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临床检验速查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血液学检验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
【适应证】
1.为红细胞增多、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2.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指标一起用于计算红细胞的平均值。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4.3~5.8)×10 12/L;成年女性:(3.8~5.1)×10 12/L;新生儿:(6.0~7.0)×10 12/L。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方法有仪器法和手工法,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计数。
1.增高
(1)相对增多:
因大量出汗、严重呕吐与腹泻、大面积烧伤及尿崩症等造成血浆水分丢失,导致血液浓缩。
(2)绝对增多:
①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组织缺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②肾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腺瘤、肾盂积水、多囊肾、肝癌等使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降低
通常称之为贫血。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老年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轻度减少。
(2)病理性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不足: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为造血原料缺乏或不足所致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为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贫血。②红细胞破坏过多: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为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红细胞破坏增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化学毒物或药物、脾功能亢进等属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红细胞破坏增加。③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血红蛋白测定
【适应证】
1.为诊断贫血或判断贫血的程度提供依据。
2.与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指标一起用于计算红细胞的平均值。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130~175g/L;成年女性:115~150g/L;儿童:120~140g/L;婴儿:110~120g/L;新生儿:180~190g/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或Hb)又称血色素,其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1.增高
(1)生理性增多:
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
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2.降低
通常称之为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即为贫血。临床上习惯于用血红蛋白作为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Hb<120g/L(女性Hb<110g/L)为轻度贫血;Hb<90g/L为中度贫血;Hb<60g/L为重度贫血;Hb<30g/L为极重度贫血。当RBC<1.5×10 12/L;Hb<45g/L时,应考虑输血。
(1)生理性减少: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②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 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③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
【适应证】
1.对贫血的诊断、程度的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对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0.40~0.50;成年女性:0.35~0.45。
【临床意义】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其高低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有关。
1.增高
(1)红细胞相对增多:
严重的呕吐、腹泻等所致的血浆容量减少可导致血液浓缩,从而使红细胞相对增多,血细胞比容>0.50,在纠正脱水时常需检查血细胞比容作为计算补液量的依据。
(2)红细胞绝对增多:
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生成增多均可使血细胞比容增高,如高原居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对于缺氧所致的红细胞增多,常以此检查作为判断疗效的参考指标。
2.降低
 各种贫血血细胞比容随红细胞的减少而降低,但因红细胞的大小不同,二者下降的程度不一定平行。
四、网织红细胞计数
【适应证】
1.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可作为贫血、肿瘤化疗疗效和病情观察的指标。
【参考区间】
成年人:0.5%~1.5%,平均1%;新生儿:2%~6%。
绝对值:(24~84)×10 9/L。
【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细胞。胞质中残存部分嗜碱性物质,用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呈现蓝绿色网状或颗粒状物,因此得名。
1.增高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及经相应药物治疗有效时;急性溶血时可高达60%~80%;急性失血后5~10天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 12或铁剂治疗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2.降低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时。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 9/L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之一。
五、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适应证】
1.对铅等重金属中毒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可作为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参考区间】
<0.03%。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铅、汞、银、铋、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各类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恶性肿瘤等)。
六、红细胞平均值检查
【适应证】
用以分析红细胞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贫血的病因诊断。
【参考区间】
三种红细胞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其参考区间见表2-1。
表2-1 红细胞平均值的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根据以上三种红细胞平均值可以将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及病因分析(表2-2)。
表2-2 红细胞平均值的临床意义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
【适应证】
有助于对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参考区间】
RDW-CV:<15.0%。
【临床意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增高,说明红细胞大小呈不均一性。Bassman根据MCV、RDW两项参数,提出了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法,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表2-3)。
表2-3 MCV、RDW贫血形态学分类法
八、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适应证】
1.属非特异性试验,对机体有无炎症、活动性病变、肿瘤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2.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
【参考区间】
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也称为Biernacki反应,简称血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
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至分娩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
(2)病理性增高:
见于①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等。②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手术创伤等。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肝硬化等。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的高胆固醇血症。
