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临床检验速查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实验室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解释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常范围、参考区间的概念,个体变异在群体变异中的分布。
(2)方法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疾病预测值。
(3)疾病识别值和方法学允许误差。
(4)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如遗传背景、生理波动、年龄和性别差异等。
(5)多种检验检查参比对照,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定期复查并观察动态变化。
一、参考区间和样本分布
(一)参考区间不是疾病的诊断值
1.参考区间
为按一定条件选择的参考个体的测定值,用于确定正常范围的统计学分析,但在习惯上等同于参考值使用;参考区间是正常范围频数分布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正态分布用 (s为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用百分数法,增大有意义者取95%百分位,减小有意义者取5%百分位。无论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均取95%分布区间作为参考区间,正常受试者有5%概率分布在参考区间之外。用参考区间取代正常范围的目的在于用词准确和避免误解,不论用正常范围或参考区间,都是相对的概念,不能机械地用作划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2.参考个体和参考样本群
 参考个体的选择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健康者”定义困难,看似健康其实不一定正常,潜在性和遗传性疾病用一般问诊和体检方法不易或不能发现。其次是参考样本群需要一定的数量,男女样本数须相等;有年龄差异时不同年龄组或年龄段的样本数也须基本满足正态分布;人群抽样不能没有老年样本,而老年人则多有潜在性疾病。因此,正常人群抽样难免混入异常者,参考区间不一定是全部正常者的测定值范围。
3.关于参考区间的代表性
参考区间的代表性受抽样误差和参考区间变异等因素影响。抽样误差由参考个体变异和参考群体变异构成,而参考区间变异则由抽样误差和技术误差构成。
(1)参考个体变异(Si,用标准差表示的个体变异):为个体内变异,包括日内变异和日间变异,主要受饮食、行为习惯、精神和体力活动等因素影响。
(2)参考群体变异(Sg,用标准差表示的群体变异):为个体间变异,不同生理、生化和代谢项目或指标变异不同,主要受遗传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差异和参考样本群数量的影响。
(3)分析技术变异(Sa,用标准差表示的方法变异):为实验误差,主要受标本采集、测试方法、

试剂品质、设备水平、工作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
参考区间变异为以上3种误差的累加,可表示为:
式中: E为参考区间的误差; s为参考区间均数的标准差。当参考个体的变异大、参考样本群的数量少或方法学的精密度低时, s增大,测定的参考区间相应增大。由此可见,参考区间不是一组固定不变的数字,不仅因测定方法而异,而且同一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在不同时期的测定结果,也常有较大的差别。
由此可见,参考区间不是决定正常与异常的黄金标准,不能是疾病的诊断值,仅是一个大致接近于正常人的参考范围。
(二)样本在参考样本群中的分布
1.样本在样本群中的理论分布
 取参考样本群分布的95%范围作为参考区间,由于参考个体的变异,健康者有5%的概率分布在参考区间之外,而病理者也有同样可能的概率分布在正常范围之内。换言之,正常个体与异常个体的测定值分布有交叉,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的测定值分布有重叠。这种交叉或重叠一般仅限于临界范围,可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衡量。如果交叉或重叠范围过多过大,说明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方面均属于不合格,这样的方法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2.样本分布理论的临床意义
 参考个体的变异范围小,参考群体的变异范围大,个体变异在参考区间内的分布虽多数接近均值,但也有可能接近于上限或下限。如接近下限,即使病理性升高参考均值的2~3个 s,仍可在参考区间之内而被解释为正常;如接近上限,即使生理变异升高参考均值的1个 s,也有可能超出参考区间而被解释为异常。换言之,对临界值无论解释为正常或异常都有可能判断错误,因此对边缘结果的评价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测定值越远离参考均值,即 t检验理论的 t值越大,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检验指标的方法学评价
(一)敏感性、特异性与疾病预测值
