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变自我意象,步入“心理整容”的新旅程
1.改变自我期待
我们有什么样自我期待(自我意象),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我们想要结果变好,就要先改变我们的行为;期待行为变好,就要先改变我们的态度;期待态度变好,就要先改变信念;期待信念变好,就要先改变自我期待。
心理整容的第一步,是改变内心的自我期待!改变内心自我期待的阻碍是“自卑”。因为过低地看待自己,而让自己失去重建自我意象的信心。荣格集体潜意识里谈到人格的黑暗面是指自卑,也可以理解成本质上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但是,每个人应对自卑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因为自卑而自怜自爱,有的人因为自卑而更加努力,使自己更优秀,如图3.3所示。
图3.3
发生自卑的原因通常是:我们自己判断自己,却不以我们自身标准或普遍标准衡量自己,而是拿别人的标准来对号入座。咨询中常见的现象是一个人谈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不足的同时,感慨看到别人的长处带给自己差距感。有一个同学一直不敢在班级发言,被点到名字之后他通常沉默或是说“不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以后,他终于可以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他很挫败地说:“怎么还是磕磕巴巴的,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流利。”如果他能和自己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发现自己有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飞跃。
找到最好的自己,发现自己的真相,让自己从自卑的意象中苏醒过来。和大家分享朱德庸四格漫画集“绝对小孩”中的一幅漫画,老师教育我们好好爱护地球的画面并不陌生,但是这个小孩的回答值得我们如此鼓励自己,如图3.4至图3.7所示。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唯一的地球上,有唯一的你。你作为一个客观存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人和你一样,和你处在完全相同的水平线上,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2.关于目标
虽然有目标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可以让我们的努力更有方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目标,或者说并不是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目标。在和学生课下交流的时候,听到最多的问题是:“老师,我不知道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
我在医学院工作,相对来说医学生的专业更狭窄,专业性更强,如果不准备毕业转行,一般在录取的时候,工作方向基本就定了。即便如此,仍然可以听到一片迷茫声。
有一次和大三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交流,我问他们,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说:“迷茫。”
我问:“你们不准备当医生吗?”
又听到异口同声地回答:“当啊。”
“我之前听到的迷茫很多是不知道做什么,你们决定了未来当医生,那还有什么好迷茫的?”
“要不要考研?”“当什么科医生?”“去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做临床医生还是辅助科室?”“医生是内科还是外科?”……
有一次和一个新生交流:“老师,大学竟然有时间是不上课的,不像高中,连自习课的内容都是老师安排好的。所以不上课的时间,我不知道干什么。”也曾经有一个大二的同学和我抱怨说:“老师,有的时候到了教室,打开书包,看不进去书。就回到寝室,可是回到寝室干什么呢?想打电话,也不知道和谁聊,聊什么。打开电脑,浏览了一会儿网页,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关了电脑。但是关了又没有事做,只好又打开。”
这些现象基本可以描述为“无聊”,怎样拯救“我们的无聊”?
答案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目标如同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可以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那怎样可以让自己有目标?
某人与圣人的对话:
某人:请指引一条成功之路。
圣人:准备向什么方向努力?
某人:什么方向都无所谓……
圣人:那你走什么路都无所谓……
如果自己不能为自己确立目标,圣人也帮不了你。在上大学之前,大家有明确的目标“考大学”。是不是考上了大学就没有目标了?其实也不是,我曾经让我的学生在大一入学的班会上,每个人写下自己的大学目标,然后放在信封里,等自己毕业的时候再拿出来,看看自己的大学目标有没有实现。没有一个同学交的是白卷,都写满了各种目标和为之努力的决心。但是当他们毕业的时候,在最后一次班会上,我把每个人的信封发下去,大家拆开来看,很多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地说:“啊,当年我是这么想的呀!”“我之前竟然还想过创业!”“看来我大一的时候好幼稚。”……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哪?”老师继续问。
直到我们再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回想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问大家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答案是科学家、探险家、舞蹈家……形形色色的想法,至少代表了,我们从小都有过梦想,有过目标,只是随着成长,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目标。
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了什么而出发。
看完纪伯伦的这句话,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周日晚上我回到寝室,想起来第二天早上要交一份设计类的作业。我找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放在桌子上,这里的一个老乡打电话过来问我在不在寝室,要还我东西。于是我去找他,在外面聊了一会,后来觉得肚子饿了,又去小店吃了点东西。结果再回到寝室已经快到晚上11点了,马上就要熄灯了。赶快洗漱,小跑到床前准备上床铺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桌子上有一张纸和一支笔,想了好久才想起来要干什么。
说到目标很多人会感觉到迷茫,但是人人都有过梦想,或许因为梦想这个词太大了,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如果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很多步,是否可以把每一小步变成一个小的目标呢?适当地拆分目标,变成一个一个小的阶梯,通向最终的目的地,不断地接近自己的梦想。
3.关于信任
有了目标以后,至少在初期,请你相信自己能够去实现你的目标,这样才能让你充满信心地去为之努力,而不是随时动摇。每年准备考研的同学来咨询,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我试试看吧,我英语不好,或是我记忆力不好,估计考不上。这种试试看的心态,通常换来的结果往往是考不上。
大仲马有一句话:“怀疑自己的人,就像一个主动加入敌人行列,拿起武器和自己对着干的人一样。”也可以理解为老百姓常说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自己在读研的时候,很喜欢岳老师和任老师的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每次上课都很认真,经常在课下的时候和老师交流。到了研三和任老师的一次交流,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任老师:“要考博士吗?”
