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金融理论
中国地域辽阔且各省(区、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梯度现象,使区域金融研究与区域经济研究有相似的研究范式,这给区域金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一、区域金融相关理论
区域金融相关理论的架构如图2.3所示。
图2.3 区域金融相关理论
1.区域金融理论
区域金融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分支,现有文献多数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着手,并逐渐意识到了区域金融的差异性,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先期学者对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侧重于对区域金融基本理念的解读,如张军洲(1995)、殷得生等(2000)。张军洲(1995)认为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国家的区域金融体系。后期学者更加重视区域金融的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创新是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方法,如陆远权等(2012)认为要实现中国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距,必须要积极推进教育与金融的结合发展,大力促进金融支持教育的金融创新。王小鲁等(2004)、Zhang等(2007)的实证研究显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往往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信用比较好的东部地区进行金融改革试点。政策上的先行优势(区域金融创新),无疑促进了沿海地区金融的发展。田霖(2006)从规模、特殊标准、与相邻区域的区分、内部聚合性四个方面对区域进行了阐述。
纵观以上有关区域金融的研究,在对区域的界定上,区域的范畴是中国范围内各省(区、市)的地域;在研究的内容上,更加重视金融成长、资金流动、区域金融结构、金融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性;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都采取了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更加强调均衡。
区域金融理论的部分成果如表2.2所示。
表2.2 区域金融理论的部分成果
2.金融地理理论
金融地理理论源于空间经济学,也被称为新经济地理理论。空间经济学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即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它的两个重要假设是规模收益递增和外部经济。
金融地理学恰当地说应该是从空间经济学对资本流动的研究开始的。空间经济学的核心—边缘模型能够解释贸易成本、要素流动和聚集之间的内在关系。然而,其流动要素仅仅为工人的假设降低了模型的可处理性。Martin等(1995)提出了自由资本模型,认为流动要素不再是工人,而是资本。资本流动导致生产转移,但资本的收入仍回到资本的原来所在地。他们认为货币具有与生俱来的空间性。之后,空间经济学又繁衍出两个分支:金融集聚与金融中心。前者主要关注金融集聚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后者则偏重金融中心与金融集聚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金融集聚的成因,Kindleberger(1974)认为规模经济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区位。任英华等(2010)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省(区、市)的金融集聚现象。他们认为金融集聚是一种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地理空间现象,并对金融集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我国的金融集聚在省(区、市)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李林等(2011)基于金融集聚的空间地理特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对于金融中心的建立,Pandit等(2001)认为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高度集聚的产物。他们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说明了金融业集聚为金融中心的原因。Pandit采用产业集聚的动态分析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业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影响企业的成长与新进入者的数量。Gehrig(1998)利用市场摩擦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和分散趋势并存。
谈及区域金融的相关话题,地理要素往往是不能缺失的,这不仅是因为区域金融着眼于“区域”,更是因为它满足地理学作为区域科学的特点,如地理学对于自然、人文的记叙性和差异性。
二、区域金融环境分析
(一)区域金融合作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还未就区域金融合作给出一致的定义。一般来说,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合作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更多地被运用到如东北亚范围的合作、亚欧合作等泛区域合作。然而在一个大国样本下,各省(区、市)之间的区域金融合作也能构成研究的主题。
区域金融合作中,企业、地区政府、金融机构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在非生产领域中以资本要素的移动和重新分配为主要内容进行经济协作活动。这恰恰是生态共生理论中的一个较高层次——共生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因此,就区域金融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机理而言,区域金融合作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将区域金融合作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区域经济具有依赖性。区域金融合作的实现是依赖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只有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区域金融业的合作与发展。叶耀明等(2010)认为,在长三角区域,金融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金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是长三角目前的金融市场化及区域金融合作等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促进。
第二,金融业发展目标一致。区域金融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还谋求金融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金融机构管理具有协调性。金融资源层次分明,互为依托。彭化非(2012)通过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金融合作的深化程度,总结了金融合作特点和金融合作经验。
第四,区域间与区域内金融的市场运行具有紧密性。黄桂良(2010)基于经济收敛理论,探讨了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产生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呈现显著的σ收敛、β收敛特征,粤澳之间还呈现随机收敛的趋势。同时,他总结了粤港澳区域金融收敛的重要因素。
从区域金融合作能力评价来看,长期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效果差异很大。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合作能力存在差异。评价区域的金融合作能力主要考虑区域间经济结构的匹配,也就是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产业转移能力,以及落后地区的金融资源吸收能力是否匹配。
