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是一门学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规则8 例子要有代表性

即便有大量的例子,可能还是无法恰当地代表被概括的事物。比如,虫子都咬人吗?当然,我们能想到很多咬人的虫子,比如蚊子和黑蝇。我们一上来就会想到它们。毕竟我们都被它们叮过!要想记起有多少种咬人的虫子,我们可能要去看生物教材或者优质的网上资料才行。其实,大部分虫子——蛾子、螳螂、瓢虫(大部分甲虫)等——都是不咬人的。

同理,大量列举古罗马女性对证明所有女性有何种特征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古罗马女性不一定能代表其他女性。这个论证还需要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

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我们通过个人经验获得的“样本”往往是缺乏代表性,甚至完全没有代表性的。实际上,真正掌握代表性人群样本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然而,我们总是在概括其他人的整体特征,大谈所谓“人性”,甚至对本市的下一届选举结果也是一样。

 

错误:

我的邻居们都支持办学债券。因此,办学债券一定会通过的。

 

这个论证说服力不强,因为一个居民区很难代表全体选民。某个富人区支持的候选人可能受其他区所有人厌恶;在大学城学生选区赢得多数票的候选人通常在其他地方表现不佳。此外,即便是街坊邻居,我们也很少能找到有关其整体偏好的最佳证据。那些急于把自身政治偏好公之于众的人很可能无法代表整个居民区的意见。

对“办学债券一定会通过的”的论证需要能够代表全体选民的样本。创建这样一个样本并不容易。实际上,我们往往需要专家帮助,而且专家对选举结果也往往预测错误。过去,电话民意调查通常是通过固定电话,因为当时手机号还没有对公众开放。但是,现在只有个别人群还使用固定电话,而且他们的代表性正在降低。

一般说来,你在概括某一群体时应寻找一个最准确的截面数据。如果你想知道学生对大学课程设置的看法,你在概括时就不能仅靠熟人,或者自己课上学生的意见。除非你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否则,你的个人“样本”就不大可能准确地反映整个学生群体。同样,如果你想知道其他国家的人怎样看待美国,你就不能只问外国游客——因为他们是主动选择来这里的。仔细研究各类境外媒体会使你的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

当取样对象是人类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这一点更基本:取样对象不能自行选择是否接受调查。于是,大部分网站调查和邮件调查就被排除了,因为人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回复。另外,愿意或急于表达观点的人群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而只能代表有强烈立场或大把时间的那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的想法当然也值得了解,但他们可能只能代表自己,未必能代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