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肛周脓性分泌物

肛门周围脓性分泌物是指肛周脓肿破溃及溃后久不愈合或愈而复发、脓血滴沥不断的症状。可根据排出的脓汁的性质、气味、颜色、量的多少、时间长短、混杂物及排出位置来全面考虑。
一、原  因
1.肛门直肠周围感染
肛窦炎引起的肛门周围脓肿、肛裂感染、痔感染、会阴部手术感染(痔注射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骶尾骨骨髓炎或骨结核等。
2.肛门周围皮肤病
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肛门腺炎、蜂窝织炎、肛门湿疹、粉瘤、尖锐湿疣、平滑肌瘤、血管瘤感染等。
3.全身性疾病
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并发肛周脓肿。
4.外伤
枪刀伤、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
5.肿瘤
肛管直肠癌破溃或波及深部、平滑肌瘤、血管瘤、皮脂腺囊肿等感染,骶骨前畸胎瘤等。
6.其他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放射菌病、直肠憩室炎等感染等。
二、常见部位
肛周脓性分泌物一般依据病变位置深浅分以下四个部位:①肛门周围皮肤及皮下脓肿;②肛管及坐骨肛门窝脓肿;③直肠内脓肿;④骨盆直肠窝脓肿。
三、诊断依据
1.视诊 观察局部脓液及皮肤状态。脓汁厚稠,色黄量多,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急性炎症。混合绿色脓汁,应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脓液色黄而臭,多属大肠埃希菌感染;脓液清稀呈米泔样,多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脓血相混,夹有胶冻样物,应考虑癌变。皮肤红、肿、热、痛是急性炎症的表现,皮肤不变色或色暗,无明显热、痛,多是慢性炎症,如结核等。
2.指诊 指诊对查清脓肿的形态、性质、有无瘘管、瘘管走行、波及肌肉层次等都有重要作用。
3.探针检查和亚甲蓝检查确定瘘管走行、内口位置。
4.内镜检查观察直肠内有无内口、瘘道及其他病变。
5.X线碘油造影。
6.脓汁细菌培养和活组织检查。
四、鉴  别
1.毛囊炎好发于尾骨及肛门周围,有排脓的外口和短浅窦道,特征是在外口内有毛发和小毛囊。
2.化脓性汗腺炎好发于肛周皮下,有广泛的病区和多个流脓的疮口,疮口间可彼此相通,形成皮下瘘道,但瘘道不与肛门齿线与直肠相通,有广泛慢性炎症和瘢痕形成。
3.骶尾骨骨结核病程较长,有全身性结核病史及结核症状,X线摄片后可见骨质损害,与肛门直肠病无关。
4.骶骨前畸胎瘤临床有时与直肠后脓肿相似,但直肠后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及分叶。X线检查可见骶骨前有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或一侧,可见散在的牙齿等钙化阴影。
5.肛门直肠瘘是肛周皮肤外口与齿线附近或直肠壁内口相通的瘘性管道,详见肛瘘。
6.依据分泌物的量、色、质、味,亦可做出鉴别。脓液色黄稠量多,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黄白相间,稠厚而臭,多是大肠埃希菌感染;稀薄呈米泔样多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