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从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到一名临床营养医生,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次科室间的“跳槽”,但是,从干了二十多年的神经内科过渡到临床营养科,这背后却有着一段痛苦的经历。
2000年底,一张化验单让我从医生成为患者,后来经过肾穿刺,进一步查明肾脏的情况,肾内科医生告诉我一个确切的名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且肾小球已经有1/5出现硬化。
像所有患者一样,生病之后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以为能救我的只有医生,再加上我们是同行,对医生也更为信任。但是,我发现医生并不能让我获得健康。
这并不是说医生无能,我自己就是一名医生,我知道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的认识仍然很有限,医生常常也爱莫能助。就拿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来说,现代医学对这种病仍然有很多未知:病因不明确,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生病这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我开始学习营养学,当我了解到,通过补充某些营养素就能修复细胞,治疗某种疾病时,我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开始试着从营养角度治疗我的肾病。2004年的时候,书店里关于营养方面的书很少,我把能找到的与营养相关的书统统看了个遍,摞起来有一米高。同时,我还把上大学时学过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细胞学等方面的书拿回来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慢慢地,有了营养治疗的思路,我给自己制订了营养治疗方案,把自己当小白鼠一样开始试验。结果,营养治疗竟然真的反转了我的命运,已经拖了四年的肾病,经过半年的营养调理之后,身体完全恢复正常了。之后,我在营养上更加注意,肾病到现在都没有复发,12年了,尿常规各个项目都没有问题,肌酐依然正常。
作为医生,职业的敏感性让我开始认识到营养对健康的意义。我想把营养治疗的方法应用在我一直从事的神经内科患者身上,看会有什么效果。
于是,我恶补了很多关于大脑营养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神经内科疾病和大脑营养素之间的关系,大脑营养素和饮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之后,在门诊面对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也叫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焦虑症、抑郁症、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病时,我一方面依然采用我们以前的诊疗方法,给患者开药,做检查;另一方面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调查,纠正每一个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上的误区,并在病历本上记录下我对患者的饮食要求和运动要求。每个月患者来复诊时我还要再三叮嘱,就这样不厌其烦地说,反反复复地讲,引导患者从源头上控制病因,而不要过度依赖药物、手术。看着一个个患者精气神越来越好,化验结果也随着饮食调整在发生变化,我由衷地佩服大自然的神力。十年,看了十万患者,这让我领会到药食同源的真谛,也为这本书的出版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营养对疾病意味着什么?
在现在医疗服务受到重视的年代,很多患者认为只有药物、手术才能控制住病情,对营养的作用产生怀疑。记得当时有一位患者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是2009年,一个50多岁的女教师因为焦虑症过来治疗。她的焦虑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晚上失眠严重,甚至整夜睡不着觉,白天经常感到紧张不安、害怕、忧虑、烦躁……各种不良情绪让她的精神备受折磨。此外,这位教师非常消瘦,没有食欲,感到全身疼痛、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
