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之滨蓝靛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蓝靛厂历史沿革

阿理·杨海鹏

蓝靛厂乃京西古镇之一。此名大约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原名靛园厂,隶属于明代内府内织染局。《明史·职官志》记:“城西蓝靛厂为此局外署。”以种植蓼蓝、马蓝、吴蓝等蓝草为原材料,加工“蓝淀”“靛蓝”“靛青”等制作染料的“工厂”。是北京明代官办的手工业基地之一。

万历帝为圣母祝寿,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在蓝靛厂基址上改建娘娘庙,供碧霞元君,名护国洪慈宫。俗称西顶庙。从此蓝靛厂名存实亡。蓝靛厂之名成了地地道道的地名了,至今(2018年)已有近430年的历史了。

蓝靛厂:东有800年川流不息的养“木”之水——即长河。水是生命之源,人受大益。

西有藏“金”之所,太行支脉——香炉峰。成天然屏障,一方百姓不受西风凌厉与雾霾之污染。

南有永安万寿宝塔,凭塔顶的铜质鎏金宝瓶之“祥光”,普照八方来客。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幸哉!吉哉!

北:左有“文山之笔”——玉泉宝塔,右有“翰海墨池”——昆明湖水。潜移默化,培养一方晚生之人文心智。蓝靛厂“镇”得天地之优良“源气”,实乃上风上水。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之内的项目之一。蓝靛厂四至空间环境文化,值得深入研究。

历史悠久的村落名与河流

南坞:是至今发现本地区最古老的村名了。南坞与北边邻村中坞、北坞,三村之名是清代以后才用“坞”字。实属同音别字,正字应用“务”字。明万历年沈榜编著《宛署杂记·街道》记:“南务村、中务村、北务村”。记载最早的大约要数明·嘉靖年张竹坡编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麦庄桥、南、中、北务,门头村。”“务”乃旧时代收税的关卡。

北京历史上的“辽金时代”,通往西北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主路;一条是辅路,“南务”就是辅路上,进京的最后一道税卡之地。十字路口穿南务村而行,南务又是交通枢纽。

金中都西北门即会城门,此门外西北向,有地名:羊坊店。想当初分南店、北店。明·张竹坡《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曰:“羊房北店,……羊房南店。”往北行、穿南务——中务——北务——红山口——南羊坊——屯佃——马房——长乐——章村——(北)羊坊——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此路走南口往南行,叫羊坊的地方就有三处,故也称此路为“羊道”。

从元大都的和义门,到明代又改称的西直门一路均向西山走来,南务又是此道东西的近中心交界之地。十字路口南边路西,老年间有一口水井,井口是一“战鼓”形状的,因多年打水,人用与牲畜用,尤其是饮群羊,年所多历井口内磨出十五道沟儿来。北京有一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据说就源于此井。20世纪60年代末,因没有“文物意识”把此井口砸成数半,作堆草帘、苇垛捆绑绳子的坠儿了。从井口想象用水量之大,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当时热闹场面的“红火劲儿”,就可想而知了。

至元二十年(1283年)九月,元大都基本建成,旧城市肆、局院、税务皆徙入大都。第二年,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迁旧城居民入新城。又三年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拆旧城城墙,填沟壕。旧城各类商业市场均已转移他处。红山口往南行进的“辅路”基本结束了他的使命——收税关卡。

南长河:金朝翰林韩玉所规划、建言的闸河开凿于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和五年(1205年),在引高粱河时自应一并引入了已通到紫竹院的七里泊(今昆明湖)水。正因为这时的高粱河已经有了七里泊的接济,所以才有能力和白莲潭(今积水潭)共同充灌闸河通漕。这次工程不但引发源于紫竹院的高粱河及白莲潭为闸河之源,而且还远引了今昆明湖的湖水以济漕运。人工开挖,成就了长河水道。长河自始至今(2018年)已有813年的历史了。

