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芦笙徜徉马儿斗——苗族坡会
苗族坡会是苗族聚居区各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度过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其中苗族为参与主体,其他民族如侗族等民众也参与节日活动。坡会时间为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节期活动数量较多,将近百个,丰富多彩。
《融水县志》对坡会有这样的描述:“这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在坡上赛芦笙,跳芦笙舞,举行赛马、斗马、斗鸟、对歌、舞狮和鸟枪射击比赛,尽兴娱乐。”芦笙是坡会的重要象征物,它包含着丰富的族群历史与民俗生活信息,这在《融水县志》中同样有详细描述:“历史上各个村寨都有自己的芦笙坪,这是其先祖开辟地方的纪念标志,任何人不得侵犯。故芦笙节一是纪念祖先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二是庆祝丰收。各寨的芦笙坪都有固定地点、固定进坪日期和一定规矩,谁都不得超越。不论轮到哪个寨进芦笙堂,附近方圆数十里村寨都来参加,进场先主后客,男女青年穿着盛装跳踩堂舞。
关于坡会的起源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清朝咸丰末年,六甲河两岸的人民被统治者压迫,无法忍受苛捐杂税便起义反抗。反抗者阵亡,其尸体被葬在大坡村边的坡坪上,并设立“无祀坛”和“无祀碑”。当地民众为了纪念这些战士,将每年正月初四、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设立为纪念日。后因交通不便,纪念地点改为各村寨的中心点,时间改为正月初五、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二是相传清康熙年间,为团结苗族抵抗外敌入侵,双侗寨的族长杨勇寻来一块奇石立在村寨中,用竹子制成三根管芦笙(后改成六管)。他教会大家吹芦笙、跳芦笙舞,在奇石前结盟发誓。此事推动了民族团结,在抵抗外来入侵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往后每年正月初十,各村寨芦笙队汇聚于此,坡会由此形成。三是源于元宝寨寨佬董大王的故事。有一天董大王梦到别人在整呆(地名——编者注)做芦笙坪,还欢快地吹起了芦笙,场面热闹。第二天到整呆去看,发现整呆是个好地方,于是召集父老在此建立坡会,吹芦笙。最后一个说法则说的是从前良寨有一对青年男女到贵州参加坡会,后贵州人认为路途遥远且不安全,便让这对青年男女带些泥土回家做坡会。
芦笙的制作是节日的重要准备工作,一般来说,芦笙制作需要邀请专门的师傅。芦笙制作师正是通过制作一支支芦笙来分享节日的快乐。以融水县安陲乡乌吉村岩板屯的梁炳光为例,他是当地有名的芦笙制作师,从小就在芦笙制作的环境中长大。他跟随父亲到各个村寨中参加坡会,在7岁时就学到了唱歌、吹芦笙、跳芦笙舞等技艺。12岁的时候,他跟随父亲和兄长学习芦笙制作方法。经过数年的研磨,他的技艺精进。梁炳光每年都要制作两百多把芦笙,同时还要修复近千把各种损伤的芦笙。难得的是,梁炳光锐意进取,力求创新,制作出了9管、12管、19管的芦笙,拓展了芦笙的艺术表达能力。由于技艺精湛,口碑良好,他于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实现技艺的代际传承,梁炳光的儿子也加入了芦笙制作的队伍中。
坡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吹芦笙、踩堂和祭祀。各地的坡会都比较相似,坡会活动大多由村寨德高望重之人出面组织。
根据习俗农历二月社后,到八月十五期间是不吹芦笙的。过了二月社之后,芦笙就被未婚男子封存起来。一般而言,芦笙多用于喜庆之时,而不能用于丧事。村里的男子吹芦笙,女孩子则踩芦笙堂(一种集体舞,编者注)。女子穿上美丽的衣服,戴上银饰,和着芦笙曲的节奏,绕着芦笙柱踩堂。这其实是男孩女孩之间的一种交流,用以展示自身风貌,吸引异性眼光。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俗语,背后寄托着苗族人民健康长寿、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社会团结的共同心愿。祭祀时,寨子的男女老少会一齐高吼欢呼,领头人摆放祭品,点香,村民轮流上香,酒过三巡之后便会鸣炮、烧纸钱,接着吹起芦笙,怀揣最纯净的心灵来祭祀先祖。
坡会的活动除了芦笙踩堂,如今增加了烧香吹炮、斗马、舞龙、耍狮、斗鸟、赛马等活动。当地的乡民们积极参加活动,将坡会视为本民族的文化象征。
以重头戏——斗马为例。相传在五百年前,一位苗族部落首领老来得女,姑娘美丽聪明,求婚者无数,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一对兄弟。为了促进公平竞争,首领采取在坡会中斗马招亲的办法,成就了美满姻缘。彼时姑娘崇尚的“斗马精神”,如今逐渐演变成集娱乐、求爱及竞技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
2006年,融水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融水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芦笙、斗马是继承和弘扬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精神已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