我:“考呀。”
任:“准备考哪里呢?”
我:“就考咱们学校,我自己的老师。”
任:“为什么不考一个名校,北京大学的心理学不是很好吗?”
我:“考不上。”
任:“怎么会考不上,你那么认真。”
我:“考不上。”
任:“怎么会考不上,你英语那么好,考博士不就考英语吗?”
我:“考不上。”
当我连回答了三个“考不上”之后,任老师只好无奈地说了一句:“那你是考不上。”
当时自己的想法就是,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的心理不太一样,考研的科目都不是一样的。如果考博士估计差异更大,怎么能考过其他学校的硕士呢?后来有一次有幸和曲老师交流,曲老师提到他去开一个交流会的时候遇到了北大的博士导师钱铭怡老师,他问钱老师:“如果一个本校的学生和外校的学生都考你的博士,分都够了,你要谁呢?”他说钱老师的回答是:“当然要校外的了呀,你想,这个学生不在我身边,都可以考的和一个天天在我身边的人分数一样,那一定说明他下了更多的工夫,有更大的潜力。”后来读博士的时候,和不同学校的博士交流,才发现,其实名校里的很多研究生在读博士的时候都选择申请国外的学校了。
这件事情留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如果我们坚信自己做不到,那最后证明的结果就是做不到。此后再有同学来问我:“老师,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可以考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吗?”或者:“老师,咱们学校没有名气,我想报浙大,但是太难了”。我都会和他们分享我自己的故事,如果有了目标,至少要去努力,而不是在没有行动之前,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真正做到信任自己并不容易。我参加过一次拓展训练,在空旷房间的中心位置吊着一个钟摆,锥形的钟摆坠是由铁做的。挑战的任务是挑战者站在房间一侧搭起的台阶上,从另一侧与中心位置距离挑战者站立位置相同的点,和鼻子同高,向外5厘米的位置将钟摆放下来。每个人都清楚钟摆的原理,这样钟摆过来是不会砸到自己的鼻子的。在开始前坚信自己可以在原地不动,等着钟摆升到最高点跌落过来时,多半的挑战者在看到钟摆坠向自己鼻子的一刹那,大叫一声逃开了。
所以,在目标前行的路上,需要不断地为自己鼓励,给自己信心,才能站到帮助自己前进的队伍中。
4.关于学习
有了目标,有了信任,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前进。现代社会到了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书籍、网络、电视、视频、报纸等各种途径,应有尽有。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从哪里开始呢?”“要看的书太多了,看不过来了。”所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知道学什么很重要,知道不需要学什么也很重要。
我经常的比喻是“要清楚自己是做一棵树,还是做一堆草?”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穷忙族”,你可以穷,可以忙,但是不可以穷忙,讲的就是如果不经过规划,每天很忙,但是到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聚焦于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要知道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有一个大四的同学来咨询,他大学四年的经历曾经是让他最引以为豪的。一入大学,就想过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虚度,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当过体育委员、班长、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外联部干事,得过奖学金,评上过优秀学生干部,也发过传单,做过家教,即将毕业又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他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就要找工作了,专业是法学,不想从事本专业,却完全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其他同学根据求职职位的不同,制作了不同风格的简历,而自己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的风格,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曾经以为充实的大学生活,到现在却感觉是白忙了,忙些什么都不知道。另外一个来咨询的同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目标明确将来毕业做一个销售人员。但在入学一年多以来,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一会想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参加各类辩论赛;一会想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去当家教;一会又觉得计算机是现代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又去学习编程;又申请了辅修英语专业。弄得自己特别忙,但是又由于精力有限每样都没有做好。
有了目标后,所有的学习还需要有一个主干,就像树的树干一样,有了主干再去发展枝条,否则就会成一团杂草。经济学有一个“8020”法则: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的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应考虑如何用20%的投入去解决80%的问题,让自己的精力和投入更聚焦。
