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厂商业街
蓝靛厂乃京西古镇之一。此名大约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原名靛园厂,隶属于明代内府内织染局。以种植蓼蓝、马蓝、吴蓝等蓝草为原材料,加工“蓝淀”“靛蓝”“靛青”等染料之“工厂”。是北京明代官办的手工业基地之一。
万历十八年(1590年)靛园厂东建关圣庙一座。明万历帝为圣母祝寿,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在蓝靛厂改建娘娘庙,供碧霞元君,名护国洪慈宫。俗称西顶庙。从此蓝靛厂名存实亡。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奉敕重修。山门前、左、右建牌楼。山门前牌楼南,又建石桥与两层戏楼一座。又改名广仁宫。广仁宫西于雍正二年(1724年)建盖了圆明园镶蓝旗护军营,营内居住近千口人。后来因建外火器营,故此俗称“老营房”。老营房小东门直冲蓝靛厂大街,时下此街已是商号林立,厂大街商业已成气候。此时期蓝靛厂长春浮桥也已建成。广仁宫北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奉旨建置了居住万余人口的外火器营八旗。外火器营南门外形成了南北向的商业街,即厂北街。外火西门外东西向大街及西门外南北向宽街,均业已形成商业街,还有外火北门外小街。老营房北门外,即人称德丰聚集市。蓝靛厂总共大小5条商业街,外加一集市(场)。
清·震钧《天咫偶闻》云:“麦庄桥,又西为广仁宫,地名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可见当年商贾云集之规模与人气儿,此时的蓝靛厂已成京西重镇。已是方圆10里,四乡20余村的商业中心。蓝靛厂商业街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应是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蓝靛厂素有“仙酒活鱼蓝靛厂”的美誉,由此而来,声名远播。
西顶庙会
庙会是季节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商业交易活动,与传统的集市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初只是香、馃、蜡、纸、吉祥物主类宗教民俗商品的销售,逐渐扩大为生活资料、日用品、地方特产之类的销售,有的甚至经营生产资料。每逢庙会坐商得天独厚,为销售物品,临时搭建的可以遮荫避雨之布棚、席篷者;次者采取露天、浮摊式、流动式经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西顶》云:“每至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每开庙时(朝廷)特派大臣拈香,他处无之。”厂大街尽东路南,有一叫红门之地方,后只存红门石桥古迹。红门就是当初“拈香大臣”前来西顶拈香之前,作准备及休息的“朝房”。西顶山门东南、关圣庙前路南,即是万缘茶棚,7间坐南朝北的大殿,是专为各路香会“回香朝西顶”活动的场所。每至四月初一,各路香会朝金顶妙峰山娘娘庙之后,必有回城进西直、阜成门的强当香会,走南阳坊,越红山口、过北坞到舍茶棚,穿小屯、走南坞崇善寺、灵通观(悟真观)即缠脚湾南、横街北,老营房北门外,上西岔石桥,往南再往西,即西顶庙山门前。这是一条“回香朝西顶”的老道,此道始自清康雍年间。辛亥革命以后,才从舍茶棚穿闵庄,往东从外火西门穿过,出外火南门进蓝靛厂北街,前往西顶庙。香道现唯一与此有关的遗迹,即舍茶棚。此茶棚(村)至今约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传统香会有13当,即13种所用的行具和器械。朝顶时各路会当齐聚娘娘庙前,统一打三通儿鼓,以示三次参拜,统称“打三参儿”。敬表恭请娘娘观演。回香朝西顶,非一般会当所为,必须是技艺高超的强会当,每逢西顶庙会,有一位“迎香会大使”,此人在西顶庙山门西边,挖一深有一米多的小圆坑,把一根杉篙竿子有七八米长,尖朝下稳稳地埋下去。在杉篙上面练玩艺儿,不能叫杉篙竿子倒了。准备完善后,此人就迎着香会快要进街西口时,一个气沉丹田、含胸拔背,双手一捧杉篙,垂悬着身子。颠儿颠儿上去了,一手搭住杉篙顶,一手握住杉篙少半拉面儿,实际此手是紧紧抓住了。同时从一上去那一时刻起,杉篙就颠颠晃晃没停过,看上面那位人,在上面凭着颠颠的劲儿,还挺自在的,借晃晃的摆动显着挺松劲的,功夫!真功夫!杉篙上面那人,把双胳膊伸直,同时身子和两条腿都伸直。在不远处一观看,大头朝上的杉篙晃晃悠悠,随风飘动着一个稳稳当当的横着一个人。整个就是一个活人体顺风旗。用此行体表示语言,欢迎各路香会大军。前来回香参拜西顶娘娘的各档香会,一看这“顺风旗”就心知肚明了,今儿到了西顶了,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按程序走,小心谨慎,专心用力练玩艺儿。西顶娘娘好参拜,这位七爷可不好敬拜,先讨个、人喜欢,犯乖点儿。各路会把头都知道:喜贺儿、矮贺儿、带笑呵!张爷!七爷!张七爷!一通儿敬呼此人,喊着!叫着!敬着!我们回拜娘娘来了,您过过目、指教、指教,我们待会儿好参拜,话刚说完,一瞬间,人称:京西小哪吒——张七爷,已经站在各位会把头的面前了……张七爷的功夫绝了。张七爷名俊禄,儿女双全,其中有三位儿子。长子燕刚,曾是电影厂高级厨师,手艺赢人。年轻时练过跤;次子燕德,给他个自行车就能玩出技巧来,真是摔出来的功夫;燕忠最小,是鲁班爷门里头的,有耍大铲练瓦刀的功夫。哥仨个身上均有父辈遗风。都带着蓝靛厂的那股子精神劲儿。
在此走会如同闯关。因为西顶庙前,左右有牌楼,东有长春桥。常言道:舞狮遇桥要戏水,中幡怕牌楼。故此蓝靛厂过香会,是西顶庙会进入高潮的日子,更是商家销售的亮点,比平常日子销售要多数十倍,买卖兴隆。清代有一幅彩画《西顶过会图》描绘蓝靛厂街市繁荣,商贾云集,满坑满谷的人群,场面壮观。最招老少喜爱,物美价廉的,要算是庙会上的“杂抓”了。卖主儿的吆喝声,像唱“大鼓书”似的,吆喝的词是:
你也买,他也买,大包二包往家捎。
你不买,他不买,到家认嘛吃不着。
小孩爱吃糖豌豆,老太太爱吃的是瓜条。
青梅小姐身穿绿,一身的大红是山楂糕。
