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大雁塔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塔南路北口
交通:西安火车站坐41路至大雁塔南广场站下
门票:50元,登塔30元
文保等级:世界文化遗产
推荐评级:★★★★★
今天,在西安市的夜晚里漫步,你会看到大雁塔前的广场上彩灯闪耀,喷泉伴着音乐起舞,市民与游人在水气中流连。视线越过大慈恩寺,便能仰望那灯光辉映中的大雁塔。在白天登上大雁塔,这时你就能感受到,对于西安,这座唐代古塔不可或缺,正如对于在发源地印度渐渐湮没,却在中国开枝散叶的佛教,玄奘不可或缺一样。
公元627年,玄奘步履匆匆地离开长安,几乎是在逃亡。公元645年,玄奘结束了17年的行程,带着从印度取得的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再次见到暌违已久的长安城。这时的他大约不会想到,千余年后的人们将会在一座佛塔前,向早已离去的他致以深深的敬意,无论是沙门还是俗家子弟。
公元600年,玄奘生于距离洛州(洛阳)30多千米的陈河村,俗姓为陈。玄奘的家庭也算得名门,高祖和曾祖做过北魏太守,祖父出任过国子博士,父亲则是隋朝的县令。只是玄奘幼年不幸,5岁时母亲去世,5年后,辞官隐退的父亲也撒手人寰。年仅10岁的玄奘跟随兄长来到了洛阳的佛寺,从这时开始,玄奘的一生便与佛法的光芒紧紧纠缠。
当时的洛阳,有一座声名赫赫的佛寺——白马寺。此寺之所以命名为“白马”,是为了纪念魏晋时期佛教的东传。佛教初创是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一位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看透了人间的生老病死,抛弃一切繁华富贵,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到了公元67年,两位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抵达中国,带来释迦牟尼的智慧。人们感念白马一路辛劳,功不可没,便以之命名中原王朝的第一所官办寺院。
敏慧过人的玄奘在洛阳接受了破格剃度,此时他还只有13岁。佛门清净的日子还没过几年,公元618年,隋帝国最终无法抵挡压抑已久的愤怨,爆发了大规模战争,长安因战火而破败。就在这时,玄奘第一次来到长安,目睹了备受蹂躏的长安,遂决意南下游学,这一走就是7年。
7年里,玄奘访问了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一起辩论佛法。当时,中原的佛经残缺不全,而且在从梵文翻译到汉文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遗漏与曲解。中原的僧人再怎样见闻广博、学养深厚,也过不了缺少原典的坎。正因如此,7年的游学岁月并没有使玄奘满足,一些萦绕于怀的疑问反而更加纠缠。
契机出现在公元625年,玄奘结束游学,第二次来到长安。这次他遇到了正在长安讲经的印度僧人波颇,波颇建议一心求学的玄奘前往印度的那烂陀。此时的印度已不是沙门的家园,当玄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踏上心中圣土时,迎接他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佛塔、佛寺的废墟,在佛祖悟道的菩提树下,玄奘曾失声痛哭。但在印度北方的那烂陀,尚保留着佛学中心的气息,瑜伽学派的权威 ——戒贤法师就在此地讲经,玄奘拜他为师学习5年。
然而,当玄奘还在长安城逗留时,这后来的一切际遇恐怕都是他所想象不到的。波颇的建议打动了他,但他提出的西行请求却遭遇了拒绝。此时的唐王朝毕竟还年轻,况且还要面对又一个新兴于草原的民族——突厥人的威胁。就在玄奘请求西行的公元626年,突厥可汗率领10万骑兵,竟然长驱直入到达长安郊区。唐太宗亲自上马,单骑会可汗,这才将可汗劝退。这个有惊无险的事件也标志着唐与突厥对抗的开始,唐随后就下发了禁边政策,严禁百姓外出。玄奘没有获得跨越边境的特权。直到公元627年,饥荒折磨着长安城中的男女老少,紧闭的城门终于打开,放任长安城里的灾民逃难,玄奘混在灾民中,这才走出了长安城。
此后在河西的凉州(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一边设坛讲经、一边等待出城时机的玄奘收到了当即返回长安的命令,若不是有幸得到凉州的佛教领袖的支持,在两个僧人的掩护下得以离开,玄奘的路途恐怕就要过早地结束在凉州城了。
在镇守大唐边境的军事重镇瓜州(位于今甘肃省瓜州县),瓜州的地方官员李昌拿来发自凉州的通缉令,通缉的对象正是企图私自跨越边境的玄奘。若不是因为李昌是虔诚的佛教徒,撕毁了官牒,玄奘也难逃被遣返的结局。
绕过严防密守的玉门关,在瓜州五烽之一的白墩子烽火台下,玄奘想要取水,不料最终还是被烽火台的守军发现。幸运再次降临,烽火台的指挥官王祥也信佛,对玄奘恭敬有加,不仅没有惩处这个偷渡者,反而还让守军为玄奘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饮水。第二天玄奘离开时,王祥还建议玄奘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因为那里的守将是他的宗亲,也是佛教徒。
就这样,在一连串佛教徒的帮助下,玄奘才得以偷偷摸摸地跨越大唐的边境,走向西域的漫漫黄沙。回望历史,有时不得不注意到其间的荒诞与讽刺。一项对后世意义深远的事业,在一开始也有可能受到一些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阻挠:西域的沙漠与葱岭的雪顶都没有打垮玄奘,怎么还在大唐的国境内,就偏偏遇上了追缉,落得一举一动见不得光的境地呢?
