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章 先秦语文教育
第一节 先秦语文教育概况
人类初始的教育活动是十分原始的,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学校,只是靠着人们的口耳相传,年长的一代人将人类积累的生活和劳动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原始的教育活动多是在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的民俗活动、原始的宗教活动都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字的出现以及语言的发展使教育需要成为必要,产生了最初的语文教育。由于汉字的繁难与文言的艰深,古代教育中的智育部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语文教学。而此时期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为主要单位,强调明伦,尊亲敬老,一切以道德教育为主导,因此,语文教育充分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个性。
一、学校制度与语文教育
我国古代“治道”,特别注重“教化”,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由此出现了学校,学校的出现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夏朝,后经商、西周,逐步发展。不同时期的学校有不同称谓,相传五帝时代称“成均”(大学),虞夏时代称“庠”“序”(学校),西周称“国学”“乡学”。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最早的学校侧重于明伦与养老。《孟子·滕文公上》中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礼记·王制》中也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这都是对当时的教育场所及其作用的记载。
(一)学校产生的社会背景
最早的学校在夏朝前后产生,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
第一,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后,就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和学习活动。夏朝前后社会已进入了金石并用的时代,应用青铜器和实施水利灌溉,使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可以使一部分人不用参与生产。这是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二,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成为促进学校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得统治阶级更迫切地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继承人需要掌握如天文、数学、武艺等管理国家的重要知识。为了使这些知识不为奴隶所掌握,奴隶主阶级就需要将贵族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这些知识。
第三,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为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工具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使学校有了存在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这些文化知识,如当时天文知识发展迅速,由最初的观天定方向、定时间、定季节发展为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等;数学知识也由简单的数形概念发展到做出了规矩准绳;其他如医学、道德、乐舞等许多知识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丰富知识的传授仅靠人们的口耳相传已远远不够了,学校也就自然出现了。另一方面,汉字的基本成熟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促进下,学校产生了,但初创时期的学校仍是很原始的,且与行政机构并未明显划分,春秋战国时私学的产生,才真正促进了教育的迅猛发展。
(二)私学的兴起及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奴隶制时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其主要标志就是私学的兴起。私学兴起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治、经济的下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性。
西周时土地国有,权力集中。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的现象增多,“私门富于公室”。随着这种“经济下移”,周王室的统治力量逐渐衰弱,各诸侯国的力量日渐强大,形成了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局面。这使“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奴隶主贵族由于政治上的没落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左传·昭公十八年》),知识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第二,学术文化的下移,为私学兴起创造了条件。
政治经济的下移,也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学术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天下大乱中,宫廷中掌管文化的官吏相继流散到民间,成为历史上第一批靠出卖知识为生的士,他们使古代文化在民间广泛传播。文化学术的扩散,为民间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各阶级、各阶层的士子聚徒讲学,宣传一定的政治主张,竞相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春秋时期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三,士阶层的崛起成为私学兴起的一个推动力。
所谓“士”,本来是奴隶主政权中的低级官吏,其身份属民,居“士农工商”之首。春秋之后,人们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这些人多掌握着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平时四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当时社会上异常活跃的一股势力。而当时有眼光的诸侯、大夫,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急需网罗一批人才,让他们外游诸侯、内议朝政、出谋献策,因而贵族争相养士。养士之风使“士”成为职业,而且身价提高,不少人以成为士作为进身的捷径,迫切要求读书,这样,私学兴起的需要就产生了。如郑国的邓析,他的讲学专门教人怎样打官司,即“学讼”。在这些私人讲学的基础上就产生了私学。
在众多私学中,孔子的私学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组织较固定,教学较正规,有较完整的教材,因而孔子的私学超越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私学。特别是他教育有方,成绩显著,其弟子学成后,“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且遍布各地创办私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当时与之齐名的有墨家私学。
春秋战国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对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私学的创立,完成了学校独立化的过程
私学的出现,直接冲击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政教合一”的限制,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有独立的教育目标,以育士授徒为自己的专门职能,教学内容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教师成为较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不受地域、出身、地位的限制,自由择师。
2.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各私学为了生存,接收不同阶层的学生,这直接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下移”的运动。尤其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等主张,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塑造人、改造人的重要意义。
3.私学的出现,促进了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校教育真正独立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人才培养,探讨教育的定义,探讨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开始探索教学方法,这才使教育理论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许多著作,都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弟子职》等教育专著,是先秦私学的经验总结,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