焦虑症主要是大脑缺少5-羟色胺所致。5-羟色胺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也被称为“快乐素”,情绪、食欲、睡眠、疼痛等几大生理功能,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面对这位患者,首先,我要让患者睡好觉,于是给她开了安眠药;其次,我给患者开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提高患者神经突触中5-羟色胺的水平。这些方法属于对症处理和替代疗法,都不属于治本,治本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食物补充大脑中缺乏的5-羟色胺。
大脑合成的每一种神经递质都是以特定的营养物质作为底物,就拿5-羟色胺来说,它是由什么营养物质转化的?是由蛋白质中的色氨酸转化的。色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主要从各种动物性食物中获得。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爱吃肉类的人往往都比较开心,情绪状态很好,睡眠质量也很好,倒头就能睡着。此外,蛋白质、磷脂、胆固醇是大脑有机成分的重要组成物质,在大脑里,磷脂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中蛋白质和胆固醇各占半壁江山。研究还发现,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减少,会使细胞膜上5-羟色胺受体表达减少。
我在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时发现她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类和油脂类食物不足,平时只吃点粮食,吃点蔬菜、水果,一个星期吃一两个鸡蛋,很少吃肉,内脏基本不碰。
如果饮食习惯不改变,脑子里的5-羟色胺一直处于缺乏状态,患者就必须长期服药,很难往下撤药。
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专门调查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饮食习惯,发现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和健康人群相比,在碳水化合物(来源于主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方面差异不是很大,但蛋白质类(来自肉、蛋、奶、鱼等)和胆固醇(来自蛋黄、动物内脏等)摄入过少。
于是,我告诉这位教师:“您一定要多喝点牛奶,多吃点肉、鸡蛋,每星期吃两三次鱼,每周吃一两次动物内脏,主食、蔬菜、水果可以按照原来的量继续。”
这位教师听我说完饮食建议,当下就表示了疑问:“夏大夫,您讲的跟别人说的不一样。”这也是我经常遇到的情况,因为提到肉类、鸡蛋、动物内脏等,人们总觉得里面的胆固醇、脂肪是不好的东西,应该少吃。
我用了很长时间来解释食物中的色氨酸与5-羟色胺的关系,但我发现这位患者还是半信半疑。第二个月她过来复诊,我看到她并没有发生变化,因为经过营养调理的患者,体态、面色、精气神等都会有些改善。
当我问她有没有按照我的营养方案去执行,有没有多吃一些肉、蛋、奶、鱼时,她的回答明显有些敷衍:“稍微多吃了点。”
后来,我发现她每个月回来复诊时都到得很早,没有轮到她的时候,她就坐在诊室边的椅子上看着我给其他患者看病。一开始,我也没往心里去,只是明显感觉到她对营养越来越上心。经过五六个月的调理,我发现她的气色、状态越来越好,焦虑状态也在慢慢缓解,于是慢慢给她减药。
一次来门诊,她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爱上看病》,是她自己写的。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明白为什么她每次复诊都来那么早。原来,她一开始并不认为靠营养能调理好她的焦虑症,但是她很想弄清楚,于是每次复诊时都会坐在边上看我给其他患者看病,听我怎么辅导其他患者,有时候还会直接追踪出去,问患者的真实效果如何。一次又一次反复验证过后,她才相信营养可能真的有用,开始按照我给出的营养方案去调整。
结果,没过多久她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营养带来的改变,健康状态越来越好。这之后,她每次过来时都特别高兴,很喜欢看我跟患者去讲解这些营养的问题,就像她在文中说的,已经爱上了看病。
一年后,她的焦虑症状全部消失,睡眠、情绪、身体症状等方面也都没有问题,我开始给她减药,后来全部药慢慢都停了,患者也不需要再来门诊。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2011年,也就是两年之后,我在门诊再次见到了她。不过,这次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她姐姐的问题,她的姐姐被检查出高血压,想找我来调理。但是看完病后,这位教师并没有走,一直在外面等我。我看完其他患者后去找她,她见到我,脸上带着一副真诚而又郑重的神情,跟我提了一个要求:“夏大夫,我想拥抱您一下,行吗?”
