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受用一生的口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

核心提示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理论指导

有一群青蛙举办了一场比赛,这个比赛很简单,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谁就是胜利者。除了这些参加的青蛙外,还有很多围观的青蛙。

比赛一开始,围观的青蛙就说:“塔这么高,你们是不可能跳上去的,还是别费这份力气了。”有一些青蛙听了之后,决定不再往上跳了,只有少部分青蛙,不理会那些泄气的言论,继续往上跳。

跳了一段时间后,围观的青蛙又说:“现在离塔顶还有那么高,不管你们这么跳,都不可能到达顶点的。”听完这些话后,参加比赛的青蛙陆续地退出了。最后,只看见一只青蛙,不理会任何言论,不受任何影响,一直坚持着往上跳,并且,经过很长时间的跳跃,这只青蛙终于跳到了塔顶——所有的青蛙都惊呆了。

围观的青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青蛙退出了,只有它一直坚持着,不顾一切地往上跳。后来,青蛙们终于发现了秘诀——这是一只什么也听不到的聋青蛙。

很多青蛙一开始兴致勃勃地来参加比赛,可因为它们听信了丧气的话,或者说被别人的话所吓倒,导致它们再也不能坚持自己可以到达塔顶的信念。相反,那只聋青蛙完全听不到那些言论,它只是一步一个脚印,不辞辛苦地勇往直前,最后它到了塔顶,取得了胜利!

你或许很有主见,可如果有十个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恐怕你很难做到不动摇,这就是韦奇定律。提出这个定律的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伊渥·韦奇。现实中,每个人一开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是这种看法和想法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怂恿而发生改变。

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导致自己思维混乱、莫衷一是,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看起来是一个可笑的悖论,但确实是我们经常走进的怪圈。

魏国太子与大夫庞恭一同作为人质,定在某天启程前往赵国首都邯郸。可庞恭知道魏王身边有许多小人,担心自己不在时,这些小人会在魏王面前挑拨是非。因此,临行之前,庞恭向魏王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说:“要是有一个人对您说,他看到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一只老虎,君王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要是有两个人这样对您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相信。”庞恭随后又追问一句:“要是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到了闹市里的老虎,您是否还不信?”魏王回答:“既然有这么多人都说看到了老虎,那就肯定确有其事,因此我不能不信。”

听了这话之后,庞恭深有感触地说:“果然如我所料,问题就在这里!其实,人人皆知,一只老虎是绝对不敢闯入闹市中的。现在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听三人说虎就肯定有虎,那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如果听到三个或者更多讨厌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非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行前,我向您说出这一点疑虑,希望您千万别轻信人言。”

魏王知道庞恭的忠诚,当时认为他是多事,自己如此信任他,怎会相信他人的胡言乱语呢?但是,事实并非如魏王所想的那样,庞恭走了以后,一些平日憎恨他的人就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魏王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于是就听信了那些谗言。

后来,当庞恭从邯郸回到魏国之后,魏王就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由此可见,妖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不管是别人恶意的中伤还是好意的劝诫,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可能都是一种阻碍,一不小心就把我们的生活导向了别的方向。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有多少人觉得不妥要劝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对他说谢谢,并且做好实际的调查,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和希望。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剑拔弩张。曹操北踞中原,试图要吞并东吴。他在南下征战以前给孙权修书表示,“欲与将军会猎于吴”,威胁的意思全都写在了纸上。顿时,东吴满朝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分为两派,以老臣张昭为首的一派觉得曹操的实力非常强大,很难和他抗衡;而以周瑜为首的一派则主张力抗曹操。

究竟该如何做决策呢?降者易安,战恐难保。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孙权听从了周瑜等人的意见,坚定了和曹操战斗到底的信念,并且当场拔出宝剑,砍下案头的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

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东吴的将士们奋力抗战,因此就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打得曹操百万大军“樯橹灰飞烟灭”,最终不可一世的曹操只好败走华容道。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孙权本人不愿意做亡国之君,再就是他很了解东吴的军事实力,本来意思就是想力战拒曹,再加上周瑜等一帮军方将领的支持,就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尽管在朝廷会议上,起初战、和两派对立,不过最后却高度统一达成了共识,这才让曹操几乎全军覆灭。

尽管历史无法重来,但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孙权本人没有丝毫主见,又不了解东吴的士气与军力,那么,在朝廷会议上,他肯定是一头雾水,或盲目从众、献地求和,或逞匹夫之勇、冒险迎敌。倘若周瑜等人也极力反对迎战,而他却一意孤行,不顾实际情况而拼死力战,则曹操肯定就百万雄师过大江了,自然孙权也难免成为亡国之君。

韦奇定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你就会动摇乃至放弃。但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