西顶庙曾有“进土”成“祭祀之礼”。清·花村看行侍者《谈往》云:“都城西有蓝靛厂,万历间始建西顶娘娘庙于此。其地素洼下,时有狂人倡为 ‘纳土’之说,从此都城男妇,不论贵贱,筐担车运,囊盛马驮,络绎如织,捐土进纳,以邀福到。处女妖婆,借此姿游,身坐桥中,各怀土袋,随香楮往进,一时逛奔,如此数年,逐有 ‘辽阳捐地’之事。”老少男女者,虔诚“纳土”娘娘给他们“赐福”。给蓝靛厂也带来了商机。然而逛西顶已成时尚。清乾隆年间人得硕亭《京都竹枝词》云:“欲游西顶顺长河,一路楼台点缀多。”清·百本张就有《马头调·阔大奶奶逛西顶》的曲子。莲花落《逛西顶》之节目。蓝靛厂的风光可想而知了。
蓝靛厂之地凭着西顶庙等“名胜”、红门之“朝房”,与南边的石佛寺的佛气儿、道气儿、仙气儿和人气儿,繁盛了西顶庙会,成就了蓝靛厂镇。
厂大街的商业
厂大街是此镇开发最早的商业街。从明代开办靛园厂,建盖关圣庙开始。到建西顶庙之后,此街形成。百年之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奉敕重修西顶庙。厂大街形成规模。雍正二年(1724年)建置老营房。营房小东门正冲厂大街,此商业街业已完善。上下用了130余年的时间。厂大街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据新中国成立前调查统计,1948年前后有各类商业20余种,商号60余家。
厂大街,由长春桥往西路北商号依次为:
大德裕,经营酱菜、粮食、油盐等。经理王於恭,地址厂大街5号。营业种类为油盐粮店。此号用一涮铜造之幌子。代名词:铜幌子。著称京西。本号西为厂胡同,内有:
西永兴,清真饭铺,经营馒头、蒸饼、家常菜。铺掌张振鸿,回民,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小学文化,久居户。祖籍山东济阳县。嫂李氏,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人。子恩赏,1925年生人,新中国成立后在海淀清真小吃店工作。子妻马氏,1920年生人。门头沟三家店人。铺房已产,全家经营。铺址厂胡同8号。营业种类为小饭馆。
于记煤铺,经理于德成。门脸2间房,铺址厂胡同11号营业种类为煤球铺。出胡同往西商号依次是:
大有裕,前店后厂共60间房,租赁。先经营制酱菜,后开油房。经理郭瑞池,1929年出生,山东博兴人,中学文化。地址厂大街11号,营业种类为油房。
鸿兴和,纸烟庄。经理冯致林,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人。子宗奎,1922年生人,为哑巴,本地人。租用铺房,地址厂大街12号。营业种类为纸烟杂货。
远记碾房,经营粮食加工。经理韩威远,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河北滦县人。租用铺房,地址厂大街13号。营业种类为机器磨坊。
睿恩斋,经理范敬五,2间铺房,地址厂大街甲13号。经营种类为刻字。范氏闵庄人,其子冠英,新中国成立后乃中国评剧院,小生演员。
友顺居,经营烧饼、小吃。经理那庆友(一说爽友), 1916年出生,本地满族人。租用2间铺房。地址厂大街甲14号。经业种类为烧饼铺。
清真馒头铺,经营馒头,馅儿包子。经理白德茂,回民,马甸人。铺址厂大街14号。营业种类为馒头铺。
泉兴车行,经理刘志泉,1917年生人。上过私塾,世居户。地址厂大街乙14号。营业种类为自行车行。
三路居,经理朱兴奎,绰号朱老五,麦钟桥人。营业种类为饭馆。该馆子以“炒饼”闻名。5间铺面房,地处西顶庙山门东。先为铁铺,经理刘青林,本地人。经营铁制品,地址厂大街16号。
刘记首饰摊,业主刘忠,经营首饰打造。地处西顶庙山门西,地址厂大街18号。
清真切糕摊,业主丁德荣,回民,世居户。2间门脸,经营切糕小吃,自制门票。地址厂大街19号。营业种类为切糕摊。
义复隆,经营打麻绳。经理王廷焕,绰号王进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河北蔚县人,小学文化。3间门面房,地址慷慈店大门内,门牌厂大街21号。营业种类为麻绳铺。
宝山楼,经理张德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人。4间铺房,营业种类为猪肉铺。地址厂大街23号。后来经理张荣,中坞人。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海淀菜市场工会工作。
张记剃头棚,经理张文山,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张是厂大街年岁最长的一位经理。营业种类为理发,地处厂大街24号。
卢记元祥茶叶摊,经理卢宝昆(号博古),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人,世居户。2间铺房,门牌厂大街25号。营业种类为茶叶摊。后改字号“一条龙”,经理姓郭,还经营茶叶。卢博古曾在正阳门外开过茶叶铺,字号“小小茶栈”。颇得当时梨园界的青睐。
西金记清真羊肉铺。3间铺房,铺址厂大街26号。业主金兆铭,回民,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人,祖籍山东济阳县辛集镇。营业种类为羊肉铺。后由儿媳满淑英掌铺,满氏为1930年生人。
人和成,经理孙双宝,1915年出生,山西长治人。此人前额凸出,绰号“锛儿头”。营业种类为油盐蔬菜铺。门牌厂大街27号。
邢记烧饼铺,2间门脸,经理邢志兴,因胖,人称邢胖子。烙大饼拿手。营业种类为烧饼铺。铺址厂大街28号。
新生号,经理吕士豪,营业种类为米面杂粮。地址厂大街甲28号。
协议永,经营日杂农具山货,10间铺房。地址厂大街30号。经理潘香臣,1914年生人,是清末书法家潘龄暠之后裔,香臣书写的字在蓝靛厂地区也有名气。此号由潘香臣、潘栋臣、范文藻三股合作,租赁两间铺房,营业种类为山货铺。
德源成,营业种类为酱菜油盐粮店。前店后厂共计71间铺房。地处厂大街,厂北街东把角处,门牌厂大街32号。经理张玉辉,一名德辉,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识文断字,世居户。祖籍山东东平县。副经理宗氏,昌平人。王氏,此人因肥胖,绰号王大肚子。
