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第一章 先秦语文教育

导读

言语是语文最基本的内容,言语活动的传授可说是语文教育的萌芽。

古希腊有句谚语:巧妙的言辞胜珠宝。但中国传统的教育却并不强调口语教育,其根源要从先秦说起。从4000多年前的夏朝开始,学校萌芽,教育制度产生,人们便开始了对教育的研究;到了春秋战国,私学兴盛,百家争鸣,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语文传统教育的基础,影响深远。

第一节 先秦语文教育概况

人类初始的教育活动是十分原始的,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学校,只是靠着人们的口耳相传,年长的一代人将人类积累的生活和劳动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原始的教育活动多是在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的民俗活动、原始的宗教活动都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字的出现以及语言的发展使教育需要成为必要,产生了最初的语文教育。由于汉字的繁难与文言的艰深,古代教育中的智育部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语文教学。而此时期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为主要单位,强调明伦,尊亲敬老,一切以道德教育为主导,因此,语文教育充分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个性。

一、学校制度与语文教育

我国古代“治道”,特别注重“教化”,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由此出现了学校,学校的出现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夏朝,后经商、西周,逐步发展。不同时期的学校有不同称谓,相传五帝时代称“成均”(大学),虞夏时代称“庠”“序”(学校),西周称“国学”“乡学”。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最早的学校侧重于明伦与养老。《孟子·滕文公上》中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礼记·王制》中也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这都是对当时的教育场所及其作用的记载。

(一)学校产生的社会背景

最早的学校在夏朝前后产生,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

第一,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后,就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和学习活动。夏朝前后社会已进入了金石并用的时代,应用青铜器和实施水利灌溉,使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可以使一部分人不用参与生产。这是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二,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成为促进学校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得统治阶级更迫切地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继承人需要掌握如天文、数学、武艺等管理国家的重要知识。为了使这些知识不为奴隶所掌握,奴隶主阶级就需要将贵族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这些知识。

第三,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为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工具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使学校有了存在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这些文化知识,如当时天文知识发展迅速,由最初的观天定方向、定时间、定季节发展为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等;数学知识也由简单的数形概念发展到做出了规矩准绳;其他如医学、道德、乐舞等许多知识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丰富知识的传授仅靠人们的口耳相传已远远不够了,学校也就自然出现了。另一方面,汉字的基本成熟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促进下,学校产生了,但初创时期的学校仍是很原始的,且与行政机构并未明显划分,春秋战国时私学的产生,才真正促进了教育的迅猛发展。

(二)私学的兴起及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奴隶制时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其主要标志就是私学的兴起。私学兴起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治、经济的下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性。

西周时土地国有,权力集中。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的现象增多,“私门富于公室”。随着这种“经济下移”,周王室的统治力量逐渐衰弱,各诸侯国的力量日渐强大,形成了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局面。这使“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奴隶主贵族由于政治上的没落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左传·昭公十八年》),知识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第二,学术文化的下移,为私学兴起创造了条件。

政治经济的下移,也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学术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天下大乱中,宫廷中掌管文化的官吏相继流散到民间,成为历史上第一批靠出卖知识为生的士,他们使古代文化在民间广泛传播。文化学术的扩散,为民间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各阶级、各阶层的士子聚徒讲学,宣传一定的政治主张,竞相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春秋时期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三,士阶层的崛起成为私学兴起的一个推动力。

所谓“士”,本来是奴隶主政权中的低级官吏,其身份属民,居“士农工商”之首。春秋之后,人们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这些人多掌握着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平时四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当时社会上异常活跃的一股势力。而当时有眼光的诸侯、大夫,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急需网罗一批人才,让他们外游诸侯、内议朝政、出谋献策,因而贵族争相养士。养士之风使“士”成为职业,而且身价提高,不少人以成为士作为进身的捷径,迫切要求读书,这样,私学兴起的需要就产生了。如郑国的邓析,他的讲学专门教人怎样打官司,即“学讼”。在这些私人讲学的基础上就产生了私学。

在众多私学中,孔子的私学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组织较固定,教学较正规,有较完整的教材,因而孔子的私学超越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私学。特别是他教育有方,成绩显著,其弟子学成后,“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且遍布各地创办私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当时与之齐名的有墨家私学。

春秋战国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对于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私学的创立,完成了学校独立化的过程

私学的出现,直接冲击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政教合一”的限制,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有独立的教育目标,以育士授徒为自己的专门职能,教学内容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教师成为较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不受地域、出身、地位的限制,自由择师。

2.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各私学为了生存,接收不同阶层的学生,这直接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下移”的运动。尤其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等主张,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塑造人、改造人的重要意义。

3.私学的出现,促进了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校教育真正独立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人才培养,探讨教育的定义,探讨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开始探索教学方法,这才使教育理论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许多著作,都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弟子职》等教育专著,是先秦私学的经验总结,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

4.私学的出现和兴起,促进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私学的产生和兴起,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使得历史上出现了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可贵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在我国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之久,尤其是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

二、先秦语文教育内容

古代教育主要是为了识字,其中的识字教学可算语言教学,但与现代意义的语言教学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而且,在古代社会里,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仅仅是表达思想或用以“教化”的工具,而整个教育体制是为思想文化教育服务的,所以语言教学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为思想文化教育服务。因此,先秦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丰富性特点。

由于当时教育的多功能性,语文教育必然具有综合性。此时期的语文教育包含着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文字学、伦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当时训练内容包括听、说、读、写、书(法)等,也体现了综合性特点。

丰富性指当时的语文教育内容广泛而丰富。

先秦的教学内容既与生活、宗教相关,更与思想教育紧密关联。语文内容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原始记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扭结在一起,如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内容基本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内容,当然也有专门的识字教学,最早的一部识字教材《史籀篇》15篇,据说就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书”;春秋战国时期教授内容就包括了历史散文,如《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以及哲理散文,如诸子散文等。

