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醒

集醒是《小窗幽记》第一卷,所汇集的都是关于“醒”的慧言慧语。所谓“醒”,是指在浊世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纯真的心灵,不被世俗名声所惑,不为世俗利益所诱,能坚守自己处世为人的底线。

“醒”之难能可贵,是因为在浮世尘俗之中,人们为了追逐名利,难免和光同尘,难免会违心,难免会不清醒,甚至不得不揣着明白装糊涂。保持清醒意味着对自己、对世事不肯苟且,宁愿看到真相也不愿掩饰和回避,所以意味着清楚明白地承受痛楚。保持“醒”其实是对内心良知的坚守,也意味着直面痛苦、承担责任。

作者在这一卷中指出了当时之世人们求名逐利,沉醉于名利或物质享受中,描绘了从上到下,一派昏醉不清醒的世态。

其实,红尘之中,向来皆如此,唯恐求之不得,唯恐得之失去,总是在为了争取什么或者为了保住什么而费尽心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一派熙攘之况,便是世人竞相奔走的真实写照。为了生活,不停奔波,自有其不得已之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内心也真有难言之痛。然竞相奔走,为利为名蒙蔽自己的内心,便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焦灼之中,而一旦人人竞相为此态,整个社会的风气便会呈现出昏昏然的状态,唯以利益为重,唯以浮名为高。这种世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紧张和周旋,也使人的内心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昏昏并不是指对于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不清楚,而是太清楚太充满欲望了,导致人们浑浊了做人的底线,甚至模糊了道德标准。

屈原被流放,在江畔徘徊,渔人问他为什么“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也即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屈原回答说:“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宁愿保持孤独的清醒,也不愿意和其光、同其尘。这展现了一个大写的人的担当精神,也是一个清醒灵魂的写照。

我们不能祈求会有千日之酒,让我们忘记这世间的纷杂。也很难有特效良药,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安宁清醒,但是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欲望,认识到自己的挣扎矛盾,认识到世态真相,变得超脱一些,哪怕是暂时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自己和世相,能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便是理清自己内心,清醒镇定前行的第一步。在那个时刻,在纷繁的脚步声中,便能感受到山花含笑,明月皎皎。

食中山之酒[1]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集醒第一。

【注释】

[1]中山之酒:据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九记载,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人喝了一醉千日。后以中山酒或者千日酒泛指美酒。ft

【译文】

饮了中山美酒,一醉长达千日。而今天世人浑浑噩噩争名逐利,没有一天不在醉中,求名的人沉醉于官场之上,逐利的人酣醉在市井之中,有权势的人因音乐女色香车骏马而迷醉,天下简直成了一个昏迷而不清醒的天下了!哪里能得到一剂清凉散,来为人人解酒呢?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2];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3]

【注释】

[2]射影之虫: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提到:有一种动物叫“蜮”,也叫“短狐”,生活在水中,能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会头痛发热,厉害的至于死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指出,这种叫蜮的虫子,三足,也叫射工,在水中,含沙射人,也有的说是射人的影子。后指背后暗算。

[3]照胆之镜:传说中的神镜,能照见人的内脏。《西京杂记》卷三《咸阳宫异物》载:汉高祖入秦咸阳宫,见“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ft

【译文】

倚仗自己的才能高超而玩世不恭,游戏世间,背后便要提防那些暗算之徒;如果伪装忠厚善良来欺骗别人,面前恐怕有照胆镜,能照尽肝胆让人心事无所隐藏。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译文】

拨得开繁密的花柳丛,看得清局势,才是真的有能力;在狂风暴雨中站得稳,才能见出定力。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译文】

淡泊的节操,是要在繁华俗世的华丽场上磨炼而来;镇定的操守,还要向纷繁复杂的场面上去验证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使人当面称赞你,不如让别人背后不诋毁你;使人在初识时欢喜与你结交,不如让人和你久处而不生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当原其可从。

【译文】

攻击别人过错的时候不要过于严苛,要考虑他是否承受得了;教导别人从善切莫要求太高,要体谅他能否跟得上。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译文】