该店为蓝靛厂老字号。大约开设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由清宫大太监刘诚印出资开办。以特制酱菜而闻名九城。其因乃是宫廷御膳房“传”出来的“酱菜配方”,再加上蓝靛厂的水质好,故非一般酱菜园可比。德源成还有联号“德源兴”地址厂北街2号。15间铺房。经理还由张玉辉担任。在蓝靛厂西,门头村街设立分号“德源久”。每逢年节,都要大批量的出售酱菜,买主儿购之打蒲包的酱菜,用来作礼品,会朋友、串亲戚。德源成还兼做粮油盐生意,包括联号、分号。业主为立马关帝庙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为最后一位主事东家。
“公私合营”的消息,在报纸上刚刊登,第二天孙耀庭与赵姓太监直奔区政府,表态拥护公私合营政策。没想到,太监经营的“德源成等宝号”竟成了海淀区第一个公私合营的买卖铺号。
西三元,清真羊肉铺,3间铺面房。地处厂北街南口,西南把角处,门牌厂大街33号。铺面东置水井一眼,故此地以“井儿上”著称。经理刘志江,回民,1922年出生。五棵松枣林村人。1949年换经理张振镛,回民、本地人。营业种类为牛羊肉铺。自回民“西厂张”张华亭老前辈得此地之后,先后还曾用过“德三元”“恒三元”之字号。数百年来,为回民经营牛羊肉生意所专用,直到新中国成立。
澡堂子,经理张玉林,1916年生人,世居户。地址厂大街34号。营业种类为浴池。
海华理发馆,经理范德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闵庄人。两间半铺房。馆址厂大街36号。营业种类为理发馆。
义成永,经理贾富茂,久居户,蒙古族,圆明园镶蓝旗人。营业种类为酒铺,两间半铺房,地址厂大街37号。
平心馆,经理李占恒,1913年出生,宛平县人。子福森。营业种类为烧饼馄饨铺。两间半铺房。地址厂大街38号。
正兴永,经理高正安。营业种类为油盐杂货。地处老营房小东门外石桥东头路北。地址厂大街甲39号。
老营房小东门外石桥东路南商号依次为:
增记煤铺,经理贾富成,久居,蒙古族,圆明园镶蓝旗人。营业种类为煤球铺。地址厂大街40号。
金记杂货铺,经理金鸿举,回民,其父占元,山东济阳县辛集镇人。经营果品杂货。新中国成立后经营清真糕点,铺址厂大街41号。
万泰楼,营业种类为香蜡杂货。后又兼邮局业务生意。蓝靛厂邮局自始起。铺房已产,业主王春山,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人,绰号王二麻子,久居户。祖籍河北冀县。此人是蓝靛厂的商界人物。地址厂大街42号。
天汇永,经理谢曾凡,白洋淀人。经营苇席生意。地址厂大街甲43号。
德盛楼,营业种类为猪肉铺。地址厂大街44号。经理刘永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人,三女一子,子文成,久居户。弟永和之子文忠,复员军人,是位有口皆碑的农村干部。侄女淑珍,留心地方掌故。
元兴盛,经理张秉池,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生,河北安新县人。营业种类为山货。地址厂大街45号。
姜记铁炉,经理姜普,1918年生人。1949年以后由姜景望担任经理。营业种类为铁铺,地址厂大街46号。
万顺隆,清真羊肉铺,经理张振礼,号保赢,回民,山东济阳县丁杨庄人,3间铺房己产。地址厂大街47号。后改菜店,经营各种蔬菜。此店上货托菜乃是保赢之女荣荣,官名张淑华。每天要骑着加重车托回100多斤。20世纪50年代初期,荣荣托货回家,在路上正遇专业自行车运动队训练,荣荣即与自行车运动员进行“比试”,被该领队人看重。后成为一名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并培养为种子选手。与此同时期,本地还有一位专业自行车女运动员,就是缠脚湾的回民杨玉兰女士。
自行车行,经理于佑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人,籍贯河北肃宁县。经营修理自行车,租赁铺房。地处西穿堂东。地址厂大街甲47号。
贺记筐铺,经理贺金启,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人。久居户,昌平县人。经营编筐生意,租赁铺房,地址厂大街48号。
陆记绱鞋,经理陆万祥,地址东穿堂内。营业种类为鞋铺,门牌东穿堂1号。
沈记席铺,经理沈旺,经营编席生意,租赁两间铺面房。地址厂大街48号。
万寿厂,经理朱文祥,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麦钟桥人。本匠擅斜木行,即经营棺材,兼作大车。租赁铺房。地址厂大街48号。
德祥义,俗称高台阶儿。经理老商,经营花生干果,租赁铺房。地址厂大街49号。新中国成立后此号改照相馆。
张记杂货铺,经理张世平,两间铺房。营业种类为酒杂货。铺址厂大街50号。
隗记饭铺,经理隗锡山,满族人。营业种类为烧饼铺。铺址厂大街51号。
程记杂货铺,经理程春光,山西人,人称程老西儿。经营粮食、油盐、杂货。铺址厂大街52号。
延寿堂药局,吴蕴初大夫坐店,营业种类为国药铺,地址厂大街53号。吴大夫擅小儿科。内侄过继吴大夫,之后掌店。
自行车修理铺,铺址厂大街54号。经理孙海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人,识字。海泉之重孙曾在白石桥修理自行车。
清真张记茶馆,地处西顶庙山门前道南,西南把角。门牌厂大街55号。经营清真饮食小吃。经理张恩广,回民,祖籍山东济阳县丁杨庄。笔者与张思广是老姑舅亲戚,令着他是笔者的大表兄——老哥哥也。每逢西顶庙会,此馆生意兴隆,临时增设炉灶,特请西城回民名厨李风楼师傅帮厨。经理张恩广于1914年11月11日、农历虎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人。他是蓝靛厂普通回族群体中,是1980年后唯一懂阿拉伯文的人。也是能诵读《古兰经》文选的人。于2012年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七归真,享年99岁。怹的老伴杨淑珍于1919年10月8日、农历羊年八月十五生人。夫妇俩共培养儿女3男4女,孙女、外孙女计5男6女,重孙女、重外孙女计6男5女。杨淑珍老太太生前还见到了五辈人了,即两个女孩。他于2018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一归真,享年99岁。张恩广、杨淑珍夫妇俩,在蓝靛厂回族群体中是仅有的寿享近百岁的老人。可谓是一方的“伉俪仁瑞”。