蓝靛厂的创立与商业街的东移

蓝靛厂创立于明万历年间。是根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张竹坡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东城·朝阳、东直关外,城东南角大通桥(东)……蓝靛厂。”“西城·(广安门外)莲花池(西)……打靛厂。”张竹坡的《坊巷胡同集》前记“麦庄桥”后记“南务”中间就没有“蓝靛厂”之名的记载。只能说此“蓝靛厂还没有创立呢”。

明·沈榜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升任宛平县知县。沈榜到任后,留心时事,搜求掌故,并根据署中档册文件,编著了一部《宛署杂记》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刻本出版。前后三年时间。《宛署杂记·第五卷·街道》记:“(广安门外)羊望店(今羊坊店)、吴家村(今吴家场),打靛厂(今靛厂村、西靛厂)。”《宛署杂记·第六卷·力役》记:“有各衙门之役,……蓝靛厂靛户三名,每名银肆两。”笔者认为;这里记载的“靛户与每名银两”是为“靛厂村记的账”与麦庄桥北的“蓝靛厂”无任何关系。也说明此“蓝靛厂”还没有“户头”呢。

万历十八年(1590年)为靛园厂建关圣庙一座。有碑记证明。根据上述张、沈的二书籍记载与建关圣庙的因由,笔者推测,蓝靛厂创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左右。

种植蓝草,制作染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400年前的后魏时代,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就有记载,(白话全译)卷第五·种蓝:“三月中浸泡种子,发芽后就开畦下种。五月雨后,趁地还湿润之际,即拔起移栽。七月经过严密的制作加工蓝淀就这样做成了。种十亩蓝,可抵得上种一顷谷田。能自己制成染料,获利又超过一倍了。”《齐民要术》一书对“蓝”的栽种介绍,对种植者的收获及财贝,对一般百姓的经济生活,也是非常可观的。既改变了经济状况,又繁荣了商业市场。

南务的十字路口,道东就是后来的横街村。想当初可以说“横街”是南务村的横街,自然是喝水吃饭,打尖歇脚,类似驿站。也是土特产的集散地。改朝换代,失去了“辅路”的功能。而且,靛园厂又建在东边的长河西岸。靛园厂前是一条东西向大道,尽东头即是路北,就是“大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道士李明道募化重修的“立马关帝庙”。与靛园厂东,一墙之隔紧邻,创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建盖的“关圣庙”。蓝靛厂凭着人缘、厂缘、关公之道缘,成就了一条商业买卖街。笔者另有拙文《蓝靛厂的商业街》,故此不再赘述。靛园厂大约“红火”了20年,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在此改建了西顶娘娘庙。凭着西顶庙的“势力”,蓝靛厂一地名,影响扩大了,名声也叫响了。

清代的蓝靛厂镇

清朝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占领北京,旋于十月定都于此,从而开始了清代北京的历史时期。蓝靛厂地区百姓顺应历史潮流,按着人类天性的本能,求得“生存”,按天时应景种庄稼,按规矩、和气生财做生意。企盼求得平安过日子。百姓明言:谁当皇上我都得谋生劳动干活。一晃儿时间都过了一甲子了。皇帝要敕修西顶庙。《重修西顶广仁宫碑文》记载:“……岁在戊子(1708年),发内帑,命有司鸠工重葺之。阅一载而落成。栋宇穹然,垣庑翼然,殿寝秩然,丹萑灿然。瞻拜其下者,虔肃有加焉。

