佳时期。有些年轻的父母考虑到白天工作辛苦,于是被迫“狠心”地把孩子的夜睡抛给祖辈或是保姆,这是很不好的一种做法。我们在2012年对入园的200多名新生父母养育行为进行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54%)的母亲报告说,总是哄孩子入睡,而同样也有一半以上(58%)的父亲报告说,偶尔哄孩子入睡。由此看出,父亲和母亲在哄孩子入睡这件事情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睡前时间妈妈陪伴孩子的情况更多一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睡眠会越来越好,也可以说孩子晚上睡觉越来越好带,既然选择了生孩子,还是自己亲力亲为比较好,辛苦两三年,亲自带孩子睡觉吧。如果遇到孩子晚上突然惊醒的时候,爸爸妈妈无疑是能让孩子情绪迅速好转的最佳人选,父母能在这一时刻带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

3.分床不分屋。很多家长困惑,要不要孩子从小独立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呢?有很多妈妈说,国外都是这样的。曾经一位保姆跟我讨论,真的要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吗?她的雇主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华裔,奉行美国的教育理念,小女儿从出生开始就独立睡在一个房间,有时晚上哭醒,保姆说去看的时候,好几次看到孩子扶站在有围栏的小床内流泪找妈妈,可怜极了。这位阿姨说,她可舍不得让那么小的孩子自己睡。

没错,很多西方国家习惯于将孩子安排在儿童房。但是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抚养孩子的方式,我还是比较推荐宝宝和成人在一个房间,但是要睡在自己的小床里。将宝宝的小床安放在父母的大床旁边,这样既能让宝宝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又能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宝宝有自己的小床,从安全卫生的角度来说也会更好一些,比睡在父母的大床上要好很多,从而也能保证父母的睡眠质量。

有的家庭里有男孩有女孩,所以父母们很想知道孩子到了多大就必须得分屋而睡。其实,这也是没有非常统一的时间点。是否分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家庭内房间的数量,有些家庭居住条件有限,儿子和女儿住在一个房间也未尝不可,可以放两张单人床,在床之间拉上一个帘子,保障孩子们的隐私。

如果家里房间充足,只要孩子同意,随时都可以分屋去睡,但是恰恰是很多时候,孩子都会选择赖在父母的房间,不肯搬出。此时,如果父母强硬地要求孩子搬出,或是在孩子睡着以后,“偷偷”把孩子抱回他自己的房间,孩子都会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会误以为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了,也会编出很多“谎言”,以期望得到父母的同情,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他们可能会说怕黑、怕大怪物、喜欢摸妈妈的头发等。这些做法的失败之处,常常是由于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只是感受到了父母严厉的要求。

建议此时要早早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孩子三岁时,跟他说四五岁时就要去自己的房间里,让孩子有个充足的思想准备。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时常陪孩子在他的房间里睡一睡,记得是在孩子的房间陪睡,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对自己的房间有归属感,为以后独立睡奠定基础。为了保证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最晚也要在小学开始时就要让孩子自己去睡,这样孩子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也可以鼓励他整理和管理自己学习用品和衣物,这些日常小事都能让孩子更具独立性。切忌不要无休止地“宠爱”孩子,以至于很多孩子在上了初中高中时还要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而爸爸每次都被安排到沙发或书房去。也有的家庭是,爸爸带儿子睡觉,妈妈带女儿睡觉,一个家庭整个成了男生女生宿舍。长此以往,夫妻间的感情自然淡薄,而孩子长期霸占任何一方父母,对他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好的,不能在睡觉这件事情上实现“及时断乳”,乃至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这种状况可能也是我们中国特色养育孩子的现状。

在这个分屋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提出很多质疑,比如他们会说:“这太不公平了!爷爷奶奶在一个房间,爸爸妈妈也在一个房间,为什么只有我要一个人孤零零自己在一个房间呢?”父母不要被孩子的问题吓到,有时他们并不需要合理的答案,你只要告诉他们,夫妻就要在一个房间啊,你长大结婚了,也会跟自己的爱人在一个房间。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自己一个房间的,自己一个房间有很多好处,慢慢你就会发现。

为了鼓励孩子爱上自己的房间,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布置房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放入一个小夜灯,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父母一方遇到出差不在家时,最好不要轻易答应孩子回父母那里去睡,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内心就会很盼望父母一方出差,如果父母不再出差,就会产生积怨。可以通过多在孩子的房间陪他一会儿表达对孩子的爱,然后则要坚持原则,鼓励孩子睡个好觉。如果孩子特别依恋父母,或者是家里有了二宝,大宝嫉妒,就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比如每周在周五或周六选择一个晚上,邀请孩子回父母房间睡觉,这样适度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又不妨碍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好习惯。总之,一定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到爱,再进行要求和教育,才能实现有效高品质的养育。

4.尊重孩子的睡眠小嗜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揪着妈妈的头发入睡,有的喜欢吃着安抚奶嘴,有的喜欢被摇晃入睡,有的喜欢妈妈哼着歌,有的喜欢听着音乐,有的喜欢揪着爸爸的耳朵,有的喜欢吃着自己的手,尤其是宝宝一岁半之后,可能更喜欢抱着自己的小被子、小枕头或是一些毛绒小玩具入睡,建议这个时候,成人完全尊重孩子,允许他们这样做,这种允许,就是我们说的爱。因为只要保证安全卫生,这些小满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千万不要为了培养宝宝的“勇敢”“抗挫”或是“独立”而忽略或是剥夺宝宝的这些小嗜好,因为此刻并不是最佳时机,因此父母要多用心观察,为宝宝营造让他感到舒适的睡眠环境。

如何哄孩子入睡以及叫他们起床

孩子睡觉通常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除非孩子玩得太累了,他们才会秒睡,否则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进入睡眠状态。懂得了孩子的这一特点,很多父母,尤其是父亲恐怕就不会采用“命令”的方式强制孩子去睡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把他们“引诱”到床上去,比如神秘地说“谁想听我讲故事?”或者“咱们比赛,谁先躺到床上去谁就是第一名!”还可以说:“你的小枕头啊可想你了,它都一天没有见到你啦,它在想,是不是你不喜欢它了,为什么总不去找它呢?它可能要伤心了!”可以充分利用小孩子“泛灵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力)以及超级喜欢拟人化游戏的特点,让孩子感觉不到管控,能够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养成定点睡觉的好习惯。

尤其是冬天出去玩不方便或是孩子白天运动量不够,体能消耗较少时,可以带着孩子在房间里,床上床下疯一疯,玩些蹦跳或是翻滚游戏,想办法把孩子的“电”给耗光,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去睡觉。

大多数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早上起床时很难是自然醒,这时就很需要父母的叫醒。有些父母抱怨说:“每次叫孩子都胆战心惊的,不知道哪里又惹到他,一大清早就哭个没完没了,让人烦极了!”孩子年幼,自控力很弱,从一种状态(睡眠)到另一种状态(清醒)的转换能力较弱,父母不要跟孩子较劲,要想办法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美妙的早上,不是一个被训来吼去的时间。孩子的清醒一定要从身体开始,可以为孩子轻轻挠一挠后背,揉捏一下小屁股,在耳边吹吹气,轻轻爱抚孩子的额头,总之最好有五分钟左右的苏醒按摩,这样被叫醒的孩子通常心情愉悦,早上出门配合度也超高。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孩子能够从父母的肢体语言里读到爱。这跟父母从被窝里把孩子生拉硬拽出来相比,养育效果自然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