筐铺,地处张家茶馆南边。经理姓杨,经营编荆条制品。营业种类为筐铺。铺址厂大街56号。
王记茶馆,经理姓王,汉族,经营方便饮食,营业种类为茶馆,每逢庙会,生意红火。地址厂大街57号。
谷记煤铺,经理谷庆云。此铺地处戏楼石桥南的东边,经营煤球。铺址厂大街58号。谷庆云乃是蓝靛厂蝴蝶少林会老会首,擅使一杆丈余长的大枪,故人称大枪谷。其徒弟邢建成赴抗美援朝,惯用“小七枪”套路,刺死数名美国兵。谷庆云之门徒有甄庭秀、康存林、卢学夷等。
王记粮店,此店地处西顶庙山门道南,东南角水井东边。1间门脸房,经理王维周,经营米面杂粮。地址厂大街60号。
翟记糕点铺,经理翟世泽,本地人,经营各种糕点。地址厂大街61号。营业种类为糕点铺。
金立成,经理李锦绣,经营铁制品,两间铺房,营业种类为洋铁铺。地址厂大街62号。
合记,经理吕玉成,营业种类为米面、油盐、杂货。两间铺房。地址厂大街甲62号。
宫记煤铺,地处南北向胡同内道东面。经理宫姓,满族人。经营煤球。煤铺南通厂后街。
三义堂,兽医站,业主甄明开,医治各种兽类,在西郊颇有名气。已成世家兽医。地址厂后街9号。
成顺和,经理索云瑞,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人,识字。弟索祥,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人。为马、驴、骡钉掌。营业种类为马掌铺。地址厂大街66号。
颐南西药房,开办人魏天雄,地址厂大街69号。魏大夫懂西医。营业种类为西药诊疗所。
翠花街地处颐南西药房东边,南北向大胡同。此地曾专为庙会经营妇女用品的地方。为朝西顶敬香的妇女出售头饰,以“翠花”为盛,了人心愿“戴福还家”。此街大约始于雍乾年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后该“市场”就没有了。
元顺斋,经理张林,营业种类为粮食糕干。地址厂大街72号。
葛记鞋铺,经理葛玉亭,营业种类为绱鞋,地址厂大街74号。
陈记小铺,地处长春桥头西南角,经理陈荣,营业种类为烧饼、杂货铺。地址厂大街82号。
厂北街的商业
厂北街南口至西岔石桥,这是一条“老”街。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老营房北门往东的营房老墙,朝东南冲西北的走向。与西岔的斜向相同。40余年后才有“新”街。从西岔里口,往北至外火南门外,这是一条“新”街。此街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奉旨建置外火器营。之后新街形成。
据统计,1948年前后,此街有20来种类别商业,40余家商号。厂北街商号,由南往北路西顺序为:
天丰厂,经理张效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生人,识文断字,崇儒。祖籍山东掖县。经营文具纸张,白灰麻刀。地处南紧接德源成宝号,地址厂北街1号。营业种类为麻刀纸铺。业主张乐山,其父张华典。
德源兴,经理张玉辉,与德源成联号。地处正对西岔里口,北有胡同。实为坐商生意佳地。门牌厂北街2号。
高记香厂子,胡同尽东大院内。经营棒香、盘香、香饼。经理姓高,中坞人。地址厂大街3号。营业种类为香厂。
自行车修理铺,经理冯郭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人。伙计冯学文,1933年生人。薛长和,1932年生人。营业种类为修理自行车。两间铺房。铺址厂大街5号。后又改车摊,经理郭桐。经营修理自行车。
永利斋,经营满汉糕点。经理赵文连,一说威连,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京西郊平庄人。外号“三不管”。徒弟胡坤,1934年生人。伙计4位,白景泰,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人。此人是蓝靛厂商界年岁最大的伙计,中坞村人。董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人。王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人。周德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人。营业种类为糕点铺,门牌厂北街6号。
永利斋,京西著名的老字号。满汉糕点有大八件、小八件、酥皮点心、萨其玛、芙蓉糕、绿豆糕,花生糕等数10种糕点。蓝靛厂旗营之庙共有8座,除镶白旗关帝小庙是用木雕刻而成的“供品”外,其余的7座庙宇专在永利斋购置蜜供,月饼、酥皮儿等糕点为供品。永利斋的糕点也曾得到立马关帝庙中太监的青睐。末代太监孙耀庭曾面告笔者,慈禧也品尝过永利斋的饽饽。著名画家、书法家溥心畲(溥儒)也曾为永利斋书写过大匾。
畅兴馆,打烧饼。经理李泉茂,一名二成,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人,信佛,满族人。铺址厂北街7号。租赁两间铺房,营业种类为烧饼铺。
永胜祥,经理朱奎,1912年出生,中坞人,厨行,信佛。子德福,1933年生人。营业种类为酒铺,地址厂北街9号。
天盛馆,经理刘学珍,1913年生人。掌案刘富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中坞人,信佛。伙计曹国秀,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人。林榜尔,1928年生人。营业种类为猪肉铺,铺房四间半已产。地址厂北街10号。
天元堂,经理田子余,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人。营业种类为国药铺。地址厂北街11号。业主苗中和,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人,世居户,籍贯河北安国县。租赁3间铺房。
宝丰栈,经营粮食加工,经理张凤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人,1子3女,孙女各1。徒弟左振明,1933年生人。伙计王子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人。左王二人是山西文水人。营业种类为机器磨坊,铺房己产。地址厂北街13号。