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一旦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就不会将时间和精神集中在不想要的东西上了。
5.关于放松
热播电视剧《奋斗》中有一个片段,徐志森教陆涛开车,告诉陆涛,学开车,最重要的是学会刹车。加速很简单,只要踩油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不会刹车,速度越快就越危险。一辆车不管速度可以多快,性能多么优秀,如果刹车不好用,相信没有人敢去开这辆车。放松就如同刹车,在忙碌的前行过程中,要学会放松。放松不是停滞,而是调整步伐更好地出发。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在忙碌的过程中,已经不会放松了。一个来咨询的同学,高考失利,最终被三本专业录取。按学校规定,在大二下学期有一次机会从三本转入二本。因为名额有限,成绩要求很高,基本要全学年成绩前三名才可以成功升二本。她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最终成功升上了二本。一直打算等二本转成功以后,好好地休息一下,开始休闲地学习了。但是她发现,她已经不会放松了。开学初的周末,同寝室的同学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会睡到自然醒。但是她还是要按上课的作息,6:30起床,洗漱好了以后去食堂吃饭。然后去图书馆,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上自习。有时候把书打开,一上午只是翻了一页,看不进去,也不知道看了什么内容,但是中午吃好饭以后还是要回到图书馆坐在那张椅子上,仍然看不进去,还是要坐在图书馆。也很想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旅游,但是去过一次,玩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我在玩,别人要超过我了”,玩得很不踏实,以后就不再出去玩了。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并不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就是效果最好的。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超限效应”: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永远加速,超过极限,反而适得其反。如果不会放松,就像不睡觉一直工作一样,会导致效率下降。在压力过大,负荷过重的时候,需要学会允许自己适当地放松。
6.关于行动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送给创业者一句话:“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依然在床上。”无论规划地有多好,没有行动,目标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关于激发行动力的几个问题:
(1)我希望的行动是什么?
(2)我为什么还没有采取行动?
(3)是什么阻碍了我行动?
(4)怎么做才能突破阻碍?
(5)我最开始的行动是什么?
(6)我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7)一直行动下去,我可能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影响行动力的一个常见因素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别人的看法,害怕失败。害怕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能从别人那里接收到负反馈信息。任何学习和进步都是通过试错法实现的,一个接一个地纠正错误,直到你完成了某个成功的动作之后,进一步学习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艾尔伯特·哈伯德说过,要想不受到批评,就什么也别做,什么也别说,最终什么也不是。
如果用一个流程图来描述,改变内在的自我意象,核心是行动,如图3.8所示。增强行动力可以从一小步入手,坚持将这一小步变成一个习惯,就会持久下来。以大家常见的“早起”为例。很多同学说自己定了闹钟,但是早上闹钟响了以后第一反应是关掉,然后继续睡。每天睡前发誓,明天一定闹钟一响就起床。但是坚持没有几天,过了一个周末就又恢复到了每天早上关闹钟的情形。如果能够坚持下来,把早起变成一个习惯,维持起来就不难了。如同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都会洗脸刷牙。这个行为已经习惯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从不会抱怨洗脸刷牙有多烦,如果早上起床不洗脸刷牙会很不适应。一个来咨询的大三同学,当时有两门重修没有通过,自己又做了很多的兼职,知道考试重要,但是苦于没有时间看书复习。经过讨论,最后他选定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让自己有时间复习,我们约定的是前一个月,每周可以有1天不用早起,6天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床复习。十一长假过后,他开始坚持了一个月每天6点钟起床,包括周末也不例外。到了冬天,早上6点钟天还没有亮,他仍然坚持6点起床,并很骄傲地和我说,都不用闹钟了,已经习惯了6点就会醒过来,而且白天也不觉得困。
图3.8
We make the habit, then the habit make us.
