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模仿是个技术活(1)
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惑时,不妨向一些优秀的人学习学习。看他们在沟通中是如何自我解嘲,又是如何赞美别人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却很难向别人开口,有时候在朋友和亲人面前说话又会太直白,甚至失去分寸。这些不足之处都可以通过学习、模仿来得到改善和提高。
•自嘲是留给自信的人的•
在众多的语言艺术里,很多人会把自嘲当作一种没有退路之后的无奈之举。实则不然,自嘲既是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还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修养。所谓自嘲,并不是自轻自贱,也不是自取其辱。真正的自嘲是指自己暴露自己的缺点,来进行自我调节。这需要广阔的胸襟和幽默的语言积累。
曾经有人对“哪一类人最容易自嘲”这个课题做过专门的研究,结果得知,越是自信的人,越是敢于自嘲。他们不避讳自己的缺点,甚至还要用一些夸张的说法将其放大,用自己的缺陷和“愚蠢”博得他人一笑。
由此可见,自嘲就是一种独特的处世方法,用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来制造出生活的润滑剂。这种出于自信的表达不仅可以幽默自己,还能给别人带来欢乐。除了幽默和智慧,自嘲包含的更多的是一种乐观和豁达。
乔治•费多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但刚开始的时候,他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赏识。连那些很小没有丝毫名气的剧场都不愿意排演他的话剧。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让他很受打击。
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乔治•费多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脸上每天都会挂着微笑。他拿着自己认为最得意的作品四处奔波,到处寻找愿意跟他合作的剧团。令他感到兴奋的是,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之下,终于有一个小剧院同意和他合作,排演他创作的喜剧。
然而面对一个毫无名气、又完全陌生的剧作者,很多观众并没有表现出多高的热情和兴趣。只是因为门票价格低廉,才保证了一多半的上座率。演出开始以后,观众们看着台上毫无表情的演员和糟糕透了的剧本,不时发出一阵阵躁动。演出到一半的时候,台下已经涌起此起彼伏的喝倒彩声。
演出刚结束,观众们就迫不及待地起身离场,嘴里还叫骂着一些很难听的话。这让乔治•费多很受伤,他一下子瘫坐在舞台上,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几乎就要放弃自己的创作生涯。但想了想,又马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开始创作一些新的剧本。
后来,一部伟大的剧本《马克西姆家的姑娘》在法国诞生了,在全国上下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正因为如此,法国还掀起一股创作滑稽喜剧的热潮。但就算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剧作,在初演的时候也遭遇过巨大的失败。
这部剧的初演是在一个很小的剧院里,和他以前的很多剧本一样,观众并不买账。看着看着,观众就会嘘声一片,还时不时地传出几声叫骂。乔治•费多也因此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他跑到观众最集中、嘘声最响亮的地方,和观众站在一起发出强烈而响亮的嘘声。偶尔还会随着观众自己骂自己几句。朋友们看见以后,都以为他疯掉了,想要走过去把他从观众席上拉回来。但乔治只是拍拍他们的手、微笑着对他们说:“我很好,没有疯。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最真实、最清楚地听清别人对我的辱骂。同时,也只有这样做,我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写出更好的剧本。”
如果不是他的勇敢和坚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还能给自己喝倒彩,微笑着面对失败,那就不会有名留史册的巨大成功。当别人都在否定自己的作品、唾骂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他没有选择与这些观众对立,反而让自己置身其中,和他们一起吐槽自己。这样进行自嘲的乐观心态才是促使他最终成功的重要因素,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加以改进,才得以写出轰动一时的剧本。
有时候,放下一些自尊,允许别人挑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而不是一味地维护自己,才能给自己带来成长改进的机会。而承认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十足的自信的,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甚至淡定从容地拿这种缺点来开玩笑,来缓解气氛。