长春堂,经理吴善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人,久居户,药行人。外甥辛孝忠,1936年出生,经理接班人。8间铺房己产。营业种类为国药铺。地址厂北街14号。
豫恒号,宋瑞年,营业种类为油盐杂货铺。铺掌刘适元,清光绪三十年一(1905年)生人,大学文化。铺房7间。伙计荆宝山,1920年生人,冯月楼,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人。地址厂北街15号。
唐记成衣铺,经理唐国浮,1914年出生,山东烟台人。识字,信佛。成衣本寓。地址厂北街甲16号。营业种类为成衣铺。
张记绱鞋,经理张德铨,门牌厂北街16号。营业种类为绱鞋。
马记木匠铺,经营棺材、木器修理。铺址厂北街17号。铺掌马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人,小学文化,木匠,信佛。二子长马森,1934年生人。马玉,1943年生人。马森于新中国成立前被西郊飞机厂的美国人带走出国,至今无音信。
忠和成,经理武廷俊,5间铺房,营业种类为煤油纸烟杂货铺。地址厂北街19号。此铺也曾经营过粮食,字号“南武记粮店”。
武记小铺,打烧饼。地处外火器营南门外石桥头东南角。经理武廷秀,4间铺房。人称北武记小铺。地址厂北街21号。
外火器营南门外石桥南道西,往南商号顺序为:
一尺大街,地处外火南门外石桥头西南角。一条东西向街,60余米长的土道,西有石桥,南通德丰聚,北通西门外宽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为外火营内南部家属晨起购物的“早市”,历时近百年。此商业街早已成为历史,成行人通道。
魁利木厂,经营建筑木作,木器修理,研制的屯梯、扇车九城闻名。门面房3间,前店后厂。营业种类为木厂子。厂址厂北街29号。厂业主兼经理康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祖籍河北冀县。清同光年间,其祖父携家进京。之后,其父胜贵在海淀一家木厂子学徒出师,从事木工业。康河少有家传,21岁时于地安门德利木厂学徒,艺名德寿。出师后,曾给天津三不管的包工头郭六领工。清华大学早期的四大建筑之一大礼堂,混凝土工程——穹隆式大厅,乃康河领工建盖的。
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园风物志》(第171页)记载:“它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圆顶铜门,门前四根汉白玉大石柱,粗可两人合抱,高达两丈,建筑外表虽未加任何雕琢,但巍峨雄姿弥显。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同属校园内第二期建筑,合称“四大建筑”。建筑面约1840平方米,座位1200个,当时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是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当时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大礼堂是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蓝靛厂的德寿康河爷功不可没,可敬可贺。值得提念。
1922年康河创办“魁利木厂”。研制的屯梯,与扇车,成独家“专利”。康河有“魁”字辈徒弟五人即吕魁旺,缠脚湾工艺厂人。张魁宾,板井人。那魁禄,满族人。续魁亮,西山人。杨魁跃,西山人。曹魁荣,南辛庄人。其长子康存林、次子鑫如、三子唐颜均是木工。
义顺源,营业种类为米粮店,铺房己产,经理张惟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山西祁县人,小学文化,信佛。伙计均为山西文水县人,杜桢,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人。曹世禄,1924年生人。王应安,1933年生人。地址厂北街30号。
保生堂,制药,接生,经理李少章,1912年生人,小学文化,信佛。妻李连桂云,1917年生人,接生大夫。八沟人。擅唱大鼓书。女儿雪梅,1944年生人。徒弟程永兴,1937年生人。堂址厂北街31号,营业种类为国药铺。保生堂于1948年4月由下村1号迁入此地。门面4间保生堂是蓝靛厂地区第一个挂牌的“接生小医院”。
弹棉花铺,经营弹棉花,打被套。经理人称阮先生。阮氏信仰基督教,此处曾一度为蓝靛厂地区基督教徒布道集会地。其长女,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上海某医院护士长。次女曾在中关村小学校工作。地址厂北街36号。
宝铭照相馆,经理孙宝铭,馆址厂北街38号。营业种类为照相。
义合居,经理孙孝。营业种类为酒铺。1间门脸勾连搭两间房。铺址厂北街40号。新中国成立后此酒铺营业至改革开放。是蓝靛厂解放后个体经营历史最久的铺子。
烟袋铺,经营各种烟袋制品及各种烟叶。经理王殿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久居户。籍贯山西壶关。信佛。子广荣,1932年生人。徒弟吴凤山,1932年出生。伙计4人,王天佑,1923年出生,潞安人。陈文英,1931年生人。赵松旺,1930年生人。陈仁国均为长治人。铺址厂北街42号。
通利杂货铺,经理王海永。地址厂北街44号。营业种类为杂货小铺。
冯记杂货铺,经理冯占禄,经营杂货,后作干鲜果品生意。该铺地处西岔里口路北,东北把角。实为坐商佳地。三间半门脸儿房。地址厂北街45号。冯占禄,回民,祖籍山东陵县。后由长子宝泉掌铺,冯氏乃明初宋国公冯胜之后裔。
宝和楼,经营各种首饰。经理孙海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人,识文,崇儒。子振英,1933年生人。伙计陈秉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河北永清人。租赁铺面房。地址厂北街47号。房东姓汪,满族人。他少哥们五位。因工作关系,笔者与汪三兄达生来往甚厚。汪达生于1950年2月5日,农历牛年腊月十九日生人。惜英年早逝,于1994年12月7日农历冬月初五病逝。享年45岁。达生兄生前曾任四季青公社远大大队副大队长。之后,又调曙光大队任副大队长。工作效率高、干群关系融洽。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口碑好……笔者曾作挽词:“一代乡贤。”以表纪念情怀。达生兄之贤妻王美华女士现早已退休,在家赋闲。他的爱女汪滢在加拿大工作。