朕于万几之暇,亦往展礼,仰祝圣母之厘,俯介生民之祉,以祈纯嘏,以巩皇图,颜其额曰“广仁宫”。群臣请立石以纪之。……”西顶广仁宫大门前及左右建起三座牌坊。正前牌坊坐落在戏楼石桥北,内额曰“泰岳同瞻”,外额曰“坤贞普育”。左右牌坊坐落在大门左右八字墙外不远处。左面即东面坊内额曰“安贞福地”,外额曰“弘育仙都”。右坊内额曰“资元真境”,外额曰“怀保春台”。三座牌坊内外额均为康熙皇帝亲笔书写。西顶庙重修大工告竣,康熙赐题宫名,亲书楹联匾额,“万几之暇,亦往展礼。”亲临现场。给西顶庙带来了极大的正面影响。宫门前的三座牌坊,给蓝靛厂商业街增添了新的景观。《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四月十三日,西顶广仁宫开光,帝乘轿出圆明园西南门至万寿山鉴远堂,进早膳,听政。乘船至长春桥码头,至广仁宫拈香,复乘船至昆明湖……”“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四月十五日,皇太后、内廷主位往广仁宫拈香,去泉宗庙、万寿山凤凰墩二处。”北京地区的娘娘庙著名者计五顶,(除妙峰山金顶之外)唯有西顶皇家曾前来朝觐、拈香。与他处无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西顶》云:“每至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每开庙时(朝廷)特派大臣拈香,他处无之。”西顶广仁宫在清·乾隆时期即达到鼎盛。后来京西金顶妙峰山“伙势”后,香会圈里还有一项“当然项目”呢,“朝金顶妙峰山,必回香朝西顶。”可见“西顶的香火之旺,不减当年”。

雍正二年(1724年)奉旨建造: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镶蓝旗。《日下旧闻考·卷七十二·官署》记载:“镶蓝旗营房在广仁宫西,护军参领等廨舍共56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1485楹。”镶蓝旗营南北大门对着,南门内路东是一座关帝庙,北门外往东就是“德丰聚集市场”。有一小东门,门外正接蓝靛厂商业街西头。现在金源购物中心的西北角,路西边。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后院东北角,有一棵老洋槐树,每年开花时给此地增加一景观,此树是镶蓝旗营幸存的少有的遗物。也算是有点奇巧,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雷振邦先生诞生地故址,就是此地,老洋槐树就是雷家的遗物。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因在蓝靛厂大街正北,建造外火器营八旗之后,当地人均称:圆明园镶蓝旗——老营子。官话称老营房。乾隆四十年(1775年)开始,蓝靛厂商业街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清·震钧《天咫偶闻》记:“麦庄桥,又西为广仁宫,地名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可见当年商贾云集之规模与人气儿,此时的蓝靛厂已成京西重镇。蓝靛厂素有“仙酒活鱼蓝靛厂”的美誉,由此而来,声名远播。(笔者按:一说:鲜藕活鱼蓝靛厂)

外火器营出现的名人

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云:“文小槎者,是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之单弦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减(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笔者按:文小槎,一说名宝恒,宝小岔)

蓝靛厂地灵人杰,火器营人有三位被载入《清史稿》:清道光年间的将军乌兰泰,塔齐布与中国著名的早期报人、辅仁大学的首任校长英敛之先生。

乌兰泰,字远芳。满族姓索佳氏,火器营正红旗人,清军将领。火器营鸟枪护军出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广东副都统。……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初太平军自永安州突围北进。乌兰泰率部追击,在昭平一带山区,遭太平军设伏反击,全军大败。4月19日,在桂林南门外作战中中炮受重伤,大限终到,于5月8日魂归道山。谥号“武壮”。

塔齐布,字智亭,满族姓陶佳氏,火器营镶黄旗人。清军将领,火器营鸟枪护军出身。咸丰四年十二月(1855年1月)塔齐布又率部随湘军进攻太平军控制的九江。九江守军在林启容指挥下顽强坚守,塔齐布攻城八个月未得手,在军中吐血而亡,年仅38岁。谥号“忠武”。

英敛之,名华,字敛之,号安蹇,晚年又自号万松野人。满族姓赫胥利,火器营正红旗人。中国著名的早期报人,教育家。22岁时,皈依天主教。1902年6月在天津主持创办《大公报》。1925年7月,由外国教会出资创办辅仁大学,被聘为校长。英敛之早年刻苦自学,成为名家。《清史稿》称他“博学善诗文,工书法”。著有《万松野人善言录》《也是集》《劝学罪言》等文集。英敛之于1926年1月10日病逝,终年60岁。英敛之的后辈也很有出息儿,文化部原副部长英若诚是他的亲孙子,著名演员英达、英壮是他的重孙子。

