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创新的价值

学习目标

对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有感性认识

了解创新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了解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

掌握什么是创新型企业

开篇案例:《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

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发布。2016年6月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下文简称《报告》)显示,世界创新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8位,比上一年提升1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世界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世界创新格局基本稳定,美日欧依然保持领先

研究显示,当前美国、日本、欧洲引领全球创新的格局稳定。从全球创新能力十强国家构成来看,前4位国家排名保持不变,依次为美国、日本、瑞士和韩国;丹麦、德国、瑞典、英国、荷兰和新加坡分居第5-10位。

根据国家创新指数历年结果分析,参评的40个国家(地区)可划分为三个集团。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为第一集团,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中:美洲占据1席,亚洲占据4席,欧洲占据10席;第16-30位为第二集团,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第30位以后为第三集团,多为发展中国家。

二、中国排名升至第18位,“十二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澳大利亚,居世界第18位,如期实现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中国当前已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达到68.6分,比上年提高了0.2分;与第一集团国家相比,中国与第15位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从上年的2.4分缩小到0.8分。

中国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590美元,在40个参评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是,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远高于印度和南非,接近奥地利、比利时等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三、中国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等分指标有所提升,但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国家创新指数有5项一级指标,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指标、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2014年,中国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指标排名均有所提升,创新绩效排名与上年持平,而创新环境指标排名出现下降。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创新资源排名第27位,比上年提升2个位次。其中,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球份额的14.4%,继续位居世界第2位,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05%,排名比上年提升2个位次至第15位。

在知识创造方面,2014年中国知识创造排名第12位,比上年提升7个位次。其中,SCI论文数量达到25万篇,2010年以来中国发表的SCI论文在2010-2014年累计被引次数达到633.4万次,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2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80.1万件,占世界总量的47.5%,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6.3万件,占世界总量的24.8%,分居世界第1和第2位。

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表现也不错。《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企业创新排名第12位,比上年提升1位。其中,中国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申请量由上年的233件提高到270件,排名提升1个位次至第27位;三方专利数量占世界比重和企业研发经费与增加值之比排名与上年相同,分列第6位和第15位;综合技术自主率排名提升4个位次至第9位。

创新环境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14年中国创新环境排名第19位,较上年下降6位,需要引起关注。其中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三项指标排名仍然稳居前列,分别为第4、第4和第9位。这表明中国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资料来源:赵永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发布,中国创新领跑第二集团”,新华网,2016年06月30日。

思考题:

1.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是什么?

2.结合《报告》中的一些指标,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扫二维码看图解:《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

1.1 创新与人类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特别是人类经济在近两百多年里产生了奇迹般的巨大飞跃。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启了新思维的解放;15世纪的大航海拓展了人类文明的疆域;16世纪启动的科学革命奠定了技术革命的基础;17世纪初资本市场的出现延伸了社会金融活动的空间;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增长……虽然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和其他学说很难完全解释这个现象,但许多学者从这个历史发展轨迹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元素——创新(innovation)。

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强大美国的重要力量》一书中,将创新者——喜欢捣鼓小器具、小发明的业余爱好者,DIY一族和发明家——称为“tinkerer”(书中译为工匠),认为正是他们造就了美国奇迹。“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都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创新者。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正在孕育,未来可能取得突破的颠覆性创新对人类“技术——经济——社会”范式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10月底,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主要大力支持以下九大战略领域的发展(如表1-1所示)。

2013年5月,麦肯锡研究院发布了《2025年前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12项颠覆性技术》,据估算,到2025年这些技术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14万亿—33万亿美元,其中主要的技术与领域描述如表1-2所示。

1.2 创新与国家、区域竞争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有经济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推动技术创新。

创新视点

技术创新让页岩气挣脱大自然束缚

页岩气指赋存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往往分布在沉积盆地的烃源岩地层中。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页岩气的存在。但是,这种气体被束缚在致密的、几乎没有孔隙和裂缝的页岩里,在对其进行开采时必须人工压裂地层,制造长裂缝,并把裂缝支撑住形成通道,让气体保持压力并源源不断地流入井筒。其间的技术难度,让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一直可望而不可即。