先秦的教育内容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封建社会语文教育内容的确定。如后来的蒙养教育就特别强调常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强调从小培养符合封建伦常的道德品质、习惯,传授读书识字等文化知识,然后才是初通《论语》等儒家经典,具备作文的基本技巧,为将来进入官学或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基础。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四书”“五经”更成为日后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四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故历来为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学、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作为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被作为蒙学阶段之后的重要教科书,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

三、先秦语文教育方法

(一)教学原则

先秦是中国古代教学原则的萌芽期。教学原则指开展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或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经验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既不像教学规律那样抽象、思辨和根本,也不像教学经验那样直观、具体和零碎。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3]儒、墨、法、道各家在其私学中都遵循了一定的教学原则,并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各家教育的性质、目的出发,根据各自的哲学观、文化观、伦理观,对教学原则从理论上作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原则。

儒家的教学原则影响较大。孔子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等教学原则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孟子、荀子结合自己的主张,对这些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墨家除了与儒家一样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等教学原则外,还提出了“强说强为”的主动原则,“述而且作”的继承与创造相结合原则,“量力所至”的量力性原则等。墨家的探索对教学原则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家重视学用一致、知行统一原则,强调动机与目的统一、赏罚并重的原则。法家主张教育要以“功用为的彀”“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法制教育必须“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对于儿童教育,认为“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提出以“威势”来“禁暴”,主张推行惩罚式教育。

道家的教学原则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如绝学弃智、闭目塞听、涤除玄览、顺应自然、自知独化等原则,强调内心的直觉与静观,不强调“生而知之”的先验认识,也不强调“耳目之实”的感性认识,对于思辨的理性认识也不重视,形成了不同于儒、墨两家教学原则的突出特点。

先秦教学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教学原则理论发展的基础。各家的原则有不少是相同的,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知行结合、德智统一、教学相长;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和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具有科学性,而且被纳入到现代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中,成为现代教学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教学实践源远流长,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其中不少模式是由先秦开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指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尝试、验证、完善后,形成的相对规范、稳定的教学程序,通常用于规范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特点。但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和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因而也具有多元性。先秦教育家们在这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后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建构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模式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并实践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人。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的启发,要点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把握启发的时机。该模式强调,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但未完全想通时及时给予启发,或是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经过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很明确,想说又无法表达时及时给予开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将形成的思想观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对此模式最好的描述。

2.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

墨家主要采用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主张“身观亲知”,这也影响到清代颜元和历代科技教育。实践发现式教学强调学习者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进行认识、探索,从而学习、掌握知识,其特点有:(1)学习者是活动和发现的主体,只有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观察才是学习最可靠的基本源泉。(2)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范围广泛,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墨家重客观、贵实践,认为学习者通过参加实际的社会生产活动学到的知识才是真实有用的。(3)学习方法是“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强调学习者亲身实践,手脑并用,身心和谐发展。实践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先秦乃至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对古代的科技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直接经验,忽视了间接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3.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

道家老子是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他认为教育要顺应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和规律,反对教育者凭主观意愿强作妄为,主张教育者“希言自然”,即不要过多地训诲教导,而强调要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达到“无为无不为”的教学境界。其模式主要采用自由的方式,让学习者完全处于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地位,独立、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自我完善,最后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境界(《老子·四十七章》)。

这种教学思想与模式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扬,魏晋玄学教育思潮以及宋明心学教育思想都坚持这种主张,近代陶行知也对此有所发展。而且此模式与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非常一致,即自然无为式教学模式与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很契合。

第二节 先秦语文教育思想

一、孔子

孔子(约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是我国最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也是历代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一生致力于教育,以私学为载体,培养出大量卓越的人才,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丰富其教育思想,晚年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删《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以教后世(《史记·孔子》)。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孔子是在融会贯通前人的学说的基础上,集大成,并有所发扬,形成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可以说,综合了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儒家思想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而具体目标则为将人教育为“君子”。围绕这样的核心理念,他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呈现其教育思想,又因为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极重道德教育、人格感化,既包含了强烈的哲学内涵,也与其政治理念密切相连。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孔子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史籍中有大量关于教育作用的言论可作为佐证。

1.教育可以提升百姓的素养,更是治国的必要手段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参考译文:用法制禁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2.先富民后教民的思想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在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而信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因此“富民”之后须“教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参考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3.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作用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过这种人。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他这么说,旨在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参考译文: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参考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相互才有了差别。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参考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4.扩大教育的对象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参考译文:孔子说:“所有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分族类。”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做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5.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培养“君子”当作教育的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做官从政报效国家。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参考译文:孔子说:“引导君子进行修身的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参考译文: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6.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注重对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认为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有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忠心和与人交际讲信实。概括起来讲,教育内容包括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偏重文事,不崇拜神灵,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教育传统的开端。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也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参考译文:孔子教授学生的四项内容是:文献典籍、行为规范、待人忠诚、讲求信实。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参考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位高的人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位高的人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位高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他认为,统治阶层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

7.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语文教育最具启发作用。

(1)因材施教。

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参考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斗胆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于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参考译文: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孔子还鼓励学生拥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参考译文: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2)启发诱导。

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仍可以借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参考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法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3)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参考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惑而没有收获;只思想而不读书学习,就有危险(有害)了。

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及思考的重要性。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收获,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参考译文: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要发脾气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进一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发觉言行有不符合或者违背道德之处,就要改正过来;二是检查自己的言行,如果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妥,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高尚、有学问的人。

(4)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也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通过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此可见,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参考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参考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5)学以致用。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他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更加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参考译文: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虽然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8.关于学习态度

(1)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参考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孔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提出“不耻下问”的观点。“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并且不以这样做为耻。孔子自己就敢于“不耻下问”:他愿意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同时他也愿意向百姓学习,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主动学习。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参考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参考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不足的地方就作为借鉴,看看自己有没有,并加以改正。”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思想,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学习的精神非常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愿意以善者为师,而且愿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思想。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所裨益的。

