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宁波水利
改革开放以来的宁波水利,是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环境下,宁波水利改革不断深入、水利事业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水利从为农业服务转向全面为国民经济服务,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加强了民生水利、防洪(潮)减灾工程建设和水环境整治等城市水利工程;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水利投资体系,不断拓展水利投资渠道,快速扩大投资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治水思路的转变,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水利法制建设,完善水法规体系,依法治水、管水。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水利建设成果斐然,建成了亭下、横山、白溪、皎口、周公宅、四明湖大型水库和梁辉、梅溪、四灶浦、平坛、隔溪涨、西溪等中型水库,修建了高标准海塘、城市防洪工程、水源工程、千里清水河道、百库保安、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大批骨干工程,相继建成现代化水利管理、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2014年年底,宁波市水源工程年供水量已达197559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60251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46393万立方米,向城镇生活供水23550万立方米,向乡村生活供水14378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供水3204万立方米,其他供水49783万立方米;拥有各类水库421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库容78527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6座,库容72164万立方米,小型水库389座,库容55614万立方米;建成各类水闸1903座;修筑堤防1927千米,其中累计达标堤防长度1316千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5处,有效灌溉面积186.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20.9千公顷,其中喷滴灌面积15.18千公顷,微灌面积11.22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6.14千公顷,渠道防渗面积88.36千公顷;累计除涝面积69.65千公顷,其中3~5年的除涝面积12.09千公顷,5~10年的除涝面积28.44千公顷,10年以上的除涝面积29.12千公顷。宁波已初步形成了供水、防洪、挡潮、除涝、灌溉、发电、旅游等多功能的水利体系。
2014年以来,宁波市实施“五水共治”“治水强基”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和加强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仅2014年,宁波市水利完成投资86.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68.3亿元,同比增长26%; “治水强基”完成投资53.6亿元。同时重点推进江河堤防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资源调蓄和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骨干河道排涝工程、沿江闸泵工程等。
一、水库
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称为水库,水库发挥着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建设了421座大、中、小型水库,这些水库不仅发挥着多重作用,而且表现出以生态调度为主要调控手段、加强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的生态化治水理念。
1.水库的兴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建设了一大批水库,包括除四明湖水库外的5座大型水库,除三溪浦、杨梅林、车岙岗、新路岙、上林湖、梅湖外的中型水库,26座小(一)型水库和65座小(二)型水库。截至2002年年底,宁波市已有各类水库12929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21座,小(一)型水库94座,小(二)型水库285座,山塘12524座。到2014年年底,大、中、小型水库扩建为421座。
宁波市建设的亭下、横山、白溪、皎口、周公宅、四明湖6座大型水库中,位于奉化江流域的亭下水库始建于1978年,1985年竣工,保护坝址以下溪口镇、萧王庙和江口街道约15万人口、剡江两岸10万亩农田以及甬温高速公路等,配合横山、皎口水库等工程解决奉化市、鄞州区东南和镇海区共67.4万亩农田灌溉及城市供水,减轻鄞奉平原40余万亩农田的洪涝威胁。位于宁波市宁海县白溪干流中游的白溪水库于1996年1月开始筹建,1998年9月实现截流,2000年10月提前下闸蓄水,2001年5月水电厂提前半年并网发电,2003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2006年7月10日实现供水功能。位于余姚市梁弄镇、甬江流域姚江上游的四明湖水库,1965年建成,1987年至1989年实施保坝防洪加固,直接保护8个乡镇以及杭甬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间接保护姚江中下游的余姚城区和宁波市区。