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五水共治”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了“五水共治”,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全省转型升级,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治污水,是通过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防洪水,是重点推进强库、固堤、扩排等工程建设,治理洪水之患;保供水,指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等工程建设,保障饮水之源;排涝水,重点在于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着力消除易淹易涝区;抓节水,是要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全社会亲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
2014年2月25日,宁波市专门成立治水办,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市治水办下设综合组、治污水工作组、防洪水工作组、排涝水工作组、保供水抓节水工作组5个工作组。其中综合组有专职人员14名,在治水办集中办公;治污水工作组设在环保局,有专职人员5名;防洪水工作组设在水利局,有专职人员9名;排涝水工作组和保供水抓节水工作组设在城管局,有专职人员15名。此外,各县(市)均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抽调专职副主任和专职人员集中办公。截至2014年5月底,各地抽调人员共计146名,集中办公人员共计176名,分散办公人员共计255名。2014年全年,宁波源头控污减污截污成效显著,百姓高度关注的垃圾河、黑臭河现象明显改观;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削减,全市9个涉农县(市)区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2731家;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新建污水管道227千米,开工建设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2个,已建成20个;工业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强势推进,全市关停重污染企业110家;建立了河道长效保洁机制,骨干河道保洁率达100%。
宁波在“五水共治”中,有序推进防洪排涝重点工程建设,治水强基完成投资62.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姚江、奉化江、东江、剡江等130千米堤防,已有70千米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姚江东排江北段除铁路桥外已贯通,甬新泵、铜盆浦等应急排涝泵站如期通水,累计排水2421万立方米;“十二五”时期宁波市40个列入国家重点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全市疏通养护排水管网3574千米,为年度任务的188%。同时,多措并举保供水抓节水。构建供水安全保障工程体系,积极推进钦寸水库、慈溪郑徐水库、杭州湾慈西水库、宁海西林水库扩容等水源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新建供水管网263千米,稳步实施鄞州区域并网供水;健全水资源调配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大工业分质供水,统一实行市六区河网的生态补水;引导全民节水,创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30家、节水型企业(单位)8家。截至2015年5月底,宁波市累计完成各类治水投资约59亿元,其中治污水25.3亿元,防洪水22.1亿元,排涝水4.1亿元,保供水6.8亿元,抓节水0.7亿元。防洪水、保供水任务完成进度在浙江省居首位。
宁波在“五水共治”中提出了,制度上快速完成顶层设计、宣传上强化治水声音、重点项目中推进整治工程、作战和考核公示中建立压力传导机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中抓整体合力的治水理念。
一、制度上快速完成顶层设计
宁波市制订了目标任务为“1+5+1”的行动纲领,分别是出台《宁波市“五水共治”总体实施方案》、5个专项方案和河长制方案,概括为以“五个全”治“五个水”,即全域治水、全民治水、全力治水、全速治水、全面治水。具体计划概括为“97146”5个数字,取宁波陆域总面积9714.6平方千米中的数字制定“97146”治水行动计划。“9”即全面铺开9个流域片区联动治理;“7”即市县二级上马实施700个治水项目(其中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56个),涉水总投入力争700亿;“1”即3年内治理1000千米河道,建成入海河流堤防100千米,每一个乡镇建成1个污水处理厂;“4”即全面开展治污攻坚行动、治水强基行动、供水优化行动、节水全民行动四大专项行动;“6”即全面开展化工、铸造、再生有色金属熔炼、金属表面酸洗、印染等六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各个县市区也都相应制订了各自的目标计划。2015年度,“五水共治”工程以治水为突破口,主要安排治水强基、污水处理、供水优化、河道整治、防洪排涝等项目。总共安排66个项目,总投资675.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16.5亿元。建成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城区应急排涝设施改造、春晓梅山供水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整治工程、宁海五大溪流整治、钦寸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农村段、桃源水厂等项目。
