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祈秋报,歌唱为乐——壮族歌圩
春祈秋报,歌唱为乐
说起歌圩,我们便会提起广西的三月三歌圩节。武鸣区,距南宁市中心32公里,被誉为“中国壮乡”。壮乡武鸣的民众喜好聚众唱歌、听山歌,其中最为隆重的非每年的三月三歌圩节莫属了,“武鸣山歌多又多,三天三夜唱不完”是当地盛传的一句话。
壮话里把山称为“家”或“欢”。唱山歌叫“唱家”。壮族姑娘通过“唱家”的方式来选择配偶,壮族自古以来“倚歌择偶”的习俗就是源于此的。壮族一直以来都会定期举行集会,用汉话来说就是“歌圩”,壮话叫“欢龙峒”(是到田间去唱山歌的意思),或“欢窝敢”(出岩洞外唱山歌的意思)。
歌圩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歌仙刘三姐是最为人们熟知的。据说在唐朝年间,壮族出了一名叫刘三姐的歌仙。她机灵聪慧,善于用山歌来歌颂爱情与劳动,揭露财主的罪恶行径,这使他们对她恨之入骨,于是在一年的三月初三,一个财主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砍断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三姐,便在三月三举行歌圩,以此歌颂这位美丽的歌仙。歌圩活动的内容分为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即“倚歌择偶”。二是赛歌赏歌,有对子歌、猜歌、连故事,还有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活动,圩期伴有抛绣球、博扇、斗蛋等活动,同时还有师公戏、壮剧、采茶戏等各种文艺演出。
壮族歌圩
尝遍五彩糯米饭,播下爱情小种子
歌圩节的这一天,就像过年一般热闹,家家户户绣绣球,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人们采来枫叶、紫蕃藤、黄饭花、红兰草,用这些植物的汁来做颜料,将糯米浸泡其中,使其染色成红、紫、黄、黑等四色,与白色糯饭组成五色糯米饭。相传,五色糯米饭深得仙女们的赞赏,便流传开来。吃了这种饭,就会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则让小伙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歌圩一般持续两三天的时间,人们在离村庄不远的原野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邀请外村的歌手来此对歌。未婚男女青年是对歌的主角,其他人可以在外边旁观助兴。小型的歌圩一般有一两千人参加,而大的歌圩则有数万人。在歌圩举行期间,歌棚外摆满小摊,人来人往。村庄的村民为这些远道而来参加歌圩的人们提供吃住,不管认不认识,都盛情款待。规模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聚集于此,人头攒动,歌声连绵不断,热闹无比。
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
歌圩最初是原始部落用来祭祀的一种歌舞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有着浓厚的原始气息的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转变成“娱人”,由“舞化”向“歌化”转变,成了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歌圩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和凝聚力,它对壮族的每一个家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凡是壮族人民聚集较多的区域都有歌圩,举办的时间分为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最多。秋季歌圩多集中在中秋节。各地歌圩的举办地点也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的举办一般都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
歌圩的举行多半是选择在农暇时候,但时间和地点不一样,今日是甲村举行,明日就轮到乙村,每村依次举行一次,以轮尽各村为止。歌圩日,对于青年男女来说,是定情之日。他们会着新装、唱情歌、赠信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便成群结队,一起聚在野外、林子里、小溪边、大树旁,尽情地歌唱。
千年流韵,在歌声中传承
和谐的韵律,动人的声音,只有好好地传承下去,才能让这富有大自然气息的传统文化千年流韵。2007年,刘正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歌圩”的传承人。之后,他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助城区文化馆,对后辈对于进行严格的训练,做到了言传身教。
刘正城对于山歌表现的手法十分熟练,触景生情、即席而歌的技艺也应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他打小便在歌风浓郁的氛围下成长,每逢节日、喜庆的日子,耳边都是老一辈歌师、歌手的嘹罗山歌。从十五岁起刘正城便跟随刘炳中师傅,一同到歌圩学习。刘正城20岁起就成为了歌师,现在见景生情、即席而歌的技艺更是精湛,不仅能自编自唱,还有着歌手与歌师的双重身份,镇上举行的比赛,没有一次不获奖。
“三月三歌圩”由壮族历史积淀而成,这个文化母体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是多种多样文化成分的集中表现,是壮族文化的集大成;或者说,壮族文化集中融合于“歌圩”这个特定的文化表现形态上,与整个壮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2006年,壮族歌圩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