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进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网络基于三角结构

据说挪亚方舟上的动物都是一对一对的。在那样的情况下,挪亚当然要从繁殖的角度进行考虑。但是,如果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考虑,他应该以三只为单位。最近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结构明显是基于三角结构的。

我们都知道,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将朋友和熟人区分开来。朋友是我们愿意花时间陪伴的人,而熟人往来通常是出于经济便利上的考虑。但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两者的判断远比这个更复杂和准确。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观察组成社会的150人群组中的社会关系模式,总能发现很多亲密的关系。而关系最为亲密的小圈子一般都由3~5个人组成。这个核心的小圈子里,基本上就是你遇到困难时会求助(寻求建议、安慰甚至会借钱救急)的好朋友。比这一层小圈子稍微外围一点的,是一个大概由10人组成的小团体。而在这个小团体之外,还有一个大约30人的大圈子。

这些圈子的人数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模式。但是,如果你想一想这一层层的圈子,就会发现非常清楚的模式:它们似乎形成了3倍递增的次序(5,15,50,150)。事实上,在这些之外还有两个层级:500和1 50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甚至尝试形成了更大的一个层级:他认为5 300人是民主的最理想规模……

对于这些不断拓展的圈子如何悉数体现在真实生活中,或者它们为什么会以3倍的规律递增,我们并不确定。但是,有些著名团队确实验证了这种3倍增长的模式。例如,社会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就认为12~15人的规模组织是“共情小组”(sympathy group)——这个小组里如果有人去世会让你非常难过。有趣的是,大多数运动队、陪审团和使者团等群组也都是这样一个规模。而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和南非布希曼人等传统的狩猎采集社会中,夜晚的营地里一般是50人。在狩猎采集时代,部落的平均人数一般是1 500人,他们通常使用同样的语言,或者使用通用语中的某一种方言。

这些熟人圈子简明地揭示了我们与朋友接触的频率——对于5个人的核心小圈子,至少每周一次;对于15人的小团体,至少每月一次;而对于50人的关系圈,至少一年要联系一次。然而,这也与我们对亲密度的感知一致:5人的核心小圈子关系最为紧密,稍微外围一点的15人小团体则稍微疏远,对于更外围的那些圈子(如50~150人的圈子),亲密程度更是会连续下降。

看起来,人类能保持亲密程度的关系也存在着数量的限制。我们最核心的小圈子只能有那么多人,如果有新人加进来,就必须有人退出到更加外围的圈子中。非常有趣的是,亲戚在这些连续的关系圈子中出现的频率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多。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接纳(更不用说喜欢!)所有的亲戚,而是表明我们对亲戚确实存在着偏好:如果其他方面都一样,血浓于水,我们更愿意去帮助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