4.私学的出现和兴起,促进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私学的产生和兴起,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使得历史上出现了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可贵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在我国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之久,尤其是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
二、先秦语文教育内容
古代教育主要是为了识字,其中的识字教学可算语言教学,但与现代意义的语言教学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而且,在古代社会里,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仅仅是表达思想或用以“教化”的工具,而整个教育体制是为思想文化教育服务的,所以语言教学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为思想文化教育服务。因此,先秦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丰富性特点。
由于当时教育的多功能性,语文教育必然具有综合性。此时期的语文教育包含着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文字学、伦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当时训练内容包括听、说、读、写、书(法)等,也体现了综合性特点。
丰富性指当时的语文教育内容广泛而丰富。
先秦的教学内容既与生活、宗教相关,更与思想教育紧密关联。语文内容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原始记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扭结在一起,如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内容基本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内容,当然也有专门的识字教学,最早的一部识字教材《史籀篇》15篇,据说就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书”;春秋战国时期教授内容就包括了历史散文,如《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以及哲理散文,如诸子散文等。
先秦的教育内容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封建社会语文教育内容的确定。如后来的蒙养教育就特别强调常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强调从小培养符合封建伦常的道德品质、习惯,传授读书识字等文化知识,然后才是初通《论语》等儒家经典,具备作文的基本技巧,为将来进入官学或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基础。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四书”“五经”更成为日后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四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故历来为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学、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作为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被作为蒙学阶段之后的重要教科书,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
三、先秦语文教育方法
(一)教学原则
先秦是中国古代教学原则的萌芽期。教学原则指开展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或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经验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既不像教学规律那样抽象、思辨和根本,也不像教学经验那样直观、具体和零碎。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3]儒、墨、法、道各家在其私学中都遵循了一定的教学原则,并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各家教育的性质、目的出发,根据各自的哲学观、文化观、伦理观,对教学原则从理论上作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原则。
儒家的教学原则影响较大。孔子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等教学原则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孟子、荀子结合自己的主张,对这些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墨家除了与儒家一样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等教学原则外,还提出了“强说强为”的主动原则,“述而且作”的继承与创造相结合原则,“量力所至”的量力性原则等。墨家的探索对教学原则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家重视学用一致、知行统一原则,强调动机与目的统一、赏罚并重的原则。法家主张教育要以“功用为的彀”“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法制教育必须“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对于儿童教育,认为“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提出以“威势”来“禁暴”,主张推行惩罚式教育。
道家的教学原则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如绝学弃智、闭目塞听、涤除玄览、顺应自然、自知独化等原则,强调内心的直觉与静观,不强调“生而知之”的先验认识,也不强调“耳目之实”的感性认识,对于思辨的理性认识也不重视,形成了不同于儒、墨两家教学原则的突出特点。
先秦教学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教学原则理论发展的基础。各家的原则有不少是相同的,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知行结合、德智统一、教学相长;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和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具有科学性,而且被纳入到现代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中,成为现代教学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教学实践源远流长,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其中不少模式是由先秦开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指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尝试、验证、完善后,形成的相对规范、稳定的教学程序,通常用于规范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特点。但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和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因而也具有多元性。先秦教育家们在这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后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建构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模式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并实践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人。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的启发,要点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把握启发的时机。该模式强调,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但未完全想通时及时给予启发,或是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经过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很明确,想说又无法表达时及时给予开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将形成的思想观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对此模式最好的描述。
2.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