不体贴人情世故,每条路都是你害怕走的艰难之路;不体察世情,就如在梦中生活,一生都难以实现理想。

结缨整冠之态[4],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5],勿以用之救死扶危之日。

【注释】

[4]结缨整冠:据《左传·哀公十五年》所载:“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是讲子路在卫国的内乱中,忠心护主,最后战斗而死,死前系帽的带子被击断了,他停下来整理,从容而死。

[5]绳趋尺步:指规行矩步,举止合乎法度。ft

【译文】

不要在火烧眉毛焦头烂额的危急时刻,还要讲究结缨整冠的从容之态;在救死扶危的紧急之时,也不能再步步遵循规矩、凡事都不失分寸。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

置身事外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议论的人,应通晓所有利害关系;但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置身事中,应当不计利害尽心处理。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

俭朴是一种美德,但太过分了就是小气,是鄙俗吝啬,反而有失风雅;谦让,是美好的德行,太过分了就是过于谄媚恭顺,或过于拘泥小节,大部分都是出于深心算计。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

怨恨会因为恩德而更加明显,所以让人感恩我,不如恩怨两忘;正是因为有恩德,所以才有仇恨,所以让人知道感恩,不如恩仇都消。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6];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7],吾亨吾道以通之。

【注释】

[6]迓(yà):迎接。

[7]阨(è):同“厄”,阻塞。ft

【译文】

上天让我福薄,我就提高我的德性来迎接;上天让我身体劳碌,我就用内心的安逸放松来补偿;上天阻止我有好的际遇,我就用我的修养来使它通达。

事穷势蹙之人[8]当原其初心[9];功成行满之士[10]要观其末路。

【注释】

[8]势蹙(cù):走投无路。蹙,紧迫。

[9]初心:最初的心意,最初的本心。

[10]功:功业,功绩。行:善行。功成行满指道行圆满,尤指宗教中最终的得道。ft

【译文】

遇到事情到了山穷水尽、时势不可回转之人,要谅解他最初时的动机;而成功之士,要观察他晚节如何。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对于美和丑心里分得太明白,就与事物不相契合;对于贤良和愚笨分得太清楚,也让人不可亲近。应该是内里精明,而外在表现出圆融朴厚,使美与丑、精明和愚笨都得以平衡,都能够得到各自的好效用,才是上天造物的德性和度量。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译文】

仕途虽然显赫,也要常常有荣华过去之后的退隐之思,这样追逐权势的念头就会自然减轻;世上的路虽然纷繁浮华,也要常常思考死后的光景,那么欲念贪念就会自然淡薄。

了心自了事[11]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12]

【注释】

[11]了心:指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12]蚋(ruì):蚊虫。ft

【译文】

把心里的欲望断绝,诸种俗事就能了断,就像是把草连根拔掉,草就不能再长了;如果逃离俗世,却仍然不想放弃名声,那么就仍然留有腥味还能招来蚊虫。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感情是最难持久的,所以到处留情的人最后必然薄情;人的本性有其恒常不变的部分,所以不违背自己本性的人最后不会失掉自己的本性。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译文】

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不能和他说话;喜好议论事情的人,不可以与他共同谋划事情。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译文】

让人觉得甘美的语言,大多是不说他的是非之处;令人愤怒的语言,大多是没有顾及他的利害。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译文】

做恶事怕人知道,说明恶中还有善良的念头在;做善事急着让人知道,说明善处就是恶根。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译文】

贫穷的人愿意周济别人,才是天性中真正的善良带来的福泽;在热闹的场合还能够专心学习,才是心灵中的真正功夫。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译文】

贪得无厌的人,身家富有而心里贫穷空虚;知足常乐的人,身家贫穷而心里充实富有。身居高位的人,看起来身体安逸,其实神思最为劳碌;地位不高的人,看起来身体劳碌,但是心里却平静安逸。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译文】

如果心胸宽广,就是住在偏僻的小地方,也不会有局促的感觉;如果智慧不足见识不高,就是居住在大都市的中心,神情也会局促不安。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13];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注释】