我们首先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习惯,然后我们的行为习惯塑造了我们。自我意象和习惯像双胞胎的兄弟。我们改变了习惯,就改变了自我意象,最终成为理想中自己的样子。
学生应用案例
3.1 迷茫的自己
我总认为自己是矛盾的结合体,有时候特别喜欢人多的场合,喜欢热闹,但是,有时又很厌烦,想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一个人,空空的,没有喧闹,没有言语,没有表情,一切都静悄悄的,这就是我想要的个人世界。但是,常常会有人告诉我说:“不要总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所以我很矛盾,觉得自己很古怪,弄不清楚到底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
通过做一些测试题,我对自己的认识便不再那么模糊,偶尔也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大家玩得兴致高昂的时候,不会再发表悲观言论,破坏情绪,因此也跟大家相处得更好了。但有时又会苦恼于自己不幽默,没有调动、活跃气氛的能力,转念一想,这些都是通过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和锻炼才能拥有的,不是吗?
3.2 好面子
好强的人往往好面子,我也不例外。在很长一段时间,明知道是我自己错了,但却偏不肯让步。但我对那些和我同属一类的人犯这类错误时却常嗤之以鼻,我不得不承认要做到用同一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至于“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无法达到的境界。单纯地知道与真正领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真正走出这一误区是在进入大学之后,虽然嘉兴学院只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即使在浙江省内也没有多少名气,但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优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处于“半杯水”的状态,好像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精通。当我逐渐尝试主动接受身边的同学给我指出的不足的时候,才发现承认自己的不足远比否定自己的不足要轻松得多。
身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半年前的我和绝大多数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一样,都非常看重日语能力测试一级,再加上考试费用比较高,大多数的同学都比较谨慎地选择先考二级再报考一级。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和班上的另外两个同学选择了大二第一学期直接报一级。对于当时只具备三级与二级之间水平的我来说,准备一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考试可以跳级考,准备是不可以跳级准备的。此外,时间也非常紧迫,直到考前一个月,我才真正开始准备一级,一向十分性急的我,那段时间却相当冷静,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重考。同时,时常提醒自己“与其做无谓的担心,还不如静下心来多学一点”。就这样,第一次尝试带着平常心去经历不平常的考试。也就在这次考试中,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好面子,怕失败”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束缚了我前进的步伐,就在放掉这个砝码的不经意间,压力的砝码也减轻了许多。
3.3 相信自己
我曾罗列过我的缺点,满满的一整页,写完后才记起“心理暗示的影响很大”这句话。我是那个一直在对自己说不行的人。我一直都相信自己是一个胆小、自卑,无法站在聚光灯下被人仰望的人,我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可是这就是我,我相信,承认并且接受。
“自卑的发生只有一个原因:我们自己判断自己,却不以我们自身标准或普遍标准衡量自己,而是拿别人的标准对号入座。”这句话让我有一瞬间的失神,因为我说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我一直是这样用着别人的尺度衡量自己。我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么自卑,自然是没有答案的,从来没有人可以自己说服自己。不过,是该有所改变,从“自卑”中走出来了。
我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是与外教或其他任课老师交流、聊天。也许在你们看来这个目标简单到不用吹灰之力便可办到,可是对于我,它很难。然后我开始思考,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最后我发现这个结论只是基于我不敢去做的假设。那个信念的产生完全没有合理性,并且如果我一直坚信我不行,结果只会是越来越胆小,最终难过的还只会是自己。其实,这一切只是我的假想。可是不得不承认,想想很简单,要去做了却很难,所以第二天的课我又打起了退堂鼓。“你为什么必须表现得、感受得就像它跟真的一样?”突然从脑海中的这句话让我有了冲动去达成目标。原来这个可以很顺利,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尴尬。所以算是充实一小部分信心了吧。
就在不久前,我规划了我的目标和每日的时间,虽然只是把空余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可我觉得现在的我很充实。也渐渐地,我从一个并没有特殊爱好的人,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吉他,并且认定要学会它。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我很开心,原来我真的改变了很多,如果不去思索,不是为了写下来,我也许一直发现不了。我也坚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3.4 认识自己