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在一个分工细致的现代化社会,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缺点感到自卑,直视它,并努力改变它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文艺界一对名气很大的夫妻,但当初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因为王小波丑陋的长相,李银河曾经还和他分过一次手。
但王小波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长相而心生自卑,反而常常拿自己的长相自嘲,来博李银河一笑。这个方法确实也有明显的效果,让他俩的关系融洽了不少。
王小波曾经对李银河说:“我可以带你去动物园看看,当你看见那些爬虫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好看多了。”
他还说:“每次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了微笑。”
最后,李银河终于跨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嫁给了王小波,那个有趣又爱自嘲的人,成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王小波认识到了自己长相难看,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一个致命缺点,反而自信地打趣一番,让自己的幽默才智掩盖了长相的缺陷,赢得美人芳心。
很多人不敢自嘲是因为害怕丢面子,他们认为在公众场合自己嘲笑自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其实不然,当你笑着向大家讲出你的缺点的时候,别人也一样会笑着接受。而如果你躲躲闪闪,只会显得欲盖弥彰,别人也会更想把你看穿,更想看你的笑话。
对于生活,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当你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嘲笑自己的时候,就是你成长开始的时候。
表达秘籍
1.自嘲虽然能化解矛盾、显示智慧,是人们交往的一个必备神器,但也不能滥用。如果用得过于频繁,就会失去吸引力,也就激发不出多大的效果了。
2.自嘲的时候,不要太失真。如果你把客观事实描述得过于夸张,过于假,会让人觉得做作,表达也就失去了基本的作用。
3.自嘲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在平时的交谈中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各个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把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联想,才能打下扎实的自嘲基础。
•完美沟通,幽默助力•
现代人十分推崇幽默的人生态度,追求有趣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很多场合下,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和矛盾冲突。甚至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同一个特质,那就是幽默感。他们往往能够带动身边的气氛,让自己成为人群中的主导。
真正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乐观积极的人,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面,还能将这种快乐的情绪带给他人。所以,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幽默这个特质都在受到人们的追捧。
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去一个小城镇做演讲。他提前到达了那里,由于离演讲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他决定先去理个发。
理发师一边给他做头发,一边和他闲聊:“你对我们这个城市的印象怎么样,喜欢这里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我挺喜欢的。”马克•吐温回答道。
“您这次算是来对了,因为正好大作家马克•吐温要过来演讲,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您一定不想错过的。”理发师继续说道。
“当然,我是不想错过的。”马克•吐温回答道,但是他并没有向理发师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那么,您是否已经弄到入场的票了呢?”理发师接着问道。
“还没呢。”马克•吐温淡定地说。
“这就有点遗憾了。”理发师一边说一边耸了下肩膀,然后将双手一摊说:“那可能从头到尾,您都只能站着听了,因为那里是不会有空座位的。”
“对呀,”马克•吐温幽默地说道:“其实和马克•吐温在一起真的很糟糕,每次他一开始演讲,我永远都只能站着。”
理发师在给马克•吐温理发的时候,并没有认出他的身份。但马克•吐温自己也没有向他表明自己就是马克•吐温本人,从而去接受理发师的崇拜与赞美,而是用一种幽默搞笑的方式去自嘲,保持了自己一贯谦虚低调的姿态。