[13]凌轹(lì):欺压,干犯。这里有驾驭的意思。ft

【译文】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才能有凌驾千古的远大志向;对于别人的微小才能也心生怜惜的人,才能有驾驭天下豪杰的雄心。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14],要看他会救。

【注释】

[14]儆(jǐnɡ):同“警”,使人警醒。ft

【译文】

上天要想给人灾祸,必会先用微小的福分来让他骄傲,看他是不是能够承受;上天要想给人福分,必会先用微小的灾祸来使他警醒,看他是不是能够自救。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译文】

世人露出破绽的地方,大多都是从与人交际应酬之处被人发现;指责挑剔的地方,也多是因为出自爱护之心;艰难之处,多是从贪恋之处显现出来。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译文】

凡是情意能留下余韵没有全尽,就会意味深长;凡是兴致留有余兴没有全尽,则有更多的意趣在其中。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译文】

看中等的人,要看他在大节上是否违背规矩;看豪杰,要看他在小处是否有漏洞。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译文】

用七分的正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用三分的痴呆来明哲保身。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译文】

看轻财物便足以使人聚结在他周围,规范自己便足以使人服从,胸襟宽便足以得到人心,凡事亲自率先去做便可以做其他人的表率。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译文】

在最迷惑的时候参透迷惑,那么无处就不清醒了悟;将难以放怀的事放下了,处境就无所不宽了。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

遇到大事和难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的能力;在逆境和顺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襟怀度量;到喜事或怒事临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人群里议论纷纷之时,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见识和见地。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

安详是处理事情的最好办法,谦虚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办法,有涵养包容他人是与人相处的最好办法,洒脱不计较是保养心神的最好办法。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译文】

累积了像山一样的善行,也未必会成为君子;贪图一丝一毫的便宜,便容易沦为小人。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译文】

有智慧的人不与命运抗争,不与法律抵牾,不与真理较劲,也不与大势抗衡。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译文】

在夜气清爽明净的时候,人容易发现自己的良心,而真情是在简单的饮食细节之中可以显现的。所以我与其要求别人,不如让人自己反思;我与其攻击别人,不如使他自己露出破绽。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无事之人好为生事。

【译文】

不耕田而享有食物,不织布而有衣服穿,卖弄口才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所以可知没有正事可做的人就容易惹是生非。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玩世,达人出世。

【译文】

有才华的人治理社会,能干的人获得成功,明白的人能逢到好时势,有名望的人名垂后世,高洁的人能优游于世,旷达的人脱离俗世。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译文】

拖泥带水这个毛病,病根就在于一个“恋”字;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的妙处,其好处就在于一个“耐”字。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译文】

蒲草和柳树注重姿态,到秋天就早早凋零了;而松柏注重本质,经历风霜之后却更加茂盛。

人之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15]当以德消之。

【注释】

[15]客气:宋儒以心为性的本体,因以发乎血气的生理之性为客气。ft

【译文】

人们爱好名节,爱好文章,爱好游侠,都像爱好酒气一样,容易引发自己的血气,当修养德性来消除它。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译文】

神人的话很微妙,圣人的话很简约,贤人的话很明智,普通人的话很多,小人的话是胡乱瞎说。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

【译文】

有时因为一句话就伤害了天地之间的和气,有时甚至因为一件事就折掉了自己终身的福分,所以说话做事一定要检点。能接受好的建议,就像是做生意的人追求利润,一分一厘地积累,自然能成为富翁。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译文】

存一个善意的念头,吉祥的神灵就会随之而来;有一丝恶意的念头,可怕的鬼怪就会随之而至。知道这点其实也算是可以驱使鬼神了。

佛只是个了[16]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17]。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18]

【注释】

[16]了:彻悟,了悟。

[17]了了:明白,清楚。

[18]“不知了了”二句:知道得不太明白就是明白,若知道得太明白就是不明白。ft

【译文】

成佛也只是个了悟,成仙也只是个了悟,圣人已经醒悟明白而自己不知道已经参透。正因为不知道自己已经彻悟了,才是真的彻悟,如果知道自己彻悟了,那就是并没有真的彻悟。

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

【译文】

人一旦有杯弓蛇影的忧疑,便不得安宁,且放宽心地展开双眉;得失就像是梦中用蕉叶盖住的鹿一样,转瞬即难辨真假,还是一场空忙。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译文】

