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果实
一、果实生长过程
授粉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分为细胞分裂期和细胞膨大期。开花后的2~4周,是细胞分裂旺盛、细胞数量增加的时期,此后细胞分裂减缓或停止,为细胞膨大期。上一年秋季积累的养分多少直接影响到花芽质量和细胞分裂数量,如果树体贮藏的养分不足,结实率低,果实细胞数少,果也小;反之,果实就大。桃的生长发育,呈双“S”曲线。第一期,花后30~50天,在细胞分裂的同时,细胞也膨大;此期果实体积、重量均迅速增长。第二期为果实缓慢生长期(硬核期),此时为核的硬化、核胚的发育时期,果实体积增长缓慢,依品种不同,长短不一样,早熟品种短,约1~2周,中熟品种约3~5周。第三期,从硬核后到成熟时的快速膨大期,此期在果实采前2~4周,增长最快,其果实重量增加占总果重的50%~70%;此时果肉厚度增加,果面丰满,底色明显改变,彩色品种着色,果实硬度下降,并有弹性。早熟品种因硬核期短,胚不能充分发育到成熟就进入到第三期,所以种子的发芽率差,裂核多;极早熟品种核还没有硬化,便已成熟,所以农民称其为“软核桃”。有些桃品种不具备典型双“S”形曲线,第一期与第二、第三期都处于逐渐增长的时期,没有明显的膨大期。
二、果实生长与环境关系
1.温度
果实生长发育离不开光合产物,桃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28℃,超过30℃则光合产物下降,还会引起新梢徒长,加重生理落果及果实生理障碍等危害;温度对光合产物运转影响很大,白天形成的光合产物大部分到夜晚运转完成。夜间高温物质运转迅速,低温物质运转缓慢,但高温呼吸作用旺盛,易消耗白天形成的光合产物。因此,为了使光合产物从叶子向果实中运转,在前半夜(放帘后4~6小时)应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15~20℃;在后半夜,为了减少呼吸消耗,应保持较低的温度,一般在10~15℃范围内。果实成熟期间昼夜温差大、夜温低,干物质积累多,风味好。果实着色期后,夜温高,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往往造成果实风味淡、没有充分成熟就软化的现象,严重降低果实品质,甚至失去其商品价值。总之,为了提高设施桃产量和果实品质,设施内白天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8℃以下,夜间实行变温管理,这不但符合桃树生理需要,还可节省营养消耗。
2.光照
桃为喜光树种,对光照极为敏感。光照不足会引起结果不良,坐果率降低,果实发育中途停止造成落果等。一般来说,光照越长,越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和品质提高。在光照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如长期连阴天、枝条过密),常表现枝条徒长,小枝枯死,内膛容易光秃;花芽质量差,坐果率降低;果实着色不良,糖度低,风味差。因此,生长季的疏枝、扭梢等控制旺长的措施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要求树冠内膛和下部的相对光照应在30%以上,以保证叶片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3.水分
适量地灌水,有利于桃果实和新梢的生长。但灌水过多,特别是忽旱忽涝,易导致裂果和新梢徒长;硬核期的大量灌水常引起落果;水分过多,会引起果实糖度下降,贮运性变差。设施生产期间大水漫灌,特别是连阴天和雨、雪天灌水,还会导致空气湿度过大,引起病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