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供应链信息化
供应链管理方案提供商Red Prarie提出了构建和提升供应链可视化的五项基本要素,揭示了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这一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其中,第一要素是互联,将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方和合作方链接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交易方和合作方使用的系统、技术及协议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一个通用的适配器,就无法从不同的源头采集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做出快速决策。第二要素是数据的存储,将从各方采集的数据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各相关方可随时存取、分析和使用。第三要素是预警和事件管理,在一个庞大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每天都有巨量的交易数据产生。如此情形下,如果没有基于规则的监控系统,仅仅依赖于人工手段,几乎不可能对供应链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第四要素是分析和呈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甄选,分析,并有效、快速地展示出来。最后一项要素是执行,仅仅看到供应链系统中每天所发生的事件并不足够,还需要基于事实和分析,针对供应链中发生的问题和已观察到的负面趋势,启动应急行动,并快速执行。
企业信息化是构成供应链信息化的前提。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IT)与它的供应链和组织绩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对内部流程的整合与对上下游的集成,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当然,绩效的提升程度取决于包括企业的IT基础设施、交易对手资源、组织架构及外部竞争和宏观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如图1-3-1所示。
图1-3-1 IT价值模型图
供应链的信息化从包含的层次来看,不仅包括对基础技术的应用,例如基础网络架构、条码、RFID及GPS等技术,同时也涵盖了运用于链接和整合企业内部、上下游、第三方流程,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适时决策的系统和工具,例如ERP系统、B2B业务集成(协同)应用、BI系统等。
供应链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需要企业持续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购买或改进软硬件设施,培养员工的IT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所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配合和信任,建立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机制。国家层面上也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供应链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活动,投入打造公共信息交流平台,面向全社会企业服务,以避免各企业、各区域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的建设,从战略高度制定供应链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规范和统一供应链信息标准体系。
本次调查从供应链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供应链生态圈信息化两个层次展开,通过企业的系统平台使用、上下游对接、外围系统对接、第三方平台使用、IT的组织与运营等方面来了解供应链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