善于沉默就是能言善辩,知道韬光养晦就是知道如何显现自己,混迹于俗世就是藏身,能安心就是舒适的境地。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译文】

怒气收敛自然愤怒就渐渐平息,心神收敛自然觉得言语简洁,能宽容对人自然体会出和谐,能谨守安静自然体会到天地安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译文】

处理事情不可以不斩钉截铁般果断,但心里的本意不可以不宽容,对待自己不可以不严格,对待别人却不可以不和气。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译文】

居住的地方不必没有坏的邻居,聚会的时候不必没有有害的朋友,只有那些能自律能把握自己的人有所得。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译文】

交情先浅后深,先疏远后亲近,先远离后接近,这才是交朋友的道理。

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

【译文】

人生在世苦恼殊多,所以心气要保持温和;在充满欲望的名利场中,内心要保持冷静。

人当溷扰[19],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注释】

[19]溷(hùn)扰:烦扰,混乱搅扰。溷,混浊。ft

【译文】

人在一团混乱扰攘时,心里的境界是很难忍受的;人遇到清静安宁的境遇,眼前所看到的风光和气象自然就不同了。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译文】

小孩子的智谋少,越少就越是保持了内心的完善和完整;成年人的智谋多,越多心神就越涣散。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文】

没事的时候便检点自己是否有闲杂的念头,有事的时候便考虑自己是否浮躁意气用事;得意的时候要自省是否有骄傲矜持的言辞和容色,失意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有抱怨的情绪。时时检查反省这些,从多变少,从有到无,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于是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20]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注释】

[20]“以钝”二句:“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体”是根本的、内在的,指本质;“用”是“体”的外在表现,指现象。ft

【译文】

笔大体上能一月一换,墨的更换要以年来计算,砚则是以百年来计算的。笔最锋利,墨次之,砚是最钝的。难道不是钝的能长寿而锐利的早亡吗?笔是活动最多的,墨次之,砚是最安静的。难道不是安静的能长寿而活动的早亡吗?这样能得到养生的真意。以钝为实质,以静为外在表象,只有这样才能长寿。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译文】

看透了名利这一关,生命才得到小小的休息;参透了生死这一关,才算是得到大的解脱。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

【译文】

隐瞒实情忌讳言及贫穷的人,会死于贫困,因为要胜的心使他如此;隐瞒疾病不愿医治的人,会死于疾病,因为恐惧之心遮蔽了他的明智;隐瞒愚状怕别人说他愚蠢的人,会死于愚蠢,因为他的痴笨之心使他倾覆。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译文】

浮躁的人,必然没有深沉的见识;多存畏惧心的人,必然没有卓越的见解;充满欲望的人,必然没有慷慨的节操;话语多的人,必然没有诚实忠厚的心;勇力多的人,必然没有彬彬有礼的文雅风度。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译文】

把心里的芥蒂都撇开,使我和别人交往更为自然自在,这便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世界。

挥洒以怡情,与其应酬,何若兀坐?书礼以达情,与其工巧,何若直陈?棋局以适情,与其竞胜,何若促膝?笑谈以洽情,与其谑浪,何若狂歌?

【译文】

挥洒笔墨是为了怡悦性情,与其应酬往来,不如独自默坐;知书知礼是为了表达情意,但若要周全巧妙,不如直接诉说;下棋布局是为了遣兴娱乐,如果非要竞争取胜,不如促膝而谈;谈笑可以令人性情和谐,与其戏言放荡,不如狂放而歌。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21];“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