坦白说,对于“我”,我之前很困惑。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只知道,我有时对周围的一切很敏感,很容易伤感和惆怅。我对自己的表现一直不满意,哪怕有时候自己的考试成绩得了班里第一。同时,我又是一个不太张扬、喜欢安静、喜欢思考的人。我不喜欢成为焦点人物,因为那样会让我感觉很不自在。当遇到事情不如己愿,但他人却没有注意到时,我也会很沮丧。哪怕只是一次考试让我不满意,我都会为此自责和内疚好久,我甚至无法原谅自己犯错误。对于外在的事物总是非常谨慎和挑剔。当内心的愿望和现实产生很大差距,内心的矛盾无法排遣的时候,我会感到很纠结、很累。结果,长期的自我否定让我产生了自卑感。而这些自卑时常羁绊着我。
后来我才真正彻底地意识到,事实上,我并没有那么多观众,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还只是一个凡人。
我发现我曾那么片面地、不客观地认识自己。正如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咨询专家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中写道的一样:“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不再选择那些狭窄和贫乏的理念,现在我选择看看我自己,就像全世界所看到的一样。我存在的事实就我所创造的,完美的、完整的和完全的。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在做着正确的事。我的世界里一切安好。”我深知自己的性格中存在缺点,我愿意接受并会试着去做出些许改变,使得它们与我的优点相弥合,以此来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我想说,我不再自卑,我喜欢我自己。
3.5 两个我的平衡
很长时间以来,我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偶尔也会反思自己,但受情绪影响太大,高兴时回想的是自己光彩的一面,失落时回想的东西就让自己有点不愿接受了。
我初中时成绩很差,没考上高中,此后整天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一无是处,经常受父母亲友的数落。那时自卑到了极点,感觉未来无望,生活无光。打工的日子让我尝尽辛酸,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本来外向、开朗的我变得内向、闭塞。后来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命运奋斗一次,选择了复读,打工两年后又回到了学校。在努力的拼搏下,考上了高中,很快成为尖子生,还当上了班长。在学校成了学生会主席,各种荣誉证书纷纷而来,真是春风得意。内向的我又变得乐观、开朗了。现在上了大学,我又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身边的人和事似乎都与我无关。我又变得少言,感觉很怪,心里总觉得空空的。自己对自己说,是长大了,成熟了。可理性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一遍遍的反思,历数过去的经历,答案无非是两个:一个是“你很优秀,将来必成大器”,另一个是“你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不要对自己有太多奢望”。
在两种答案中我的自信时有时无。
我在自己情绪相对平静时,很客观地对自己出了几个问题。比如:自己到底有多少可拿出来炫耀的东西,自己遇到困难到底有几个人能挺身而出等。同时用一周的时间,每天解决一到三个问题,最后来观察自己的答案。
总的来看我认为我还是很自信的。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很自信,同时对自己的未来仍然保持乐观。可是我发现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又没有太多东西满足我的完美欲望,因而总会感到空虚。其实仔细想想自己的优势还是挺多的。坚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努力就不会空虚。
明白了这些以后,我觉得自己眉头上的“阴云”散了。自己又有了奋斗的动力。以后我还会利用这些方法,解决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其实方法不在多,有用就好。
3.6 自我暗示
在小学时,有一次被老师意外挑选做晚会的主持人。在练习和彩排的过程中进展明明很顺利,可就在正式演出时出了差错。当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想到下面坐着学校重要的领导和认识的同学,原本背的很熟练的台词却突然忘记,脑子里一片空白。所幸有老师在幕后打手势暗示我才接下去。而这问题延续至今,表现在我生活的各个细节。如紧张看错题,参加唱歌比赛因忘词走音,总之,很难进入状态。
我也开始寻找使自己紧张的原因,发现自己会紧张是因为少了自信。在迎接挑战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一个渺小的位置。面对旁边一同接受挑战的人,感觉他们却总是胸有成竹的样子,很强大,自己就灭了自己的气势。所以,开始通过自己暗示来培养自己的自信:我能行,全力以赴就够了;别人能克服的恐惧,我也能克服,让自己在感到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这样既能平复心态,也能让自己很好地完成任务。
3.7 接纳自己
我想我痛苦的根源就是无法接纳自己,不允许自己做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性格的优劣势,我就是我啊!我如果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谁又愿意来接受我呢!我看了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有一句话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I accept all of the parts of who I am, what I can not, I forgive。从心理上真正地接纳自己,允许自己做自己。
