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脏性猝死
①在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中,由于无血流或血流较少,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气可出现血pH值下降。
②心脏骤停时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心室颤动(或扑动)呈现心室颤动波或扑动波,约占80%,复苏的成功率最高;心室停搏时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仅有心房波;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电图虽有缓慢而宽大的QRS波,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常规方法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一般认为,心室停搏和电-机械分离复苏成功率较低。
③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一系列及时、有序的抢救措施。早期识别和救援:根据突发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做出早而可靠的判断,已经确认,立即通知急救医疗机构,同时立刻展开现场抢救。
基础生命支持:早期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除颤。
a.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手掌根部重叠于按压区,手指可相互扣锁或伸展,但不应接触胸壁,术者双肘关节伸直,自肩背部垂直向掌根部加压,使胸骨下陷5~6cm后突然放松,放松时掌根部不离开按压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
b.开放气道:置患者于仰卧位,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托起颈部或用示指、中指将下颌上抬,让下颌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以畅通气道。并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发现义齿应立即取下。气道畅通后,观察3~5s仍无自主呼吸,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c.人工呼吸:如因条件限制无简易呼吸器或不能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应迅速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措施。人工呼吸有效时可见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起伏,肺部停诊可闻及呼吸音。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事项:口对口呼吸时应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1~1.5s;每次吹气量为800~1200ml;每按压30次,连续吹气2次(30∶2);如有条件应尽快使用简易呼吸器或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
d.除颤:是针对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击除颤可使用单相波或双相波,单相波一般从200J起步,如无效,第二、第三次可增至300J和360J,也可首次即予360J除颤;双相波首次150~200J,无效时可重复第一次能量或更高的能量。
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紧急心脏起搏。复苏药物肾上腺素:室颤或无脉性室速,1mg,iv/io,也可气管内给药,每3~5min重复。胺碘酮:可用于胸外按压、电除颤和缩血管药等治疗无反应的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150mg,iv/io,如无效,可追加。硫酸镁:使用指征包括对电击无效的顽固性室颤并可能有低镁血症;室性心动过速并可能伴有低镁血症;尖端扭转型室速;洋地黄中毒,1~2g,iv,10~15min可酌情重复。碳酸氢钠:可用于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三环类抑郁药过量者,常规起始剂量1mmol/(L·kg),iv,以后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或每10min再静脉注射0.5mmol/(L·kg)。
脑复苏:a.改善脑灌注;b.降温;c.脱水,可减轻脑组织水肿和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 1.0~2.0g/kg,iv gtt,10ml/min;25%山梨醇 250~500ml,20~30min滴完,必要时每6~8h重复一次;联合应用呋塞米20~40mg或地塞米松5~10mg;d.预防抽搐,异丙嗪50mg,稀释于5%葡萄糖100ml中,iv gtt;或地西泮10mg,iv;e.高压氧治疗。
注:1.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h内。
2.心脏性猝死者绝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传导异常(长Q-T间期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3.心脏性猝死的诊断思路 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最主要的诊断标准。心脏骤停时,常出现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时呼吸活动可在心脏停搏发生后持续存在1min或更长的时间,如复苏迅速和有效,自动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脏骤停时,常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和发绀。在心脏骤停前如有严重的窒息或缺氧,则发绀常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