【注释】

[21]无千:形容极多,不计其数。ft

【译文】

“拙”这个字,免除了无数的罪过;“闲”这个字,讨得了无数的方便。

书画为柔翰[22],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

【注释】

[22]柔翰:指毛笔。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ft

【译文】

书画都是毛笔作品,所以铺开画卷打开册页,所看重的是从容的气度;作诗文喝酒都是欢乐场上的事,所以对酒品论诗文的时候,不要太过冷清寂寞。

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

【译文】

读书人不应该因世事分心导致不能专心读书,应该通过读书来通晓世事。

意在笔先,向庖羲细参易画[23];慧生牙后[24],恍颜氏冷坐书斋。

【注释】

[23]庖羲: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24]慧生牙后:原指言外的理趣。ft

【译文】

意念的形成要在动笔写作之前,就像伏羲氏细细参察万物之象而画了八卦之图;真正的智慧在语言之外,就仿佛是颜回在清冷的书斋中枯坐而领略到智慧。

调性之法,须当似养花天[25];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26]

【注释】

[25]养花天:指春天牡丹开花时节。因天多轻云微雨,适宜养花,故称。

[26]妒花雨:摧残鲜花的骤雨称为妒花雨。ft

【译文】

调养性情的方法,就像轻云微雨的天气一样柔和;培养人才的方法,一定不要像狂风骤雨一样残暴无情。

山穷鸟道,纵藏花谷少流莺;路曲羊肠,虽覆柳荫难放马。

【译文】

路径崎岖很难抵达的大山,哪怕是藏着开满鲜花的山谷也少见那些飞来飞去的黄莺;小路弯曲似羊肠,即使柳荫覆盖也难以放养骏马。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

【译文】

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思量寂寞的时候,那一世就不会遭受凄凉的待遇;能于淡泊之处求浓厚,终身就不会过于萧索。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译文】

心领神会的话,不必解释也能理解;没有根据的瞎话,听见了也就当没有听见。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27];侠情一往,云可赠人[28]

【注释】

[27]书能下酒:典出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苏子美饮酒》:苏舜钦读《汉书》,常大杯饮酒。其岳丈杜衍听说,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28]云可赠人:语本陶弘景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ft

【译文】

美妙的情思涌来,书也是能当下酒之物的;豪情一起,云彩也是可以持来赠人的。

密交,定有夙缘,非以鸡犬盟也[29];中断,知其缘尽,宁关萋菲间之[30]

【注释】

[29]鸡犬盟:古人结盟要用鸡血或者犬血滴酒中饮之,以示坚守盟约之决心。

[30]萋菲:亦作“萋斐”。花纹错杂的样子。后因以萋斐喻指谗言。ft

【译文】

亲密的朋友,一定是有前世的缘分,不是因为歃血为盟才这样的;交情中断,是其缘分到头了,和谗言没有关系。

开口辄生雌黄月旦之言[31],吾恐微言将绝[32];捉笔便惊缤纷绮丽之饰,当是妙处不传。

【注释】

[31]雌黄:矿物名。古人以黄纸书字,有误则以雌黄涂之,因称改易文字为雌黄。月旦:即“月旦评”,谓品评人物。

[32]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ft

【译文】

开口就说人是人非,论人高下,我怕真正的借微言来讲大义的事都绝迹了;拿起笔来便是惊人的缤纷华丽之句,可能精妙之处却不能传达出来。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译文】

人如果不能透彻得道,生死老病这四个关口,谁能看透?唯独美人和名将,临老伤病的状况,更为可怜。

日月如惊丸[33]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

【注释】

[33]惊丸:惊飞的弹丸,喻光阴飞速流逝。ft

【译文】

岁月飞逝如一掠而过的弹丸,这就是人的一生,只有静卧可以稍稍延年;尘世的事就像是飞扬的尘土,可说是一场纷扰,只有静坐可得片刻自在。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译文】

平日不做亏心事,世上应该没有痛恨你的人。

暗室之一灯,苦海之三老,截疑网之宝剑,抉盲眼之金针。

【译文】

佛教是黑暗的屋子里点燃的一盏灯,是苦海中那掌舵救人出苦海的梢工,是能斩断疑虑之网的宝剑,是可拨开盲人的眼使其重见光明的金针。

攻取之情化,鱼鸟亦来相亲;悖戾之气销,世途不见可畏。

【译文】

争名夺利的心消清了,鱼鸟也会前来亲近;乖张暴戾之气消失了,世上的路都不再可怕。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34];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35]

