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受用一生的口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利用谐音,妙趣横生

核心提示

沟通过程中巧用谐音,往往会使谈话过程妙趣横生,气氛更加融洽。

理论指导

谐音,是指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有意识地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双关的一种常见形式。利用字的谐音来制造双关的效果,会显得很有幽默感。

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

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

汉语中存在许多的同音字,它们字形字义不同而字音却相同。由于谐音可以一语双关,表达出丰富的含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来表达某种含蓄的意义,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幽默效果。

据说唐代诗人李白去四川远游归来,被应诏入京,在皇帝面前展露了才能,却遭到当朝宰相杨国忠的嫉妒。有一天杨国忠想了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其实就是由杨国忠出上联,李白要在三步之内对出下联。

李白践约而至,刚一进门,只听见杨国忠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为何对锯?”上联出得很刁,运用语音双关法,“锯”音为“句”,直接骂李白是来对句的“猴儿”。

哪知来者不善,李白毫不犹豫地说:“请宰相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来,愿受罚。”当杨国忠跨出步去,李白立即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牲怎样出蹄!”

同样运用语音双关法,“蹄”谐音为“题”,直接骂杨国忠是出题的“畜牲”。杨国忠出题出得古怪而且刻薄,李白对句对得巧妙而且辛辣,幽默机智就这样从巧妙而辛辣的对句中来。

谐音有时候是把这些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词语捏合在一起,造成同一语音形式的词相互干涉、相互抵触,使语言妙趣横生。

有个女婿,善辩,一次同媳妇一块儿到老丈人家去串门。老丈人是个吝啬鬼,在午餐席上只摆盘生柿子和几样素菜。女婿伸手拿过生柿子连皮一块儿吃,媳妇在屋里看见了,连连叫苦。女婿一边吃,一边回答说:“苦倒不苦,只有些涩(啬)。”

苦涩的“涩”与吝啬的“啬”同音,女婿借此讥讽老丈人的吝啬。他吃柿子连皮一起吞,逗引她媳妇发问,以讥讽他的老丈人却不显得鲁莽无礼,足显其机智了。

由此可见,沟通过程中巧用谐音,往往会使谈话过程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