墨家主要采用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主张“身观亲知”,这也影响到清代颜元和历代科技教育。实践发现式教学强调学习者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进行认识、探索,从而学习、掌握知识,其特点有:(1)学习者是活动和发现的主体,只有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观察才是学习最可靠的基本源泉。(2)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范围广泛,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墨家重客观、贵实践,认为学习者通过参加实际的社会生产活动学到的知识才是真实有用的。(3)学习方法是“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强调学习者亲身实践,手脑并用,身心和谐发展。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先秦乃至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对古代的科技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直接经验,忽视了间接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3.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
道家老子是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他认为教育要顺应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和规律,反对教育者凭主观意愿强作妄为,主张教育者“希言自然”,即不要过多地训诲教导,而强调要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达到“无为无不为”的教学境界。其模式主要采用自由的方式,让学习者完全处于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地位,独立、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自我完善,最后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境界(《老子·四十七章》)。
这种教学思想与模式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扬,魏晋玄学教育思潮以及宋明心学教育思想都坚持这种主张,近代陶行知也对此有所发展。而且此模式与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非常一致,即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与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很契合。
第二节 先秦语文教育思想
一、孔子
孔子(约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是我国最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也是历代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一生致力于教育,以私学为载体,培养出大量卓越的人才,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丰富其教育思想,晚年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删《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以教后世(《史记·孔子》)。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孔子是在融会贯通前人的学说的基础上,集大成,并有所发扬,形成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可以说,综合了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儒家思想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而具体目标则为将人教育为“君子”。围绕这样的核心理念,他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呈现其教育思想,又因为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极重道德教育、人格感化,既包含了强烈的哲学内涵,也与其政治理念密切相连。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孔子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史籍中有大量关于教育作用的言论可作为佐证。
1.教育可以提升百姓的素养,更是治国的必要手段
2.先富民后教民的思想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在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而信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因此“富民”之后须“教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3.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作用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过这种人。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他这么说,旨在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4.扩大教育的对象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做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5.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培养“君子”当作教育的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做官从政报效国家。
6.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注重对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认为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有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忠心和与人交际讲信实。概括起来讲,教育内容包括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偏重文事,不崇拜神灵,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教育传统的开端。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也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他认为,统治阶层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
7.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语文教育最具启发作用。
(1)因材施教。
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于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
孔子还鼓励学生拥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
(2)启发诱导。
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仍可以借鉴。
(3)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及思考的重要性。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进一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发觉言行有不符合或者违背道德之处,就要改正过来;二是检查自己的言行,如果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妥,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高尚、有学问的人。
(4)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也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通过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此可见,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5)学以致用。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他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更加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8.关于学习态度
(1)不耻下问。
孔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提出“不耻下问”的观点。“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并且不以这样做为耻。孔子自己就敢于“不耻下问”:他愿意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同时他也愿意向百姓学习,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主动学习。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思想,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学习的精神非常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愿意以善者为师,而且愿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思想。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所裨益的。