1981年,美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压裂成功,实现了页岩气开发的突破。随着水力压裂技术日臻成熟,美国由此兴起了页岩气开发热潮。业内人士形容,过去100年石油工业最伟大的事件,莫过于21世纪头10年发生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数据显示,在2000年,页岩气产量不足美国天然气供应的1%,而今天已经占到30%,并且份额还在上升。据预测,到2035年,这一份额将达到60%。美国的天然气因此够用100年。美国有48个州拥有页岩气资源。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使其成为美国天然气市场格局的“游戏颠覆者”。美国天然气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天然气价格和进口量降至10年来的低点。据美联社报道,仅在2010年,美国天然气价格就下跌了35%。目前,亚洲市场天然气的价格是美国的3倍以上,欧洲天然气价格也比美国高得多。然而,由于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出口终端建设滞后,美国过剩的天然气暂时无法大量出口。专家估计,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传统能源的开发将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内为美国创造6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页岩气成为新宠,不仅深刻影响天然气市场格局,而且开始改变美国一些高能耗的重化工业的命运。据报道,陶氏化学就计划在美国新开一家乙烯和丙烯工厂,并准备重新启用一个乙烯裂解炉。天然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过去10年,美国近一半氮肥厂关闭或压缩产能。昔日的氮肥生产商正考虑建设新的工厂。美国专家认为,页岩气将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熟之前,充当接续石油等其他化石能源的过渡性角色。

“页岩气革命将给美国经济注入强心剂”,美国经济咨询机构IHS公共部门事务副总裁约翰·拉尔森表示。更为重要的是,页岩气革命减少了美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可能改变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页岩气巨头切萨皮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布里·麦克伦登认为,开采页岩气不仅可以复苏美国经济,而且能使美国成为“天然气行业里的沙特”。

资料来源:http://www.indaa.com.cn/cj2011/nyxw/201204/t20120401_970029.html

扫二维码看视频:页岩气——能源领域的革命

1.2.1 中国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产业技术水平低。这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加剧

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人均水资源仅是1/4。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仅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提高,我国全年就需多支付数十亿美元外汇。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堪重负,国家也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草地退化、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生态系统失衡、城市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生态植被的破坏,仅西部地区就有1000多万人口吃水长期困难。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未来我们不可能继续沿着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走下去,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2.长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的技术瓶颈约束日益突显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附加值端口,以获取超额利润。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失去了许多应得的利益。

3.国际竞争压力日益严峻

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后发展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挤压。

目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早在2010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现在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正在上升,已高于其他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与印度、越南、印尼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1.2.2 自主创新是国家重大战略抉择

中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意味着人均GDP要跃上1万美元左右的台阶,而且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才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的战略安排。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发展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程控交换机为例,2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必须全部引进。刚开始从法国、比利时引进时每线是480美元,而当中国华为等企业自主研发成功后,其价格迅速下降,到最后已经降至每线1美元。

创新视点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启动国家创新“三步走”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特制定并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国家创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扫二维码一图读懂《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新华社,2016年05月20日。

1.2.3 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很多创新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例如,飞机、高铁的出现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苹果公司的智能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创新使大量新型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全球每一个角落,使得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更为丰富,提升了医疗水平,全方位地惠及更多大众。

但创新也会导致负面的外部效应。比如,工业生产技术可能导致污染,农业和渔业技术导致生态与恶化,医疗技术又导致抗药性及类似基因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等。但就本质而言,技术是我们解决问题和追求目标的知识手段。从总体来讲,如果对创新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就会最大限度地消减其不良影响,更好地服务人类。

1.3 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1.3.1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目前,全球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实力方面的竞争,而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足够高的生产效率、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如图1-1所示)。

著名创新管理专家Joe Tidd教授指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获取不同的战略优势(如表1-3所示):

图1-1 企业管理的演进

资料来源:Kumpe, Ted, and Piet T.Bolwijn,“Toward the Innovative Firm-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4,37(4):38-44.

资料来源:[美]乔·蒂德等著,陈劲等译,《创新管理——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的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2 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20世纪上半叶,一项技术从发明到商业化的成功往往要几十年时间。然而,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技术创新的周期显著缩短。20世纪上半叶,电话走进了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著名的摩尔定律也验证了技术创新周期加快的趋势,即“单位面积芯片的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主干网的宽带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如表1-4所示)。

资料来源: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软件行业产品生命周期(一个产品从引入到从市场上退出或被其他产品替代的时间)已经变为4-12个月,计算机硬件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为12-24个月,大型家电产品为18-36个月。所有这些都促使企业将创新作为一个强制性战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快速创新,将发现随着自身产品过时,其市场份额便会开始下降。 [2]

创新视点

新产品开发需要多少时间?