民国时代的蓝靛厂

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3月12日清室宣布逊位,南北统一。北京又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革命光复北京,改北京为北平,先是特别市,后为河北省省辖市。“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日伪又改北平为北京特别市,抗战胜利后,复名北平市。

从民国元年到三十八年(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为时虽不足40年,但其风云变幻,政局动荡,事变迭起,战乱不已,特别是“八年沦陷”,更使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及周边地区备遭涂炭。蓝靛厂的平民百姓实在不好过,尤其是老营房内的与外火八旗里所有的旗人度日如年,尝遍了酸、辣、苦、咸的日子。

旗人申请冠姓改籍,民国初年,作为前朝统治阶层,旗人普遍受到歧视,就业求职多有不便。为了谋生求职,蓝靛厂不少旗人申请冠姓改籍。旗人崇泰之子,光绪年间即以行医为业。辛亥后,他向内务部申请改隶京兆房山县民籍,放弃满洲瓜尔佳氏,冠汉姓李,更名李承荫,才领到执照(引赵书:《北京城区满族生活琐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旗制度正式终结,旗人全部归入民籍。

蓝靛厂民国时期的那几件事

尽管时局维艰,但蓝靛厂人坚持奋进,也出了不少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与事物。

鸽子哨赵赵爷早年是火器营当兵出身,因为自己喜欢养鸽子,细心琢磨鸽子哨制作。鸽子哨赵爷肯下功夫研究,又不惜工本,所以他做的比市面上的就精巧工细得多,响起来更是抑扬清壮,转折分明。所用材料,最初是“斗索胡”用的纸牌,纸牌用宁波出品,上有一层油蜡,做出哨子来能打远,缺点是纸牌稍宽,做出哨子来体积较大,非挑选“身强力壮”的鸽子来拴,才能飞得起来。清宫造办处做的纸牌,纸质瓷实平滑,不容易毛边、韧而且轻,做哨子最好。当年同仁堂乐家少东,名咏西,排行十五,故人称“乐十五”,是养鸽子名家,曾专门派鸽子把式到蓝靛厂向赵爷定制两只七彩鸽哨。送钱,赵爷不收,后来乐家送了若干小米,三九天早晨在赵家门口舍粥济贫,周济了不少穷苦贫民。这段掌故是光绪帝的珍妃、内侄孙唐鲁孙先生传出来的。

花儿把式扦子刘八十年前编纂的《北京市志稿·三·花匠》记载:“(花匠)亦称花把式。北京之有特长者,如蓝靛厂之扦子刘,从善种单茎独花之菊得名,……北京花匠颇多能手,大率世业传授,非有图艺科学之研求,或受大宅第之雇用,或于空地立厂,培养售卖。”

白马牙玉米的传播者 公元1930年左右,笔者先祖父耀臣公,凭借与燕京大学内的人际关系,得知美国有一种白老玉米。引进一试,果然不错,长势好,玉米棒子也大,籽粒饱满,产量也可以。先祖父成了“传播”白马牙玉米的人,为本地增加了一新品种。先祖父耀臣公,于公元1892年12月31日、农历龙年腊月初一生人。寿数终了,于1972年10月5日、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归真,享年80岁。这里还有笔者先祖母的一份“功劳”呢。把玉米运到平则门菜市场,市场大、销得快,关键是价钱非常合适,因为玉米品种的关系,供不应求,十来天的工夫,地里头一季庄稼都变成钱啦。人熟是一宝,因先祖母的娘家就是平则门里的久居老户。人称:“銮仪卫马”家。据说明朝时,老马家有一位老前辈就是给皇家负责车马、轿子的头儿。故姓氏前头带“小说儿”。凭借关系,以货赢人,“占领”市场,销售赢利。先祖母马氏于1895年6月5日、农历羊年五月初一生人。1949年刚解放,先祖母就病倒了。于1950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一归真。享年55岁。人生无常!……