王记洋铁铺,经理王景林,回民,手艺精细,经营各种铁制品。铺址厂北街48号。解放后因调气枪厂工作,举家迁居青龙桥。
陈记木匠铺,经理陈忠,木匠,懂斜木行。营业种类为木匠铺。两间门面房。铺址厂北街50号。
康记煤铺,门面两间。经理康万年,南坞人。此铺地处西岔石桥头东路北。铺址厂北街52号。营业种类为煤球铺。
德泰永,经营粮食加工,地处西岔石桥头东路南。经理王维敬,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人,营业种类为机器磨坊,铺房7间。地址厂北街53号。业主解玉麦,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出生,河北南宫人,信佛。两伙计,王发,1919年生人。于家珍,1920年生人。
王记鞋铺,经理王丙泉,中坞人。营业种类为绱鞋铺。铺址厂北街甲53号。赵友仁曾在此搭伙绱鞋。赵友仁老营房满族人,1949年后赵在营房内23号,立牌“赵记绱鞋”。
玉斌家庭成衣铺,经理窦玉斌,蓝靛厂商界人物,“三王一窦”即指此人。铺房3间,营业种类为成衣铺,铺址厂北街54号。
同心和,经理李兴,营业种类为理发馆。两间半房。地址厂北街57号。
万宝隆,清真羊肉铺,与厂大街万顺隆连号。经理张振礼,回民。1间门面房己产。地处西岔里口南路西。门牌厂北街61号。营业种类为羊肉铺。
永利成衣铺,经理李耀庭,两间门面房。铺址厂北街62号。营业种类为成衣铺。业主姓赵,绰号小皮包。萧永福曾担任过经理。
孙记车摊,经理孙志安,铺房4间。地址厂北街62号。营业种类为修理自行车。
义记号,经营小百货,粮食。经理由维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山东海阳人。师范毕业,崇儒。营业种类为杂货粮食,地址厂北街64号。解放后又改字号“天和祥”,加工粮食。
范记剃头棚,经理范德全,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闵庄人。营业种类为理发馆。地址厂北街65号。
那记洋铁铺,经理那占元,圆明园镶蓝旗满族人。因承接锯碗业务,绰号“小锯碗儿的”地址厂北街66号,营业种类为洋铁铺。那氏好京剧,擅演三花脸,还曾为本地票友购置活动场所。
隆海粉房,经理赵荣,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人。久居户。子德成,1934年生人。伙计芮长和,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人,此人也是蓝靛厂商界年岁最大的伙计。王顺,1923年生人。铺房10间,也经营豆汁。地址厂北街67号。营业种类为粉房。“隆海”之匾乃李鸿章书写。
振泰隆,经理李海泉,1922年生人,久居户。伙计3人,张万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人。穆清宪,1921年生人。赵成兴,1921年生人。营业种类为酒店。铺户己产。地址厂北街70号。本店宝号之名为文水县郭亭义所起,郭先生是万兴魁经理李珍之岳父。
万兴魁,经理李珍,营业种类为杂货,籽种,铺房己产,地址厂北街71号。此宝号乃京西著名的农业籽种销售点。李珍,1914年生人,祖籍河北安国祁州人。大约清同治九年(1870年)其曾祖父携祖父来京西立业,开设“万兴魁”其父文奎,母周氏,娘家功德寺人。子宝华,1940年生人,好交友、志趣广、多才艺。
德厚堂,营业种类为国药铺,铺房12间己产。经理史志广,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人。其父史二爷乃老铺掌。伙计两个人,魏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人。鲁文铎,1931年生人。铺址厂北街72号。
同聚兴,营业种类为麻刀、农具、山货铺。地处厂北街南口路西,南接西三元羊肉铺。经理孟广恒,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人。久居户。籍贯河北玉田。伙计3位,曾庆方;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人;马万祥,1924年生人;刘洪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均为昌平人。地址厂北街73号。
西门外大街宽街
外火西门外大街,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奉旨建置外火器营,而形成的商业街,此街往西1里多远即是外火大教场,外火八旗操练必出西门过此街,前往大教场。外火西门外商业街,也成“军用”之街。清嘉庆十六年发大水,外火营房遭灾。之后,外火西门外大街,为“泄洪”铺置了8米宽,半里地长的花岗岩石板路,每块石板长1米3,宽70公分、厚25公分。西门外石桥西、与石板路尽西头,路南北各立一带石槽的闸口石坐礅。故设两道闸口,确保外火营房之安全。150年后,为十周年大庆,建天安门广场,花岗岩石板路,全部起走。此街又称“御路”。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于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二十日起,分作三日,有此大教场,阅览查看火器营、健锐营、神机营及武胜新队操演。当时光绪帝与慈禧太后走的就是外火西门外大街。
外火西门外宽街,南到老营房北门外,北到西门外南胡同北口,路西有坐商铺子,路东为外火西墙与护营子老沟。宽街的形成早于外火西门街。清真寺坐西朝东,临街守道,此寺始建年代,以该寺碑文为“字据”,以寺内柏树为“凭证”。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北之久居老户,酱刘记。当初建盖外火器营时,为占地之问题,与酱刘记有“置换”“地亩”之事。早年存有契约可证实。宽街之历史早于西门外大街。据解放前调查统计,西门街、宽街有10余种行业,20余家商号。
外火西门外大街,由东往西路北商号顺序:
