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对于乡村旅游,国外学者多从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农业旅游(agricultural tourism)、农场旅游(farm tourism)、村落旅游(village tourism)等不同角度进行界定,这些概念在国外研究文献中具有通用性。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将乡村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这一定义具有指导意义,但将乡村的旅游的发生地点设定为“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明显具有时代局限性。Lane认为乡村旅游应至少具备“地处乡村,旅游活动具有乡村性,小规模化,社会文化的传统性,类型多样性”5个特性,这一论述对乡村旅游特质的描述较为精确。Nilsson认为农场旅游与乡村旅游相比范围较小,农场旅游只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依赖农场和农民开展旅游活动。Inskeep认为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乡村旅游三种旅游形态并无实质区别,而村落旅游特指游客到偏远乡村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旅游活动。实际上,学者们提出的乡村旅游概念一般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乡村环境、传统文化和旅游功能。这是对乡村旅游概念解析的基本理论要素,也是乡村旅游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标志。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差异较大,主要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田园旅游”“旅游农业”“农家乐”“旅游生态农业”等十多种称谓。典型的乡村旅游定义主要有:杨旭(1992)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肖佑兴等(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刘建平(2008)从城乡关系出发,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城乡互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乡村独特的生态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参与、购物等为旅游功能,以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人群迁徙为表现形式,兼具乡土性、知识性、参与性、低风险性的特色旅游活动。
可以看出,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含义,有的着重于以旅游主体界定乡村旅游,有的强调乡村旅游的功能和目的,有的从农业角度来定义乡村旅游,还有的则从城乡关系来阐述乡村旅游。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旅游活动的发生地;二是乡村旅游以乡村所有物以及农村活动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即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文明、浓郁民俗风情、淳朴乡土文化为载体,以利用农村的环境资源、农民生活劳动为特色,集餐饮、住宿、游览、娱乐、购物于一身的综合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乡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分支,既具有一般旅游活动的特点,还具有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1.自然性
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还相对保持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族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国乡村地域宽广辽阔,种类多样,加上受工业化影响较小,多数地区仍保持着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使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从而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2.生产性
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更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可以拓宽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又可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等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文化性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乡村具备特殊的、异于城市的环境、文化和精神等层面的元素。例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等。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和趣闻传说等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突出它在乡村旅游产品中的地位,乡村旅游才不致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而更注重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从而更注重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从而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领略到神秘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村旅游最具吸引力的是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不仅包括各地分异的农业形态,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对自然环境或某种树木、花草、动物、山体和江河等的神秘崇拜及各种宗教传统仪式等。中国几千年的自然文化遗存,从村落建筑到农田果园,从生产方式到生活习俗,从传统意识到行为准则,共同构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这种资源本身的文化含量较高,转化为旅游产品必然具有其突出的、鲜明的文化特性。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形成于过去,影响着现实生活,其丰富性和鲜活性是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源泉,大众性和传统性是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竞争的动力。
4.体验性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农业和农村延伸的成功尝试。它将旅游业项目由陈列观赏式提升到参与体验式的层面,既使游客能够充分欣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为他们提供了众多实践与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在大汗淋漓的农耕忙碌中体会劳作所带来的全新快乐的生活体验,最后还能如愿购得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增进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认识。
知识拓展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
2017年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区域化引导、多元化推动、特色化建设、规范化管理,2017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机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市场监管环境,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保护,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行动方案》具体从3方面提出了13条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一是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对自身欠缺营利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周边餐饮住宿项目等优质资源捆绑方式吸引民间投资;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提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推动民间投资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00个左右,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自驾路线,完善配套指示标识、应急救援等设施和服务。
二是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旅游+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和东北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结对定点帮扶;鼓励各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就近就地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重点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鼓励依托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在符合景区承载力的前提下,在淡季探索实行免费开放日(周),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民宿、餐饮、购物等业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建立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在东部地区重点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宣传推广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在中西部地区选取条件适宜的乡村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结合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调动多方资源增强乡村旅游脱贫富民功能;在东北地区利用气候环境优势,打造一批融滑雪、登山、徒步、露营等为一体的冰雪旅游度假区,统筹周边乡村旅游推出冬季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夏季避暑休闲度假胜地,强化“景区带村”辐射作用。
(资料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技能训练
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某一乡村旅游点的基本信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该乡村旅游点。
步骤:(1)5人为一小组。
(2)分工搜集和整理材料,包括文字和图片。
(3)制作PPT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