Abbie Griffin在对116个进行B2B产品(新产品销售的客户对象是商业单位,而不是消费者)创新研究的企业的研究中发现,新产品从最初的概念到产品上市的时间随创新项目的不同而变化。平均来说,现有产品的提升研究要用8.6个月;换代产品(与现有的产品差别比较大)的开发需要的时间长些,平均为22个月;一个全新产品的开发需要36个月;对于一个在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的产品,需要研发的周期最长,平均为53个月。格里芬也发现,在过去的5年中,企业将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了近33%。

资料来源:[美]梅丽莎·A.希林著,谢伟、王毅译,《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扫二维码看视频:未来扑面而来

如今,企业生活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中,面临着越来越高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寿命周期在进一步缩短。10年前的《财富》500强企业中,将近40%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而30年前的《财富》500强企业中,60%的企业已被收购或破产。1900年入围道琼斯指数的12家企业,只有通用电气(GE)一家持续发展。不过,仔细解读常青树型企业的长寿经不难发现,大凡百年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核心都有两个字——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适应或者影响变革着的环境,永葆企业青春。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企业发展将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他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难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中国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持久的国际竞争力。创新是增长和获利的关键驱动力,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没有了灵魂,企业难以生存。

1.4 迈向创新型企业

全球著名管理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2015年12月发布《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报告》中,苹果公司再次名列榜首。中国有3家公司入榜,如表1-5所示。

资料来源:“2015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排行榜揭晓,腾讯、华为、联想上榜”,新华网,2015年12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12/04/c_134883023.htm

2015年度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一般需要拥有成功的四大要素,即加快创新速度、完善简洁的研发流程、充分利用技术平台、系统化探索周边市场。

回首过去10年的调查,创新公司50强名单中,苹果、谷歌、微软、三星、丰田、宝马、亚马逊、IBM、惠普、通用电气、思科、耐克、索尼、英特尔、宝洁和沃尔玛等常客都擅长创新,并以此来推动公司营收的持续增长。

创新标杆

全球最佳创新企业——苹果公司

截止到2016年2月4日,苹果公司的市场价值达5260亿美元,再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苹果公司的创新灵魂来源于企业家的激情,就像比尔·盖茨代表了微软,乔布斯也被看作苹果公司的品牌象征。他一成不变的牛仔裤和黑色高领衫,似乎也诠释了苹果独特高傲的品牌内涵。苹果所以为苹果,在于它能够在工业化的乏味和枯燥之间让人看到灵感的光芒和创新的可能。如同乔布斯年轻时踏上印度所思考的:印度的农业落后缘于工具的匮乏。苹果公司由此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等工具性产品的开发,以服务于全球各国的信息化需求,并成为当时计算机行业的翘首。

苹果公司创新的动力在于“始终走在消费者需求前端的产品创新”。苹果总是勇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今天PC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USB接口、激光打印机、DVD刻录机、彩色显示器等都与苹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了两次变革。它一次次推出的革命性的外观设计,让所有追求完美的人为之倾倒,也使得从IBM到微软,所有的电脑厂商,无不跟着苹果的设计亦步亦趋。依赖于强大的市场分析,充分洞察到未来电子产品的走向在于移动富媒体智能终端,满足人类更便捷、更高效地生活和工作需求。苹果公司陆续推出iPod、iPhone、iPad等系列产品,成功地实现了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抢占全球市场,不断将先有在位的手机、电视机、音像视听等巨头企业逼入绝境(如图1-2所示)。

图1-2 苹果公司主要产品地图

苹果公司创新的依托在于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激情与完美和谐统一的创新文化。当今企业的创新,不仅在技术上需要突破,更需要先进的商业模式设计。苹果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卓越创新业绩,主要依托了基于iTunes的全价值链设计、基于App Store的服务与应用创新等一系列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苹果公司深刻认识到:当今人类的最大困惑,是缺乏安全感和无时不在的焦虑,因此,企业必须提供“平静如水”的人机界面来消减人类的精神疾苦,从而真正满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与服务的内心需求。由此,苹果产品强化设计理念、文化内涵的嵌入,“光洁如镜”“薄如蝉翼”,凸显了设计在当代产品创新中的重要价值,更说明了创新的驱动力量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提升为文化引领。

视频:苹果公司创新点亮生活

资料来源:陈劲著,《最佳创新企业》。科学出版社,2012年。

根据美国学者Kumpe和Plet的分析,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型企业,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如图1-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因素和基础较差等原因,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的演进比国际上往往滞后10-20年。

图1-3 企业发展模式的演进

资料来源:Kumpe, Ted, and Piet T.Bolwijn.“Toward the Innovative Firm-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4,37(1):38-44.