二、老子

老子(约前571—前471),字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道”,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道”,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他的理想是“道法自然”,就是要回到自然中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这种哲学基础之上,老子的语文教育思想也是以“道”为核心的。

(一)老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老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围绕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这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强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并由此出发要求教师除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能够以道修身,以道示人,用人格品质在无声无息中通过言行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老子还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而调整教育方案。

(二)老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原则

(1)行不言之教。

老子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行不言之教”。所谓“不言之教”,就是说通过自身的行为做榜样,去感染受教育者。身为老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

参考译文:有道的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政事,不随意发布政令;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参考译文:我无为,人民就会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会自然匡正;我无事,人民就会自然富强;我无欲,人民就会自然淳朴。

(2)图难于易。

老子认为,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语文教育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要多读书,多积累。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六十三章》)

参考译文:要解决问题,须从简易处入手;成就大事,须从小处着眼。天下困难的事情,无一不是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做起;天下的大事,又无一例外地从细微的事开端。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参考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每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2.教育方法

(1)因人而异。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差异性,作为个体的人也不例外。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去制定符合其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法和计划。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经·二十九章》)

参考译文: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的,都各有不同: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强健的,有羸弱的;有安定的,有危险的(人的个性也如此)。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七十七章》)

参考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2)益损互用。

老子根据自然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指出万事万物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施教者要善于利用事物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规律来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这样可以取得意料不到的良好效果。[4]

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参考译文: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很多时候,老师所教的内容不一定越多越好。教得少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得多反而会把人弄得更加糊涂。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四十二章》)

参考译文: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

3.对教师的要求

(1)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四十九章》)

参考译文: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人人向善。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人人守信。

老子认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放弃任何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对象,要有恒心,要耐心地去教化不善者和不信者。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二十七章》)

参考译文:圣德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

(2)惟道是从。

所谓“惟道是从”,就是要教师一定要以自然之道为依归。自然之道,按老子的话说,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二十七章》)

参考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数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销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3)修身明道。

既然老师的道德言行对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身为教育者,就应该自觉地修身明道,规范自己的行为。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十五章》)

参考译文: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四周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雕琢的素材;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这是老子对体道之人的描写,教师应该以此作为标准,努力保持纯真的品格,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个好榜样,自己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心尽力。

三、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为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南)。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生聚徒讲学,其弟子有数百人之众。他周游列国,以儒道游于各诸侯国,多年里率弟子游历至齐、梁、滕、宋等国,虽得到各国君主的礼遇,终未能受重用。孟子主要著作为《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是我们了解、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孟子自称为孔子的“私淑”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至乐,极其热爱、重视教育事业。孟子的弟子中,著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孟仲子等。《孟子》一书记述了他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游说各诸侯及世人的问答,属语录体散文集。该著作共有七篇传世:《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各有上下篇。它们既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作品,也是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古文教材。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他在政治上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因而特别强调教育对于政治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政治之根本。他的一生不但培养了许多学生,还提出了不少极具价值的教育主张。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存养和扩充“善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以“孝悌”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和“深造自得”等教育原则与方法。关于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孟子提出了具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大丈夫”的定义,而在为师之道方面,他身体力行,认为教育者应该甘为人师,乐育英才。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教育为国家百年之大计,其成败可决定国家民族的兴亡。孟子深知教育之重要,他有如下关于教育的言论。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孟子认为,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能够为统治者“得民心”,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好的政治比不上好的教育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好的政治为民众所畏惧,好的教育为民众所喜爱;好的政治能聚敛民财,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

教育对于施行仁政、巩固政权,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教育,国家将走向灭亡。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如果位高的人没有礼仪,被管治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都起来了,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

孟子认为,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宗教教育等,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参考译文:后稷教导百姓种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便可以养育人民。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也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忧虑,便派契做司徒的官,主管教育,用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道理以及行为准则来教养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教育是保存和扩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决定力量。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内向作用在于将心性中固有的善端存而养之,扩而充之,使人成为贤人、圣人,由此,他深刻阐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1)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者便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因此,人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趋向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未曾思考它罢了。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人不经学习所具有的能力,是他的良能(本能);不经思虑所具有的知识,是他的良知。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性之善是天之所赋,但是人之贤愚则决定于其对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由此,孟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什么,只是把丢失的心找回来罢了。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如果得到应有的养育,没有事物不生长;如果失去应有的养育,没有事物不消亡。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所以说:“追求,就会得到,放弃,就会失去。”

总的来说,孟子认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他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

(3)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孟子主张教育应注重心性修养,也不可忽视外在环境之感染作用。孟子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①幽谷、乔木:典出《诗·小雅·伐木》,幽谷喻低,乔木喻高。

参考译文:我只听说过小鸟从幽暗的山谷飞往高大的树木,没有听说过离开高大的树木而飞进幽暗的山谷中去的。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参考译文: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吵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语,也是做不到的;带他到临淄的闹市里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语,也是做不到的。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即使有普天之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一天曝晒、十天寒冻,没有能够成活的。

3.关于教育目的

(1)明人伦。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所谓“人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办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①庠、序、校:都用作乡里学校的名称。②养、教、射:赵岐、朱熹均认为是教育内容,王念孙《广雅疏证》则认为是“教导之名”。

参考译文:设置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陈列(陈列实物以便实施教育)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学”则三代都有,目的都是阐明并使人们懂得人与人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参考译文: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2)育君子。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应有理想人格和道德标准,表现为: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参考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得志的时候,协同百姓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独立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扰乱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气,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生存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兼有,就舍弃生存而选取道义。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

参考译文: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常人,在于他们所存的心。君子把仁存于心,把礼存于心。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不做不该做的,不想望不该想望的,如此而已。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得志就把恩惠施加给民众,不得志就修饬自身显现于世间;穷困就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4.关于教育内容