2.降低
 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一般无临床意义。
九、白细胞计数
【适应证】
1.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2.用于各种疾病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断。
【参考区间】
成 年 人:(3.5~9.5)×10 9/L;新 生 儿:(15~20)×10 9/L;6 个月 ~2 岁:(11~12)×10 9/L。
【临床意义】
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全能干细胞,在造血生长因子及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下,多向、多级分化而成。
1.增高
(1)生理性: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年人。
(2)病理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某些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烧伤,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及某些金属(如铅、汞等)中毒等。
2.降低
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病毒性肝炎、沙门菌属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X线等),肿瘤化疗及某些药物(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反应等。
十、白细胞分类计数
【适应证】
1.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用于各种疾病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断。
【参考区间】
见表2-4。
表2-4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区间(成人)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1)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坏死及大量的细胞破坏,急性溶血、失血,恶性肿瘤,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药物等。
(2)降低:
见于某些感染疾病(病毒感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原虫感染等),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组织细胞病、非白血性白血病等),物理化学药物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1)增高:
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寄生虫病,皮肤病(银屑病、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血液系统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脾切除术后),猩红热的急性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风湿性疾病、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及脑垂体前叶功能降低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2)降低:
见于伤寒、副伤寒,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人群。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1)增高:
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溶血及脾切除术后。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ymphocyte,L)
(1)增高:
①生理性:见于4~6岁以前的婴幼儿。②病理性:见于某些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奇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性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百日咳杆菌、梅毒螺旋体及弓形体等感染;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等;以及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及器官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前期。
(2)降低:
主要见于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等,还可见于因中性粒细胞增多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单核细胞(monocyte,M)
(1)增高:
①生理性:儿童阶段较成年人稍多。②病理性: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疟疾、黑热病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降低:
一般无临床意义。
十一、血小板计数
【适应证】
1.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手术前必做的检查项目。
【参考区间】
(125~350)×10 9/L。
【临床意义】
1.增高
血小板(platelet,Plt)数超过400×10 9/L称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液处在血栓前状态,此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栓措施。血小板增高主要见于:
(1)原发性增多:
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2)反应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及某些癌症患者。
2.降低
 血小板低于100×10 9/L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50×10 9/L称血小板临界水平,此时较易发生出血;血小板低于20×10 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1)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DIC、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输入大量库存血所致的血液被稀释等。
十二、血小板平均容积测定
【适应证】
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区间】
7~11fl。
【临床意义】
分析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1ume,MPV)时必须结合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才更有意义。
1.增高
(1)血栓性疾病或血栓前状态时MPV常增高。
(2)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MPV常增大。
(3)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常先于血小板数量增高。
2.降低
(1)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时MPV下降。
(2)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降低。
(3)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血小板同时下降,骨髓抑制越严重MPV越小。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
【适应证】
用于判断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区间】
15%~17%。
【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
1.增高
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2.降低
 提示血小板体积变小,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
十四、红细胞形态检查
【适应证】
1.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有助于推测贫血的病因。
【参考区间】
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着色、结构一般无异常;椭圆形红细胞约占1%;口形红细胞<4%;裂红细胞<2%;其他异常形态红细胞一般不易见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0.01%;有核红细胞在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新生儿出生一周内可见少量。
【临床意义】
光学显微镜下瑞氏染色后的正常红细胞为圆形,直径6~9μm,大小一致,四周染浅橘红色,中央淡染。
1.大小异常
(1)大红细胞:
直径>10μm,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白血病等。
(2)巨红细胞:
直径>15μm,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小红细胞:
直径<6μm,见于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红细胞大小不均:
指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1倍以上。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
2.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
直径<6μm,厚度增加,染色深,无中心淡染区。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椭圆形红细胞:
细胞长比宽大2~4倍,呈椭圆形,重者呈棒状。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靶形红细胞:
细胞中央淡染区的中心有一圆形深染区,周边呈环形着色,似射击靶形。增高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少量出现见于缺铁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
细胞狭长,两端尖锐,似镰刀状,需做红细胞镰变试验才能见到。主要见于血红蛋白S病(HbS),即镰形细胞性贫血。
(5)口形红细胞:
细胞中央淡染区呈一扁平裂口状。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乙醇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6)棘红细胞:
细胞外周呈不均匀、不规则刺状或钝齿状凸起,主要见于先天性无β脂蛋白血症,又称棘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乙醇中毒、脾切除术后。
(7)泪滴形红细胞:
细胞呈泪滴状,主要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8)裂红细胞:
细胞呈畸形或碎片状,如盔形、三角形、新月形、球形、靶形、芒刺细胞等,主要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DIC、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物理因素所致的红细胞损伤。
(9)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细胞叠连成串。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3.染色异常
(1)低色素性红细胞:
细胞着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重者呈环状,常伴有细胞体积缩小,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2)高色素性红细胞:
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伴有细胞体积增大,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有细胞体积缩小主要见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染淡灰色或紫灰色,因胞质中有少量核糖体等碱性物质残存所致,此类细胞增多提示骨髓增生活跃,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等。
4.异常结构
(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细胞内含有细小或粗大的蓝色颗粒,增高常见于某些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或某些增生性贫血。
(2)卡波(Cabot)环:
在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环形或“8”字形的紫红色细线环,常与Howell-Jolly小体同时存在,主要见于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
(3)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
存在于胞质中的紫红色圆形小体,意义与Cabot环相同。
(4)有核红细胞:
出现见于:①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及急性失血性贫血,因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所致。②红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及骨髓转移癌等。③骨髓纤维化。
十五、白细胞形态检查
【适应证】
1.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有助于推测疾病的病因。
【参考区间】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一般无异常。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变化
(1)核象变化:
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①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粒细胞(指杆状核粒细胞、幼稚粒细胞)>5%。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失血及急性溶血等。如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等增多为极度核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具体表现为: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核左移称为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等;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降低的核左移称为退行性核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伤寒、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等。②核右移:指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用甲氨蝶呤等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此外,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2)毒性变化:
在急慢性感染、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时,常出现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改变。表现为:①大小不均:主要见于病程较长的慢性感染,可能是病原体内毒素使骨髓早期中性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②中毒颗粒:含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越多,提示病情越严重。③中毒空泡:在严重感染时出现。④核变性。⑤Döhle体:是细胞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反映了胞质局部成熟障碍,是胞核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3)其他形态异常:
①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抗代谢药物治疗后。②Auer小体:又称棒状小体,出现在白血病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的胞质中,提示为粒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白血病。③Pelger-Hüet畸形:可无临床症状。但也可出现在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严重感染及应用某些药物后等。④Chediak-Higashi畸形:患者易感染,常伴白化病。⑤Alder-Reilly畸形:患者常伴发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或软骨营养不良。⑥May-Hegglin畸形:与感染无关,且持续终身存在于患者的粒细胞中。
2.淋巴细胞的异常变化
(1)异型淋巴细胞:
外周血见到形态变异淋巴细胞,称其为异型淋巴细胞,多因T淋巴细胞受病毒等抗原刺激增生亢进转化而来,正常人偶见。病理情况下主要见于: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风疹等病毒感染。②螺旋体病、疟疾等原虫感染,立克次体病及某些细菌感染。③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术或输血后继发腺病毒感染。④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粒细胞缺乏症及接受放射线治疗后。
(2)具有卫星核淋巴细胞:
即在淋巴细胞的主核旁边另有一个游离的小核。此种细胞主要常见于接受较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之后或其他理化因素、抗癌药物等对细胞造成损伤时,常作为致畸、致突变的客观指标之一。
十六、血小板形态检查
【适应证】
1.有助于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有助于血小板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参考区间】
血小板胞体很小,直径仅2~5μ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中心部位有若干细小的紫红色颗粒,其周围部分为透明的胞质;无细胞核。在血涂片上,血小板常3~5个成群聚集成团,散在血小板极少见。正常人形态异常血小板偶见(<2%),当超过10%时才具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异常血小板形态包括:
1.大小异常
①小血小板(small platelet):直径<1.5μm,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大血小板(giant platelet):直径 4~7μm,如>7μm,称巨大型血小板,常见于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2.形态异常
可出现蛇形、星芒状、杆状等不规则和畸形改变。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病以及化疗或放疗l周内的患者。
3.分布异常
 ①血小板不聚集:血涂片中血小板散在分布,少见成堆出现的血小板,见于血小板无力症。②血小板过度聚集:每堆血小板数量太多,有时甚至多达几千个,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十七、血液中寄生虫检查
【适应证】
用于诊断相关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疟原虫、微丝蚴、回归热螺旋体、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弓形虫等。
【参考区间】
阴性。
【临床意义】
若阳性,即可诊断为相关的寄生虫病。
十八、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适应证】
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活动期较缓解期阳性率高。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炎、硬皮病及皮肌炎等有时也可查到此种细胞。未找到狼疮细胞并不能否定红斑狼疮诊断,应进一步作相关的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