忙、盲、茫,我除了学习以外,还担任两份工作,一份是初三的家教,一份是学生助理工作,我奔波于学生家、教室、学工办、寝室之间,四点一线。我常常是上完课后,到学工办老师那帮忙,结束后又赶去做家教。我觉得我忙得晕头转向,却不知究竟在忙什么,在别人眼里的“充实”,在我的心里却是空虚。我常常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觉得人越长大,烦恼就越多。我不想长大,我想永远当个六七岁的孩子!我心里其实是不愿意去做家教的,因为我去做家教也没有得到我所要的成就感。学生是个男孩子,有些调皮,基础比较差。最关键的是他不听我的话。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任何的进步,这与我当初心中默许下的愿望截然相反。长久以来,不仅是失落,还有无奈、烦躁压抑这些不良的情绪,但是我又需要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是我只能强忍着这些,告诉自己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可是,我又觉得为什么我要被金钱所羁绊,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我深深地处在这种矛盾之中。
我想我正是在这种所谓的“忙碌”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我需要简化我的人生,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留出一点宁静空间,来提醒自己人生的重点。不能为忙而“忙”,应当忙得有方向,有准则。我反复思量,辞去了家教工作,卸去心中的压力与负担,何况要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不一定非得做家教吧,我可以找让我有成就感且有所得的工作。
我的感触是,无论你心中有多么纠结,遇到多大的苦难,拥有一颗坚韧、乐观、勇敢的心是最重要的。
3.8 正视自己
幼年时期的我,周围少有同龄玩伴,也十分内向,因此到了幼儿园时,总是难以与周围的小伙伴打成一片,总是羡慕地看着嬉戏在一起的小伙伴们,却不敢加入他们,这同时也造成了我不善于交流的缺点。因此,一直到初中以前,我在同学们的眼里都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合群的腼腆人。而我在看到班上那些非常活跃、能和班上每个人都愉快交谈、拥有很多朋友的人的时候,总是在羡慕甚至嫉妒的同时暗恼自己的内向与孤独。而在与一些交流不多的人说话时的嘴拙和无端的脸红更让我焦躁,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讨厌自己的念头。
这种消极的状态深深影响了我,我开始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与他人意见相左时总会妥协,在决定某件事前总是会在意对他人的影响和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想法多了,也就造成了不自信的缺点。到了初中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我试着加入他人的交谈却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我试着上台锻炼自己却总是红透了脸忘了说辞。看到书上说的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改变自己的实例,心里就十分恼怒自己的愚笨和不坚定。我开始走向死胡同,更为消极,那时的我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片灰暗。
这种情况终于在高中的一次课堂中改变了。老师让我们写下对任何同学的评价并把它贴在那位同学的背上,而那位同学在活动结束时才可以取下评论来看。活动结束后,忐忑不安的我惊喜地发现同学对我的评价里固然有“沉默寡言”“不合群”,但更多的是“稳重”“可靠”“乐于助人”的赞扬。我终于明白了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人们固然喜欢风趣幽默的人,但不代表就讨厌沉默寡言的人。我固然有些令自己讨厌的缺点,但同样也拥有许多人欣赏的地方。我开始正视自己,才发现过去的自己过分夸大了自己的缺点,以至于掩盖了自己的优点。我不再强求自己的交际能力,心不再急躁,无法成为外向而健谈的人,就争取变成成熟稳重的人。生活虽然没有变得缤纷多彩,却也不再黯淡无光。
正视自己,顺其自然,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3.9 爱自己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都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甚至把世界都用框框起来了,一旦现实与理想有所不符,便会陷入无尽的矛盾和痛苦之中。很不幸的是,我从小就有点完美主义倾向,总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结很久,比如听到同桌写字声音比较响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专注思考,晚上寝室有一点声响就会睡不着失眠到很晚,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每次这些事情一出,我总会以完美主义者的姿态要求外界做出改变,比如我有要求换同桌,也有要求寝室同学在熄灯后不要再出声等。可世界上的烦心事是无限多的,尽管自己改变了一件又一件让自己烦心的事,它们还是会不断滋生出来,所以在当时我真的很不明白我为什么会不停地那么痛苦。现在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在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改变内心的态度和想法,以接受包容的心态看待整个世界,那么,纵使世界为你改变也无济于事。我终于领悟了:幸福,在于内心。
心理减压技术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无条件接纳,包括无条件接纳自己和无条件接纳他人。我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总是过分在意生活中的细节,甚至到了有些苛刻的地步,有时也会因为同学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而在意很久。其实我自己也很清楚这样敏感与苛刻完全没有必要,可就是很难做到不再去追求完美,依旧在追求完美的歧路上越走越远。我突然意识到:我就是我,无可改变,所以为什么要痛恨自己呢?如果自己还有些不好的习惯和毛病,慢慢地改就好了,也没必要非逼自己在一时之间转变性格,一是因为这不可能,二是这种想法本身就会让人陷入痛苦。爱自己,是幸福的前提条件之一。