【注释】

[34]两个如之何: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35]三个必自反: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谓从各个方面反躬自问。ft

【译文】

天下没有难以处置的事,只要能深谋远虑;天下没有难以相处的人,只要多多反省自己。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译文】

能脱离世俗便是奇特,不同流合污就是清正。灵巧机智而显得笨拙,处事明白却看起来像糊涂,在动中就像是在静中一样。

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安得睡时有清身?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

【译文】

世上的人都在醒着的时候做糊涂事,怎么能在睡着时有清洁的身体?要是想在睡着时有清洁的身体,必须在醒着的时候有清醒的内心。

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

【译文】

喜欢读书不是为了求得死后的荣名,而是为了那些新奇的所见所闻,是心里想要知道的,所以才孜孜不倦地寻求,欲罢不能,哪里是为了名声而令自己的身躯劳碌不堪呢?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译文】

一间屋子,只有六尺地,虽然没有佛堂的庄严,倒也精致;以蒲草作成垫子,衣服当成被子,白天可以坐,晚上可以睡;一盏灯,一炷香,击打几声石磬,敲击几声木鱼;佛龛常关着,门也常关着,好人放进来,坏人尽量回避;不必剃发,不必非吃素,虽穿着儒者的衣服,却怀着修道者的心肠;不贪求名,不图谋利,不要清静之缘,却时时计划解脱的方法;没有挂念,也没有拘束束缚,得空便进来,忙碌便出去;省去了是非和闲气,也不必出去四处化缘,也不用回避尘世;在家即是出家,在尘世也便是出离尘世,佛是何人?佛在哪里?这就是上乘的境界,这就是佛家的三昧真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过我这一生,不管后辈如何了。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译文】

招来客人留下客人,共同欢乐是可喜的,却没有断了尘世里这种互相的依附和牵系;浇花种树,嗜好虽然是清雅的,却也是修道之人的障碍。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译文】

人常常想到得病的时候,那么入世争竞的尘心便会减少;人常常想到死亡的时候,修道的静心自然就会产生。

入道场而随喜[36],则修行之念勃兴;登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注释】

[36]随喜:佛教语言,指见他人行善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礼节性活动等。旧指游览寺院、随人游玩等。ft

【译文】

进入寺庙或者道院随喜的时候,修行的念头就勃然而兴;登上山坡上的墓地而徘徊的时候,争名夺利的心思就顿然消失殆尽。

铄金玷玉[37],从来不乏乎谗人;洗垢索瘢[38],尤好求多于佳士。止作秋风过耳,何妨尺雾障天。

【注释】

[37]铄金: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8]洗垢索瘢:洗掉污垢后还去寻找瘢痕,喻吹毛求疵。ft

【译文】

诋毁诽谤,从来不缺少进谗言的人;吹毛求疵,对于优秀的人尤其苛刻。只把它作为耳旁风,小雾是遮挡不了青天的。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译文】

真正的放肆不是饮酒的时候放声高歌,假装矜持才偏偏在大众之前卖弄。看透了世事,自然不会看重功名;认得清当下的真相,所以才会常寻到安乐之地。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译文】

谈论佛门万物皆空的道理反而被这个空幻的道理给迷惑住了,沉溺在虚静里便往往为虚静所束缚。

旧无陶令酒巾[39],新撇张颠书草[40];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吾心了了。

【注释】

[39]陶令:即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世称“陶令”。酒巾:典出陶渊明用头上葛巾漉酒之事。《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

[40]张颠:即唐代书法家张旭。史载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奔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ft

【译文】

过去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嗜酒之好,最近也把书法的爱好扔掉了;倒不妨与世人一样昏昏沉沉,只是问内心是否清楚明白。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粱[41]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42],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注释】

[41]膏粱:指精美的食物。

[42]菑畬(zīyú):指垦荒、耕耘。《尔雅》:“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ft