蓝靛厂的“普乐韵天”票房 白宝华老师撰写的《老北京的京剧票房》记载:“普乐韵天票房,1920年成立。承头人赵恩侯,票友施俊珽工小生,唱做俱佳,为德珺如传授。地址在京西蓝靛厂。”火器营人赵之平《我的前半生》回忆:“普乐韵天,原系正红旗一位演老旦的名票成立的,人才济济,角色齐全。还有半份戏箱,他死后由一位演刀马旦的庚秀峰主持,晚期由铨林接办,平日彩排,星期(日)公演,成员有当小工的、有瓦木匠、警察、摊贩、人力车夫、小学教师,等等,其中有一位演小生叫世俊廷,原是德珺如门徒,任导演,我兄弟三人也是演员。这个票社颇负盛名,不断有营外村镇来邀请演出。每次给以酒饭招待和一切开支。后因日本侵略生活日艰难,被迫散伙。”

蓝靛厂人才出众,特定的历史时代,人才的取向、人物的思想均值得研究。旧时代京昆艺术家、票界大王溥侗的老师,人称“戏包袱”的花春和是火器营人。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是老营房人。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自传》里写到:“我老师颜泽甫先生,是蓝靛人。”还有清末民国的什不闲唱家,绰号(抓髻赵)、名奎恒,蓝靛厂人,曾进宫呈差唱《丁香割肉》使慈禧落泪,并得赏。抓髻赵的胞侄赵蔼如,曾在东安市场说相声,惜未成大名。使蓝靛厂影响最大的,要数传播四面八方的歌曲《探清水河》了,它是一首有民主萌芽思想,有敢于砸碎封建枷锁,争取自由恋爱,以悲剧而告终的歌曲,蓝靛厂是此歌的发祥地。此歌是海淀区有影响的民歌,它是当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蓝靛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国民党守军,蓝靛厂地区于公元1948年12月15日终于解放了。蓝靛厂镇的辖区政府,于1949年1月12日成立了十七区人民政府。

沙之沅等主编《北京的少数民族》记载:“北京少数民族苦尽甘来——海淀区外火器营也是满族聚居区。蓝靛厂获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如今,亚洲最大的商厦——金源购物中心,就建筑在西顶庙山门路南。被誉为北京的第二个王府井,是当今蓝靛厂的第一大景观。这里已经是高楼林立的高品质居住小区,商业发达,人民生活安康,正迎着21世纪的朝阳,昂首向前。

蓝靛厂辖区地名记述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时、空、人,人们怀旧是天性。笔者为此提供“空间”追忆研究的条件。以2002年蓝靛厂地区,以行政划分的33个自然村、居民区、街、胡同地名、使得方便好忆,特作“地名串儿”三幅,供“老靛厂们与知情者”雅玩。

厂大厂北厂后横宽五条街:注①

红门戏楼下村厂短一胡同。注②

注①(厂大)街、(厂北)街、(厂后)街、(横)街、(宽)街,即:以“五条街”名划分的居民区。

注②(红门)村、(戏楼)村、(下村)、(厂胡同)故:“一胡同”划分的居民区。

蓝靛厂黄蓝红白两正旗四镶旗:注③

火器营东南西北三门外两穿堂。注④

注③(蓝靛厂)主地名,(正黄旗)、(正蓝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镶红旗),即:“两正……四镶”划分的居民区。

注④(火器营南门外)、(火器营西门外)、(火器营北门外)、(东穿堂)、(西穿堂),即:以行政划分的居民区。

东拉着长春麦钟旋在厂洼渴了喝东板井水饿了吃缠脚湾鱼;注⑤

西顶着正福石佛歪在南坞住的是黄庄村里困了睡老营房内:注⑥

注⑤(长春)桥、(麦钟)桥、(厂洼)村、(东板井)村、(板井)村、(缠脚湾)之地名。

注⑥(西顶)庙、(正福)寺、(石佛)寺、(南坞)、(黄庄)、(老营房)之地名。

今年,2018年12月15日是蓝靛厂地区解放70周年整,此文一并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