1.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诊断方法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其特点是提高敏感性往往降低特异性,反之提高特异性又会降低敏感性。用有质量控制的标准程序测定一定数量的疾病人群和非病人群,将结果绘制成2×2分割表(四格表),如表1-2所示。表1-2中纵向疾病组栏反映方法学的敏感性,非病组栏反映方法学的特异性;横向阳性(+)栏反映阳性预测值,阴性(-)栏反映阴性预测值。TP为真阳性,FP为假阳性,FN为假阴性,TN为真阴性。
表1-2 方法学特性评价四格表
理想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应是100%,二者之和等于200%,疾病与非病的分界既无重叠又无干扰,然而这样的诊断方法极少。二者之和小于100%的方法不能使用。

2.预测值和可能性比值
实验室资料一般不是简单的分割正常与异常的界限,而是判断有病与非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能说明此问题,需借助预测值、可能性比值等几个参数。
(1)预测值:
预测疾病与非病的诊断符合率。比率越大,诊断疾病或排除疾病的符合率越高。分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越大,则漏诊率越小。
(2)可能性比值:
预测疾病和非病识别的可能性大小。比值越大,则有病或非病识别的可能性越大,诊断的正确性越高,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越小。

用于评估方法学诊断疾病的可能性程度,比值越大诊断疾病的误诊率越小。

用于评估方法学排除疾病的可能性程度,比值越大否定疾病的漏诊率越小。
(二)ROC曲线的应用
ROC曲线(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或敏感性/特异性线图(sensitivity/specificity diagram),用于方法学评价和疾病识别值或分界值的确定。绘正方形图,纵轴为敏感性即疾病组阳性率,从下至上分度为0、10%、20%……100%;横轴为阳性率[即(1-特异性)],从左至右分度同样为0、10%、20%……100%。取不同测定值相对应的敏感性和假阳性率或(1-特异性)作图,并将各点连成曲线。左上角为敏感度100%和假阳性率0的交点。用于不同方法学评价,越接近左上角的曲线,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好。
用于疾病识别值确定,最接近左上角的曲线切点值(cut off)是最佳分界值,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
疾病筛查应选用敏感性高的方法以减少漏诊;疾病诊断应选用特异性高的方法以避免误诊。
三、疾病识别值和方法学允许误差
(一)疾病识别值和临床决定水平
1.疾病识别值或分界值
是指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识别疾病意义最大的某一阈值,通常取ROC曲线最接近左上角的切点值。一般而言,生理变异大的指标参考区间界限值与疾病识别值不同,如血糖参考区间与糖尿病诊断值、转氨酶参考区间与肝损害诊断值、胆固醇参考区间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评价值、肿瘤标志物参考区间与可疑肿瘤的分界值不同。有时还须根据经验调整,如γ-谷氨酰转肽酶(转肽酶,GGT)用于40岁以上饮酒者肝损害的早期发现,分界值应定在参考区间上限之下;用于肝癌筛查,因肝癌与肝炎的结果有重叠,为减少假阳性结果造成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应定在上限之上。生理变异范围小的指标,如血清 K +、Na +、Cl -、Ca 2+、Mg 2+、P 3-、pH等,通常超出参考区间即有识别意义,超出参考区间及其1/4值(参考区间均值1个s),即有显著识别意义。
2.临床决定水平(clinic decision level,CDL)
是根据病理生理和临床经验而确定的有决定疾病诊断、紧急施治或判断预后意义的一种阈值,同一试验项目可有几个不同的临床决定水平。一般都是由临床医师根据病理生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确定。
(二)实验室方法学允许误差
1.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
 偶然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必须有明确限度。关于方法学的允许误差范围,有不同的意见,并因设备水平和分析项目而异。一般倾向于不超过参考区间的1/4,即参考均值的1个s值。

即参考区间由4个s组成,故 参考区间。
允许误差范围=参考均值的
换言之,测定值的允许误差为该测定值 参考均值的标准差。例如血糖测定的方法学允许误差为:
空腹血清葡萄糖(FPG)参考区间(青年组)为 3 .33~5.55mmol/L
参考均值的标准差(s)=(5.55-3.33)mmol/L×1/4=0.56mmol/L
血糖允许误差范围=测定值