田记茶馆,地处西门外石桥路北,石槽水闸口坐礅西。经理田纪明,子玉春。经营烙烧饼。铺房5间门牌外火西门外1号。营业种类为茶馆。
佟记糖果铺,铺掌佟老太太,火器营满族人。其女佟桂兰,外火挑花社负责人之一。铺之地处西门外北胡同南口东把角。两间门脸房,铺址外火西门外2号。营业种类为杂货铺。
清真麻记茶馆,经营茶水,烧饼。此馆地处西门外北胡同南口把西角。地址外火西门外5号。经理麻廷惠,回民,小屯人,行三,人尊称麻三巴(巴即爷,回民用语)。其兄廷亮(一名叔亮)是四王府地区的夯头,精通夯歌。
裕永昌,经理人称白掌柜,山西人。其女宝瑞,解放后是四季青黄庄商场售货员。经营油盐、酱醋、酱菜。两间门面勾连搭4间房。门牌外火西门外6号。营业种类为油盐杂货。
永兴栈绒线铺,经理张永兴,门牌外火西门外7号。营业种类为杂货店。
万同顺,营业种类为米面杂粮,3间门脸勾连搭6间铺房。地址外火西门外8号。经理白珍。子白德明,解放后为厂西门小学、银燕小学的教员。营业种类为粮食铺。
朱记剃头棚,经理人称朱三爷,属旧式理发,剃光、刮胡子、推平头。门牌外火西门外10号。营业种类为理发馆。
当铺,业主立马关帝庙太监,3间门脸勾连搭9间房,营业种类为典当业。地址对火西门外12号。
刘记煤铺,铺掌刘老太太,香山峂峪人。铺房有一部分为火器营档房。地处厂西门小学校东墙外。门牌外火西门外16号。营业种类为煤球铺。
郝记剃头棚,地处西门外大街路南,刘记煤铺偏东南。经理郝德亮,缠脚湾人。1间门脸房。地址外火西门外大街22号。营业种类为理发馆。
永盛号,经营出租乘轿和丧葬殡杠业务。经理刘世英,原肖家河西胡同人。地处西门外路南,5间门脸勾连搭10间铺房。门牌外火西门外26号。营业种类为喜轿铺。
安记绱鞋,经理安学瑞,地址外火西门外27号,营业种类为鞋铺。
清真马记茶馆,经理马朝荣,祖籍山东济阳县马营子。3间门面房、经营茶水,烧饼、火烧、炸油饼。门牌外火西门外28号。营业种类为茶饭铺。
西裕兴,清真羊肉铺,经理张宝海,回民,其子德太,擅摔跤,是北京跤坛魁首、回民沈友三(沈三)之弟子。1间门脸房。铺址外火西门外29号。
糖果店,地处西门外南胡同北口西把角。经理王仁,本地人。营业种类为糖果杂货。门牌外火西门外30号。
清真羊肉铺,地处西门外南胡同北口东把角。经理张宝忠,回民,其子德元从事牛羊行生意。门牌外火西门外31号。营业种类为羊肉铺。
永和号,茶叶铺。铺掌卢承章,其子,少掌柜卢宝荟。厂大街元祥茶叶摊经理卢宝昆,是其胞兄。1间门脸勾连搭铺房,门牌外火西门外32号。营业种类为茶叶铺。
马记干果摊,经理马姓,绰号大银子,回民。此摊地处外火西门外石桥路南,石槽水闸口坐礅西。经营花生、瓜子、铁蚕豆等。地址外火西门外33号。营业种类为干果铺。
宽街之商号,由外火西门外南胡同路西往南依次为:
恒富粉房,为宽街之商号从北往南第一家。经理孙兴业。经营粉丝、粉条、豆汁、团粉。业主范文修,其女范淑英,待人和蔼,尽孝道是位贤妻良母,口碑称颂之人。门牌西门外宽街2号。营业种类为粉房。
傅记木厂子,业主兼经理科林穆,满族人。弟叫爽林穆。妻傅罗氏,娘家鼓楼罗记。傅家自称是慈禧太后娘家的支系后人,50年代家藏字画,可为佐证。经营砖瓦木料,买卖拆货生意。门牌西门外宽街4号。营业种类为木厂子。
范记豆腐房,清同治年间开办。业主兼经理、第四代传人范景华,1915年生人。地处宽街“西岔儿”道南。8间铺房门朝北,地址外火西门外宽街6号。经营豆腐、豆腐丝、豆腐干,以冻豆腐闻名京西。这是因为水质好。范家的压水机井有数丈之深,非一般井水可比。另外选料考究。制作冻豆腐必须用青豆(绿色的)。再就是技艺与程序。点盐卤的技艺掌握得准。要求点出来的豆腐嫩而不散。豆腐成形后,马上用凉水浸泡,故出货的冻豆腐,从里往外透着绿。范记豆腐房,是自销的小作坊。全家老少分工合作均动手,不雇用外人。范景华之祖父,老掌柜范长久,曾与一懂中医的老道友善,老道广交善缘,看范长久上有父母,下有儿孙,四代和睦,生意红火,特求一“载”字辈的皇亲,为范家题写了一块“四世同堂”匾,悬挂在范记豆腐房大门楣上。范景老曾面告笔者:“书写此匾之人,令着是小宣统的大爷。”
祖记煤铺,经理祖德泉,铺址西门外宽街11号。铺房己产,营业种类为煤球铺。经理祖德泉之孙国强,于1950年5月13日、农历牛年三月廿七日生人。曾担任四季青公社老营大队党总支书记,后又调到公社建筑公司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等等。不幸因高血压症,于1999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故去。享年50岁。惜英年早逝,笔者与国强兄生前有交往,曾特作挽联一副:“一生奋斗有功也有德;五世春秋有光也有彩。”以示寄托哀思。
寿材铺,经营制作高低档、满、汉式棺材。业主立马关帝庙太监。9间铺房两层院落。铺址外火西门外12号。营业种类为棺材铺。
清真小铺,经理杨松森,回民,祖籍山东济阳县。经营烧饼、火烧、大饼,门面1间。地处南隔两户宅院,约30余米即是蓝靛厂清真寺。小铺门前偏北,5米许有国槐一棵,腰围3米,树罩如伞。此树为宽街早于外火器营例一佐证。
北门外及营内的商业
外火北门外,长河西岸边,居住几户百姓,外火北门外之地,自然形成“早市”。四时鲜菜、禽蛋水产。和气生财、买卖公平。
外火北门外道西,有一处坐南朝北的三间房,这就是“松三烟馆”。松三乃外火正白旗人,在此辟静之地,设烟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前,京西“大新闻”“松三烟馆妙龄女殉情”。之后编成“探清水河”之歌曲,传播四方。《探情水河》是一首有民主萌芽思想的,有敢于砸碎封建枷锁,争取自由恋爱,以悲剧而告终的歌曲。30年代出版的《北京俗曲略》,把“探清水河”例为“杂曲之属”第12种。附录《探清水河》一段:
桃叶尖上尖,柳叶青满天。在其位的明公细听我来言:此事出在京西蓝靛厂,火器营北门外,有个松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有儿,有个女儿婵娟,乳名叫大莲,俊俏好容颜……
外火北门外,直到解放前就有一家自产自销之商号,张记豆腐房,经理张安,铺面房5间,地址外火北门外8号。营业种类为豆腐房。
外火器营在清代是不允许旗人做生意,更不允许在营内开买卖。进入民国实行新政,商业势力进入营内,据解放前调查统计,外火有4种类别商业计13家。分别开办在镶黄、正黄、镶蓝、正蓝旗。按旗别门牌号码顺序为:
镶黄旗的商业:董记杂货铺,经理董恩明,两间门脸房。营业种类为杂货。门牌外火镶黄旗1号。张记绱鞋,经理张连清,营业种类为鞋类。门牌外火镶黄旗3号。梁记煤铺,经理梁奎,汉族,八沟人。营业种类为煤球铺。门牌外火镶黄旗95号。
