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角色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问题:
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评价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班的洋洋想玩“开奖”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奖自行车一辆!”
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童童高兴地骑上去。
强强也来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兴地骑上去,两脚模仿着踩踏板的动作,蹬个不停。
老师也来了,洋洋高兴地让老师摸奖,结果老师也摸到一个特等奖。洋洋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给老师,还说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辆自行车!”可是,老师却说:“你这自行车一点也不像,怎么没有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洋洋低头看看自己的“自行车”,愣住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洋洋忙着按老师说的给他的“自行车”装上轮子,开奖活动不得不停了下来……
问题:
老师对洋洋游戏的干预合适吗?请对洋洋的游戏方式和老师的干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活动,文文在邮局里无所事事,摆弄一个称重器。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拿了一个盒子走过去,对文文说:“我想把这个寄到超市去(旁边有超市游戏区),你能帮我称一下吗?”文文马上接过盒子,放在称重器上,看了一下,说:“100克!”教师问:“多少钱?”“10块钱。”文文回答。教师假装付了钱,文文立刻把盒子送到了隔壁的超市。接着,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将一些东西寄到旁边的医院、美容院、娃娃家,邮局变得热闹起来。
问题:
请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干预幼儿游戏的。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角色游戏开始了,雷雷是出租车司机,他开心地开着车。突然,张儒飞快地冲了过来,把他撞倒了,雷雷大声地哭了起来。目睹了这一切的老师认为应该换一种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避免再次发生,便问他们:“怎么了?”雷雷边哭边说:“张儒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到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我送你到医院检查一下,张儒,快来帮忙!”他们扶着雷雷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为雷雷做起了检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你怎么把车开那么快?他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腿,“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张儒在旁边不住地点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点开。”
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位老师在游戏中的行为。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幼儿园正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角色游戏活动。在玩“医院”游戏时,几个小朋友在为扮演的角色发生了争执,妞妞说:“我想当医生,给病人看病。”小明说:“我要当护士,给病人打针。”恒恒也吵着说:“不不,我也要当医生。”蓉蓉和恒恒还争着抢起位置来,老师觉得恒恒平时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于是让他担任“挂号”的工作。恒恒显得很不情愿,但他还是当起了“挂号员”。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恒恒显得无所事事。游戏结束后,老师特意表扬恒恒能够“坚守岗位”。
问题:
结合幼儿游戏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现象。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折一折(根据下图的提示折一只小猫)。
(2)变一变(小猫头还能变成什么动物呢)。
(3)玩一玩(哈!让手指娃娃一起玩吧)。
问题:
请根据所学的游戏理论评价上述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