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曹妃甸改革开放4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农场造纸业发展始末

戴文杰

八农场的造纸业因改革开放而生,更因改革开放而兴。从1978年第一条造纸生产线建成投产,到20世纪末成为河北省造纸基地,再到21世纪初淘汰落后产能归还碧水蓝天,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兴到转的过程。

我高中毕业时间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有幸到八农场造纸厂上班。那时候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乡镇企业还没有起步,因此,不去务农劳动而能找一份在工厂上班的工作已经很幸运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由此成了农场造纸企业发展过程的见证者。

刚进厂时,企业只有一台1092瓦楞原纸生产线,瓦楞原纸年生产能力1500吨。听建厂的老工人讲,就是这一条生产线,也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首先是缺技术,对搞造纸一点都不懂,一边进行厂房基础建设,一边组织技术骨干到抚宁县造纸厂学习。其次是缺资金,为了节省吊车费用,硬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把两台11立方米蒸球安装到位。也正是因为有建厂过程中形成的团结拼搏、创业奉献的精神,成了以后企业发展的动力,使企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从1979年到1987年,企业又先后新上了一个纸箱厂和三条造纸生产线。造纸年生产能力达3700吨,但产品结构还是单一的瓦楞原纸。

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产品结构,1986年5月,八农场党委开始建设第二家造纸企业——唐海县兴华造纸厂,主要产品为涂布白板纸。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入90年代,八农场的造纸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从造纸厂调到农场党委办公室工作,虽然不再是企业的一员,但对全场范围内造纸业的发展了解的更加全面。

1994年8月,八农场兴达造纸厂动工兴建。到1997年八农场信诚造纸厂(原八农场造纸厂)、兴华造纸厂、兴达造纸厂三家造纸企业年生产能力均达到2万吨以上。产品有瓦楞原纸、箱板纸、白板纸、灰板纸、中高强瓦楞纸等。1995年至1997年唐山市开展“争龙竞虎”活动(即全市乡镇50强为“龙”,企业50强为“虎”)八农场和三家规模造纸企业均登唐山市“龙虎榜”,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样板。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硬,是八农场企业发展的真经和永恒的主题。在2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企业探索出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班组管理、质量管理等一整套企业管理办法。正在八农场造纸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生产经营不断上升的时候,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1996年2月,国务院组织在邯钢召开推广邯钢经验及企业管理工作会议。“邯钢经验”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抓住企业管理“牛鼻子”,创新并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使企业迅速扭转被动局面,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邯钢经验”又为八农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7年,唐海县学邯钢及企业管理现场会在八农场召开,八农场在会上介绍了全场企业厂厂盈利、无一亏损的经验,并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农垦系统得到推广,也为造纸企业二次腾飞插上了翅膀。除了原有企业扩大规模外,农场还接收了原军垦造纸厂,承租了原县属企业隆升造纸厂,并先后建成多家私营造纸企业。到2000年,全场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3家,各种机制纸年产量达到40多万吨,多家企业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为使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的路子,农场组建了河北康达纸业集团,成为在河北省有规模和在全国有影响的造纸基地。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国范围的宏观调控,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步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业整体水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逐步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到新的高度。

从2005年到2010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国发【2005】40号、【2007】15号、【2009】38号、【2010】7号文件,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就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进行安排部署。对造纸的减排目标是到2011年底前,淘汰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年产1万吨以下造纸生产线。由于八农场造纸厂达不到产能目标,所以实行政策关停,八农场的造纸企业由此画上了句号。

八农场造纸业的发展历程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而且也给企业发展留下了历史的印迹。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而且需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我们不仅愿意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还愿意支持结构调整,还给子孙后代一片碧水蓝天。


戴文杰,1963年3月生,1979年在八农场参加工作,1989年9月调农场机关,先后任农场党委办公室主任、副场长、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场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