在“五伦”之中,孟子特别重视父子、兄弟(长幼)——孝、悌这两种关系,并以“孝悌”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信。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译文:注重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训导他们。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译文:青壮年在闲暇时间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便用这些来侍奉父兄,出外则用这些来侍奉尊长。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参考译文:仁的实质就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就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就是明白这两者的道理而坚持下去;礼的实质就是对这两者能够调节、修饰;乐的实质就是从这两者中得到快乐,快乐也就产生了;快乐产生了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5.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深造自得。

孟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求知的主动性、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刻苦钻研,深刻体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参考译文: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是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不动摇;牢固地掌握它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参考译文:所以解说《诗》的人,不因为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因为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揣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2)盈科而进。

孟子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逐渐积累的过程,应该像流水一样“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流水这种东西,不把洼地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离娄下》)

参考译文:有本源的泉水滚滚地往下流,昼夜不停,把洼下之处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孔子取他这一点罢了。

孟子还反对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的观点。他举出“揠苗助长”的例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公孙丑上》)急于求成,人为地赶速度,违背学习规律,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学习应当“盈科而进”。

(3)持之以恒。

孟子在阐发了“盈科而进”教学原则的同时,提出了学必有恒的治学原则。他用学如掘井和茅塞之径的例子来阐明这个道理。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禼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有作为的人(学习)好比掘井,井掘得很深却不曾挖到泉水,就如同是一口废井一样。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参考译文:山上的小道很窄,一直去使用它就成为路;隔些时候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

(4)专心致志。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他以下棋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专心致志”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例如弈棋作为技能,是小技,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好。弈秋,是全国最擅长弈棋的人。让奕秋教两个人弈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奕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听着,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就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是因为这人的智力及不上吗?并非如此。

(5)博约结合。

孟子强调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专精。为学之道,必须广博而深入,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地步。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参考译文:广博地学习而详尽地加以阐述,是要回归到简约地阐述的地步。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

参考译文:所坚守的是简约(的学问),所施惠的是广博(的学问),就是善道。

(6)教亦多术。

孟子认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学习态度、条件等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善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觉醒、自我检讨。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参考译文:教学也有多种方法,我不屑于去教诲,这也是在教诲啊。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的像及时雨一样感化的,有成就其德行的,有通达其才能的,有的可答其所问,有的以自身的善行来间接教育的。这五种方式,就是君子用来教育人的方式。

6.关于教师的论述

(1)以育人为乐。

孟子认为,教育是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教育者应以育人为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君子有三种乐趣,而称王天下不在其内。父母都在世,兄弟无变故,是第一种乐趣;上无愧于天,下不惭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他们,是第三种乐趣。

(2)注重自我修炼,示范教育。

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旨是由施教者躬行倡导,始收实效。教师既为人师表,则必须以身作则,必正己方能正人,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

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有伟大的人,端正自己,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参考译文:贤者用自己的清楚明白,来使他人清楚明白。

(3)教学要有方法依据。

孟子提出,人的通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意当别人的老师。不要未管好自己的田地,就去替别人耕田;对别人要求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自身修养的重要。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参考译文: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大匠教人必定依据规矩,学习的人也必定要依据规矩。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尽心上》)。

参考译文:大匠不因为拙劣的徒工更改或废弃规矩,羿不因为拙劣的射手改变拉弓的标准。

四、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人;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的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后世将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著有《庄子》一书,也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文章汪洋恣肆,以寓言形式讲述,想象力丰富,在中国文学史和哲学史上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评论其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此书,旨在弘扬老子“自然”“无为”之道,追求保身、全生的“真人”。但庄子的思想自身也存在悖论,“绝圣弃智”与著书立说本身就是矛盾的。

(一)庄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虚静恬淡”“因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顺应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来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境界。庄子也提出具体的道德修养和养生的方法,包括心斋坐忘、安时处顺、缘督为经等,通过方法的修炼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从而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及物我皆忘的人生境界。关于“道”,庄子认为“可传而不可受”,也就是否定了个体学习知识的可能性。他认为,从“道”的特征来看,天地万物是有“道”的,但道本身,是“无为无形”的,而且“道”不必称说。既然如此,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庄子》一书也对儒墨两家孜孜以求的教育和参政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否定和讽刺。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的作用

庄子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道”是“先天地生”的,“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同时,庄子也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绝圣弃智”的思想。“同乎无知,其德不离”,蒙昧无知让人们同心同德,因此不主张对人施行教育。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

参考译文: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

从知识的特征来看,知识是无穷尽的,因此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是徒劳的,是危险的。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参考译文: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根本。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求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参考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着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

2.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从“齐一万物”出发,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天、地、人、物共生共存,合而为一。既然如此,则事物就没有了差别,“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庄子提倡勤劳求知,他在《养生主》中讲了“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长达十九年的解牛经验,于庖丁而言不可不谓是勤勉有加。《达生》中也讲到“佝偻承蜩”的故事,旨在阐明驼背老人勤勉苦练,专心致志,终有所成。同时,庄子也倡导“因其自然”“游刃有余”的思想,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达到人生自由,通过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便于在大千世界里游刃有余,从而获取人生更大的自由,真正地实现“御六气之辩”的逍遥游。如此,人生就不会有执着和困惑,“游乎四海之外”,得到精神的自由。

从“无为”出发,庄子顺应自然,安处天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进而从“有待”进入“无待”,摒弃一切成见、功利和人为,成为一个“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进入绝对自由、逍遥的境界。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②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③无功:无作为,故无功利。④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

参考译文:如果能够顺应自然的本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在无边境界遨游的人,他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物我不分,修养最高的人不功利,修养最高的人不求声名。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参考译文: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庄子·达生》)

参考译文:(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蝉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3.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庄子的教育原则,主要倾向于道德修养和保养生命的方法,包括心斋坐忘、安时处顺、缘督为经等方法。