1.4.1 效率型企业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大多采用效率型管理模式,即效率型企业。这种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以生产出更多、更便宜的产品。在当时的卖方市场环境下,企业不需要过多地注重产品创新,只要把现有产品生产得更多、更便宜,就不愁销路和源源不断的利润。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多数成功企业也是以价格/成本为关注焦点的效率型企业。

1.4.2 质量型企业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贸易壁垒的逐渐打破和产品的逐渐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发现单纯依靠价格已无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而且由于过分强调低成本往往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市场的份额。于是,开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加强质量管理,从而逐渐转向质量型企业。

质量型企业是20世纪7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效率型企业的一个很大区别是以顾客为导向。质量型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质量的提高以及必要的效率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努力扩大产能的效率型企业阶段时,张瑞敏就通过“砸冰箱”确立了海尔的质量观念,当时这种观念是很具有前瞻性的。事实证明,到1989年很多冰箱企业因为不重视质量而被市场淘汰,相反海尔却凭借其高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不断发展壮大。

效率型企业向质量型企业的转变使得研究与开发部门在设计时更注重考虑产品生产上的可行性和耐用性,并且促进了与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密切联系。重视工艺创新,提倡工匠精神,这是质量型企业需重点关注的。不过,这一时期的企业对于新产品的创新仍未拥有足够的重视。

1.4.3 灵活型企业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遇到了生产过剩、利润下降的情况。由于市场产品的日益丰富,顾客的眼光更为挑剔,更追求时尚和最新潮流,不再只注重价格和质量。能够最快地推出符合最新潮流的产品,成为市场成功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质量型企业发现,一味追求标准化、大规模、全球化的产品结果是产品缺少独特性和个性,生产缺乏灵活性,进而失去了竞争力。企业于是开始注重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且努力缩短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周期以尽快占领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是灵活型企业。在灵活型企业中,最核心的要素是速度——最快地开发出新产品并最先进入市场。灵活型企业通过并行工程、项目管理、辅助制造和辅助设计、部件的标准化、平台等方法来缩短开发时间。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按需定制成为对企业能力的新要求。

1.4.4 创新型企业

实践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成功的企业大多是通过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灵活性而实现的。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些企业已不满足于对质量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精益求精。为了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抢占市场,许多企业把创新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从而成为创新型组织。原有的灵活型企业发现,比起更具创新性的企业,它们正在失去市场份额,快速创新日渐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武器。当然,高效、高质量、高度灵活仍然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础。

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在其所涉及的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灵活性,最终将价格、质量和性能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产品提供给市场。创新型企业具有鼓励创新的文化,有促进有效沟通和加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

创新型企业的共同信念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新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组织。当然,创新不仅仅是开发出新产品和技术,也应包括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生产资料来源、原有产品的新用途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效率型、质量型的管理模式阶段,一部分先进企业已经具有灵活型企业的特征,仅有少数领先企业开始向创新型企业迈进。

综上,创新型企业是相对于之前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等而言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章小结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创新能力,就无法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3.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的必然战略选择,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战略安排。

4.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型企业等阶段,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创新型企业是相对于之前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而言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回顾性问题

1.创新的重要性如何体现?试从全球与人类发展、国家、区域、企业层次进行分析。

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如何?试结合开篇案例和本章内容列举反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例子。

3.简述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和差异?创新型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何处?

讨论性问题

1.如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请结合本章内容和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我国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践性问题

1.请选择一家你所熟悉的典型行业(如家电、通信、机械、纺织等)企业,分析其技术创新现状,并分析创新对其竞争力的作用。

2.什么是创新型企业?请选择一家你认为较典型的创新型企业,分析其创新的特色。

延伸阅读

1.陈劲,《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2.陈劲、柳卸林,《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8年。

3.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5.李新男、梅萌,《创新型企业建设丛书:中国创新型企业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6.[美]约瑟夫·熊彼特著,叶华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美]克利斯·弗里曼等著,华宏勋等译,《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Kumpe, Ted, and Piet T.Bolwijn.“Toward the Innovative Firm-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4,37(1):38-44.

9.Scherer, Frederic M.,Innovation and Growth: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s.MIT Press Books 1,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