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疑病症
之前我们讲的很多疑病症的案例都是和中年白领或者其他生活压力大的人有关,但是实际上,在患有疑病症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这些人由于很闲很孤单,所以容易胡思乱想。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陈老先生,今年65岁,他退休在家,中年时候就丧偶了,从那以后就一个人生活,儿女都在外地,他经常的消遣活动就是在家看看书、晒晒太阳什么的。家里有保姆,不过他不太愿意老麻烦别人,经常自己也动手清理一下屋子。
近期来,他的大便开始不规律起来,经常腹泻、便秘什么的,他觉得很奇怪,就跑去医院检查,但是检查来检查去都没检查出什么。他怀疑自己是得了重病,实在是很不放心,就自己看书研究,整天捣鼓一些草药什么的。
后来有一次他在点眼药膏的时候不小心用错了药,当时就感觉很疼痛。保姆立即做了清洁处理,但陈老一直感觉眼睛不舒服,怀疑眼睛会失明或者有异物在眼内。又数次到著名医院看眼科,医生再三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从此,他对医生失望,不再求医。
他天天躲在家里,看那些医药的书,越看越觉得可怕,觉得自己心、肝、脾、肺、肾都有问题,然后就忧心忡忡,老是睡不好,经常不开心,有时候还爱摔茶杯什么的。保姆觉得这不对劲,就打电话通知他的儿女过来,儿女闻讯赶来,准备照顾老父亲。
老父亲不愿意听他们的话去医院就医,他说:“我还不知道那些医院,就每天拿钱不干事儿,去那儿简直就是送钱,打死我也不去,我要得绝症了,你们不要理我,我就快要死了。”儿女们对固执的老头实在是感到无可奈何。
事实上,陈老先生是患上了一种叫作疑病症的病。
患上这种病的老年人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步骤,开始是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害怕自己患上某种病,于是反复就诊,即使没有结果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心,因为这种焦虑和担心情绪上就会反复无常,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一般情况下,这种症状持续3~6个月就是老年疑病症了。
案例中的陈老非常具有典型性。首先为什么老年人会患疑病症,因为他们身体不好,因为他们不忙,有更多的时间胡思乱想。其次他们生活圈子很狭窄。这里的陈老就是,圈子很窄,社交范围很小,爱躲在家里看书、晒太阳,不怎么运动,这就很容易引起对于病症的恐惧,而且儿女不在身边,一个人很孤单,这个也是一点。
可以看出来,内向、多疑、敏感性格的人容易患上这种病,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不相信医生的评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点自恋,相信自己。
还有,从本质上来说,患疑病症的老年人往往接触过这种疾病的环境。比如在童年时家人对患者漠不关心,家庭中有人患过病,或者亲密的家庭成员在患者成长的关键时期去世,或者这些早期的不幸经历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疑病。在我们这个案例中,陈老的妻子在他中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这点也非常符合。
除此以外,患这种症状的多少都是有点文化的老年人,就是因为他们有文化,他们才不会轻易相信那些医生说的话,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他们会通过研究一些医学书籍观察自己的症状是不是符合要求。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总是一知半解、胡思乱想,最后导致精神有点不在状态,怀疑自己有病等。
这个病例还有一个典型性在于,一般来说,患有这种症状的老年人都是受过外界的不良刺激的。在这里,他是受过医生的不良刺激,因为医生一直没能解决他的问题和困扰,所以他觉得医生没有用,他也容易产生这种病症。
在某心理咨询中心,有很多这样的老年人。王女士是其中一个患者的女儿,她说:“我们姐妹三个得轮流去陪母亲睡觉,要不母亲就茶饭不思、失眠。”母亲总担心自己会有突发病,大半年下来姐妹几个真有点熬不住了。其实在这里,像这样的老年人并不是个例,隔三差五就有老年人到咨询中心哭诉,怀疑自己得了重病。
有的老年人受到外界一点点刺激就怀疑自己有病,比如他身上长了红点,他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刚好看到电视上播放着红斑狼疮的广告,就对号入座,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这个病。
那要怎么样做才能使老人们摆脱这种症状呢?
一方面,要从心理下手。建议老人们多做点别的事情,比如使自己专注于某一样不是身体健康方面的事情,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或者多交一些朋友,难受的时候互相倾诉,开心的时候互相分享,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他们都应该要相信彼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增强心理暗示:“医生确定我没有病,我确实是健康的。”对于医生来说,他们应该帮助患者寻找疾病根源,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同时尽可能避免医疗过程中不利影响的发生。这样两者之间的信任确实会对病症的减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物理治疗了,即药物治疗。一般来说,抗焦虑与抗抑郁药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老年人这个群体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他们也曾经年轻过。作为我们人类来讲,谁都会害怕孤单、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尤其是当他真的老了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理解,需要我们在身边给予鼓励。他们之所以会得疑病症,也是和这些离不开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好好照顾他们,莫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