二、老子
老子(约前571—前471),字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道”,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道”,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他的理想是“道法自然”,就是要回到自然中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这种哲学基础之上,老子的语文教育思想也是以“道”为核心的。
(一)老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老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围绕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这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强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并由此出发要求教师除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能够以道修身,以道示人,用人格品质在无声无息中通过言行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老子还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而调整教育方案。
(二)老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原则
(1)行不言之教。
老子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行不言之教”。所谓“不言之教”,就是说通过自身的行为做榜样,去感染受教育者。身为老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图难于易。
老子认为,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语文教育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要多读书,多积累。
2.教育方法
(1)因人而异。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差异性,作为个体的人也不例外。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去制定符合其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法和计划。
(2)益损互用。
老子根据自然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指出万事万物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施教者要善于利用事物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规律来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这样可以取得意料不到的良好效果。[4]
很多时候,老师所教的内容不一定越多越好。教得少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得多反而会把人弄得更加糊涂。
3.对教师的要求
(1)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老子认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放弃任何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对象,要有恒心,要耐心地去教化不善者和不信者。
(2)惟道是从。
所谓“惟道是从”,就是要教师一定要以自然之道为依归。自然之道,按老子的话说,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3)修身明道。
既然老师的道德言行对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身为教育者,就应该自觉地修身明道,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是老子对体道之人的描写,教师应该以此作为标准,努力保持纯真的品格,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个好榜样,自己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心尽力。
三、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为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南)。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生聚徒讲学,其弟子有数百人之众。他周游列国,以儒道游于各诸侯国,多年里率弟子游历至齐、梁、滕、宋等国,虽得到各国君主的礼遇,终未能受重用。孟子主要著作为《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是我们了解、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孟子自称为孔子的“私淑”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至乐,极其热爱、重视教育事业。孟子的弟子中,著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孟仲子等。《孟子》一书记述了他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游说各诸侯及世人的问答,属语录体散文集。该著作共有七篇传世:《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各有上下篇。它们既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作品,也是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古文教材。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他在政治上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因而特别强调教育对于政治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政治之根本。他的一生不但培养了许多学生,还提出了不少极具价值的教育主张。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存养和扩充“善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以“孝悌”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和“深造自得”等教育原则与方法。关于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孟子提出了具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大丈夫”的定义,而在为师之道方面,他身体力行,认为教育者应该甘为人师,乐育英才。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教育为国家百年之大计,其成败可决定国家民族的兴亡。孟子深知教育之重要,他有如下关于教育的言论。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孟子认为,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能够为统治者“得民心”,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
教育对于施行仁政、巩固政权,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教育,国家将走向灭亡。
孟子认为,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宗教教育等,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教育是保存和扩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决定力量。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内向作用在于将心性中固有的善端存而养之,扩而充之,使人成为贤人、圣人,由此,他深刻阐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1)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者便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因此,人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性之善是天之所赋,但是人之贤愚则决定于其对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由此,孟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总的来说,孟子认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他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
(3)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孟子主张教育应注重心性修养,也不可忽视外在环境之感染作用。孟子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3.关于教育目的
(1)明人伦。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所谓“人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办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