二、宣传上强化治水声音
宁波市治水办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辟了“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专栏,每天报道新闻要闻;启动实施了“甬城治水微报告”“甬城治水微讲堂”等“微行动、大能量”10个系列活动;与中央、浙江省有关媒体及凤凰网等境外媒体合作,及时发出治水的“宁波声音”。同时,参加了浙江在线“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五水共治大型网络访谈活动。组织全市11个县(市)区书记和相关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及近十个部门的局长开展谈治水活动,相关文章刊发在《五水共治简报》和《宁波日报》上,广受好评。宁波市治水办已汇编“一把手”谈治水、政策法规材料、各类会议材料等资料十余本,印发简报55期。同时,以“自揭丑自露短”的勇气,对各县(市)区和有关管委会进行了为期3周的暗访,对一批如天童食品公司养殖基地违法排污等社会反响强烈的负面新闻在“一报两台”(《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宁波人民广播电台)曝光,引发了各地的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曝光报道、各地及时整改报道、系列评论报道和各县(市)区自我曝光同步跟进。
三、重点项目中推进整治工程
全面开展了“清三河”速决战,清理了全市174条垃圾河,治理全市黑臭河306条共计616.6千米。2015年4月正式启动三江河道常态清淤工程,范围从余姚姚江大闸开始经三江口至甬江庆丰桥,全长5.8千米,周期3年,每年实施2次清淤,一次在年初4月份主汛期前完成,对河道全面清理,确保行洪断面和通航要求,另一次在主汛期结束后至年底,主要以清理边滩为主,维护城市景观,预计清淤总量180万立方米,批准概算总投资9647.92万元。
组织开展了奉化江“千日综合整治”攻坚战,制定了《奉化江综合整治“千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两岸堤防全部封闭、功能水质全面达标、截污纳管全面覆盖、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区域开发全面推进、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六全”标准和防洪排涝强化、河道水质净化、沿岸景观美化、发展方式优化的“四化”目标,开展为期3年的综合整治。
组织开展了涉河违法打击突击战,与市“三改一拆”办联合行文,组织开展“重拳系列”执法行动,对河道、湖泊、水库、海塘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仅2014年上半年,环保部门已向公安部门移交涉嫌环境犯罪违法案件30起,对34名犯罪嫌疑人实行刑事拘留,全市累计拆除涉水违法建筑28万多平方米。2014年9月,海曙区“五水共治”办公室启动了“乘船巡河督查治水”行动,掌握了沿河非法排污、不明管网、涉水违章搭建、建筑工地违规堆放、河中垃圾、水质异常等一手资料,以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在册,以督办件的形式,下发给相关责任部门和街道职能部门,限期督促整改。仅3个月,已开展了专项督查120次,主动曝光4条河道,发布督查整改通知书35份,累计清理垃圾2883余吨,打捞沉船85艘,清理船屋11条,清理河道内倒伏树枝、木桩、地笼等障碍物235处,拆除河道两岸鸭棚等违法建筑101处,督办的60起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在2013年遭遇“菲特”台风袭击后,宁波市水利部门调整了项目建设计划,提前建设强排泵站,如期实现了甬新泵、铜盆浦等5个应急排涝泵站2014年7月底通水的节点目标。2014年全年,宁波市完成的水利投资额为85亿元,居浙江省第一,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增幅30% 以上。
顺利推进以甬江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江河堤防工程,按计划推进全市骨干排涝河道,已基本贯通一期16千米河道。2014年10月进场施工东钱湖老镇区段,已全线贯通姚江东排江北段处铁路桥外,已开工建设镇海段三期南支线最后3千米。镇海东排南线、慈溪潮塘横江拓疏等项目也进展顺利。全市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整治提速明显,截至2014年,已累计治理山塘2600座,其中万方以上屋顶山塘672座,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130% 和117%。
四、作战和考核公示中建立压力传导机制
宁波市实施市、县、镇、村四级挂图作战,市、县作战图公示在媒体上,乡镇和村作战图公示在醒目地段上,项目指挥作战图挂在工地上。通过作战公示方式,将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时间推进计划全部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既传导责任和压力,又实现了倒逼的作用,不给自己留退路。同时,注重抓督查督办,市领导多次到基层一线、到项目工地、到联系河道调研督导,现场办公,推进工作。29位市级领导均履行“河长”职责,到所联系河道开展细致入微的检查指导。市治水办也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督查和全市县(市)区间交叉督查。各地也开展各具特色的督查活动。2014年5月,宁波市出台《宁波市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15年年底,全面完成清洁水源行动,到2016年年底,全市各级主要河道基本解决河道垃圾和黑臭问题。