然而,当玄奘从天竺回来时,丝绸之路的秩序却明显要比去时好得多,这要归功于已经控制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焉耆(今新疆焉耆)等国,正在不懈地对抗游牧民族的大唐骑兵。这次,玄奘来到了于阗国,在这里受到了佛国的礼遇。按理说,这时的玄奘依然还是唐朝的偷渡犯,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寄给唐太宗,希求皇帝原谅自己当年私自出关越境的行为,随后在于阗国等待回音。这一等就是半年。半年之后,大唐的特使来到于阗国,唐太宗原谅了玄奘,并且为他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
对于玄奘和唐太宗,公元648年都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大唐骑兵终于拿下了龟兹国,并将安西都护府迁至此,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四镇,史称“安西四镇”,昭示着唐进一步强化了对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围绕塔里木盆地的地区的统治。能在多种势力交错博弈的西域取得这样的成绩,戎马一生的唐太宗也许会感到欣慰。
也是在公元648年,玄奘第一次来到唐太宗的玉华宫。玉华宫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铜川市,居于山谷之中,就在这里,玄奘将译完的瑜伽学派经典《瑜伽师地论》交给太宗,再次请求作序。玄奘之前曾请求唐太宗为自己翻译的佛经作序,但唐太宗一直没有答应。玄奘忍受了17年跋涉中的千辛万苦,在沙漠和雪山中险些丧命,回来后又日复一日勤勉译经,都是为了弘扬佛教,见到佛法深入人心、佛光普照众生的时刻,而天子亲自题写的序言,无疑是对佛教最好的保护。
太宗这次终于被打动了,赐给玄奘一件价值百金的袈裟,并且答应为玄奘翻译的经书作序。这便是唐太宗亲自写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这篇序言文辞华丽,对玄奘心诚求法的无畏,毫不吝惜赞誉之辞,称法师为“法门之领袖”,以“松风水月”“仙露明珠”喻其清华朗润的风骨。写完这篇序言后不久,唐太宗下诏剃度僧人。大唐一时之间增加了18500多名僧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仿佛重回南北朝时“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岁月。后来,太子李治也亲自写下《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大书法家褚遂良用清秀健丽的笔法演绎了这两篇帝王笔下的文章,成为流传后世的书法精品。
还是在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治感念离世的母后文德皇后的慈母之恩,为了给母后祈冥福,就在长安城南修建大慈恩寺。唐太宗此时已与玄奘过从甚密,遂委任玄奘为大慈恩寺的住持。这一年的玄奘已经49岁了。成为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是一份无上荣耀。唐太宗将这一份厚礼送给了还在长安弘福寺译经的玄奘,大慈恩寺也就成了玄奘创立的法相宗(唯识宗)的祖庭。
公元648年,大雁塔开始修建时,唐太宗已然离世。玄奘上书唐高宗,请求就在大慈恩寺营建一座佛塔,保存那一大批取自印度的经卷和佛像,高宗同意了。这一年是公元652年,就在3年后,武则天将成为唐高宗的皇后,正式踏上掌权的道路。
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是贝叶经,这种载体形式十分古老。制作贝叶经时,首先要采集一种棕榈科树木——贝多罗树的叶子,经过裁剪、烘晒等一番加工,然后用特制的铁笔将梵文刻写在叶子上,再涂以专用的墨汁,字迹就会显现出来。贝叶经虽然经久耐用,但有一大缺憾,便是很容易燃烧。玄奘对贝叶经自然视若珍宝,遂寄望于建造石质佛塔,将火灾阻挡在石砖外。
还在那烂陀留学时,玄奘就在附近看见过一座佛塔——亘娑佛塔。“亘娑”的意思是大雁,相传一位菩萨曾经化身为大雁,摔死在地上,僧人决定埋雁建塔,以示纪念。根据亘娑塔的造型,玄奘设计了大雁塔,还曾亲自背砖运石。不过由于工程量太大,一时找不到足够的石料,大雁塔最终只能用泥砖修筑而成。修成后,玄奘带回的经卷、佛舍利、佛像都转移到这座五层佛塔里。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两通分别根据褚遂良的手迹——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所刻的石碑。
后来,科举考试的新科进士也都会登塔题名,这就是作为唐代读书人梦想之一的“雁塔题名”。也许是因为三藏法师的功德与声望,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一系列统治者的庇佑下,大慈恩寺与大雁塔已经深深刻入唐王室的记忆中,在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时,大慈恩寺与大雁塔才能逃过一劫。这本是“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当时全国上下4600多座佛寺被毁,26万多僧尼被迫还俗,而在长安仅剩下两座佛寺,其中就有大慈恩寺。
不过,如同长安城的许多华宇大厦一般,在唐末的混乱中,大雁塔也遭到了破坏。经过明代的整修,现存的塔身为七层,高约64米,站在塔下,也许还能体验到岑参笔下的“四角碍白日,七云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大雁塔侧面
大雁塔是唐代楼阁式砖塔的代表作。高宗时初建,原为由泥砖建成的五层方形塔,砖表土心。武则天时改建,用青砖修成七层楼阁式方形塔,代宗时又改建为十层塔。由于战乱,至明代塔身残存七层,明人在外表包砌了一层砖,此塔才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的大雁塔塔身高约60米,底座加塔身总高约64米,塔内设有通向塔顶的木构楼梯,可在塔顶俯瞰西安城景象。在塔底层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中,镶嵌有根据褚遂良书写的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所刻的石碑两通。大雁塔脚下的大雁塔广场,凭借大雁塔本身的深厚意蕴,成为亚洲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广场,是西安的观光休闲胜地,无论是游客还是西安市民,都可漫步于夜色中的大雁塔广场,体会唐朝旧影与现代都市景观的融合。
大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