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心觉察孩子的状态
我们知道,由于某些意识和思维认知的缺失或者盲点的原因,必然会引发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执拗表现也一样。
前面分别从直面身处的社会环境、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及勇于承认曾经的不堪三个维度,侧重在意识、认知层面进行了一些剖析,并提供了一些可以尝试的调整建议。在接下来的三个小节中,笔者想从行为实践的角度,谈谈家长放下执拗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无论是身边具体而琐碎的小事,还是被媒体曝光过的典型事件,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甚至是一些激烈的冲突,大多数都是由于家长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判断,继而在这种判断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干预、说教,甚至批评、指责,从而引发了孩子的不满,甚至强烈反弹。
所以,笔者从个体实践的体认角度建议,家长应该学会并逐步养成用心觉察孩子状态的习惯。当发现孩子的确在某些方面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的时候,坚持在“基于事实而不是评判”的原则下,对孩子进行善意的提醒,并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让其变得更好。
那么,用心觉察孩子的状态,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呢?
(1)学会询问,创造并有效扩展与孩子进行对话的条件和空间。
通过大量的观察,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家长的确会经常向孩子提问,但糟糕的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好似“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要么得不到孩子的正向回应,要么孩子的回应闪烁其词,甚至答非所问,根本获取不到有价值(即可以帮助你对孩子状态进行有效判断)的信息。
所以,所谓学会询问,包含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问题的有效性。
也就是说,你需要学会提孩子愿意正面回应的问题。有效的提问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维度的基本条件:
一是提问题时的情绪。
比如“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呀?”“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吗?”“今天老师表扬你了没有?”“今天没有跟同学闹矛盾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无效提问,因为这些提问的背后都隐隐约约藏着家长对孩子的担心,甚至是怀疑。即便孩子有话想说,但是因为这种情绪背后往往有可能接踵而至的是家长的说教,甚至是批评、责备,孩子选择被动防御——沉默的方式应对,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反之,如果家长能够带着平等分享、轻松愉快的情绪向孩子提问,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愿意并且更加主动地与家长做更多的分享。比如“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开心、有趣的事情跟爸爸、妈妈分享一下?”“今天老师的表现怎么样啊?”“今天爸爸、妈妈有件很高兴的事情想跟你分享,想听吗?”……
二是提问的内容和方向。
一般而言,如果家长总是提一些有关功课学习、老师如何评价班上同学之类的问题,往往很难得到孩子更多的回应。网络上大量夸赞犹太人教育非常出色的文章,都会提到一条共同的经验,那就是犹太人(尤其是母亲)对放学回家的孩子,不问考试也不问成绩,只问“今天是不是问过一个好问题”。这至少说明,有效的问题是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个层面是,问题的价值性。
也就是你的问题能否引导出孩子更多想说的话来,因为只有孩子愿意说得更多,里面包含的可供你对孩子状态进行更准确判断的有效信息就更多。其中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当孩子对你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之后,可以借用孩子回答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二次、三次的持续询问。比如:
“今天老师的表现怎么样啊?”
“还好或者不怎么样……”
“那具体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老师表现好或者不怎么样呢?”
……
“那你觉得老师要怎么处理会更好一些呢?”
……
“为什么你会认为那样处理会更好呢?除了刚才你说的这种处理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不错的处理方式呢?”