位于樟溪的皎口水库于1970年5月动工兴建,1973年5月封孔蓄水,1975年1月主体工程完工,1980年6月电站三台机组投入运行,保坝工程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10月底完工,1990年11月通过保坝工程验收。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北大皎溪干流上的周公宅水库,1999年筹建,2003年施工,建设周期5年,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是华东地区同类坝型第一高坝,保护下游和向宁波供水。位于宁波奉化江支流县江上的横山水库,1964年建成为中型调节水库,为提高防洪和蓄水能力,1987年1月扩建,1993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1994年12月通过竣工预验收,1995年12月顺利竣工。
2000年后,宁波市主抓水库安全问题,在全市开展大规模安全普查和除险加固工作,至2003年共除险加固水库、山塘174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和山塘1733座,总投资达2.4亿元。2003—2007年启动水库保安工程,确保了水库主体工程安全运行和闸门启闭机及机电设备可靠运行,实施大坝技术改造,建立和完善小(一)型以上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配套完善水库大坝观测系统,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改善和美化库区环境。2012年,宁波市启动水库群联网和智慧水利工作,先后建成投用数字三江一期、数字防汛二期和数字原水一期、水政监察信息系统一期、水资源调度信息系统。其中,数字防汛二期在抵御“海葵”等台风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5年,宁波市在6座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中投入使用信息平台,并启动水库现代化综合管理系统。同年6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该工程将宁波境外的钦寸水库和境内的亭下、周公宅、皎口、溪下水库5座水库用管道、隧洞串联在一起以实现联网联调。工程竣工后,宁波市相当于在不占一寸土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座中型水库。
2.水库发挥多功能作用
水库利用拦河大坝拦水蓄水、运用下游反调节池进行供水发电、实施洪水入库调度、整合水库风景区建设和水资源综合管理,发挥了多功能作用。
第一,利用拦河大坝拦水蓄水。宁波水库坝型有土石坝、重力坝和拱坝三大类,多为土石坝,其中典型的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这种土石坝在设计、施工中注重从坝基处理、坝体断面及材料分区、趾板及面板设计中优化拦水、蓄水功能。首先,注意坝基处理。坝址区岩层为熔凝灰岩,含角砾玻屑熔凝灰岩,岩性坚硬,平均饱和抗压强度约170M Pa。河床砂砾石冲积层厚16~23米。趾板基础开挖至弱风化岩石,断层作混凝土置换处理,处理至弱风化岩石或两倍断层宽度。其次,规定坝体断面及材料分区。坝体从上游至下游分成5个区,分别是垫层区、过渡区、上游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和沙砾料区。规定坝体材料分区以充分利用工程开挖料为主,不足之数由河床沙砾石补充。
第二,运用下游反调节池进行供水发电。白溪水库将下游围堰改建成下游反调节池的挡水堤。水库设计宽顶堰为实用侧堰并设置泄水底孔,在溢流侧堰底孔和堰顶加装控制闸门提高反调节池的蓄水水位,利用水位差发电,将机组尾水作为供水水源24小时均衡向宁波供应。
第三,实施洪水入库调度。水库在洪水入库调度中以分级预泄为调度原则,注重预报和运用调度软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洪水调节。首先,采用分级预泄调度洪水。在汛期和梅汛期限制水位,当坝址流量小于或等于下游安全泄量时,按来水泄放;洪水初期和末期,关闭闸门暂停泄洪;当坝址流量超过下游安全泄量、水库水位低于防洪高水位时控制泄放。其次,运用降雨—径流相关分析方法和GPS引水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实施滚动预报和实时调度。水库建立了“P-Pa-R”三变量相关分析模型,分析面临暴雨洪水的几种可能情况,供防洪能力(形势)分析使用。GPS引水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能有效保障引水工程安全运行,满足信息化设计需要,评价与指导施工。最后,采用发电、预泄、蓄(滞)洪、错峰等方式进行洪水调节。预泄调度是指当水库水位较高,又遇到强台风暴雨影响时,为优化调洪过程,降低最大出库流量实施水库泄洪。水库还运用了蓄(滞)洪、错峰等方式进行洪水调节。在“麦莎”台风登陆期间,白溪水库开闸预泄主动减小了下泄流量;洪峰过后为配合下游防洪需要,水库果断关闭闸门,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了下游群众的损失。
第四,整合水库风景区建设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库制定并实施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水质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以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为龙头,综合水利、旅游、林业、农业为一体的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战略,进行了主动经营性保护替代被动的政府性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替代少数部门工作、利益共享替代利益冲突的水资源管理转变。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是将前者的基础设施作为后者的部分组成进行规划和建设;与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是在系统、翔实的水质和环境保护设计基础上,严格控制动力污染、粪便污染、游览区的垃圾污染和污水处理,实施结合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旧村改造。这种整合下的综合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的保护、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并在与乡村部门的合作中规定了地方门票分成、农副产品收购等细则,为当地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地区扶贫问题。