(2)育君子。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应有理想人格和道德标准,表现为:
4.关于教育内容
在“五伦”之中,孟子特别重视父子、兄弟(长幼)——孝、悌这两种关系,并以“孝悌”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信。
5.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深造自得。
孟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求知的主动性、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刻苦钻研,深刻体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
(2)盈科而进。
孟子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逐渐积累的过程,应该像流水一样“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
孟子还反对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的观点。他举出“揠苗助长”的例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公孙丑上》)急于求成,人为地赶速度,违背学习规律,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学习应当“盈科而进”。
(3)持之以恒。
孟子在阐发了“盈科而进”教学原则的同时,提出了学必有恒的治学原则。他用学如掘井和茅塞之径的例子来阐明这个道理。
(4)专心致志。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他以下棋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专心致志”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5)博约结合。
孟子强调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专精。为学之道,必须广博而深入,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地步。
(6)教亦多术。
孟子认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学习态度、条件等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善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觉醒、自我检讨。
6.关于教师的论述
(1)以育人为乐。
孟子认为,教育是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教育者应以育人为乐。
(2)注重自我修炼,示范教育。
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旨是由施教者躬行倡导,始收实效。教师既为人师表,则必须以身作则,必正己方能正人,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
(3)教学要有方法依据。
孟子提出,人的通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意当别人的老师。不要未管好自己的田地,就去替别人耕田;对别人要求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自身修养的重要。
四、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人;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的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后世将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著有《庄子》一书,也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文章汪洋恣肆,以寓言形式讲述,想象力丰富,在中国文学史和哲学史上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评论其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此书,旨在弘扬老子“自然”“无为”之道,追求保身、全生的“真人”。但庄子的思想自身也存在悖论,“绝圣弃智”与著书立说本身就是矛盾的。
(一)庄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虚静恬淡”“因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来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境界。庄子也提出具体的道德修养和养生的方法,包括心斋坐忘、安时处顺、缘督为经等,通过方法的修炼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从而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及物我皆忘的人生境界。关于“道”,庄子认为“可传而不可受”,也就是否定了个体学习知识的可能性。他认为,从“道”的特征来看,天地万物是有“道”的,但道本身,是“无为无形”的,而且“道”不必称说。既然如此,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庄子》一书也对儒墨两家孜孜以求的教育和参政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否定和讽刺。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的作用
庄子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道”是“先天地生”的,“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同时,庄子也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绝圣弃智”的思想。“同乎无知,其德不离”,蒙昧无知让人们同心同德,因此不主张对人施行教育。
从知识的特征来看,知识是无穷尽的,因此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是徒劳的,是危险的。
2.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从“齐一万物”出发,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天、地、人、物共生共存,合而为一。既然如此,则事物就没有了差别,“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庄子提倡勤劳求知,他在《养生主》中讲了“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长达十九年的解牛经验,于庖丁而言不可不谓是勤勉有加。《达生》中也讲到“佝偻承蜩”的故事,旨在阐明驼背老人勤勉苦练,专心致志,终有所成。同时,庄子也倡导“因其自然”“游刃有余”的思想,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达到人生自由,通过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便于在大千世界里游刃有余,从而获取人生更大的自由,真正地实现“御六气之辩”的逍遥游。如此,人生就不会有执着和困惑,“游乎四海之外”,得到精神的自由。
从“无为”出发,庄子顺应自然,安处天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进而从“有待”进入“无待”,摒弃一切成见、功利和人为,成为一个“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进入绝对自由、逍遥的境界。
3.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庄子的教育原则,主要倾向于道德修养和保养生命的方法,包括心斋坐忘、安时处顺、缘督为经等方法。
(1)心斋坐忘。
庄子为去除凡俗间心念,力求心境空明,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方法。“心”,指人的精神作用;“斋”,指斋戒,是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状态。“唯道集虚”,保持“心”之虚静方得妙道。为求“虚心”,庄子继而提出了“坐忘”,要求忘却形体,抛开聪灵。如此,便能通晓自然无为之道,摒除个人私心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更能忘却种种人为和成见,融入自然的运行之中,与大道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人生境界。
(2)安时处顺。
庄子在《养生篇》中借秦失之口提出“安时处顺”的观点,安时处顺指的是人应从容地对待命运,喜怒哀乐等过激情绪就不会扰乱人的心志、损害人的健康。在为人处事方面如何做到随心所欲不越矩,前提便在于安分守己,顺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不悖逆天时地利人和,真正达到道与人的和谐统一。
(3)缘督为经。
“缘督以为经”语出庄子《养生主》,为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以劝诫的口吻劝告世人放弃对私欲的追逐。凡事以虚静相待,在心中确立一个衡量的标准加以权衡,这样,众多不同的方面就不会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的条理。此可为养生之道,亦是行事之路径,需顺其自然而为之。
五、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也是先秦儒家最末一位重要人物。