正黄旗的商业:白记煤铺,经理白多善,两间门脸房。营业种类为煤铺。门牌外火正黄旗4号。胜记煤铺,经理胜福,两间门脸房。营业种类为煤球铺。门牌外火正黄旗38号。韩记小铺,经理汉林堂,两间间脸房。营业种类为小杂货铺。门牌外火正黄旗57号。赵记绱鞋,经理赵德林,营业种类为鞋铺。门牌外火正黄旗89号。马记煤铺,经理马文山,5间门面房。营业种类为煤球铺。门牌外火正黄旗99号。
镶蓝旗的商业:沈记小铺,经理沈维贤。两间门脸房。营业种类为小杂货铺。门牌外火镶蓝旗34号。元和盆窑,经理王元禄,营业种类为盆厂。门牌外火镶蓝旗号。
正蓝旗的商业:关记煤铺,经理关荣志,两间门脸房。营业种类为煤球铺。门牌外火正蓝旗38号。吴记绱鞋,经理吴国恩,营业种类为鞋铺。门牌外火正蓝旗55号。
西岔的农贸集市
老营房北门外往东,西岔石桥往西,是一条约半里长的东宽西窄,成葫芦形的街面。南为老营房北墙与护营子老沟,北面有几家坐商铺子,是周围村落聚集的农贸杂市。
此地商号由东往西顺序为:
德丰聚,经理王寿松,号子惠。蓝靛厂商界人物“三王一窦”第一人也。7间门面勾连搭,加库房共计65间。铺子前东南有一眼水井。为方便行人与“赶集市”之人使用。此宝号是京西著名的喜桥铺、杠房。承揽大小红白等事。出租结婚乘轿和丧葬殡杠、桌椅、餐具、喜丧“执事”如金瓜、钺斧、朝天蹬、旗锣伞扇等仪仗用具。代请组织念经的和尚、道士、尼姑等事。此铺门牌宽街41号。营业种类为喜轿铺。
吴记扎彩棚铺,业主兼经理吴占泉,承揽出租红白事,搭造大棚扎彩等。门牌宽街45号。营业种类为棚铺。清·震钧《天咫偶闻》所说:“京师有三种手艺为外方所无,搭棚匠也,裱褙匠也,扎彩匠也。”此类艺术及工人之调练,为北京所独有。1953年,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为了急需,特约北京搭棚匠赶到板门店,搭起一座高大、讲究的会议棚,为双方谈判提供了条件。可见北京扎彩棚匠的影响。吴占泉平生得意之作,是1929年孙中山灵榇南下,是年五月二十三日,于碧云寺举行孙中山奉安公祭。碧云寺山门前及大道上的全部扎彩搭造的素彩牌楼等,均由吴占泉承接。吴师傅之子少秋,一派学者风度。是蓝靛厂地区不可多得的老师,教书育人“桃李遍京西”。
清真羊肉铺,经理金五,名兆贵。是西金记羊肉铺经理金兆铭之胞弟。门牌宽街48号。营业种类为羊肉铺。
清真茶馆,经理马二巴,回民,祖籍山东人。经营茶水、烧饼,罗丝转儿等。此处老营房北门外路北,茶馆旁有一眼水井,即方便行人。此地乃三岔路口。是德丰聚集市的尽西头。
得胜银号,业主兼铺掌丁殿甲,回民,山东济阳大路镇丁记沙窝人。此号专为旗营兑换银两而取利的生意。清光绪末年此银号关闭。地处马记茶馆北,东临南北向土道。丁氏后人健在。
西岔农贸集市是隔日一小集,10日一大集。蓝靛厂地区农产品,土特产颇有名气。远在朝阳门外的清真“大有”油盐店,专用蓝靛厂的大腌萝卜酱菜;王府井大街的“天义顺”清真酱园专选蓝靛厂四六瓣紫皮儿大蒜头;以涮羊肉闻名的“东来顺”专储存蓝靛厂的大白菜。南坞赵广亮的玉米、绿豆。石佛寺李宝珍的高粱、黄豆。刘雅轩的架扁豆籽。北洼村任全的高粱、花生。松林村李长禄的谷子,玉米。以上粮农在20世纪30年代,北平农产品展览会上均得二等奖。
蔬菜方面,自产自销的菜农高手,南坞的李桐,擅长暖洞的盆冬瓜。缠脚湾的孙振刚,在暖洞里秧黄瓜、鹤立鸡群。孙振刚为1918年10月13日、农历马年九月初九生人。世代务农,天生爱好“研究”农业。是一位当之无愧,颇有影响的“地方农学家”。
20世纪70年代,四季青公社引进农业设备——日本大棚,搞温室农业生产,春节前,公社主管农业的领导,开着“北京吉普”到老营房大队,塑料大棚组特邀老孙观赏日本大棚内的黄瓜长势,目的是想再进一步改善提高,培植黄瓜水平。进大棚往里走一段才是黄瓜畦地。一开大棚门,先让老孙进去,进去之后,老孙就说:“你们培植的黄瓜一定长势不错,水、肥、温度达到最佳程度了。”公社李凤云主任说:“还没看见黄瓜呢,就这样捧着说,可不好,我们邀请来,是为了提出不足,我们好改进。”老孙沉稳地说:“我是实事求是,凭我的身份,捧着说没有意义。因为我闻到你们培植的黄瓜放 ‘香气’呢,现在请你们先到外边待上几分钟,然后再进来,是不是有 ‘香瓜儿味儿’就知道了。这就是温度、水、肥配合得到了最佳程度,黄瓜才能放出 ‘香气’呢。”公社社主任史定潮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农业专家。老史说:“我与农业都打了半辈子交道了,从没听说过 ‘黄瓜放香气’的事儿,今儿可长见识了,真得是干到老学到老呀。”农学家孙振刚,于1991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七日,不幸病逝,享年74岁。他把“孙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走了。人生无常!人生无奈!
西门外任怀顺的六叶茄子。西梁记、酱刘记均为种菜的农艺师。德丰聚集市之所繁荣,靠得就是商业品牌。缠脚湾盖火张、张旺凭着家传配方,打造的红炉炉瓦盖火,赢得了红炉铁铺的青睐。张文胜、即张结巴大爷的脚踏水笼,为农业大田浇灌,得到了好评,名声传京北。魁利木厂的屯梯、扇车,在粮行业,酿造业赢得市场,形成专利。以上所述自产自销的手工业商品之声誉,都是此地无形的商业资本财富。
集市上由于销售的商品不同,分类占地排列,有支布棚的、有搭席篷的、露天摆摊的、推车、挑担、挎筐的。车水马龙,人流涌动。玉泉、巴沟、六郎庄的销售着者带着鲜藕、荸荠、活鱼、茨菰前来赶集,大集时,牲口贩子牵着马、拉着驴、赶着骡子,大声吆喝着,掩手交易,哩语哼哈,生意成交,可谓:袖里定“乾坤”。集市上还能见缠脚湾号称“小面儿李记”的棒子面。“面茶尹记”的面茶。西门外北胡同“窝窝李记”的艾窝窝。厂胡同万德祥的面茶。这几样饮食已成有影响的品牌了,集市是商品的检验,商品交易,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杨海鹏,回族学名:阿理,1954年出生,京西蓝靛厂人。自1986年在《北京晚报》《北京文物报》及《纵横》《中国穆斯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曾校点《甘簃随笔》等书籍。现任北京史地学会常务理事。
原载《海淀文史·商海变迁》,开明出版社,2006年10月首版。今录入略有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