这一时期,水库发展中蕴含着以生态调度为主要调控手段、加强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的生态化的治水理念。其一,体现了以生态调度为主要调控手段的生态化治水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库水利工程建设进入生态制约阶段,由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或生态灾难的实验性、应急性的调度逐步向兼顾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健康需求的调度发展转变。这种治水理念不仅可以积极预防、限制并减少建设工程及其他活动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灾难,而且加强了对大自然的利用,使洪水等灾害也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解决调控径流时造成的空间、地域分布不均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为水资源不足和各种河湖湿地被占用导致的生态问题,总体上实现水量和水域的平衡。白溪水库为了维持上下游水生态和水库环境,在特枯年份采取底孔泄水或集中供水措施以保证村民用水,并使生态用水比例处在生态需水比例的阈值区间内,同时开展下游的防洪和工农业发展规划以及鱼类种群恢复工作;为了根本上保障河流生态对流量过程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放流工程和调度措施。当水库水位处于正常蓄水位或以下时,重点巡视水库挡水建筑物、溢洪道、弧门及启闭设备的供电情况,并将监测、巡查内容记录在案,有效落实对河流生态需求条件的保障。在汛期,利用水库拦洪削峰作用,将20年一遇洪水(来水流量2230立方米/秒)的下泄流量控制在1340立方米/秒内,使下游3万亩耕地约6万人免受洪灾;为了稀释污染物,水库在发电前后对水质进行了检测评价,了解到发电前白溪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总磷及由于溶解氧不足而引起的氧亏,发电后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与氧亏,因此使6个挡水堰坝都形成溢流,溪流大水量稀释了污染物,最终达到水质优良。其二,体现了加强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的生态化治水理念。面对河流流域污染导致的城市供水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宁波市积极实施水陆富营养化防治生态工程,以“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为方针,在皎口水库小皎溪建设入库前置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对入库水体净化处理。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包括水杉涵养林生态沟净化、多级强化生物膜、营养盐集约式植物资源化和复合生态滤地四大系统,达到了较高去除水体氮磷率和微量有毒物的功效,明显改善了水质环境和湿地周边区域环境。这种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型、环保型、景观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河道
河流、湖泊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宁波市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道6400多条,总长10932千米,水域总面积达到270平方千米,平原河网容积近6亿立方米,内河165条,总长186千米,水域面积405万平方米,发挥了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生态景观等重要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宁波的河网水质较好,生活、生产均取用河网水。但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网,严重污染了河网水环境。1998年宁波市政府按照流域防洪排涝骨干河道、县乡防洪排涝骨干河道、村庄水环境整治、镇(乡)水环境建设等项目分类推进,开始对市区主要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河网水环境治理工作。2003年启动“潜力清水河道”建设工程,已累计建成1800千米清水河道,极大地改观了平原水网面貌,并累计完成村级河道整治建设2850千米,建成了25个“市级水环境整治示范村”,改善了村庄水环境。同时,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库区水源地整治和水质监管、妥善处理水污染情况,目前全市重要水源地水质多数达到Ⅱ类以上,平原河网水质保持稳定并略有好转。
宁波市在治理河网水环境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河道淤积、水体污染和缺少有效补充水源的问题。