荀子的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曾经游于齐、楚、秦、赵等国。其中,荀子在齐国曾当过“最为老师”,并“三为祭酒”,后因遭谄而到楚国担任“兰陵令”。荀子晚年失官居家,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的著作《荀子》今本有三十二篇,有赋五篇、诗两篇在内。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自己的学术思想,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的言论,至今仍有非凡的借鉴价值。
(一)荀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不同学派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特点,荀子对诸子百家进行了批判与继承,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教育思想领域,荀子综合了各家教育学说,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孔孟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思想。
与先秦诸子一样,荀子的教育思想寓于其哲学、政治思想之中,以“人之性恶”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的外铄功能。他提出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总结了一系列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师道尊严的教师观。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荀子认为国家的强弱与教育的兴衰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1)性恶论。
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是说人性本能当中具有趋向恶的可能,如果不对先天的本能进行正确引导而任其发展,人就会走向恶端。
(2)“化性起伪”的作用。
因为“顺是”而“恶”,所以为了止“恶”,荀子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化性起伪”,即改变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3)“移质”的作用。
所谓“移质”是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在增长学识、培养德行的同时,可以获得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提升;反之理亦成。
3.关于教育目的
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儒家学识品格的、能够治国理政的士、君子、圣人。这里所说的“士”“君子”“圣人”是有层级梯度的,“圣人”是教育所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君子”次之,“士”则为最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他的教育目的是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的。
4.关于教育内容
与荀子的教育目的相对应,他确立的教育内容继承了孔子的“六经”,然后加以改造和发展。荀子认为,《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下所有的学问,他在儒家经典的传承和发扬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5.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积渐有恒。
在学习方法上,荀子提出“积”的概念,认为学识、道德等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积累形成的。在善于积累的前提下,他还提出锲而不舍的观点。
(2)善假于物。
荀子提出了“善假于物”的教育方法,主张学习应善于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来提升自我。
(3)虚壹而静。
“虚”,指虚心以待物,不让主观因素和已有知识妨碍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看法。“壹”,即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无杂念。“静”,即学习要静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荀子提出“虚壹而静”的教学方法,旨在教育学生辩证地看问题,避免主观性、片面性。
(4)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在荀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所谓“蔽”的概念,这是指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如何解“蔽”呢?荀子提出了“兼陈中衡”的办法。
(5)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习中,荀子还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6.关于教师的论述
荀子特别提倡尊师重道,在他的教育言论中,关于教师的论述占了很大的比重。
(1)教师的地位。
荀子对教师的地位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他首次把教师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是否尊师重傅与国家的兴衰有莫大的关系。
(2)教师的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化性起伪”,二是“正礼”。
(3)为师的标准。
荀子对教师从业的标准和条件做出了很严格的规定,具体主张为:
(4)师生的关系。
荀子对孔子以来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发展,进一步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后来居上。
六、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81),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与儒家相互诘难,揭开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序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儒墨两家是社会上的“显学”。
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之中,这部论著蕴含了墨子及墨家学派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教育言论较为集中于《修身》《所染》《尚贤》《尚同》《兼爱》《经》等篇。
(一)墨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墨子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主要主张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其中,“兼爱”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尚贤”是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尚同”是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关于教育,墨子有很深刻的见解和显著的成果。他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巨大作用,主张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以兼爱为本,提出培养“兼士”,教化天下,达到“交相爱则治”。墨子还提出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墨子认为教育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治乱;社会精英阶层垄断学问、民众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是天下大乱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只有让民众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让社会由乱返治,重新安定。墨子所倡导的教育,就是要让天下人相亲相爱,这样天下才可以太平。墨子看到了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社会安定的重要意义。
墨子认为,拥有知识和德行的人去教育民众,可以把作乱的人引上正途,社会也由此得到安定。
通过对民众施行教育,民众就会明白相亲相爱的道理,取代已有的相互仇视的观念,社会也就由混乱转向大治。
墨子认为,当民众的生活条件艰苦的时候,他们就会悭吝作恶。这无疑是看到了环境,尤其是经济状况对于人性的影响。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墨子认为人的发展会受到环境和教育极大的影响。教育之于个体,就好比是染料之于丝线。必须指出的是,墨子在看到教育对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同时,片面夸大了这种影响,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宋代周敦颐所说,莲“出淤泥而不染”,环境与教育对人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用染丝作比喻,墨子引出了这样一个命题:环境和教育的熏染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士人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国君和士人都要主动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成就自己的德行。
3.关于教育对象
(1)人人都要接受教育。