还有一次,马克•吐温在外地的一家旅馆住宿。去之前,他就听别人讲过那里的蚊子咬起人来很厉害。当他在前台办理手续的时候,正好有一只蚊子飞到了他的面前。马克•吐温看到蚊子以后,对服务员说:“我早就听说这个地方的蚊子很聪明,没想到真的如此。它竟然知道提前过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方便它晚上对号光临,从而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到以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是那个晚上,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并没有遭到蚊子的侵扰。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在他入住之前,就帮他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
要知道,马克•吐温并没有跟这家旅馆直接提出要求说让他们做好防蚊工作。但是他在前台说的那几句幽默的话却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工作人员留意他的房间号,对他格外照顾。这就是我们所讲到的幽默的力量了。试想一下,如果马克•吐温看到蚊子之后,直接跟旅馆工作人员指出,说他们的灭蚊防蚊工作不到位,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争执和冲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只不过是几句简短的话语。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有一天,皇上召见刘罗锅。他在面见皇上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自己身上正爬着一只虱子,那只虱子正沿着刘墉的衣领往上爬,过了一会儿工夫就爬到了他的胡须上。皇上看到以后笑了,但刘墉一点也没察觉到皇上笑的原因。等他吃完饭回家的时候,家吏看见了,提醒了他并要给他将虱子拿掉。这个时候,刘墉才突然醒悟,那会儿皇帝笑了一会儿,原来是因为自己身上爬了虱子。于是,刘墉制止了家吏,还仿用王安石的一句话说:“千万不要弄死这个虱子,这个虱子多次爬上相国的胡须,它曾被陛下细细观赏过,福分太大了,你们都比不上它。”
在这里,刘墉就是用幽默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解嘲,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尴尬。有时候,当我们陷入到这种局面中去以后,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别人的嘲笑上,认为他们就是跟我们过不去,跟我们有仇,而要敢于直视自己的问题,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的嘲笑攻击倒。
有一位贵族夫人对法国的作家莫泊桑很是无理,她说:“你的小说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我看你的胡子倒是十分好看。你为什么要留这么一大把胡子呢?”
莫泊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样至少还能给那些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一个赞美我的东西。”
那位夫人本来是在奚落莫泊桑,说他写的小说没什么大不了,对其极其不尊重。当她把话题转移到胡子上的时候,却反倒被莫泊桑嘲讽了一番。他没有直接用嘲讽的字眼,却达到了很好的嘲讽效果。这一切都是幽默的功劳,虽然只是轻轻带过,但是达到的效果比那位夫人直接说出来的效果还要好。
幽默是智慧的最高体现,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不同于那种低俗的恶搞,而是包含了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具有幽默品质的人在交往中总能降低别人的紧张度,让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这种能力,除了被天生赋予以外,后天的修炼也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和模仿,一定能够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
表达秘籍
1.有时候我们需要对对方有一个足够全面的了解,既要知道他的长处,也要知道他的短处。这样才能将幽默的说话方式在沟通中更好地运用,不至于踩到对方的雷区,给沟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幽默的技巧不是让我们去谈论低俗负面的东西,相反,我们要有扬善弃恶的意识。多给人传播正面的信息,多谈论正面的话题。不要拿别人不光彩的事情来做文章,这不是幽默,而是恶搞。
3.太过隐私的问题不能拿出来讨论,这样不仅不能让人觉得轻松,反而会让人觉得紧张。幽默的同时,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否则会被人视作没有教养。
•聊天时的尴尬感是怎么来的•
两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最怕什么呢?也许就像五月天在歌里唱过的那样:“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确实,这种前一秒还聊得火热,下一秒就突然陷入无语会让人很尴尬,或者会让原本融洽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别扭。这种突然的冷场迫使人不得不进入到一种没话找话的僵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旁边一群人聊得很开心,自己却怎么也插不进去话。那么,这些尴尬从何而来呢?或者说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这些尴尬呢?