第一,清淤疏浚、削减内源。宁波市近70% 的平原河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河道淤积由水土流失、农业耕作习惯改变、水域保护意识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倾倒等因素造成,既减少了行洪断面和调蓄空间,又对水体造成污染,严重影响河道发挥行洪排涝、灌溉、供水、输水、航运等功能。鄞州区在1999—2003年对全区所辖20条主要河道和大部分镇级河道进行了大范围的疏浚整治,共疏浚河道1575千米,清淤土方1245万立方米;但2007年实测时,全区河道又发生了严重的淤积,平均淤积厚度达0.7米,全区在2008—2011年再次启动了新一轮的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共完成河道疏浚1589千米,清淤土方1238万立方米,同时清除了大量的生活、建筑垃圾。北仑区在2006—2007年安排专门资金对全区143千米主要河道开展全面清淤,疏浚淤泥190万立方米。2011年开始,北仑区计划在3年内对353条内河进行全方位截污、清淤和保洁。余姚市也从2011年开始,计划3年内对包括城区河道在内的17个平原乡镇(街道)的河道实施新一轮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淤泥1100万立方米。
第二,截污治污、标本兼治。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物、乡镇企业污水排入河道,沉淀淤积,污染水体,日积月累,水环境状况普遍较差,平原河网水质大多数在Ⅳ ~劣V类。污染最严重的集中在占河道总数62% 的城中村河道以及多位于城市建成区的一般河道。宁波市采取河道截污的方法进行治理,主要体现在:建设污水处理厂;通过大规模推广喷滴灌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实施科学灌溉,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工程,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河道。
第三,引水调水、搞活水体。宁波城区内河河网位于水系末端,入江闸门经常关闭,河道内水流基本凝滞,极易造成水质恶化,在枯水季节,河道内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有效补充水源的缺少使河道两岸河床裸露,水体恶臭。特别是海曙区和江东区河网水质调配更为困难。海曙、江东两区分别位于鄞东、鄞西河网末端,平时河水很少流动,只有在降雨期间才能补充来水,水体交换能力极弱,必须采用外部引水才能使两区河网流动。海曙区调控手段基本上靠屠家沿翻水站调控月湖之水,采用皎口水库放水补充鄞西河网,经南塘河、中塘河和后塘河进入城区;江东区鄞东南河网主要通过东钱湖、横溪水库和亭下灌区进行补充。由于城市供水需要,水库放水冲污可能性极小。江东区内河配水结合曹娥江引水,水源地为姚江及江东的甬新河与后塘河。甬新河市区段已建成通水,水质较好,该段河道无取水口设置,通过与后塘河的水源调配,水量、水质基本能满足要求。随着姚江两岸灌溉用水减少和区自来水水源转自水库,海曙片区的内河交换水量可通过姚江解决,并配合境外引水工程的实施。余姚、慈溪借助引曹北线工程,增加了河网供水量,并且改善了引水河道沿线的水环境。
这一时期,宁波在河网水环境治理中体现出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整治与保护并重的治水理念、政府购买水环境服务的治水理念。其一,体现了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宁波市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定了河道河段和区域的水功能定位,针对超标准洪水,提出“分区域、分河段、弃一般、保重点”的由被动分洪(如漫堤)向主动分洪转变的工程对策措施,即根据干、支流两侧平原防洪要求,适当降低穿农田段堤防的安全超高以保证超标准洪水时其余堤段及重点区域的防洪安全,由此改变超标准洪水全线漫堤的现象,实现了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其二,体现了整治与保护并重的治水理念。宁波市属于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基本为平坡,水体流动性较差,河湖自净能力有限。为改善河湖水环境,宁波市从河道治理与水质保护两方面着手,实现截污治污、河岸整治、生态修复、跨区域调水、增加流动等,从“一条河带动一个区域,一个乡镇带动一个区域”的整治格局出发,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其三,体现了政府购买水环境服务的治水理念。在内河系统治理中,传统的重建设轻养护的方法无法解决城市地下管线老化难以彻底更新、市政建设管理未能到位使纳管截污效果大打折扣的现实问题。2011年起,宁波市借鉴近年来国外兴起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建立的伙伴关系,引入政府购买水环境服务的理念,动员社会力量加盟进行内河水质养护提升工程。2013年宁波市推出38条河道共计82万平方米水域,按行政区划将内河分为海曙、江东、江北3个标段,确定河道养护价平均每年每平方米25元,每年政府总体需支付费用为2050万元。根据PPP模式要求,宁波市以政府购买水质养护提升服务的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提出通过3年养护要实现“一升一降三无”的目标,即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综合污染指数(CPI)逐年下降,水体无色、无异味、无杂质,同时逐步恢复河道自身生态系统,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前期所有资金、设备及人员管理费用的投入全由企业垫付。同时,政府引入独立第三方检测公司,在养护河道设置相应的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向业主报告,若未达到标准,内河处即予以扣罚费用。在这种新型治水理念下,城中村河道和一般河道附近的居民投诉率逐年下降,所有河道综合污染指数(CPI)下降率都在20% 以上,最高可达40%,远远高于合同规定的每年下降15% 的幅度,水体透明度平均提升也在15% 以上。在PPP模式运行中,参与的公司因自身技术能力较强,不仅有效应对了水质突发事件,如相关公司仅用3天时间就使海曙区胜丰河的水质变化恢复正常,而且使政府所花费用减少了30% 以上。