……
相信通过这样能够持续的交流和对话,你肯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状态,包括孩子的功课学习和其他情绪方面的状态。
(2)建立仪式,创建与孩子亲密、有效的互动模式。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曾经有一位学员非常委屈地向我提到一件事情,自从他们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已经上小学四年级的老大,就表现出一些特别反常的举动,包括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抱怨他们不再爱他……他颇为委屈地告诉我说:“其实,我们还是和从前一样爱他的呀……”我当时只问了这位学员一个问题:“当老大放学回家进家门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他告诉我因为老二还不到一周岁,需要时刻抱着,所以,等老大进家门的时候,他们也会对着他说:“××,回来了……”当我继续问他是否有起身或者放下手头的事情,走到门口迎他,并且拥抱或者亲吻的时候,这位学员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点了点头。
笔者不太清楚,到底是因为文化的影响还是其他原因,似乎很多家长都不太重视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仪式问题,包括早晚的问候、拥抱或者亲吻等。
单就笔者的体验而言,毫无疑问,与孩子约定并建立仪式,是创建与孩子亲密、有效的互动模式非常有价值的做法。
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
孩子上学前、放学回家及晚上睡觉前这三个时间点,我们都坚持与孩子拥抱和亲吻(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开始,亲吻改成了贴脸或者亲吻额头)。
另外,在其他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包括节日、生日、孩子情绪低落或者获得某些奖励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拥抱、亲吻等动作来表达祝贺、关切或者抚慰。
这样一些基本固定的互动仪式,除了能够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外,还能够让你去感受、发现孩子的状态。
(3)适度示弱,激发孩子的正向能量。
很多家长可能都认为,需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坚强、承担一切的姿态,以便维护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从某个角度看,这样的想法乃至做法也没有错误。但问题的另一面是,除非家长本身就具备这种无比强大的能力(量),否则,“硬撑”的状态很容易在某一特殊的外力作用下突然坍塌。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孩子面前真实一些——真实的意思是,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并且了解到,家长虽然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但是,也同样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也有软弱和脆弱的时候。
比如身体出现一些病痛的状况,工作或者事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低落、沮丧等。
笔者的建议是,一旦出现这些情形,与其在孩子面前遮遮掩掩,还不如把事实告诉孩子,并且坦承你可能需要包括孩子在内的其他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会有强烈的被信任的感受,也能进一步强化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拥有平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从而让孩子能够呈现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以便家长依据孩子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引导,并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支持并尽可能主动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毫无疑问,支持并尽可能主动参与孩子感兴趣的各类活动,一定是觉察、了解孩子状态(包括学习、情绪、同学关系及兴趣爱好等)的最佳途径之一。
问题在于,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孩子除了功课学习之外,其他任何的活动,尤其是涉及网络、游戏或者其他看起来与提高学习成绩无关的活动,都是毫无价值或者益处的,甚至强行干涉、断然制止——事情的本质在于,所谓的学习成绩恰恰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一个最终结果——如果家长仅仅针对学习成绩本身对孩子进行一些看起来“很正确”的建议和要求,反而忽视通过其他方面的表现去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事情往往适得其反。
就拿陪孩子做作业这件令很多家长抓狂的事情来说吧。
笔者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被明确告知,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们不会在身边陪伴,如果有问题需要提供帮助,也要向我们发出明确的、请求帮助的信号……值得欣慰和高兴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能稳定地保持在非常优秀的水平上。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的根本在于,我们非常注重并且主动参与到孩子除了功课作业之外的其他事情上,包括上网、游戏、看动漫、看课外书籍及其他户外活动等,当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她)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状态表现出来,比如高兴兴奋的、沮丧难过的、若有所思的、专注坚持的、畏难而退的……我们只要做好观察并进行适当的询问,总是能够发现或者找到孩子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可以进行改善、优化的切入点,引导出孩子的主动、自觉意识。一旦孩子开始建立这样的意识,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各门功课的学习任务。
要做好这一点,可以尝试如下建议:
第一,与孩子提前约底线原则,共同商议活动的方向和范畴。
笔者的做法是,只要不违反乡规民约和法律法规的任何活动,只要孩子愿意或者感兴趣,都可以大胆尝试,包括网络游戏和其他表面上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的活动(笔者女儿在国外上大学期间,就尝试过高空跳伞、高山滑雪、潜水、冲浪、蹦极、自驾露营及钢管舞等活动),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过参与这样一些活动,孩子能够有深刻的体会——将要完成大学学业的女儿告诉我,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活动,绝大多数活动仅仅只是人生旅途中起点缀作用的风景而已,真正有价值的是自己是否拥有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能力和基础素养——这样切身的感悟,难道是家长能够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其信服的吗?
第二,与孩子共同商议并约定活动的截止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笔者目前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无论是看电视节目还是上网打游戏,我们从来都不是简单禁止,而是与他约定截止的时间,在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尝试陪他一起。很多的娱乐节目都是通过儿子的引荐,我才发现这些节目的价值,也因此让我有机会从更丰富的角度去了解这些新生代孩子的所思、所想。
第三,向孩子提出分享活动感受的适当要求,并学会向孩子请教问题。
有一段时间,儿子几乎是所有空闲时间都在看《火影忍者》的动漫,我就会经常问他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喜欢这部动漫?动漫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会喜欢?主人公都做过哪些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你觉得他们的表现如何?……每当孩子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抓住一些关键点,进行更为深度的询问,而孩子在回答的过程中,也就逐步建立起一些正向的、积极的意识和认知。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并掌握孩子更真实的状态,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引导,而且还能够不断加深孩子与家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互动关系,让孩子更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建立彼此的信任。
所以说:
放下执拗也简单,孩子状态用心看;
活动原则方向定,支持参与彼此赞;
鼓励孩子多尝试,自有感受无需管;
放下身段多请教,相互信任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