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教学原则视阈中的美英报刊阅读课堂实践体系研究
温州大学 何永成
一、引言
遍览外语教学史,我们不难罗列出众多颇具影响的教学方法,诸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自然法、交际法等不一而足。作为话语的外语教学是一组建立在同一理性秩序上的话语构成,是“属于某种单一的话语构成系统的陈述群”(福柯,2003)。而教学方法则是该陈述群中的一类重要内联性分属,任何一种外语教学都得选用适恰的教学方法而开展。诚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国情语境下都曾发挥过特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异,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具有跨越时空的实践价值和学术影响。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对教学方法往往心存迷信,从而陷入一种对“工具理性”与“专家体系”的话语趋附进程,最终使学习者沉浸于规训和惩罚的课堂阴影,其心灵成长与整体发展亦被人为设限。其实,对教学方法的迷信和依赖更能致使语言教师的职业生涯流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实践’层面(Halliday,John,1998),而此时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机构化的知识结构”(Schon, D.A.1983)却以“合法语言”的形式制约着语言教师内在的思想性与独立性,并迫使其屈服于教学方法所承载的“符号暴力”,最终身处整个教学话语体系的末端,变成了‘沉默’的群落。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教学方法的概念已失去昔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徒具标签作用而无实质内容,只能削弱而不能加强人们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理解。(Pennycook, A.,1989)英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Allwright(1991)在谈及现有教学方法的效果时,则称之为“相对无助”,并总结出六方面原因,后来又干脆宣告方法已经死亡。也正是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出于对“机构规范话语”(Bernstein, B.,1996)的抗争,纷纷对教学方法产生了逆反情绪,而这种情绪恰恰为后方法教学的面世创设了丰润的学术土壤。对于后方法教学,国内外学界曾从不同层面和视阈进行了广泛探究。本文意欲借鉴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系统考量后方法教学对高校英语专业美英报刊阅读课程实践的相关启示,进而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摆脱“思辨缺席症”的困扰,最终助推我国的英语教育成功实现转型,那就是英语教育不应再是通过语言去认识世界,相反是通过语言去认识自己。
二、后方法教学与美英报刊阅读课堂实践体系之构建
后方法教学理念源出现有的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知识、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Stern(1992)作为最早拥有后方法教学思想的学者,其对外语教学三个维度(语内—语际维度、分析—经验维度和显性—隐性维度)的分析从语言学习的角度体现了后方法教学的一些理念。Allwright(2003)所提之探索实践框架则从教师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后方法教学的思想。Kumaravadivelu(2003)首倡后方法之概念,并使之逐步丰富和深化,其宏观策略框架则对课堂教学实践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反观国内,相关研究也为数不少。束定芳(2006)提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从某些侧面表征了后方法的教学思想。王蔷(2005)、成晓光(2006)和陶健敏(2006)分别从后方法理念与课程改革、后方法教学法研究和后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等视角介绍了后方法理念。郑玉琪、陈美华(2007)则对“后方法时代”英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董金伟(2008)则概括出后方法外语教学原则和理念与后方法教学具有“特定性、实用性、可行性”等三大特征。诚然,后方法教学理念虽有其特定的学术启迪意义,但若想使其真正实施于我国外语课堂,尚需依靠广大外语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课堂实际,创设出形式不一的微观策略来体现。至于如何将其合理运用于高校英语专业美英报刊阅读课堂实践,首先我们得关注美英报刊阅读的课程性质、课程架构及其开设目的。其实,随着20世纪70年代“概念重建运动”的兴起,课程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开始由“课程开发”迈向“课程理解”,其宗旨在于突破“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对课程领域的控制。该类研究取向不再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相反它把课程看作“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张华,2001)其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语言的主要功能。Chamot和O’Malley(1994)曾提出语言在广义学术语境中的11大功能:查询信息、提供信息、比较、排序、分类、分析、推理、证实与说服、解决问题、合成信息、评价。Lacan(1977)也曾指出:语言不是个体的语言,而是它所处的特定世界及其文化传统的载体。众所周知,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入,英语报刊课程的重要性亦日渐凸显,教育部对英语报刊教学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教学大纲的四、六、八级阅读项目都明确将阅读美英报刊水平作为评定阅读能力的标准。美英报刊具有贴近时代、贴近大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作为教学资料,英语报刊具有以下四点显著优势:内容新颖、语言现代、资料丰富、词语实用。