【译文】

以书籍经史作为园林,以歌诗吟咏作为吹拉弹唱的音乐,以理法精义作为美味的食物,以著书立说作为华美的衣服,以诵读作为耕田,以做笔记作为积累财物,以前人的贤言懿行作为良师益友,以忠诚信义忠厚恭敬作为修行,以做善事有善果作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作为极乐世界。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43]

【注释】

[43]情识:犹情欲。ft

【译文】

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云霞烟影里看得到自己的真实本相,方才悟出形骸肉体是精神的枷锁;听自由自在的禽唱鸟鸣而悟到自身的本性,方才知道情欲和识见都是伤害人性的凶器。

平地坦途,车岂无蹶?巨浪洪涛,舟亦可渡;料无事必有事,恐有事必无事。

【译文】

平坦的路途,车子难道就不会翻倒吗?巨浪大波,小船也可以渡过;预料没事必然会有事,恐怕有事必然会没事。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译文】

富贵之家,常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之家。

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

【译文】

两个刀锋相碰便都会受伤,两个强者相互为敌双方便都会陷入败局。

商贾不可与言义,彼溺于利;农工不可与言学,彼偏于业;俗儒不可与言道,彼谬于词。

【译文】

不可以和做生意的人讨论义,因为他们沉溺于利润和利益的计较中;不可以与农民和工匠讨论学问,因为他们偏执于自己的手艺;不可以与凡俗的儒者讨论道,因为他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并拘泥于词句。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译文】

明艳的云霞很可爱,转眼之间就成空;流水的妙音很动听,听过之后不要留恋。人如果能把美色视作转瞬即逝的明霞,作孽就会减轻;人如果能把乐器及歌声视作流水,就不会伤害自己的性灵。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译文】

人们说上天不会阻碍人富贵,但是禁止人清闲,其实是人自己不能闲下来罢了。若是能随遇而安,不图谋将来,不追溯过往,不被现实所遮蔽,如何不能清闲呢?

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四王考校[44]

【注释】

[44]四王:指佛教里的四大天王,执掌刑罚戒律。ft

【译文】

在幽暗无人的私室中,本以为忠贞和奸邪谁也不能看见,但所做的恶事和善事却忽然被众人喧哗传播;所以自己内心的善恶之分必须非常清楚,比四大护法天王执掌戒律还要严格。

寒山诗云[45]:“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注释】

[45]寒山:唐代著名诗僧,又称寒山子。ft

【译文】

寒山有诗说:“有人来骂我,我心里是非清楚。虽然不应对,但实际上是得到了好处。”这话应该深刻体会。

冯谖之铗,弹老无鱼[46];荆轲之筑,击来有泪[47]

【注释】

[46]“冯谖(xuān)之铗(jiá)”二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贫困时去孟尝君门下做门客,弹铗而歌,说食无鱼,得到了鱼之后,又要车子又要奉送母亲,孟尝君都答应了他,后来他也运用自己的智慧为孟尝君立了大功。

[47]“荆轲之筑”二句:《史记·刺客列传》载:“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筑,古代乐器。ft

【译文】

要是今天冯谖弹长剑而歌,恐怕弹到老也没有人给他鱼吃;荆轲击筑悲歌,乐曲声自然令人潸然泪下。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译文】

与其生前享有美誉,不如死后没有毁誉;与其身体享有快乐,不如内心没有忧虑。

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译文】

富有的时候不节俭到贫穷的时候就会后悔,平常不学习到用的时候就会后悔,喝醉了胡乱说话醒的时候就会后悔,身体安好的时候不调理休息到有病的时候就会后悔。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

【译文】

雕凿石头求取其中的美玉,石头被凿尽了,玉就会显露出来;在沙中淘取金子,沙子被淘尽了,金子就出来了。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

【译文】

贮藏丹砂的地方会变成红色,贮藏墨块的地方也会变为黑色。

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译文】

犯懒的时候可以躺下,不要吹风;想静的时候可以安坐,不要思虑事情;愁闷的时候要有人相对,不要独自闷坐;疲劳的时候可以喝酒,却不可以多吃东西;醉了可以睡觉,不可以淫乐。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48];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释】

