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范儿:“80后”“90后”求是创业新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疯狂的行动者

记得第一次把Facebook弄得无法访问并持续近半个小时,王淮在修复完后仍惴惴不安。

有一位公司前20号的资深工程师对他说:“Harry, you can not claim you are a Facebook engineer if you have never brought the site down!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让整个网站崩溃的话,你就不能说自己是Facebook真正的工程师!)这则有趣的故事被写进了《打造Facebook》一书的自序中。有人称王淮是“投资圈最好的工程师,技术圈最好的作家”并不是毫无道理,这本书不仅在工程师圈子中受到追捧,也达到了六七万册的销量。然而出版社一开始找到王淮表达出书的想法时,“我是拒绝的,出来就写老东家的事情,感觉像转头就把人家卖了”。后来他和出版社达成共识,这本书不讲细节的、技术的问题,只讲理念、方法论,讲能对整个社群带来实质性帮助的东西,“这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而且对Facebook形象的树立肯定有帮助”。这本书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反响,有程序员看完之后对Facebook产生巨大兴趣去面试的,也有公司管理层看完就果断把人辞退了的。他讲到这里似乎有点哭笑不得:“书里面有一节讲hire slow and fire fast(招人慢一点,开人快一点),很多人buy in(接受)这条回去就开人了。这些人原来下不了决心,中国人讲情面还是比老美多一点,会考虑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跟了那么久、早年也做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可能因为家庭原因影响了工作、不能杀鸡取卵卸磨杀驴等等,总会有顾虑,but business is business(在商言商)。”

“如果线性资本日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会考虑也出一本书吗?”

“那取决于我们能出几个Unicorn(独角兽公司)。”

2016年4月科比宣布退役时,王淮在简书上写了一篇《科比,乔丹,还有青春》,寥寥百字,仿佛从老照片中翻出的回忆感扑面而来。本来以为写书只是出于这样对文字的几分热爱,但王淮给出了一个更为厚重的答案——“我觉得这是新一代企业家应该去做的,提倡一种理念,建立一个榜样。”王淮认为做商业,有三个东西是要摆在台面上来谈的:第一点是利(profit or business interest);第二点是义(impact),即你做的事情要对别人、对社会有意义;第三点是名(reputation),当你做成功一件事情赚了很多钱也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就应该去发扬它,使之前讲的“义”更加高效。王淮说到此处还有点激动,“中国老一代企业家普遍思路是不太注重‘名’,讲究闷声发大财,把社会责任感浪费掉了。新一代技术驱动的企业家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像美国那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哪个不是觉得世界应该怎么样,敢于把自己的理念勇敢地说出来建立一个榜样,让新一代年轻人朝着榜样走?”但他并不是主张空谈,他强调promote an idea(提出一个观点)的前提是自身是这个理念很好的执行者,握有一手的bloody lesson and golden experience(血泪教训和黄金经验),“写书不难,只要你有料,所以我说要取决于我们能出几个ten billion dollars(百亿美元)的公司,这样才会有故事、有成功案例、有执行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