三、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作为民生水利一直是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农田水利,对于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田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2011年以来,宁波市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化管理,服务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开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田水利实施建设补助标准(宁波市级资金补助工程投资的45%)。2014年,宁波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8.3万亩,扩大灌溉面积8.1万亩,新增固定式喷微灌面积4.8万亩,整治1万立方米至10万立方米山塘117座,改造农田渠道711.01千米。“十二五”时期以来,宁波市累计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5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3万亩、发展喷微灌建设28万亩,累计下达小型农田水利改造项目95个片区,受益面积近68万亩,投资估算8.7亿元,其中粮食功能生产区内项目73个,受益面积52万亩,估算投资7.1亿元。宁波农田小水利建设全面进入高效化、智能化时代。
宁波市小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进高标准时代,示范项目为余姚市三七市镇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象山县农田水利重点县和慈溪市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
第一,建设余姚市三七市镇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项目。这一项目位于三七市镇彭王浦与吴泽浦之间,涉及幸福村、祝家渡村两个行政村,以幸福村为主,受益农田面积5000亩,于2012年11月底开工建设,2014年1月14日完工。改造项目区内排涝能力较小、排灌设备陈旧的18座泵站,维修5座泵站和14座水闸,同时新建低压管道2057米,受益面积245亩,新建渠道7075米、排水沟10740米、机耕路4052米、水泥路5718米,新建桥梁3座。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为1317.34万元,设计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排涝区域以农田为主,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耐淹水深。通过此项目与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六期)的实施,项目区形成圩区,旱能灌涝能排。“菲特”台风期间,在其他区域农田已成汪洋的时候,彭王浦、吴泽浦区域内农田基本不受影响。此项目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5提高到现在的0.65,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75,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项目区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推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该地区供水条件,提高了农业、农村人畜、乡镇企业用水保证率;增加了生态用水量,提高了水环境的容量,改善了水质条件,从而提高了整个灌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用喷滴灌以后,化肥、农药用量减少了20%,直接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有利于水环境的改善,减少面源污染,有利于缓解山区的水土流失。
第二,建设象山县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年,象山县被列为全国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其后,象山县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到2015年,工程总投资1.3217亿元,实施了72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分别为11项低压管道项目和61项喷微灌项目,新建370座泵房,铺设756千米进水管道,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1476万亩,其中新增大田低压管道建设面积3.1299万亩,喷微灌建设面积3.0177万亩。通过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4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1476万亩,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5,年节水688.1万立方米,节地93亩,省工18.6万工,省电6.2万度,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25万千克,增加经济作物产值1877.34万元。受益人口32.01万人,年人均增收441.66元。
