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棚室萝卜、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棚室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蔬菜全年的产销已经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蔬菜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棚室萝卜、马铃薯作为北方的大宗蔬菜,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为了提高棚室的生产效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生产的发展已经进入必须全面升级的发展时期——棚室本身要升级,栽培技术体系要升级,生产管理也要升级。其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当前棚室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不高、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不高等严重影响效益提高的“瓶颈”问题,将萝卜、马铃薯棚室生产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效益不高与对策
(一)效益不高的表现
根据人们对棚室萝卜、马铃薯生产经济效益进行的粗略调查、统计及分析:20%~25%的农户生产水平较高,效益较好,生产总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亩生产面积可以盈余(利润)1000~5000元;40%~50%的农户生产效益中等,生产总收入与生产成本持平,菜农忙碌一年只能得到自己的人工费;还有约1/3的农户,生产总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为负值。随着棚室面积的不断扩大与南菜北运蔬菜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棚室生产效益仍有下滑的可能。效益上不去,产业发展的底气不足,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也不具备提高技术含量的本钱,更经不起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影响了棚室萝卜、马铃薯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效益的途径
蔬菜日光温室效益提高的潜力何在?提高价格?如果质量不提高,提高价格不太现实!降低生产成本?在目前的生产体制下几乎很难办到!单纯地“跟着市场走”,靠“新”“特”赚钱,这是小农经济的效益观,不是长远之计!要想比较稳定而较大幅度地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可能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向提高单产要效益
在产量问题上,目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认为蔬菜数量已经过关,并已对生产提出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再强调提高单产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更会促使菜价下降。其实,上述现象主要是指不断扩大外延(增加生产面积)而使蔬菜总量继续增加而言。应该看到,棚室萝卜、马铃薯的产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产量提高的潜力较大,如果产量提高了,实际上等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欧洲一些棚室生产发达的国家,虽然蔬菜价格(相对我国而言)较高,但生产成本更高,他们棚室生产的利润主要是依靠高额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如荷兰,棚室蔬菜单产比我国高5~10倍甚至更多,如果他们的产量达不到很高的水平,一样得不到效益甚至亏损。从这个角度看,在我国目前产量较低的条件下,向提高单产要效益,不仅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2.向产业化要效益
我国北方棚室蔬菜生产的面积已经很大,百亩、千亩规模的产区已经很多,但是,从总体来看产业化水平都很低,主要表现在:成片成规模的日光温室群看起来很壮观,但在体制与管理上,实质上还基本上是分散的农户生产;蔬菜产业体系未能真正建立,农户从买种、育苗直到上市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社会化服务有一些,但还没有形成体系,特别是能为整个蔬菜产业体系提供有效技术服务的体系远远没有形成,真正指导菜农进行病虫防治与科学施肥的力量很薄弱或很难到位;由于做不到统一组织与管理,蔬菜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很难衔接;每年都举办培训班教授日光温室强制通风及菜农种菜技术,而真正通过技术商品将技术传给农民的却很少;表面上看,产业化的规模似乎不小,实际上应用的栽培技术中很多仍属经验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多数地区并未建立起来等。产业化的步伐上不去,效益必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水平,一年忙到头只能赚个劳动力钱。只有提高产业化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增产、增值的潜力。
3.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低下也是我国当前温室生产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基本上靠手工操作,而且劳力过于密集,棚室萝卜、马铃薯生产中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产量仅5000~10000千克,产值5000~10000元,农民怎么能富起来?产业化水平提高不仅可以为劳动力在产业体系内的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可以从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中获得效益。这种产业化条件下的规模效益相当可观,不可忽视。向提高蔬菜质量要效益这可能是老调重弹,但当前已经成为阻碍生产提高与蔬菜出口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这里只是强调与蔬菜质量有关的三个重要问题:①建立起产量、质量并重的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②建立起无公害蔬菜生产可靠的产业化平台;③建立起市场质量效益的可靠营销体系。向质量要效益是一条永恒的可靠途径,但如果生产技术还没有从单纯追求高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无公害蔬菜的操作平台还未很好建立,市场营销体系与法规不健全,蔬菜质量的提高仍然难度很大。希望能从蔬菜温室生产突破,打破缺口,力争从质量上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棚室建设与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棚室蔬菜发展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扩大日光温室的面积上有一定的盲目性,浪费资金,效益不高;其二,棚室类型、结构、应用的趋同性。当前,棚室的发展应立足于稳定面积,增加内涵,向效益型方向发展。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温室类型、结构与配套设备,即根据生产的用途与需要建筑不同大小、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棚室,力争经济、实用、现代、高效。抗御自然灾害及抵御逆境的能力较弱,突出的问题是春季萝卜、马铃薯生产中的亚低温影响或低温寒害与冻害以及夏季室内气温过高,这不仅降低蔬菜的产量与质量,同时关系到生产的稳定性。
(二)对策
棚室周年生产一般应有固定的或临时的加温设备,夏季应有一定的降温措施,保证越夏安全。另外一种灾害就是病虫危害,必须采用现代综合防治技术,预防为主,加强监控,将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病虫害防治上应从二元防治(防治-保产)向三元防治(防治-保产-防污染)转变。
三、建立现代栽培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日光温室现代栽培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土地及养分的合理利用,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及土壤连作障碍,便于实行现代蔬菜的营销与管理等。改变目前的连作栽培制度,实行合理的大轮作(温室群的蔬菜轮作);改变目前蔬菜栽培种类选择的随意性,依据生态、资源、地区优势所形成的优势产业实行制度化栽培;可以依据市场的需求改变已经形成的栽培制度,但不能牺牲棚室的可持续发展而取得暂时的利益。缺乏棚室及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没有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就不可能做到最优,这是现代农业与经验农业在技术上的根本区别之一。一提起标准化就必然联系到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其实,自动控制是棚室环境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应根据生产的需要设计与生产统一规格的各种类型的棚室;栽培技术必须实现规范化;环境控制应有明确的标准;实现标准的方法可以依据生产的需要与可能采用复合因子自动控制、单因子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调控方法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具有标准化的意识、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以及具有比较容易操作的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