我当时愣在了那儿,患者说“谢谢”的很常见,但说要“拥抱”的,她还是头一个。面对这样的请求,我当然不会拒绝。拥抱过后,她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夏大夫,我特别特别感谢您,因为我完全好了,现在我感觉自己像恢复到年轻的时候了,每天倒头就能睡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每天都很开心。”
到现在为止,她的情况一直很好,疾病没有复发,因为她掌握了维护健康的法宝。
从健康、亚健康、亚临床到临床,医生和患者并没有站在一个位点上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医生追求的目标和患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
医生的目标是救死扶伤,帮患者解除痛苦;而患者最想获得的是健康。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轻松地走完一生,而我们医务人员以为只要症状好转就是获得健康,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以为只要用降压药把血压调节到正常就算万事大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以为只要血糖值正常,我们就已经尽了责任。事实上,患者不这么想,患者真正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够不吃药,而且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医务人员过去只是在救死扶伤,能做的就是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患者虽然也会感谢,但都是客客气气地说谢谢,并不像那位教师,是由衷地感谢。
这样说来,医务人员的工作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比如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由于血压太高,不用降压药很容易脑出血。抱着这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当医生的甚至是出生入死、呕心沥血地在工作,加班加点几乎成了每天的常态。虽然很累,但我仍然以自己是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为荣,因为我觉得我的工作是在治病救人,这一切付出都值得。
但是仅仅救死扶伤就够了吗?如何帮助患者回归健康更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可是,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整个医疗体系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上是欠缺的,从学生时期开始,我们学到的医学知识都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救死扶伤的手段,并没有把防病放在首位,对病因不去追踪,而是得过且过,这样肯定不能让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人的健康状态其实分为四种情况:完全健康、亚健康、亚临床、临床。
健康:是指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亚健康: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性改变,会表现出很多不舒服的症状,比如疲劳、免疫力下降等。
亚临床:是一种“无症状的疾病”,通过检查能发现异常,但身体还没有表现出症状,比如通过检查发现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但身体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舒服。
临床:是已经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并且有病理学检查的支持。
很多时候患者感到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告诉患者:“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先回去观察吧。”为什么?因为医生站的位置是临床阶段,而患者此时站的位置可能是亚健康阶段。由于损伤患者的因素一直存在,比如熬夜、精神压力大、饮食不平衡,于是问题持续存在,继续进展,进入到亚临床阶段,此时医生会告诉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有问题了,开了一些药来对症处理,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吃着药,继续犯着原来的错误,然而药物的应用不能阻止疾病发展,只能延缓发展速度,几年后病情发展到了临床阶段,医生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认为已经符合某种疾病的诊断了,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然后开药,或者放支架,或者手术。
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但是患者的心里在想:“我想回到健康状态,我以为吃药能获得健康,但是,看来不能。”
任何时候,造成问题的根源没有找到,所有采取的措施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谁能帮助患者走回去,走回到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我们的健康状态能不能回归?
我自己走回来了,这位患焦虑症的教师走回来了,还有很多患者也走回来了。靠的是什么?生活方式的管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营养调理。
生活方式管理是防治慢病的根本
慢病的病因是生活方式不正确,管理生活方式也就是从源头上去管控造成疾病的原因,是在治本,而药物和手术治疗只是在治标。
所以,对慢病来说,管理生活方式就成了治病救人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疾病发生前找到造成患者不舒服的原因,比如是吸烟造成的?是大量饮酒造成的?是不运动造成的?还是饮食失衡造成的?告知患者,并督促其改正,这样的结果是少生病、不生病,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如果患者已经走到疾病状态,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需要耐心地引导患者找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改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起居、睡眠、心理五大方面,这五个方面哪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慢性疾病的发生。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几乎都不完美,比如一些人严格控制自己,不吸烟,不饮酒,天天运动,按时睡觉,但是很难做到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压力影响,更难做到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实际上属于哲学层面的科学,全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全国有十几亿人口,年龄差异大,工作性质也不一样……因此,营养供给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生活方式管理中,营养管理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给一位患者进行营养调理时,不仅要问饮食习惯,同时还要问是不是抽烟,几点睡觉,脾气如何,运动量怎么样,还要看化验单,看人体成分分析,看CT和磁共振,等等,清晰地知道这些之后,脑子里才能建立起这位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之后,我还会让患者一个月后回来复诊,通过随访评估营养治疗的效果,这样经过一步步调整,直到患者状况越来越好,服用的药物越来越少,重新回归健康。
我写的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提供食谱,里面是我这些年营养调理疾病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用健康管理的思路去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老百姓,我希望人们看到本书后,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或者家人、朋友的影子,从而可以帮助自己或者家人、朋友走回健康的道路。
夏萌
2017年5月2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