2.应用疾病识别值时须考虑测定值的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是因为任何方法学都不可避免的误差,所以任何一个试验结果都包含有允许误差。例如某患者FPG测定值为7.66mmol/L,如上所述允许误差为0.56mmol/L,亦即7.66mmol/L的允许范围为(7.66±0.56)mmol/L=7.10~8.22mmol/L。换言之,标准方法FPG测定值7.66mmol/L的真实值是在7.10~8.22mmol/L之间。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85)为FPG≥7.77mmol/L和(或)餐后血糖(PPG)≥11.1mmol/L,故该例患者可能为糖尿病(DM,因为FPG8.22mmol/L>7.77mmol/L),但也可能为糖耐量降低(IGT,因为FPG7.10mmol/L<7.77mmol/L)。如按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或WHO糖尿病咨询委员会(WHO,1998)诊 断 标 准,FPG≥6.99mmol/L为 糖 尿 病,虽然无论是7.10mmol/L或是8.22mmol/L均大于6.99mmol/L,应诊断为DM;但是由于血糖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根据一次结果评价,所以应重复测定FPG或加测PPG,必要时(如当PPG结果可疑时)还须做葡萄糖耐量试验(GTT)以确定诊断。
四、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临床检验从项目申请到结果解释是一个包括医生、患者、护士、检验多层次参与的环式运作过程,每一环节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一)检验项目和检验时机的选择
1.不同检验项目在不同疾病和不同病期阳性率不同
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变化,不同的酶升高、峰值和恢复的时间不同,多种酶联合并于不同时间连续多次测定,可提高其临床意义。如在发病2小时内或1周后检测,阳性率降低。又如急性胰腺炎的酶学变化,淀粉酶一般在发病6~12小时升高,持续3~5天,脂肪酶则晚于淀粉酶升高;而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则可不见酶学改变。再如细菌性感染或组织损伤,1~2天内可见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而红细胞沉降速率增速则需要5~7天的时间。自身抗体检测应在激素使用之前,细菌培养应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并且需要连续采取2~3次以上标本以提高检出率。一旦开始有效治疗,则阳性率将显著降低。
2.疾病早期使用有效治疗抗体可不升高
抗体生成约需1~2周才能达到方法学可检出的水平,在起病1周内阳性率很低,2~3周后逐渐升高。其阳性率与测定方法的敏感性也有关,敏感方法可提前检出。此外抗体水平与治疗也有关,在疾病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抗体水平可不升高或轻微升高,达不到方法学敏感性所能检测出的水平。因此感染性抗体只有支持疾病诊断的意义,而无否定疾病诊断的作用。
(二)遗传背景的影响因素
1.性别差异
(1)男性大于女性的项目:
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尿酸(UA)、肌酐(CRE)、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视黄醇结合蛋白、前清蛋白。
(2)女性大于男性的项目:
如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 α 2-巨球蛋白等。
性别差异较大的项目应分别设定参考区间,如UA、CRE、CK、HDL-C;差别较小的项目一般不必单独设定参考区间,如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与性别有关的某些指标如 CRE、肌酐清除率(CCR)、UA、CK、AST等,实际是与肌肉量相关。
2.年龄差异
(1)新生儿:
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乳酸脱氢酶(LDH)、ALP、无机磷、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甲胎蛋白(AFP);血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清总蛋白、CRE、总胆固醇、淀粉酶。
(2)婴幼儿:
增高:血清ALP、胆碱酯酶;血液WBC、淋巴细胞(绝对数)。降低:血液中性粒细胞(相对数)。
(3)中青年:
渐增: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除此之外随年龄变化的项目不多。
(4)老年人:
增高:血清LH、FSH、儿茶酚胺、甲状旁腺激素、ALP、葡萄糖、免疫球蛋白。降低:血清睾酮、雌二醇、降钙素、醛固酮、总蛋白、清蛋白。
60岁后老年人常有多种潜在性疾病。个体之间的变异,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差别较大的项目应设定不同年龄组或年龄段的参考区间。
3.生理差异
(1)妊娠期间:
增高:AFP、 α 1-抗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绒毛膜促性腺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皮质醇、糖类抗原125(CA125)。降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尿素氮(BUN)、胆碱酯酶(ChE)、血清铁、Na +、Ca 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2)日周期节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清晨5~6时最高,夜间0~2时最低。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夜间睡眠时升高。儿茶酚胺昼间高而夜晚低。血浆肾素活性上午升高,傍晚降低。三酰甘油、肌酐、转铁蛋白、血清磷、血清铁下午增高,后者增高有时达2倍。尿素氮、胆红素(BIL),下午降低,过夜空腹则BIL升高。血Ca 2+中午最低,夜间有降低倾向。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BIL早晨最高,嗜酸性粒细胞下午最低,尿胆原午餐后2小时排泄最多。血红蛋白早晨空腹最低,下午4时最高。尿淀粉酶上午较低,晚餐后最高。
(3)月周期节律:
LH、FSH、雌二醇(E 2)、血清磷、CA125随月经周期而变化,E 2在排卵期最高。纤维蛋白原(Fg或FBG)在月经前期开始升高,胆固醇在月经前期最高。
(4)生命周期改变:
绝经期后性激素水平降低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血脂相应升高。
(三)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
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可使儿茶酚胺、皮质醇、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升高。
2.体力活动
 出汗增多血液浓缩,血浆蛋白质和高分子成分,如总蛋白、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ST、ALT、γ 谷氨酰转肽酶、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相对增加。骨骼肌成分,如肌酸激酶(CK)、AST、乳酸脱氢酶释放;CK可超过正常范围的一至数倍,CK同工酶MB(CK-MB)也可见升高,但在总CK中的比值不升高(<5%)。代谢加速,代谢产物肌酐、尿酸、尿素氮增多;K +、P 3-升高,Ca 2+、Mg 2+降低。剧烈运动无氧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增加,碳酸氢盐(HCO - 3)、pH降低;如有溶血发生则K +、游离血红蛋白增多,结合珠蛋白减少并可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应激激素及反应因子,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转铁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降低。长期体育锻炼HDL-C增高。体力活动和肌肉运动的影响可持续数小时或在数小时后发生。
3.进餐
 饮食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与食物的种类和餐后取血的时间有关。
(1)进餐影响的成分: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餐后由于血液稀释,测定结果较空腹约降低0.44%;起床活动后由于体液重新分布,较晨间卧床时增高0.41%~0.88%。门诊患者餐后取血与住院空腹取血两者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正常人普通膳食餐后与餐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受进餐影响明显,应在禁食12~14小时取血,饮水90分钟后基本不受影响。血糖,餐后增高,但正常波动较小,在0.56mmol/L范围之内;糖尿病患者升高明显。糖尿病早期或轻型病例空腹血糖多正常,仅餐后血糖增高,而且多无临床症状。故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筛查,以测定进食不少于100g大米或面粉食品的早餐后2小时血糖较空腹血糖敏感。血清尿素氮和尿酸,由于夜间代谢率降低,早晨空腹尿素氮减少,进餐后则增多。血清电解质和无机盐类,进餐对K +、Na +、Cl -、Ca 2+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无机磷餐后变化与血糖呈负相关,约降低0.1mmol/L,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血清酶学,摄取食物或饮水后90分钟与空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食物性质的影响:
高蛋白膳食可增高血尿素氮、氨氮和尿酸浓度。多食高核酸食物(如内脏)可增高血尿酸浓度。多食香蕉、菠萝、番茄、凤梨可增加尿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排泄。
(3)取血时间的影响:
餐后立即取血,葡萄糖、三酰甘油增高,钾倾向于增高;游离脂肪酸降低约30%,血清磷倾向于降低。高脂肪餐后2~4小时,肠源性碱性磷酸酶倾向于增高,特别是B和O血型Lewis阳性分泌型的患者。餐后血清混浊可干扰某些试验,如使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血清总蛋白增高,而尿酸、尿素氮则可轻度降低。高脂血对梅毒、病毒、真菌、支原体抗体检验也有影响,应空腹取血。长时间空腹对血糖、糖耐量及其他多种试验有影响,例如可增高血清胆红素(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非结合型胆红素血症或称Gilbert病,空腹48小时可增加240%),可降低血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补体C3浓度。