在某些场合,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寻找到一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让聊天顺畅地进行下去。而当我们话题展开不恰当时,聊天就会陷入尴尬,双方都说不出话。如何通过交谈让双方都感到愉悦,同时又不失掉真诚,这门课程在学校里学不到,但工作中又必须会。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后天的努力也可以让你变成一个健谈的人。
寻找话题是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从自己身上下手,还是从周围环境下手,亦或是从对方身上下手,这些都是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定的。
年底了,总公司里的董事长下来视察工作,分公司的总经理带着部门张主任出席了接待宴会。董事长很能喝,总经理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张主任见状连忙替总经理喝了好几杯,喝完便有些许醉意。见董事长还不尽兴,总经理又提出了新点子,他建议每人都要过一关,并且从张主任这里开始。
所以,张主任就对桌上的每一位轮流猜拳行酒令。等轮到总经理的时候,他有心刻意谦让。但由于喝得有点多了,手指头有点不听自己使唤了。他越是想要让总经理赢,总经理却越是输得很惨。几轮过后,张主任有点过意不去了,他连忙为自己打圆场说:“这是总经理对下属的关怀和体谅呀,有意让着我呢。平时可从来没有赢过总经理啊,这一次纯粹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呀。”
这句话一说出口,正在喝水的董事长没有憋住,水一下子喷了出去。张主任马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为了弥补这个过失,他抢过来董事长手中的酒杯,连着自罚了两大杯。总经理一下子面红耳赤,却还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在酒桌上大家就是兄弟,没事,怎么说都行。”
到了次年年初,分公司的岗位调动,大家竞争上岗,张主任却被晾在了一边。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想着,也许上面对自己另有他用。有天晚上,他带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了总经理家,一方面想打探虚实,另一方面也想趁机活动活动。没想到总经理跟自己打起了太极,老是装着不知道,打着官腔,就是不说正题。
打探了一番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后,张主任走出了总经理家的大门,一路上他都在叹息:“唉,没戏了,没戏了,这全都是一只死耗子的错呀!”
张主任在饭桌上给了总经理难堪,让他感到十分尴尬。他本来是想让总经理赢的,但却因为缺乏经验,导致自己心慌意乱,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说了一些让自己懊悔的话。而一旦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以后,紧张的情绪就会越来越明显,导致自己说出更多的错话。
面对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多多积累经验,并掌握一些应对技巧,就可以挽回这种尴尬的局面。
台湾著名的主持人蔡康永,有一次在《康熙来了》的节目中,专门提到过说话技巧中的细节。他举了个例子,“和女朋友去逛街,买了个摄像头。”这句话如果就这样说出来,显得很平淡,但如果你将它改为:“今天和女朋友在电脑城足足逛了两个小时,最后,女朋友只买了一个摄像头。而她买这个摄像头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和另一个男生聊天,并且还要坚持自己买单……”
这样一说,马上就变得有趣多了。细节表达得越充分,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刻,聊天也就越成功。在生活中,如果你想要快速地和一个陌生人熟悉起来,就要学会运用这种聊天技巧,打破冷场的尴尬局面。
还有个问题我们很多人都碰到过,就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一定会了解并喜欢,所以聊天的时候就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这些自己内行的东西。但问题是,假如对方对你所说的一点都不熟悉,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听你说话就是一件相当费劲的事情。更严重的是自己只能呆呆地听着,插不上话,参与不进去,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除了这个只聊专业领域的大忌以外,还有一种线性对话也是聊天中很不提倡的。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不仅乏味,还很浪费时间。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的对话,以此来进行分析。
比如说,一对男女初次见面聊天。
“你今年多大了?”
“27岁了。”
“你老家是哪里?”
“广东的。”
“广东哪里啊?”
“佛山。”
“佛山哪里?”
“你这是在调查我的户口吗?问这么多干嘛。”
这段话说到这里就很不好继续了,男女双方都会陷入一种无话可说、不想再说的境地。
又比如下面这段对话:
“你平时喜欢看书吗?”
“嗯,比较喜欢。”
“那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小说啊。”
“什么样的小说呢?”
“武侠类的小说。”
“什么样的武侠小说?”
“古龙写的。”
“你喜欢他的什么小说?”
“都还比较喜欢。”
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双方都陷入了沉默。于是冷场三分钟,喝水,翻手机,再使劲寻找新的话题。
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很常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线性对话,说话人的思维始终都在一条线上,只要一开始提出一个话题,就会一根筋地往下跟进。最后所达到的效果往往就是越聊越乏味,成了名副其实的“尬聊”。而且对话双方都会觉得受到了逼迫,一点也不自在。
既然有线性对话,那就一定存在非线性对话。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也不难感受,非线性对话就是在一个话题展开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去对话题进行扩展和延伸。这样就会不断地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和话题,可以让聊天变得流畅、自然、有趣味。
比如,接着上面的对话,我们稍加修改:
“除了看书,你还有哪些别的爱好呢?”