金融资源的概念最早被Goldsmith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及。白钦先(2000)对金融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将金融资源分为三个紧密相关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第二层次是实体中间性层次,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第三层次是高层金融资源,是货币资金运动与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金融资源作为一国基本的战略资源(白钦先,2000),其有效配置问题关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学上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要素的配置及生产效率,同样我们可以利用它表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金融效率。金融效率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在健康的金融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调节机制下,由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完成的或由融资双方(多方)在市场服务体系下实现的金融资源的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配置(王振山,2000)。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在做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时,通常用金融增长作为发展水平的替代指标,最常用的有戈氏指标、麦氏指标。
(二)区域金融开放
区域金融开放包括区域与国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开放。区域金融开放不应是国际金融开放裹挟的产物,而应是积极面对的结果。赵伟(2006, 2011)的一系列研究指出,任何一个大国在区域经济层面的经济开放,都属于某种“二重开放”(一重是区际开放或区际化,另一重是对外开放或国际化)。将这一思想延伸到区域金融理论,可将金融开放分为区际化开放与国际化开放。
O'Brien(1992)认为金融全球化降低了金融地理的重要性,全球货币交换、债务证券化以及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巨大发展,使得制度的变革打破了地理上的障碍。他认为,受政治和政府因素影响,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被推迟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从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签署《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后,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降低,它们逐渐进入中国服务业。许多学者对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大多数学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开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经济稳定性的角度。Claessens等(2001)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综合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8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5—1995年的外资银行和当地银行的财务截面数据,研究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内银行的利差、利润、非利息收入、管理费用(间接费用)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叶欣等(2000)从竞争视角出发,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用Logist经济计量模型对50个国家1988—199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将显著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的结论。
其次是效率改善角度。刘澜飚等(2010)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于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Bhaumik等(2004)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强国内银行市场的竞争并有可能促进国内银行效率的提高。Becker(1983)和Montinola(2001)等通过设置两个同质利益部门——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部门,研究政府对外资银行的数目进行限制所带来的影响。
最后是影响中国信贷供给的角度。毛泽盛(2010)对外资银行对中国信贷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信贷与中国企业信贷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可用U形曲线加以描述,随着外资银行信贷的持续增加,中国企业信贷将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郑海青(2008)考虑资本的跨地区流动,认为实际利用外资与经济开放度有很大的关系,分析了东亚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并用(IFIit表示金融一体化程度,FAit表示流动资产,FLit表示流动负债)表征金融一体化程度,表明了金融开放程度越高,一体化程度越高。另外,银行的国外债权、股票市场外国持有程度也可表征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然而中国在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这两个指标的表征作用不大。
在金融开放的区际化方面,尽管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消除贸易壁垒仍是中国社会经济转轨时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始终没有根除,其中金融市场依然处于高度分割状态,金融资产的流动存在重重障碍(世界银行,2005)。Wurgler(2000)最早研究了资本的全球配置问题。金雪军等(2004)认为金融的“天性”虽然是开放性,但是金融的资金要素流动却存在很强的区域割断性。
(三)区域金融竞争
既然金融资源是有限的,那么竞争便是永恒的话题。区域金融竞争是对金融资源的竞争,包括区域内、区域外竞争。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着各种金融机构,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中存活着各类细菌一样,这恰好可以用共生理论来解释区域金融的竞争问题。
银行业竞争能够保证较高的运营效率和配置效率(Meltzer, 1966)。Gibson(2010)认为由竞争驱动的创新会带来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高回报率,以满足资金拥有者的需求,降低资本的成本。然而有很多证据表明金融系统的竞争若结合过多的金融创新,将导致中介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将1982年的金融危机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行对比后发现,金融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促进了中介机构的创新,佣金和费用的增加提高了金融系统中银行环节的成本和潜在的实际投资质量。过度竞争也会使银行承担不可持续的债务,风险总是被低估,在两次危机中都存在这样一种作用机制。
三、小结
区域金融研究应属于专题应用研究,它更多的是一个研究方向,不能完全成为一个学派。从研究内容上讲,与区域金融相关的理论以及成果都是建立在其他学派之上的,其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且独立的理论,而且学者更加重视提供政策性的应用建议;从分析方法上讲,区域金融所使用的方法远远超出数学和统计学范围的相关专业知识,涉及系统理论、演化经济理论、博弈论等多种理论。因此,笔者对与区域金融相关的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地理理论两个比较常用的理论加以阐述。区域金融创新作为区域金融研究的一个主要分支,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特别是关于区域金融创新在中观层面的传导机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