3.10 性格没有好坏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总是在心底里认为自己:不漂亮,没气质,有点胖,而且不善交际,性格内向,没有什么特长,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处于“你好,我不好”的自卑模式,觉得别人什么都比我好,什么都比我优秀,于是压力、痛苦不断袭来,常常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哭泣。
大一的时候,这种心态尤其严重。上课坐最后一排,寝室里一言不发,吃饭时独来独往,每次参加面试都紧张到极点,最终以失败告终。似乎忘了那样的日子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许是因为成绩吧。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刻苦努力的人,一个不甘心居于人后的人,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意外的却又是意料之中的,成了全班的第二名,并拿了二等奖学金。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有了闪光点,有了别人比不上的东西,于是开始一心扑在学习上,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快乐。
后来,在班干部换届选举中,意外地被人以“去试试人气”的荒诞理由推上选举台,清晰地记得那时的自己,红着脸,紧张地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讲完就下台了,可结果却超出了想象。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学习委员。但忽然意识到,这样努力的自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不善言语的自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从此以后,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认真地工作,终于一点一滴地恢复了自信,提高了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也收获了几个非常好的朋友。
我一度很讨厌自己的性格,因为内向,不愿跟陌生人交流,没有广阔的交际面;因为敏感,不容易敞开心胸,接纳别人,相信别人;因为矛盾,面对大众不敢发言,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因为追求完美,甚至有点强迫症倾向。但是越是讨厌,越是无法改变。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要相信自己的性格是最适合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的,对自己来说是最好的。于是,我开始慢慢接纳自己的个性,并渐渐喜欢上它。因为它,我的生活规律而严谨;因为它,我每件事情总做得不错;因为它,我才成为今天的自己。
3.11 允许自己
老师告诉我们要“允许自己做自己”,我很高兴地说,我真的在做我自己了。
我告诉自己,我得重新来,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
学生会的竞选我去了,但我没选上,可是我很开心我去尝试了,并且发现自己不适合;人家推着我去记者团我入了,但他们三天两头开会,我又是后面进去的,一个人也不认识,我不知道怎么发表意见,我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我也退了,但我不觉得遗憾,至少我给人家和自己都减少了麻烦,我心里舒服了;别人致力于双学位、考研,我只想好好念完这四年大学,然后自己养活自己,我读书的动力和目标都没了,我只想让自己好好活着。我特别喜欢长笛,就花了很多钱买了再去学,可能人家觉得浪费,但我有了精神寄托,我心里的声音可以通过笛子发出来以至于不那么难过。我好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吼一吼、哭一哭的时候,我的笛子就代我吼,代我哭,这不是很好么?我不想让人家知道有我这个人,也不怎么跟人家说话,但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的。平时看到寝室脏我就一个人打扫,看到无理的人就尽量闭嘴不与争论,看到不正义的行为我就阻止,我看不惯我就去做了。我只想让自己心里平静、无悔,我不在乎名、利和他人的青睐。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会不会有人赞同,但我相信做自己不需过多评价,只需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3.12 习得性无助
也许是性格的缘故,做每件事我总是畏首畏尾,或者直接告诉自己那不适合我,我肯定做不成。抑或是像迷宫里的小老鼠一样,碰过一次壁后就会给自己下死命令,永远不要再去尝试,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与自暴自弃没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我已经习惯了每次失败后,给自己消极的暗示。生活中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就是因为没有习惯而做不成,就像早上早起,我坚持了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后,我就不再觉得要早起做早操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我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大早起来就抱怨学校领导有多么的不人道,连觉都不让我们睡,而且我还可以挤出早上的大好时光多多学习,这就是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挥自己的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