(1)心斋坐忘。

庄子为去除凡俗间心念,力求心境空明,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方法。“心”,指人的精神作用;“斋”,指斋戒,是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状态。“唯道集虚”,保持“心”之虚静方得妙道。为求“虚心”,庄子继而提出了“坐忘”,要求忘却形体,抛开聪灵。如此,便能通晓自然无为之道,摒除个人私心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更能忘却种种人为和成见,融入自然的运行之中,与大道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人生境界。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参考译文: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作“心斋。”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参考译文:毁废了强健的肢体,退除了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智慧,从而与大道相通为一体,这就叫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

(2)安时处顺。

庄子在《养生篇》中借秦失之口提出“安时处顺”的观点,安时处顺指的是人应从容地对待命运,喜怒哀乐等过激情绪就不会扰乱人的心志、损害人的健康。在为人处事方面如何做到随心所欲不越矩,前提便在于安分守己,顺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不悖逆天时地利人和,真正达到道与人的和谐统一。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养生主》)

参考译文:安心时运,顺变不惊,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胸中。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庄子·养生主》)

参考译文: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人们都忘掉了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称这种做法就叫作背离自然的过失。

(3)缘督为经。

“缘督以为经”语出庄子《养生主》,为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以劝诫的口吻劝告世人放弃对私欲的追逐。凡事以虚静相待,在心中确立一个衡量的标准加以权衡,这样,众多不同的方面就不会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的条理。此可为养生之道,亦是行事之路径,需顺其自然而为之。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参考译文: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作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命。

五、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也是先秦儒家最末一位重要人物。

荀子的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曾经游于齐、楚、秦、赵等国。其中,荀子在齐国曾当过“最为老师”,并“三为祭酒”,后因遭谄而到楚国担任“兰陵令”。荀子晚年失官居家,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的著作《荀子》今本有三十二篇,有赋五篇、诗两篇在内。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自己的学术思想,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的言论,至今仍有非凡的借鉴价值。

(一)荀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不同学派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特点,荀子对诸子百家进行了批判与继承,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教育思想领域,荀子综合了各家教育学说,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孔孟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思想。

与先秦诸子一样,荀子的教育思想寓于其哲学、政治思想之中,以“人之性恶”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的外铄功能。他提出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总结了一系列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师道尊严的教师观。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荀子认为国家的强弱与教育的兴衰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荀子·大略》)

注释:①六礼:指冠礼(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乡中送荐贤者于君主时设宴送行的礼仪)、相见礼。②七教:指有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个方面的伦理教育。

参考译文:不使民众富裕就无法调养民众的思想感情,不进行教育就无法整饬民众的本性。所以每家配置五亩宅地,百亩耕地,(使其)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耽误他们的农时,这是使他们富裕起来的办法。设立各类学校,进修六种礼仪,明晰七类教育,这是教导他们的办法。《诗经》说:“给人民食物、饮水啊,教育、指导他们啊。”称王天下的政事就完备了。

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强国》)

参考译文:如果不进行教育,不使人民协调一致,那么在国内就不能依靠他们来守卫,到国外就不能用他们去作战。如果教育他们,使他们协调一致,那就会兵力强劲、城防牢固,敌国不敢来冒犯。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参考译文:政治、教育与风俗习惯相适应,然后才能实行(法律)。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1)性恶论。

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是说人性本能当中具有趋向恶的可能,如果不对先天的本能进行正确引导而任其发展,人就会走向恶端。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

参考译文:人的本性是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与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2)“化性起伪”的作用。

因为“顺是”而“恶”,所以为了止“恶”,荀子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化性起伪”,即改变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荀子·儒效》)

参考译文:本性这种东西,不是我们能够人为造就的,但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变化。学问的积累,不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但可以人为造就。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参考译文: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的教化和法度的限制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之使然也。(《荀子·劝学》)

注释:①干越:春秋时的两个小国,在今江浙一带。②夷貉:我国古代对居于东方和北方的民族的泛称。

参考译文:吴国、越国或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哭声相同,长大后习俗相异,是后天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3)“移质”的作用。

所谓“移质”是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在增长学识、培养德行的同时,可以获得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提升;反之理亦成。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荀子·王制》)

参考译文:即使是帝王公侯、士大夫的子孙,如果不能遵从礼义,就把他们归入平民百姓之列。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

参考译文:即使是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积累了古代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端正了身心行为,能遵从礼义,就把他们归入卿相士大夫之列。

3.关于教育目的

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儒家学识品格的、能够治国理政的士、君子、圣人。这里所说的“士”“君子”“圣人”是有层级梯度的,“圣人”是教育所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君子”次之,“士”则为最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他的教育目的是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的。

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从学习的意义说,是从士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

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因此,学习要以圣王为师表,以圣王的制度为法则;效法圣王的制度而探求他们的纲领,并努力效法他们的为人。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追求的,是士人;效法这种圣王之道而接近它的,是君子;通晓这种圣王之道的,就是圣人。

4.关于教育内容

与荀子的教育目的相对应,他确立的教育内容继承了孔子的“六经”,然后加以改造和发展。荀子认为,《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下所有的学问,他在儒家经典的传承和发扬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学习从何处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曰:“从学习具体科目说,是由诵读经典开始,而终结于读《礼》。”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礼》的严肃而有文采,《乐》的中正而和谐,《诗》《书》的内容广博,《春秋》的微言大义,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收集在这些典籍里了。

5.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积渐有恒。

在学习方法上,荀子提出“积”的概念,认为学识、道德等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积累形成的。在善于积累的前提下,他还提出锲而不舍的观点。

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参考译文:路途中的人积累善行而做到完美就叫作圣人。所以圣人这种人,是普通人积累善行而形成的。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儒效》)

参考译文:人积累了耕耘的本领而成为农夫,积累了斫削的技术而成为工匠,积累了买卖的经验而成为商贾,积累了合乎礼义的品行而成为君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骏马一腾跃,不超过十步;劣马跑十天,可达到千里,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用刀子雕刻了一会儿就放弃,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用刀子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之石也可以雕空。