“哈哈,除了看书,我还特别喜欢吃,我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吃货。”
“那你特别喜欢的美食有哪些呢?”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火锅了,每次出去玩,我都会寻找各地的火锅。”
“吃火锅你喜欢辣辣的还是喜欢麻麻的?”
“我吃不了太辣的。”
“其实我也是,上次和同事去重庆玩的时候,吃了个火锅,差点没辣得哭出来。”
……
这段不长的对话里,其实有了很多线索。既了解到了对方平时的兴趣爱好,也知道了个人的口味偏好。它不像线性对话里的那样,像是在给对方一个调查采访,机械又死板。这种方式就很恰当地抽取了对方话里的关键词进行扩展提问,给了双方一个讨论的空间。
不管是寻找话题还是展开话题,都有很多种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勤加练习,总能在交际中变得自如。
表达秘籍
1.与他人交谈,就是一种互动,所以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很重要。
2.避开对方不想谈论的敏感或者隐私话题,如果对方眼神闪躲,或者敷衍打岔,你就不要再刨根问底了。
3.如果觉得没话可说,可以就近从周围环境入手,寻找话题。对你看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形成一个聊天的话题,也是很便捷的方式。
•学会如何赞美别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喜欢听到表扬和赞美性的词汇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赞美不仅会使他人愉快,还会让自己得到良性回报从而愉悦自己。所以当你开口去赞美别人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打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基础。在心理学领域,赞美被看作一种正性刺激,而批评则被视为一种负性刺激。我们要想增加自己与他人在交谈中的舒适感,就要学会给对方正性刺激。
但赞美也并不是一味地说好听的话。花言巧语和甜言蜜语不能被归为其中。我们要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和性格特征等不同的因素来给予赞美,让你说出来的话恰好能满足对方心理情感的需求,协调好人际关系。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当我们在赞美别人或者接受别人赞美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身心愉悦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赞美的话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让我们变成独具特色的人物。所以如何把赞美之辞说得与别人不一样就显得很重要。爱因斯坦曾经提到过自己的经历,他说每次听到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很懂得创新的时候,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作为一名知名科学家,这样的赞美实在是太多了。而如果突然有个人跳出来跟他说他拉的小提琴很好听,那他一定会激动不已。
莹莹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她不仅长得漂亮,学习也很好,还有很多才艺,唱歌尤其好听。学校里每次举办晚会的时候都少不了她的歌声,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校园小歌星。这么优秀的她,身边自然有很多追求者,但她一个也没有挑中。
有一次元旦晚会,莹莹和往常一样,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精心准备的歌曲。唱完之后,台下掌声雷动,一片喝彩。当她下台走回观众席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夸她的歌声太美了,让人陶醉。但她都不为其所动,径直往前走自己的路。
这个时候,旁边有个学弟站了起来,他真诚地对莹莹说:“学姐,刚才看你在台上一边唱一边跳,我发现其实你的舞跳得很棒啊,和你的歌声一样棒,真是厉害了!”莹莹听到这句话,不禁抬头看了看,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俩于是就此聊了起来,这让旁边的人都羡慕不已。
莹莹平时听别人夸奖自己的歌声已经听到发腻的程度了,所以不管再有人怎么去说她的歌声好听,都成了一种陈词滥调,她已经听不进去了。而头一回听到别人夸自己跳舞很棒,自然就来了兴趣,想要听到更多的内容。所以莹莹才会开心地和那位学弟聊起了天,而别人却只能在旁边巴巴地看着。
在我们看来,真正会赞美的人都是独具慧眼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另辟蹊径,寻找对方身上常人发现不了的优点。
