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40年前念的报纸
有时候,我心里会暗自回放这样一个场景,它发生在40年前的沪郊南汇县书院公社外灶大队。
这个大队有位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有个名叫韩丁(William Hinton)的美国记者,在黑龙江友谊农场借助机械化,一家人种了3000亩地,他拿起报纸,把韩丁种地的故事念给社员们听,并对他们说:
看,这就是农业现代化。
时光飞速流转,这位念报纸的大队书记,后来进了大学读书,又从上海市委组织部起步,30岁已是当时的上海县委书记;他后来当过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管理过上海郊县工业,还曾是上海农委的副书记和副主任,再后来,有过多个上海郊县一把手经验的他,又成了松江区委书记。
当盛亚飞这样回顾他的过去,同样在农村生活过的我,首先想到的却是,在那个中国多数人口都“困守”在农村,每天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的年代,除了他,又会有几个人会捧着报纸畅想,将来有一天要开着拖拉机,一家人种上个几千亩地呢?
让盛亚飞念念不忘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在那次采访中,他冷冷地盯着我说:
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说,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当时农业现代化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到现在还没完全实现”。
这并不仅仅是个励志故事的地方在于,后来的盛亚飞,仍然记得年轻时代的那份报纸,并且用行动证明中国也可以实现。他说,他在松江推动的城乡改革有备而来,这个想法他想了几十年。
在盛亚飞治下的松江,农民们就像韩丁那样驾驶着拖拉机驶入了万亩粮田,并成功跻身“十万元户”,仍在农村的老年农民也不必因为现金收入太少而发愁;更多进城的农民,每年还有一部分来自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分红作为保障;一些改革先行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更是不用买房,却拥有了可以买卖、与乡村居住面积相当的商品房。
2016年夏天,当普遍拥有五六百万元房产的松江小昆山镇农民,纷纷为不断高涨的房价窃喜之时,盛亚飞已在为能早点办完退休手续,四处奔波的路上。当年2月1日,任期已满的他最后一次出席松江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总结起松江九年两个月的工作,他感慨万千地说:
感谢上海市委的肯定,让我的工作最后一站在松江度过,让我和同事们在9年多的时间里,干成了几件具有重要意义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
第二天我突然看到这条新闻,相当不平静地给他发了条短信,当时内心默想,他在松江推动的城乡改革,应该算是其中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