据有关研究,进餐90分钟后除血糖、三酰甘油明显增高,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 α 2-球蛋白轻度降低外,其他多种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为方便门诊患者,除血脂、血清铁、铁结合力、维生素B 12、叶酸、胃泌素等测定应在空腹取血外,在午餐前3小时内取血,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应不会受很大影响。血糖、胆汁酸有时需要在空腹或餐后取血测定。
4.饮茶和咖啡
由于咖啡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分解,一磷酸腺苷(AMP)转变为5′-AMP延缓,使糖酵解酶产物增多;使脂肪酯酶活性增强,脂肪分解,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增多,游离药物和游离激素增多。
5.饮酒
酗酒早期尿酸、乳酸、丙酮增高;中期GGT、尿酸增高;晚期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慢性乙醇中毒,胆红素(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GG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高,叶酸降低。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和乙醇可致三酰甘油增高。
6.吸烟
吸烟可使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MCV、癌胚抗原(CEA)增高,免疫球蛋白G(IgG)降低。
7.药物
多种药物可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1)影响机体代谢的药物:
如激素、利尿剂可导致水、电解质和糖代谢紊乱;咖啡因、氨茶碱可增加儿茶酚胺排泄。多种抗癫痫剂、解热镇痛剂、安眠镇静剂、抗生素、抗凝剂等通过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使肝源性碱性磷酸酶、GGT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合成亢进,血尿酸浓度增高。青霉素可使血清清蛋白和新生儿胆红素降低,AST、肌酸激酶、肌酐、尿酸增高;青霉素钠可使血清钠增高,钾降低。阿司匹林可使血钙降低,血糖增高;普萘洛尔、利血平可使胆红素增高。口服避孕药对多种试验有影响,如可使T 4增高,甲状腺激素摄取率(T-U)降低; α 1抗胰蛋白酶、血清铁、三酰甘油、ALT增高,清蛋白降低等。
(2)干扰化学反应的药物:
如大剂量输注维生素C可使血清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增高,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乳酸脱氢酶降低,隐血假阴性,尿胆原结果减少等。
(四)标本采取的影响因素
1.取血时间的影响
一些激素和化学成分有周期性变化,不同时间取血其结果不同。如ACTH、皮质醇有日间变化节律,应在上午8时和下午4时两次取血,不仅需要了解其血浓度而且需要了解其分泌节律。醛固酮应在上午6~8时分别取立位和卧位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最好在上午8时取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心肌酶谱变化有一定规律,应多次取血测定并须记录取血时间,以便比较其演变过程。
2.患者体位的影响
 从卧位变为直立位,低部位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压升高,部分血浆超滤至组织间质,血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成分如血红蛋白、红细胞、总蛋白、清蛋白、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固醇等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因浓缩而增加;卧位间质液反流回血,使血液稀释,因而大分子成分浓度降低。而容易弥散的物质,受体位的影响则较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立位增加,用以维持血管张力和神经兴奋性,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压恒定,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3.止血带或压脉器
 静脉取血,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可使多种血液成分发生改变。例如压迫40秒,AST增加16%,总蛋白增加4%,胆固醇和尿素氮增加2%;压迫超过3分钟,因静脉扩张,淤血,水分转移,致血液浓缩,氧消耗增加,无氧酵解加强,乳酸升高,pH降低,K +和Ca 2+升高。
4.输液的影响
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取血。输液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使测试反应发生严重干扰,特别是糖和电解质。葡萄糖代谢率正常约为0.35g/(h·kg),如输注5%葡萄糖,在特殊情况下可在输液的对侧肢静脉取血,并要注明在输液中。如输注10%葡萄糖≥3.5ml/min,即使在对侧肢取血,血糖也会显著升高。在一般情况下,推荐中断输液至少3分钟后取血,但也要注明。