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的:“第一个将女人形容为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将女人形容为花的人是一般人;第三个再将女人形容为花的人就是笨蛋了。”
在一次大型的聚会现场,来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正受到大家的追捧。有人对作家称赞道:“您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也是如此了不起,我们太爱您的作品了。”
可是这个称赞却并没有打动作家的心,他对此无动于衷。在他看来,自己在文坛上已经是一个红人了,所以大家追捧自己的作品无可厚非,甚至是理所当然,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过来和这位作家打招呼,他一边握着作家的手,一边用另一只手指着作家的鬓须说:“大师,您的鬓须可真是与众不同,太独特太有魅力了。”这句话一说出来,作家马上便露出了笑容。
原来,他一直都对自己的鬓须感到很满意,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更别提有人对此给予称赞了。今天偶然听到有人这么一夸,心里自然是很高兴。对于给予赞扬的这个人,自己也是另眼相待。
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发掘不一样的特点去给别人一些新的刺激,反而创造了更好的效果。
除了这种独特赞美法,还有一种方法称为细节赞美。所谓细节赞美就是对对方的一个非常细致、具体甚至私人的优点进行赞美。它不同于“你好漂亮、你的衣服真好看”之类空洞的话语,而是言之有物,恰到好处。比如我们可以将“你好漂亮”改为“你的眼睛真大”,将“你的衣服真好看”改为“衣服的颜色与你的气质真搭”等。
人的耳朵都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对于赞美我们也需要不停地去变换语言的花样,而注重细节的赞美更能带给人心灵的愉悦。有一家美容院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特地制作出了一份精致的“赞美卡”。当店里的服务人员发现顾客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的时候,就会将她所看到的在卡片上写成一些动听的语言,然后将卡片送给顾客。
刚开始的时候,顾客还有些不适应。但这家美容院依然坚持这个小小的举动。后来,如果走的时候没有人送上这样的卡片顾客还会觉得不习惯。而美容院里老顾客的流失量少之又少,新顾客也接踵而来。这些赞美,如果只是一些泛泛之词,可能并不会得到顾客的赏识与肯定,正因为她们看到了细节,从细节入手,才让顾客对此产生了好感。
有一个大型服装企业的女老板,每一年去香港的时候,都会光顾一家很小的鞋店。并且每一次买鞋,都是大手笔,会花掉很多钱。当她第三年再去的时候,鞋店店主终于忍不住好奇之心向她问道:“为什么每年你都会来这里买鞋呢?是为了捧谁的场吗?”
女老板并不着急回答,而是抬起了手微笑着对她说:“可能你都不记得了,三年前,当我第一次在无意之间逛到这家店的时候,你第一次见到我就惊呼我戴的这个手表很特别。不错,这个手表是我花了五十万人民币在瑞士特地订做的,外表很普通,一点都不张扬,但却与我的个性很相符。我带了这么久,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注意到它的人。既然你我眼光相合,品味相近,那么我就相信的你的商品也是适合我的。”
细节之处见真情,可能很多人也说过这块表贵重、好看之类的话,但鞋店店主却能发现它更加细节的特点。就这一句话,换来了一个忠实的顾客。
赞美本身就具有一种推动人前进的力量,也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就如一句谚语说到的,赞美就像空气,每个人都不能缺少。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经常又恰到好处地去赞美别人,别人就会对你产生更多的好感,也就会更加喜欢你。所以,去赞美别人,既是对别人的肯定,也是给自己的认可。
表达秘籍
1.赞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诚,要实事求是地去赞美他人。这样你说出来的话就会更加真实可信。如果违背了事实,你所说出来的赞美只会让人听着像拍马屁。
2.赞美之辞不要说得过于明显,让人一听就知你是在赞美。有时候这样的方式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还会招来一些厌烦。比如对领导,不能直接说“你好棒”等客套之话,而是要针对他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给予赞美。
3.即使是在真心地赞美别人,也要知道适可而止。如果反反复复地说多了之后,就会有一种刻意讨好之嫌,让对方对你产生防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