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教程在材料选择上坚持如下标准:题材覆盖面广、文章内容典型、语言质量上乘、知识含量丰富、使用时效较长;在课程架构上共设七个栏目:课文生词、知识介绍、难点注释、语言简说、内容分析、问题思考、话题讨论。此类选材标准和课程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构建和丰富外报外刊语言和文化的认知结构,培养深入理解、分析推断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增强思辨和表述能力。(端木义万,2009)鉴于以上对美英报刊阅读课程的全面了解,任课教师对如何将后方法教学原则合理运用于此类课堂实践便不难形成一种宏观、宽泛的指导性认知,那就是以自身能力为依托、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积极探索适恰性的微观教学策略或课堂程序。概括而言,广大教师理应基于不同的视域并通过差异性的解读来深入阐释课程这一“高度符号性的概念”,进而在摆脱专家体系束缚的同时主动融入课程发展的全过程,最终分享诸如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改革等方面的话语权力,也即获得一种课程自主性。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不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竭力推行“生本双向”的课堂实践
报刊阅读教学中的“生本双向”主要体现为学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学习机会,他们能形成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自主态度,进而对教师的课堂传授提出问题、提供建议等;教师则成为能依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作出动态预测和评估的组织者,他们不再固守大纲和课本,也不再以贯彻实施教学计划为由使课堂实践泛滥“三唯”现象(即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郑金洲,2001)“生本双向”的操作模式旨在将课堂打造成自由的学术共同体,教师、学生作为拥有广泛话语权的自由个体,在平等、真诚、互相探究的“理想言语情境”里自由交往着,进而创造出课程发展所必需的群体交往空间。(Habermas, J.,2001)“群体交往”是一种平等、互信和相互尊重的交往行为,是基于各种形式的协作机制,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对教学进行反思与理解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消解各种机构的权利关系,使所有参与者都在一个平等的交往环境中自由思想。(Habermas, J.,1987)就现实而言,师生的群体交往有助于培育一种具有探索精神的交往和实践群体,创造真正的教学文化。(Wenger, E.,1998)譬如,在阅读《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第九单元“Me Me Media”一文时,教师不妨设置一些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主题,进而要求学生通过搜寻国内外文献资料来就某一主题开展学术写作训练,并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自媒体的全面了解。此外,随着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外媒必将对SDR货币篮里各大货币之间的竞争大加报道,故而学生便不难于报端一隅频频瞥见诸如“the Red and the Green”之类的新闻标题,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基于对媒体标题修辞的认知来猜测文本内容,最终全面解读人民币加入SDR后可能会带来的各类利弊之处。再则,置身于全媒体时代的世人似乎很难抵御“自拍”这一新型社交方式,于是乎国外媒体便时常刊发“Selfie vs Sharks”之类的深度报道,随之教师亦当因应风尚去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知识大胆预测报道焦点,进而助其明察近年来死于“自拍”的人在数量上远超死于被“鲨鱼”咬死的人这一怪诞事实。
(二)合理实施“技能知识”的互动综合
报刊阅读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阅读,故而不能作为单项技能进行孤立的训练。众所周知,语言的各项技能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但一直以来,在实证思维的运作下,英语课堂教学被不断地分割、测量和可操控化,进而形成了一整套所谓科学的课程模式。而在课程话语规则和规训机制的双重倾轧下,英语教育经历了一系列话语断裂、突变和偏差的思想争斗。直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技能的协同发展具有理论与经验的双重合理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实现语言教学形式和功能的统一。然而,语言是一种复杂的巨系统,在技能综合发展的同时,我们仍需呈现语言的知识性。当然,语言知识是与社会舆情紧密关联的,这种关联往往凸显为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累积可有效帮助学习者超越已有的语言理解和产出能力,进而在知识的互动调适下增强语用认知与意义建构的能力。综观外媒报道,不难发现其所呈现的各类社会问题无不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诸多思潮相互运作和耦联的产物,当然这些问题又极易唤醒读者对以现代性为特征的西方文明进行深刻反思,进而超越西方话语的藩篱去重新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而此类改塑后的文化认知又能促使读者潜心理解当下的语言学习不应以语言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为终极目标,相反更应去洞悉全球化、新资本主义、种族与性别歧视、恐怖主义、霸权与殖民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譬如,南加州枪击案,揭露的不单是美国民众对恐袭肆虐的鞭挞,亦非对gun-control advocates与gun-rights groups的细加区分,从更深层的视角来看,它则是再次激发了民众对朝野党派之争的不满与愤慨。可以说,若在英语报刊课堂教学上实施“技能知识”的互动综合,语言才不会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进而代表文化现象的一切语言命题也不会纯粹停留于语言符号内部,最终形式、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三角指向关系也不会因语言的先天“歧义性”而日渐失落。