(2)善假于物。

荀子提出了“善假于物”的教育方法,主张学习应善于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来提升自我。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凭借车马出行的人,不是他的两脚善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舟船出游的人,不是他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大江长河。君子的先天资质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不过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3)虚壹而静。

“虚”,指虚心以待物,不让主观因素和已有知识妨碍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看法。“壹”,即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无杂念。“静”,即学习要静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荀子提出“虚壹而静”的教学方法,旨在教育学生辩证地看问题,避免主观性、片面性。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侍奉两个君主的人,道义上不能宽容。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件事情,耳朵不能同时听明白两种声音。

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参考译文:君子专心一意教授,学生专心一意学习,就能迅速取得成就。

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有所谓虚心,不让已经储藏在心中的见识去妨害将要接受的知识,就叫作虚心。

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有所谓专,不让那一种事物来妨害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就叫作专心。

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有所谓静,不让繁杂的胡思乱想扰乱了智慧就叫作静心。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达到了虚心、专心与静心的境界,这叫作最大的透彻澄明。

(4)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在荀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所谓“蔽”的概念,这是指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如何解“蔽”呢?荀子提出了“兼陈中衡”的办法。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荀子·解蔽》)

参考译文:把各种事物都排列起来,在心中确立一个衡量的标准加以权衡。这样,众多不同的方面就不会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的条理。

(5)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习中,荀子还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儒效》)

参考译文: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实行。学习到了实行就是尽头了。实行,才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成为圣人了。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

参考译文: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珍宝。嘴里不能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器具。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不能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工具。嘴里说得好,自身干坏事,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人敬重国家的珍宝,爱护国家的器具,使用国家的工具,铲除国家的妖孽。

6.关于教师的论述

荀子特别提倡尊师重道,在他的教育言论中,关于教师的论述占了很大的比重。

(1)教师的地位。

荀子对教师的地位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他首次把教师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是否尊师重傅与国家的兴衰有莫大的关系。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

参考译文: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治国的根本。没有天地,怎么生存?没有祖先,种族从哪里产生?没有君长,怎么能使天下太平?这三样即使部分地缺失了,人们就没法安宁。所以礼,上事奉天,下事奉地,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长。这是礼的三个根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

参考译文: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是尊敬老师而看重有技能的人才的;尊敬老师而看重有技能的人才,那么法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是鄙视老师而看轻有技能的人才的;鄙视老师而看轻有技能的人才,那么人们就会有放肆之心;人有了放肆之心,那么法度就会破坏。

(2)教师的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化性起伪”,二是“正礼”。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荀子·性恶》)

参考译文: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性恶》)

参考译文: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我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3)为师的标准。

荀子对教师从业的标准和条件做出了很严格的规定,具体主张为: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参考译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四个,而博学不包括在内。有尊严而能使人敬畏,可以当老师;年高而有威信,可以当老师;诵读疏解经典不超越、不违背礼法,可以当老师;了解精微的道理而又能讲述明白,可以当老师。

(4)师生的关系。

荀子对孔子以来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发展,进一步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后来居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青,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还要青;冰,由水冷冻结成,却比水还要寒冷。

六、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81),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与儒家相互诘难,揭开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序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儒墨两家是社会上的“显学”。

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之中,这部论著蕴含了墨子及墨家学派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教育言论较为集中于《修身》《所染》《尚贤》《尚同》《兼爱》《经》等篇。

(一)墨子的教育思想概说

墨子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主要主张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其中,“兼爱”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尚贤”是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尚同”是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关于教育,墨子有很深刻的见解和显著的成果。他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巨大作用,主张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以兼爱为本,提出培养“兼士”,教化天下,达到“交相爱则治”。墨子还提出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墨子认为教育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治乱;社会精英阶层垄断学问、民众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是天下大乱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只有让民众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让社会由乱返治,重新安定。墨子所倡导的教育,就是要让天下人相亲相爱,这样天下才可以太平。墨子看到了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社会安定的重要意义。

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体,沮以为善,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余财,而不相分资也;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也。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墨子·尚贤下》)

参考译文:所以使百姓人心涣散,阻止他们向善,怠惰他们的肢体,而不相互勉励帮助;使多余的财物腐臭变质,而不相互资助;隐藏自己好的学问,而不相互教导。如果这样,饥饿的人就不会得食,寒冷的人就不会得衣,混乱的状况就不会得到治理。

墨子认为,拥有知识和德行的人去教育民众,可以把作乱的人引上正途,社会也由此得到安定。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墨子·尚贤下》)

参考译文:有余力的赶快帮助别人,有钱财的努力分发给众人,有道德的勉力教诲人。如果做到这样,饥饿就可以得到食物,受冻的人可以得到衣服,混乱的(社会)就可以得到治理。如果饥饿的人就可以得到食物,受冻的人就可以得到衣服,混乱的(社会)就可以得到治理,这就可以使人各安其生。

通过对民众施行教育,民众就会明白相亲相爱的道理,取代已有的相互仇视的观念,社会也就由混乱转向大治。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

参考译文:因此,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

墨子认为,当民众的生活条件艰苦的时候,他们就会悭吝作恶。这无疑是看到了环境,尤其是经济状况对于人性的影响。

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墨子·七患》)

参考译文:遇到年成好的时候,老百姓就仁义而善良;遇到年岁凶灾,老百姓就吝啬而凶恶。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墨子认为人的发展会受到环境和教育极大的影响。教育之于个体,就好比是染料之于丝线。必须指出的是,墨子在看到教育对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同时,片面夸大了这种影响,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宋代周敦颐所说,莲“出淤泥而不染”,环境与教育对人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用染丝作比喻,墨子引出了这样一个命题:环境和教育的熏染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士人具有重要作用。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参考译文:(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

参考译文: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有熏染的问题。……不仅治国有受到什么样的熏染的问题,士人也有这种熏陶的问题。