5.溶血的影响
红细胞成分与血浆不同,标本溶血可使乳酸脱氢酶、K +、转氨酶(AST、ALT)、Zn 2+、Mg 2+、酸性磷酸酶升高,严重溶血对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铁、无机磷、胆红素的测定以及与凝血活酶相关的试验也有影响。红细胞虽不含肌酸激酶(CK),但可因腺苷酸激酶的释放而使CK测定值增高。
6.皮肤和动脉采血
皮肤采血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或称全血细胞计数(CBC)、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婴幼儿血气分析以及其他快速床边检验,用力挤压可使组织液渗出造成干扰。动脉采血用于血气分析、乳酸测定和肝衰竭时的酮体测定。过多的肝素可降低pH和二氧化碳分压( pCO 2)测定值并导致相关计算参数的错误,注射器内有气泡可改变氧分压( pO 2)结果。
7.血浆与血清
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测定结果高于血清标本;血清含有血液凝固时血小板释放的K +和乳酸脱氢酶(LDH),当血小板增多时血清K +和LDH高于血浆。床边快速血糖测定和干化学法其他血液化学成分测定,虽用全血,其实为血浆,红细胞内成分一般不参与反应。
(五)标本转送和试验前处理
1.及时转送和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
 取血后应尽快转送和分离血清或血浆,否则血清与血块长时间接触可发生以下变化。
(1)由于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血糖以每小时5%~15%的速率降低,糖酵解产物乳酸和丙酮酸升高。
(2)由于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和溶血加重,红细胞内化学成分发生转移和释放,酶活性受影响,血清无机磷、钾、铁、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等升高。
(3)由于酯酶作用,胆固醇酯因分解而减少,游离脂肪酸增加。
(4)与空气接触,pH和 pO 2pCO 2改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细菌学标本必须按要求采取
必须按要求采集标本,否则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并给评价其意义带来麻烦甚至误导。
细菌学标本极易被污染,污染的标本杂菌大量繁殖抑制病原菌生长。条件致病菌也是致病菌,如污染条件致病菌将误导临床,造成对患者的损害以及经济和时间的浪费。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离体极易死亡,应请实验室人员协助在床边采取和接种或立即保温送至实验室检验。室温放置延迟送检,阳性率降低;冷藏的标本根本不能使用。厌氧菌标本采取必须隔绝空气,混入空气的标本影响检验结果,不能使用。
3.微量元素测定标本
 标本采取的注射器和容器必须注意避免游离金属污染。使用的玻璃或塑料注射器、试管或尿容器都需用10%稀硝酸浸泡24~48小时,用蒸馏水洗净,在无降尘的空气中干燥;采血器材需高压灭菌,或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B-D公司)深蓝帽真空管和不锈钢针头采血。
随便采取的标本不能保证质量,其结果不能用于临床评价。
(六)实验室的影响因素
分析检验结果必须了解实验室设备水平和质量管理,没有质量保证的实验室资料是不可信赖的。
1.试验误差的原因、特点和对策
(1)系统误差:
原因:系统(仪器、方法、试剂)劣化,定标错误或管理失当,是造成准确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特点:误差的性质不变,总是正的或负的误差;误差可大可小或成比例变化。对策:质量控制,对系统定期检测、考评、维修或必要时更换,保证系统优化组合。
(2)随机误差:
原因:不固定的随机因素或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又称偶然误差,是造成精密度降低的因素。特点:误差有正有负,正负误差概率相等;小误差多,大误差少,呈正态分布。对策:质量监控,可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必要时重复测定或平行测定,可减小误差。
(3)责任差错:
原因:粗心大意,违章操作,标本弄错,制度不严或管理缺陷。特点:误差或差错的大小和性质不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但可以完全避免。对策:加强人员教育,严格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提高管理水平。
2.结果处理和信息传递
(1)对过高或过低有临床决定意义、与患者生命安全有关的检验结果,在确保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在诊断治疗上需要早知的信息,应提前报告或主动与有关人员联系。
(2)对检验结果必须认真审核,有疑问应及时复查,有缺陷应及时弥补;如有异常发现应予提前报告或与临床医师联系,审核无误应及时发出。做好登录(计算机的或手工的)以便查询并要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