3.13 存在感
在大学中我最害怕的不是挂科,而是没有存在感,而这种被忽略感就给了我一种很大的压力,我自己也很清楚这种情况,朋友们都说我想太多了。有一种人,他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我就是这种人,我做得最多,并且总希望我熟悉的人也能够这样做,而我却又经常陷入这种他们不做,我也不做的尴尬,我也在纠结,甚至有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反感。一个同学问我:“你平时不开心会怎么做?”我会选择看书,或者写字,或者睡觉。我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开始,何必再去理会昨天的烦恼。但有一次,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忘记了,那天心情突然一下子不好了,以至于我并不是语气太好地对别人说话。也许是我不够成熟,这个学期又有一次,我感觉特别不舒服。这次我和同学说了,我心情不好,得到了同学谅解。
3.14 完成句子,认识自己
老师曾说“认识自己是给自己第二次生命。”我发现自己真的不曾很认真地剖析过自己,于是,在课后,我也开始学着认识我自己。
在句子完成的过程中,我写下诸如此类的句子,例如:我是个爱笑的女生;我是个马虎忘事的人;我是个很敏感的女生;我是乐观、开朗爱交朋友的人;我是会有小脾气的人;我是爱计较的人;我是有主见、不爱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我是比较有行动力的人;我是更喜欢和男生交朋友的人;我是有点小洁癖的人;我是会咬牙吃苦的人;我是爱看书的人;我是爱天马行空想像的人;我是会经常发呆的人;我是容易感动的人;我是带点强迫症的人;我是爱磨蹭的人……
通过这许多句子的描写,我发现自己是个比较外向的人,带了点男生的那份“粗犷”,但也免不了一些女生独有的小心眼,敏感爱多想,我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有规划也愿意一步步去践行,但我也会经常反思后悔,认为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太过直白,略显刻薄了点,可能伤到了别人,要是刚才这么说就好了。为此我通过网上查找了些关于用自我意象来改变个性的方法:
(1)改变个性的关键在于,首先问自己:“我想要做一个什么样个性的、具备什么样的行为能力的人?”
(2)确定了你想要成为的人,你想具备的行为能力之后,凡事要问自己:“如果我是我想要成为的人,我会怎么做?”
(3)知道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怎样做了之后,就顺其自然,表现自己。
我会在有空的时候来思考自己这一天中的行为,分析不足与合理之处,再想象自己按自己理想的方式行动,会尽量将画面想象得足够细腻,让自己身临其境,通过几次这样的尝试,我发现自己在做事待人方面有了变化,不会再莽撞。这样的自我反思能让我更加透彻地认识自己,同时改正缺点。
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跟女生的关系有了改善(并不是说原来就不好),她们也是很好相处的,我们之间是能做很好的朋友的。
3.15 对自己好点
我的性格有些暴躁,但同时又很敏感和固执,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使我心情不好;或有时会很固执地跟别人去争执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那时候的感觉真是糟透了。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刘德华曾问一位高僧:别人使自己生气了,那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不生气。高僧是这样回答的:那个人之所以会让你生气,就说明他不聪明,既然他不聪明,那么你就不应该生他的气而是应该同情他。当时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当真遇到这种情况时,这样一想,气还真的不见了。反复用过几次后,自己的内心也平静了不少,不会像以前那么易动怒了。这是从博爱的角度,来给自己减压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当别人做了让你生气的事,那是他犯了错误,并不是你,但结果他没事,反倒你却生气了。那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从爱自己的角度来讲的,就是爱自己多一点,对自己好点。只有当一个人学会关心、爱护自己时,他才会去关心、爱护别人。
3.17 习惯的力量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一直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容易“走心”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就被沿途的美好风景给吸引,而忘了自己前行的目的。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我踌躇满志,一心想着能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展示新的自己。但是,我在不经意间就把嘉兴学院定位成了一个较低的平台,慢慢地,潜意识里我把自己也定位得越来越低,慢慢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抱负是去展示更强的自己,而不是去比较谁的学校好坏。这堂课给了我一个很响的警告,让我回想起了那个初入校园、意气风发的自己,提醒我大学生活匆匆易过,不要等来不及的时候才追悔莫及。现在,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庸庸碌碌地生活,我学会将每天的事情记录下来,在睡觉前回顾一天的事情,然后把预计明天要做的事情也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明天必须把这些事情完成。开始我还不习惯这样的做法,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养成记事情的习惯后,我会把它作为一天当中的“晨昏定省”,必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