因此,国君和士人都要主动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成就自己的德行。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墨子·所染》)

参考译文:《诗经》上说:“选好染料。”所谓选好染料,正是这个意思。

3.关于教育对象

(1)人人都要接受教育。

墨子认为,不论身份高低,人人都要接受教育。这比起孔子的有教无类,可以说更进一步。

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墨子·鲁问》)

参考译文:向上游说王公大人,其次教育平民百姓。

(2)强力教育。

孔子说,凡是主动来求学,且赠予一定“束脩”之礼的,我未尝不教育他们。墨子面对不主动求学的人,则主动出击,对他们实施强力教育。墨家这种积极进取的教育精神值得借鉴。《庄子》一书中说墨家“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也”。

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墨子·公孟》)

参考译文:现在追求善的人太少了,不努力劝说人,人就不知道了。

4.关于教育目的

(1)对于天下人。

就天下人而言,墨子认为天下大乱源于人们不相亲相爱,因此他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这种爱没有差别和等级,“天下兼相爱”,如此才能“兼相爱则治”,达到天下太平。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

参考译文:我曾经考察混乱的起源,混乱源起于人们不相亲相爱。……所以天下人互相关爱则天下太平,互相仇视则天下大乱。

(2)对于统治者。

就统治者而言,墨子主张统治者要为人民谋取利益,为百姓除去灾害。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中》)

参考译文: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3)对于士阶层。

就士阶层而言,墨子主张培养“兼士”,即懂得并践行“兼相爱的士人”。

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墨子·兼爱下》)

参考译文:我听说作为天下的高士,必须对待朋友之身如自己之身;看待朋友的双亲如自己的双亲。这以后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高士。

5.关于教育内容

(1)博古通今。

与儒家的“信而好古”“宪章文武”有所不同,墨子不只借鉴“古之善者”,而且吸取“今之善者”,既重视继承古代遗产,又不轻视当代成果,可谓博古通今;而且既立足本学派,又借鉴其他学派的成果,儒家的《诗》《书》亦是墨家的教学内容。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

参考译文:我认为对古代善的学问则阐述,对现在善的学问则创作,希望善的东西更多。

(2)科学技能。

墨家学派最突出的教育内容是科学技能教育。科技教育是培养兼士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墨家科技教育的成果主要保留在《墨经》当中,包括几何学、光学、力学以及机械制造等。

(3)逻辑思维。

后期墨家逻辑以辩为核心,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墨辩逻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墨子·小取》)

参考译文:辩论的目的,是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搞清同异的地方,考察名实的道理,断决利害,解决疑惑。于是要探求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言论。

(4)道德政治。

墨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可以辅助治理国家;培养“兼士”,可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教人做到“兼相爱”,兼爱是治国之道。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

参考译文: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上》)

参考译文:尊重贤才,是为政的根本。

6.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

(1)量力而行。

墨子认为无论教学还是做事都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的特点和高低,去选择自己要学或要做的事情。

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

参考译文:行义就是这样,能演说的人演说,能解说典籍的人解说典籍,能做事的人做事,这样就可以做成义事。

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墨子·公孟》)

参考译文:智慧的人一定会衡量自己的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然后再进行实践。国士一边作战一边去扶人,尚且顾不到。现在你们并非国士,怎么能够既学好学业又学好射技呢?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

子深其深,浅其浅。(《墨子·大取》)

参考译文:夫子教学当深则深,当浅则浅。

(2)行为学本。

教学要以实践为本,不可离开“行”而空谈学。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墨子·修身》)

参考译文:高尚的人即使具有才识,也必以德行为本。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必讲究枝节的繁盛……

(3)不扣必鸣。

墨子认为不论是教育还是参政,都要积极主动。

若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墨子·公孟》)

参考译文:如果王公大人执政,国家将有灾难发生,好像弩机将要发射一样急迫,君子一定要劝谏,这是对王公大人有利。如果能这样,就如钟一样,即使不敲打也会发出声音来。

(4)以志促智。

墨子认为,意志力不强的人,他的智慧就难以发挥。一个人有很好的天赋,而不去苦学,则未必成才;学问通达,聪明过人,而不立志坚忍,也难以学有所成,干出一番事业。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参考译文:意志不坚强的人,他的智慧就不能充分发挥……

七、《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历史上没有明确地记载《学记》的作者是哪位,史学界也没有定论。根据郭沫若考证,它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据此,《学记》的写作年代应是战国后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可以说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有关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光辉著作。

(一)《学记》的教育思想概说

《学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集中而又全面地论述了教育问题,如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它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以学生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它提出了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同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

(二)《学记》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目的

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另一方面则是要“化民成俗”,将百姓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使人“知道”。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

参考译文:统治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百姓,培养起良风美俗,必须从兴教育办学校开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参考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要君临天下,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

2.学校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学记》通篇论述的是大学之道、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和大学之礼。

(1)学校设置。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记》)

注释:①家有塾:指二十五家的闾而言,闾内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民众受教于此。②党有庠:每五百家为一党,党内所设立的学校称为“庠”。③术有序:术同“遂”,每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遂,其所设学校称为“序”。国:指国都。

参考译文:(为了教育闾巷各家子弟)每二十五家为一“闾”,设立“塾”。(为了教育塾中所升入的子弟)每五百家为一党,设立“庠”。(为了教育天子诸侯等贵族子弟和乡遂学校所升入的学生)在天子和诸侯的首都,设立大学。

(2)教学计划。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学记》)

注释:①离:分析。辨志:辨别与决定自己的志向。②敬:恭敬。业:学业。

参考译文:第一年考查他们对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以及辨别与决定自己的学习志趣;第三年考查他们能否专注于学业,与同学是否团结友爱;第五年考查他们是否能做到广泛地学习,对师长友爱;第七年考查他们评论所学知识,选择益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就叫作“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学记》)