第三,建设慈溪市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该项目为中央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批复投资16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00万元,宁波市级财政补助400万元,其余由实施单位自筹。建设期为2012年2月至12月,总受益面积7396亩。节水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区作业条件明显改善,节省了水资源,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效降低了沿海土地盐碱化程度,提高了土壤质量,做到了涝排旱灌,保证了作物的正常需水量。项目区2014年秋季种植4000亩西蓝花,规模化节水灌溉的实施提高了西蓝花的成活率、保证了花球的质量,提高了项目受益单位的收成。
这一时期,宁波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体现出智能化节水理念,主要表现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一,粮食功能生产区内水稻区块的低压管道建设体现了高效节水理念。“十二五”时期以来,宁波市在优先保障粮食功能区的基础上,建设低压管道工程,实现了水稻生产的高效节水,减少了传统明沟灌水的土地浪费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确保了农业增产增收。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水稻区低压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受益面积已累计达到5万亩,实现投资1亿元。其二,智能化喷微灌体现了科学灌溉的节水理念。截至2014年年底,宁波市累计建成智能化喷微灌工程示范基地33个,项目总受益面积9000亩,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宁波市在慈溪市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和江北绿艳智能化喷微灌项目中实施智能化喷微灌技术,实现了项目区内的现代化管理。管理人员通过现场、网络终端和手机终端控制,实时监控和记录项目区内的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当田里缺水、温度过高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信息到管理人员手机中,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控制灌水及遮阳帘的启闭,确保作物及时得到合理科学灌溉。
四、江河堤防
2014年,宁波市顺利推进了以甬江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江河堤防工程,已全面完成姚江、奉化江、东江、剡江等130千米堤防的初设审批,已完成69千米堤防主体工程建设,在建24千米堤防。鄞州、奉化、江北等拟新开工的40千米堤防中,已开工建设奉化江鄞奉交界段堤防加固工程奉化段和鄞州东江剡江堤防加固工程,已部分开建姚江余姚城区段堤防,2015年开工建设姚江堤防江北洪塘段,如期完成宁海五大溪流治理工程节点目标。
抵御洪水侵袭、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是水利部门的中心任务。防洪排涝工程是宁波市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实施“治水强基”工程的关键,连接沟通了江河堤防、平原河道和沿江泵站等防洪减灾环节,体现了人类认识、引导水为其服务的治水思想。2013年建设的九龙湖低洼防洪排涝工程是一个典型。工程投资3100多万元,于2013年冬春农田水利大修期间开工建设,至2014年主汛期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工程修建起因是受台风和外海潮位双重影响,九龙湖低洼地区已成为镇海片最易受内涝灾害威胁的严重区域,广大群众反应异常强烈,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遭遇重大汛情,将会发生严重内涝灾害。2013年“菲特”台风降雨强、雨量大,加之外海潮位,镇海区境内河道水位一度突破保证水位,绝大部分地区受涝严重,特别是地处西北部的九龙湖镇长石、汶溪、杜夹岙等农业生产区,因地势原本偏低、远离外海排涝闸,并承担上游客水等诸多因素,水位一直居高不下,受淹时间长达5天之久,受淹面积多达16000余亩。九龙湖低洼防洪排涝工程设计了20年一遇设防标准的河道堤防13.5千米,河道简易闸30座,排水沟简易闸270座,配套围圩堤背坡排水沟13.5千米,机械爬坡道270处等。在沿山大河、中大河、长应河、外子贡河等河道围绕沿线农田周边建设顶宽3.5米、高0.8米左右的围圩和防洪墙,与姚江东排镇海段和镇海东排南线两大重点工程已建堤防相连接,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洪封闭圈。同时在重点工程沿线,特别是河与河、河与沟以及河与路之间设置简易闸门设施近230余处,防止涝水倒灌。此外,配套建设围堤背坡排水沟和汇水井,并在排水沟闸门板处设置排水泵站,在主要河道出口处设置固定式强排设施等,随时对内部涝水进行抽排,提升项目实际防洪排涝能力。针对圩区内部分河道排涝不畅,影响强排泵站效益发挥的实际情况,在围圩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了河道的清淤整治工作,挖深拓宽了部分河道,确保了排涝“毛细血管”的畅通。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其直接受益面积达13000多亩,占镇海区现有农田总量的20% 以上,在2014年抵御“8 · 18”强降雨和“凤凰”台风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整治后的低洼地所在区域无一处发生涝水倒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