为了保护水质,特别是跨行政区域河流水质,宁海县“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5年上半年全县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情况进行通报,并确定公布的评定结果与年度考核、项目区域限批挂钩。该县在考核办法中明确标注了22个交接断面的名称、经纬度和水质目标,按照出入境前后水质变化和上一年同期数据变化,把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每年组织综合考核评价一次。水质监测工作部门对考核的交接面每月监测一次,以高锰酸钾指数、总磷、氨氮3项考核指标的年均值对每个交接断面进行评价,以3项指标中最差的确定等级,并每月一次通报公示。考核不合格,意味着下一年度本区域内增加排放该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新的大宗取水项目及设置新的入河排污口等将被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停止审批、核准,直到达标才能申请解除限批。
五、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中抓整体合力
各级各部门把“五水共治”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中心工作来抓,摆上位置、放在心上、落到实处,依据各自职责,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喜人局面。截至2014年8月,宁波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侨办、宁波军分区等单位和部门已制定出台了参与、支持“五水共治”的文件25个。2014年年底,宁波市市委组织部同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共同组建了“五水共治”专家服务团,成员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熟悉环保、水利和建设等治水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的专家组成。这些来自各大高校院所、高新企业、职能部门的百名专家组成治水“智囊团”,专门提供治水方面政策咨询、开展科研攻关、推广高新技术、举办技术培训等服务,与重点治水项目、乡镇和村进行结对,持续性地开展专题性下乡服务,现场会诊治水中的“疑难杂症”。同时,专家团还将为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方案制订、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工程质量监管等提供意见,参与相关项目方案和课题的研究咨询和论证评估。
同时,“五水共治”工作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自发治水、社团志愿治水、青年“青春治水”、小手拉大手助力治水等感人事迹。北仑区委统战部主动把“五水共治”作为围绕中心、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积极鼓励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统战团体,通过“五者同行”助力“五水共治”,积极营造全民治水氛围。北仑区委倡议统战系统在所联系的群众中积极宣传,合力推进“治水”,使其主动投身“治水”中;区委统战部牵头联合工商联、知联会、新联会、台联会、侨商会等组织,在全区率先开展签订“环保诚信承诺书”活动,深入开展以“同心同行·五水共治”为主题的共创国家生态区系列公益活动;组建2000余人的统战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开展节水宣传、水源保护、清洁河道等相关活动6次;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做好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建言献策;积极劝导、监督、检举污染破坏水环境和雨污分流等污水处理设施行为,已累计制止破坏和污染水资源行为20余次。为助力“五水共治”中心工作,共青团宁波市委联合市环保局、市绿委办、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城管局等共同组织开展了“青春治水净美港城”专项行动。在全市19条水系干流河段设立了共青团“助力治水”段长834名,累计开展段长日活动517次,45000余名青少年参与了治水护水、植绿护绿、主体宣传等活动。倾力培育和扶持“亲水使者”“绿丝带”“黄背包”等176个优秀生态环保社团,他们开展的600余次治水活动成为宁波全社会积极参与“五水共治”的生动写照。
纵观古代、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当今的宁波水利和宁波“五水共治”,宁波的肇始、发展、繁荣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宁波人民对水利的认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从未停止,也将在未来逐步实现人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