参考译文:到了第九年,要求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品德意志方面,能够独立思考,成熟、坚定,符合标准的就叫作“大成”。

3.教育教学规律

《学记》要求大学从开学起就要循序渐进地做七件事,作为大学教育的常规和纲领,并称之为“教之大伦”。

(1)“示敬道”。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学记》)

参考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要穿着礼服,供奉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

(2)“官其始”。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学记》)

参考译文:要学生诵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牧》《皇皇者华》三篇,一开始就用做官的道理来劝勉学生。

(3)“孙其业”。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学记》)

参考译文:学生入学后,要听从鼓声打开书箱,为的是使他们虚心受教,重视学业。

(4)“收其威”。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学记》)

参考译文:要备好体罚学生的教鞭和戒尺,使其望而生畏,整肃威仪。

(5)“游其志”。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学记》)

参考译文:在夏祭以前不考查学习成绩,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使其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

(6)“存其心”。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学记》)

参考译文: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但不要随便干预说这道那,使学生用心思考,自己领悟。以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用心领悟的能力。

(7)“学不躐”。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学记》)

参考译文:年幼的学生要静心听讲,不要过早发问,这样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不超越学习等级。

4.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记》总结了先秦时期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从教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这种突出的贡献是先秦诸子所不及的。

(1)正业与居学相结合。

《学记》认为能否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认真、循序、及时地努力学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参考译文:大学的教育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的学习,课外休息的时间还有课外作业。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学记》)

注释:①藏:入学。②修:学习。③息:休息。④游:游玩杂艺。

参考译文:所以善于教学的人,一定要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休息的时候尽情开展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爱好学习,亲近师长,友爱同学而信念坚定。这要即使日后离开师友,也不会违背师长的教诲。

(2)教学相长的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

参考译文:人们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感到自己有不足的方面;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求学者发现自己有欠缺,才能回头反省,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施教者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鞭策自己去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3)预、时、孙、摩的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学记》)

注释:①陵:超越。②节:限度。③孙:(顺)顺从。④摩:切磋,相互研究。

参考译文:在问题发生前加以防范,及早禁止,叫作预防;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育,叫作适时;不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而施教,叫作恰如其分;彼此切磋,相互学习,吸收对方长处,叫作观摩。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4)启发性(喻)的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注释:①喻:晓喻,即启发诱导的意思。

参考译文:君子教育学生,就是要诱导启发。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参考译文:要引导学生,却不是强牵着他们向前走;要严格要求学生,激发鼓励而不施加压力;要开启学习门径,但是不代替学生求得通达。

(5)因材施教的原则。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

参考译文: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参考译文:所谓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优点,同时补救他们的不足。

5.论教师

《学记》提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把“为师”作为“为长”和“为君”的条件。

(1)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

参考译文:统治者如果想要感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一定要从办好学校教育入手。

可见这“学”与“教”都离不开教师。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学记》)

参考译文:虽然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不通过师教,就难以维系家族之间的亲密关系。

(2)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学记》先后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老师应懂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学记》)

参考译文:君子既知道教育成功的原因,又了解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做老师。

这是《学记》在阐明了能否贯彻预、时、孙、摩的原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分界线以后提出的,即必须懂得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知道使教学获得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怎样会使教学趋于失败,然后才可以做教师。

第二,老师应懂得因材施教,善于晓喻。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记》)

参考译文:教师了解学生求学有难易的不同,故而知道学生天资的好坏。教师根据所了解的情况,采取各种方法,因材施教,广为晓喻。能这样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可以为人师。

第三,教师要懂得教学技巧。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学记》)

参考译文:善于提问的教师,犹如砍伐坚硬的木材一般,先从容易砍伐的部位入手,然后再砍伐其坚硬的关节;对学生提问,同样由易到难。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才能轻松接受,从而明白所问的各个问题。不善于提问的教师则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学生提问的教师,就像撞钟一般:轻轻敲击,就发出小的声响;重重敲击,则发出大的声响。打钟的人一定要从容不迫而有间歇,然后钟声才会余韵悠长。所以教师是随着学生提问的不同而给予相应的回答,使学生可以轻松领会,解决困惑。不善于回答问题的教师则与此相反。

《学记》提出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问答法教学的艺术。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学记》)

注释:①约而达:约,简练;达,通达、透彻。②臧:好、善。

参考译文:(优秀教师的)讲述,简练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第三节 小结

从口耳相传的原始教育活动到夏朝的学校的出现,教育活动在逐步发展。春秋战国私学的创立更是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在此期间产生了许多教育著作,它们是先秦私学经验的总结,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先秦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封建社会语文教育内容的确定,先秦的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两个特点,即教育内容极其广泛多样,是包含多学科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而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四书”“五经”则成为此后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私学的兴起促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家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而具体目标则为将人教育成“君子”。老子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强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他强调教师要“以道修身,以道示人”,对学生的教育应因人而异。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提出“仁政”,主张德治,从人性与政治两方面出发,他特别强调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是为政治之根本。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虚静”“自然”的主要思想,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真人境界,并提出道德修养和养生的方法。荀子以“人之性恶”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的外铄功能。由此,他提出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总结了一系列学习原则和方法,揭示了师道尊严的教师观。墨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主张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以兼爱为本,提出培养“兼士”,教化天下,达到“交相爱则治”。《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集中而又全面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基础。

综观先秦的教育发展状况,虽然整体上以对教育的作用及基本原则的探索为主,但已较好地奠定了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

思考

1.先秦的社会背景对语文教育思想萌芽有什么作用?

2.你认为先秦各种教育思想有什么共同的内容?对现在的语文教育有什么启发?

3.你对哪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最感兴趣?为什么?

本章参考文献

[1]孙德玉.中国教育思想简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余家菊.孟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余家菊.荀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陈朝晖.荀子教育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1992(3).

[7]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译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李延仓.《庄子》哲学思想论纲[M].济南:齐鲁书社,2012.

[11]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杨义.墨子还原[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3]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