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教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一、教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正确理解美术教育学的内在逻辑

许多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学的理解片面。毫无疑问,美术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美术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是由“美术学”与“教育学”有机统整与融合而成的。但在许多教师的观念中,通常会狭义地认为美术教育只是以传授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任务,甚至进而把“美术技法论”当作了“美术教育学”的全部。

对教育学知识在职前认识的先天不足与职后的严重忽视或鄙视,往往是广大美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主要通病与重大缺陷。这也反映出许多美术教师必须认真补习教育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中小学生。同时,我们应该明确,毕竟美术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或美术核心素养为己任,而不是培养小画家;我们是在中小学工作的美术教师,而不是在文化系统从事美术创作的专职画家。

在当前有一个明显的现象,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上述要义。如果我们认真关注国内那些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学者所撰写的论文,就会发现许多参考文献都会涉及大量教育学方面的著作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这部分专家大都身处全国重点师范类高等院校,有着深厚的教育学理论背景。如此成果,更能折射出他们与教育学之间的紧密关联。

纵观中小学其他学科,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等,笔者深刻感受到美术教育学与这些学科类似,也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再叠加美术学来形成美术教育学的。可见,在两者的统整过程中,其内部应具有如此逻辑作为前提。同时,由于美术教育学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确保中小学美术教育始终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任务,近些年来学术界又提出了“美术学科教育学”一词来特指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取代以前的美术学科教学论,进一步倡导学术界对此方面的深入研究。

(二)明晰美术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谈中小学美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应该是较为恰当的。接下来,笔者从宏观的角度来介绍几个重要概念,用以引导美术教师了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应该习得的理论范围。同时,这也能为每一位教师今后的专业阅读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是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学中的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学科知识构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核心理论。这三大基础理论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所必须熟悉的,也是美术教育学的基石构成之一。为此,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主要以这些理论为主体来展开论述。

二是美术教育学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学科。广义上的美术教育学包括校外美术教育、公共美术教育、美术馆美术教育等等;而狭义的美术教育学则特指“学校美术教育”,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直至大学的美术教育。其中,笔者关注的是后者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同时,国内学术界在学科教学论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影响到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方面的建设,也就逐渐形成了上述提到的“美术学科教育学”议题。总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有着严谨而系统的理论与范式,是其他类型的美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是所有美术教师必须深入研习的一门专业学科。它涉及美术教育心理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学校美术教育史等众多分支学科。上述理论知识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丰富,为此需要我们长期跟踪与关注。

二、本书的结构

本书除了绪论,共分八章。第一章,美术学习方式的新阐释;第二章,美术课程研究的新思考;第三章,比较教育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教育;第四章,美术创意教学及其反思;第五章,美术教学中的作品与作业;第六章,美术课堂教学评比解析;第七章,学科论文写作与科研中的定量研究;第八章,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愿景。

上述结构的安排是基于对以下几大研究分类的思考。第一章是从学习论的角度来探索学生学习美术的新方式;第二章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来深入挖掘美术课程建设方面的新领域;第三章则是以中美新媒体艺术为议题,力求从比较教育研究的视角来深化课程论方面的探索;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则是从教学论的视角来探究有关焦点与难点议题;第七章与第八章是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科研及专业发展角度来进行论述的。

总之,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教师。一个中小学美术教师想要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得从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开始,而不是找捷径、追求“短、平、快”。笔者认为,当我们“满腹经纶”之时,肯定能具备批判的视野,且能明晰自己在整个专业发展行程中的坐标位置与未来的探索方向,从而能够不断挑战职业生涯中的一座座高峰,最终走向职业理想的自我解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