[48]冰兢:恐惧,谨慎。《诗经·小雅·小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ft

【译文】

拨开世上的迷雾尘霾,看清世事,心中自然就不会有那种焦灼势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之感;把心中鄙薄世俗的各种心态都丢掉,那么眼前便是一片云开月明、春风拂面的好景象。

市争利,朝争名,盖棺日何物可殉蒿里[49]?春赏花,秋赏月,荷锸时此身常醉蓬莱[50]

【注释】

[49]蒿里:指死人所葬之地。

[50]荷锸(hèchā):扛着铁锹,随时准备埋葬死者。《晋书·刘伶传》载刘伶让人带着铁锹跟在后面,准备随时喝酒醉死了便就地埋葬他。ft

【译文】

做生意就争夺利益,在仕途就争夺名声,到死的时候什么东西是可以带走殉葬的呢?春天赏花,秋天赏月,要离世时,回顾一生觉得此身常常醉处仙境中。

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

【译文】

驷马难追的是人的话,一旦说出,绝对无法收回,所以我想要用三个封条把我的嘴巴封住;时光像白驹过隙一样容易流逝,人应当珍惜每一刻的时光。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

【译文】

一万分的廉洁,只是小小的善行;一点点的贪污,就是莫大的恶行。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发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

【译文】

炫耀奇异显示自己不同寻常的毛病,应该用平和易处来医治;卖弄才华的毛病,应该用深沉来医治;爱说大话华而不实的毛病,应该用充实来医治。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译文】

贫穷不足以让人觉得羞惭,真正可羞惭的是贫穷而缺少志气;卑贱不足以让人觉得可恶,真正可恶的是卑贱而没有能力;年老不足以令人叹息,真正令人叹息的是老了却一事无成虚度此生;死亡不足以让人悲伤,真正令人悲伤的是死了也于事无补。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

【译文】

身体要严肃庄重,意态要闲逸安定;容色要温和文雅,意气要平易温和;语言要简洁舒缓,心地要光明正大;度量要宽宏阔大,意志要果敢刚毅;谋划要严谨周密,做事要妥帖稳当。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译文】

富贵人家应该多学些宽容,聪明人应该常修习厚道。

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

不要把遭遇的不公不顺归罪于命运,一切都应该从人事上寻找原因;不要对世事抱有过高的期望,一切都应该先要求自身。

世人白昼寐语,苟能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

【译文】

世上的人常常在白天醒着却说着梦话,若是能在梦中也说出白天清醒的话,可以说是清醒的人了。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译文】

看世态人情极其变幻无常,反而觉得变化无常的白云倒是寻常的情态;咀嚼世间各味总是成空,那么平淡的流水反而是浓厚的美味。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

【译文】

一般而言,越是聪明的人,最是耽误事。为什么呢?因为聪明往往就会产生一些主意,意见一产生,就不忍割舍了。沉溺于情爱之河欢欲之场的人,都是极聪明人。

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矜庄;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译文】

倘使名利之心没有化解,对妻子儿女也会矜持作态;难言的心事一旦放下,就算在睡梦中都能清醒。

观苏季子以贫穷得志[51],则负郭二顷田,误人实多;观苏季子以功名杀身,则武安六国印,害人亦不浅。

【注释】

[51]苏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纵横家,主张合纵,即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担任合纵长,佩六国相印,盛极一时。后在齐国被车裂而死。他曾在衣锦还乡时感叹道:“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ft

【译文】

看苏秦因为贫穷而奋发图强,最终得志,那么如果近城有二顷田产,使人安于逸乐,不思进取,实在是耽误人;看苏秦因为功名被杀,那么当初封武安君佩六国相印的风光,也是害人不浅。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

节义比白云还要高洁,文章比白雪还要高雅。如果不以德性来陶冶修炼,最终节义与文章都只能成为逞勇斗气的私心,成为末流的技能。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译文】

我对别人有功,不可以自己念念在心,对人犯下过错却不可以不记在心中;别人对我有恩,我不能忘记,但是怨恨却不能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