(三)科学助推“批判思维”的系统养成
当下的英语教育严重脱离了思想与人文范畴,业已呈现出技术化、技能化的学科倾向。在这一进程中,英语作为知识的对象定位正是遏制英语专业课程创新的根源所在。其实,作为一种话语实践,英语专业教育在服务于国家安全与社会需求的同时,绝不能缺失思想性和批判性的课程内涵。具体到美英报刊课程,其呈现的是一系列活色生香的社会文本,这些社会文本一方面充当着意义生成的有效装置,另一方面又成为文化最起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单位。可以说,文化相对于“非文化”而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语言符号系统对世界进行模式化(或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语言化)的结果。(赵爱国,2008)因而,我们在教学时不应只将这些文本视为一种感兴趣对象的“包装”,反之在“文化立体性”的关照下,著文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双向交际理应凸显出一种“创造性功能”,而这种“创造性功能”主要表征为阅读者批判性思维的构建。批判性思维并非简单的否定和解构,其蕴含着一种“独立的理性精神”,是一种“超越性的批判态度”。批判性思维不仅能让学习者有勇气去解构,更善于去建构,还能让学习者在求真务实原则的正面指引下去建设性地探寻问题,最终养成敢于担当、独立慎行的精神气质。譬如,在诠释《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第37单元“Three Lessons from London”一文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基于伦敦火车站爆炸案去深入探查全球恐怖主义兴起的历史成因与现实表征等问题,进而联系国内疆独与藏独分子不时发动的诸种暴行,并藉此对中西民族政策的认知差异开展批判性解读,最终洞察西媒辱华事件中的各类议题设置阴谋,个中尤当匡正西媒在涉藏、涉疆报道中所恶意勾勒的中国图像。再者,在分析《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第16单元“‘Exurbs’Flourish, but Is This Really What We Want?”一文时,教师也不妨督促学生就城市化、郊区化、远郊化等现实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并从中寻得致使上述趋势的各类文化源理,最终就如何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提出些许建设性意见。
(四)全面体现“语言教学”的文化意蕴
当前,英语教育必须走出“唯技能化”与“唯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化”的二分困境,否则它在培养范式上便极有可能陷入语言与文化互为割裂的现实迷途,从而导致学生学到的只能是语言的物质形式或物质外壳,他们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仍然逡巡不前。而将美英报刊阅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审视,我们的英语教育理应倡导“语言文化学”的科学范式,也即以语言为媒介,以文本为基本单位,将文化研究从外部客观现实世界拉回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来,惟其如此我们方能将语言单位纳入纵向语境中,进而融入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其实,文化教学向来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认知上涉及较为广博的范畴。Stern(1992)曾认为:“文化教学包括对目标语文化的认知知识、情感认同以及行为方式的理解和学习。”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美英报刊阅读教学亟须全面体现“语言教学”的文化意蕴,教师应在帮助学生认知语言信息单位的同时竭力阐释知识、思想、传统、风俗、迷信、禁忌等一系列文化所指概念,进而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文化的建立、发展、保存和传承过程。当然,此类操作也极利于学生提升跨文化意识,而跨文化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动力和自觉性,促使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入式动机,最终增强学习成效。譬如,在处理《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第24单元“Ever Higher Society, Ever Harder to Ascend”一文时,教师理当逾越classless society, social mobility, stratification, legacy preferences等一众语词的意义阐释,进而引导学生就“美国梦”与“中国梦”展开跨文化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便不难得知:当下碍于阶层固化、贫富加剧、不公扩大等事实,“美国梦”所倡导的“穷小子变富翁”的成功故事已然罕见。即便置于传统语境,在美国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靠自我奋斗来取得个人成功,而对少数族裔、贫困人群而言,他们的社会进阶之路更是羁绊重重。
三、结语
当下,英语教学已然构成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人们用特定的规则去确定英语对象、形成英语概念、划分英语知识要素,确定英语知识的边界。在这种话语框架的制约下,英语专业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便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枷锁,进而学生批判精神的培育、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生成等一系列专业发展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有鉴于此,外语界开始尝试引入后方法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新颖的指导原则,它往往通过创设不同的微观策略来构建高效、多样、互动的课堂教学。