(3)对血清、脑脊液以及其他不易获得或有创采集的标本,应分别保存3天和1周以便必要时复查;对特殊、罕见或诊断不清病例的检验材料,应在-20~-70℃长期保存直至失去使用价值。
五、检验结果综合分析
由于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解释和评价时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资料、疾病流行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全面综合分析。
1.关于血象或全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区间通常为(4~10)×10 9/L,对发热患者来说即使是5×10 9/L,如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应视为降低;或即使为9×10 9/L,如伴有粒细胞增多也应视为增高。因为生理性白细胞分布虽有较多机会接近参考均值(7×10 9/L),但也有可能接近于上限或下限。假如患者生理分布在参考区间下限,例如5×10 9/L,病理性增高为参考区间的一半(2个 s),例如3×10 9/L,仍未超出参考区间;如生理分布在参考区间上限,例如9×10 9/L,病理性减少参考区间的一半,例如3×10 9/L,也还在参考区间之内。发热和白细胞变化是对病原刺激的共同反应,此时WBC虽然表面在参考区间之内,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中性粒细胞的改变已足可以说明其病理性增减。
2.女性患者的尿常规检验
如尿白细胞增多同时见有大量鳞状上皮细胞,提示白细胞来源于阴道或外阴而非尿路。此时用消毒纸巾清洁外阴和尿道外口后留取中段尿(尿流的中段)检验,则可避免阴道和外阴分泌物的混入。尿常规检验,凡女性患者均应留取中段尿,即使不清洁外阴也可减少污染。
3.转氨酶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临床医师当发现血清转氨酶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时,不要忘记与肝有关的寄生虫感染。对不明发热或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疫区或来自疫区的转氨酶增高者,应做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一些慢性血吸虫病例常因转氨酶升高而被长期误诊为肝炎,由于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经结肠镜检查及结肠黏膜活检,始得到明确诊断。
4.如何评价血脂结果
 评价血脂不应仅根据报告单的参考区间确定高低或是否为合适水平,还必须结合年龄、有无冠心病(CH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等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例如60岁以上老年人,无CHD、无AS等其他危险因素,也无HDL-C降低,胆固醇(TC)小于5.69mmol/L属于期望水平,小于6.47mmol/L属于边界范围。如有CHD或AS等其他危险因素或有HDL-C降低,TC应小于5.17mmol/L为期望水平。如年龄小于30岁,即使无AS等其他危险因素,TC大于5.17mmol/L即应视为增高水平;如有CHD或AS危险因素,TC以小于4.65mmol/L较为适宜。
TC=HDL-C+non-HDL-C。HDL-C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延缓作用,而non-HDL-C则具有促进作用。non-HDL-C包括LDL-C和VLDL-C两种胆固醇,而以LDL-C对AS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当TC增高时应分析其组分胆固醇的水平或比率,分清主次,不可一概而论。
5.评价甲状腺激素必须结合TSH水平
由于甲状腺疾病可原发于甲状腺,也可原发于垂体或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又受非甲状腺疾病的影响,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方法设定的参考区间也有所不同,所以同一轴系不同水平激素的联合使用,无论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都更有意义。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高敏法测定的TSH比甲状腺激素更为敏感,更为重要。
6.分析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由于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有限性,除考虑测定值水平、观察动态变化外,还必须结合超声波、CT、MRI等影像检查和必要时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才有可能减少分析判断上的失误。对一时不能确定或有疑问的结果,应及时复查并观察其动态变化,以探明原因和总结经验。经验证明即或是病理组织学检查,也难免有失误;应提倡联合看片,多人会诊,集体讨论诊断,以提高病理诊断的正确性。

(龚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