墨子认为,不论身份高低,人人都要接受教育。这比起孔子的有教无类,可以说更进一步。
(2)强力教育。
孔子说,凡是主动来求学,且赠予一定“束脩”之礼的,我未尝不教育他们。墨子面对不主动求学的人,则主动出击,对他们实施强力教育。墨家这种积极进取的教育精神值得借鉴。《庄子》一书中说墨家“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也”。
4.关于教育目的
(1)对于天下人。
就天下人而言,墨子认为天下大乱源于人们不相亲相爱,因此他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这种爱没有差别和等级,“天下兼相爱”,如此才能“兼相爱则治”,达到天下太平。
(2)对于统治者。
就统治者而言,墨子主张统治者要为人民谋取利益,为百姓除去灾害。
(3)对于士阶层。
就士阶层而言,墨子主张培养“兼士”,即懂得并践行“兼相爱的士人”。
5.关于教育内容
(1)博古通今。
与儒家的“信而好古”“宪章文武”有所不同,墨子不只借鉴“古之善者”,而且吸取“今之善者”,既重视继承古代遗产,又不轻视当代成果,可谓博古通今;而且既立足本学派,又借鉴其他学派的成果,儒家的《诗》《书》亦是墨家的教学内容。
(2)科学技能。
墨家学派最突出的教育内容是科学技能教育。科技教育是培养兼士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墨家科技教育的成果主要保留在《墨经》当中,包括几何学、光学、力学以及机械制造等。
(3)逻辑思维。
后期墨家逻辑以辩为核心,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墨辩逻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4)道德政治。
墨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可以辅助治理国家;培养“兼士”,可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教人做到“兼相爱”,兼爱是治国之道。
6.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量力而行。
墨子认为无论教学还是做事都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的特点和高低,去选择自己要学或要做的事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
(2)行为学本。
教学要以实践为本,不可离开“行”而空谈学。
(3)不扣必鸣。
墨子认为不论是教育还是参政,都要积极主动。
(4)以志促智。
墨子认为,意志力不强的人,他的智慧就难以发挥。一个人有很好的天赋,而不去苦学,则未必成才;学问通达,聪明过人,而不立志坚忍,也难以学有所成,干出一番事业。
七、《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历史上没有明确地记载《学记》的作者是哪位,史学界也没有定论。根据郭沫若考证,它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据此,《学记》的写作年代应是战国后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可以说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有关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光辉著作。
(一)《学记》的教育思想概说
《学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集中而又全面地论述了教育问题,如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它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以学生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它提出了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同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
(二)《学记》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目的
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另一方面则是要“化民成俗”,将百姓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使人“知道”。
2.学校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学记》通篇论述的是大学之道、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和大学之礼。
(1)学校设置。
(2)教学计划。
3.教育教学规律
《学记》要求大学从开学起就要循序渐进地做七件事,作为大学教育的常规和纲领,并称之为“教之大伦”。
(1)“示敬道”。
(2)“官其始”。
(3)“孙其业”。
(4)“收其威”。
(5)“游其志”。
(6)“存其心”。
(7)“学不躐”。
4.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记》总结了先秦时期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从教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这种突出的贡献是先秦诸子所不及的。
(1)正业与居学相结合。
《学记》认为能否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认真、循序、及时地努力学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教学相长的原则。
(3)预、时、孙、摩的原则。
(4)启发性(喻)的原则。
(5)因材施教的原则。
5.论教师
《学记》提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把“为师”作为“为长”和“为君”的条件。
(1)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可见这“学”与“教”都离不开教师。
(2)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学记》先后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老师应懂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这是《学记》在阐明了能否贯彻预、时、孙、摩的原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分界线以后提出的,即必须懂得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知道使教学获得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怎样会使教学趋于失败,然后才可以做教师。
第二,老师应懂得因材施教,善于晓喻。
第三,教师要懂得教学技巧。
《学记》提出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问答法教学的艺术。
第三节 小结
从口耳相传的原始教育活动到夏朝的学校的出现,教育活动在逐步发展。春秋战国私学的创立更是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在此期间产生了许多教育著作,它们是先秦私学经验的总结,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先秦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封建社会语文教育内容的确定,先秦的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两个特点,即教育内容极其广泛多样,是包含多学科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而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四书”“五经”则成为此后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私学的兴起促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家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而具体目标则为将人教育成“君子”。老子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强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他强调教师要“以道修身,以道示人”,对学生的教育应因人而异。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提出“仁政”,主张德治,从人性与政治两方面出发,他特别强调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是为政治之根本。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虚静”“自然”的主要思想,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境界,并提出道德修养和养生的方法。荀子以“人之性恶”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的外铄功能。由此,他提出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总结了一系列学习原则和方法,揭示了师道尊严的教师观。墨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主张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以兼爱为本,提出培养“兼士”,教化天下,达到“交相爱则治”。《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集中而又全面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基础。
综观先秦的教育发展状况,虽然整体上以对教育的作用及基本原则的探索为主,但已较好地奠定了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