若长期浸淫于后方法教学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必能有效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积极建构自身的学习自主,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全面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教师则能批判性、创造性地解读课程文本并获取自身发展的话语权,也将不断从“生活世界”中汲取鲜活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身职业实践的自主创新,进而真正将课程打造成一种社会过程,也即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英美报刊阅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承担着实现学科培养目标,孕育学习主体人文素养与独立批判精神的重任,故而其教学方法的理性与否事关课程教育的成败大局。其实,外语教育在其一百多年的沧桑历程中不断处于一种话语的断裂和偏差状态。在时处转型阶段的今日,我国的外语教育在课堂实践、评价方式和师生协同等方面都需要一种有别于几十年传统思维方式的探索途径和理论思索。而后方法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对外语教学有着极大启示的指导性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外语教育的话语进程与现实迷思。有鉴于此,将后方法教学理念科学实施于英美报刊阅读课堂也必将让现时的外语教育远离功利主义的世俗尘嚣,转而去培育学生广袤而深邃的思想意境、合理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强健而多样的分析能力,最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关照下切实贯彻党的外语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7).
[2]董金伟.后方法视角的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
[3]端木义万.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114(4).
[6]陶健敏.“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
[7]王蔷.后方法时代与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蔷教授采访稿.[EB/OL].http://www.tjjy.com.cn/xkjyxt/new/yy/ReadNews.Asp?NewsID=670&BigClassID=10&SmallClassID=74&specialID=0,2005.
[8]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9]赵爱国.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4).
[10]郑金洲.重构课堂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19(3).
[11]郑玉琪,郑美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12]Allwright, R. L.Exploratory Practice:Rethink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3(7).
[13]Allwright, R. L.The Death of the Method[Z].Lancaster, England:The University of Lancaster,1991.
[14]Bernstein, B. Class and Pedagogies:Visible and Invisible[A].A.H.Hallsey, J.Floud et al.,Education: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5]Chamot, A. U.&O'Malley, J.M.The CALLA Handbook:Implementing 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M].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4.
[16]Habermas, J. On the Pragmatics of Social Interaction[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1.
[17]Habermas, J.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Lifeworld and System:A Critique of Functional Reason[M],London:Heinemann,1987.
[18]Halliday, John. Technicism, Reflective Practice and Authencity in Teacher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4(6).
[19]Kumaravadivelu, B. 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20]Lacan, J. The Four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sis[M].London:Hogarth Press,1977.
[21]Pennycook, A. The Concept of Method, Interested Knowledge,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89(23).
[22]Scho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London:Maurice Temple-Smith Ltd,1983.
[23]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4]Stern, H. H.Issues and Opin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5]Wenger, 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作者简介:
何永成,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批判话语学及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