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爱与看不见的爱
有关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1岁的时候没有得到充足的爱,将来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人格的缺陷。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具有绝对的依赖性,不仅在生理上需要得到父母的照料,同样在心理上渴求来自父母的爱。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在他成人之后就完全不知道如何给予他人关爱,甚至一生都会受其困扰。
有些父母感到疑惑,甚至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是一心在为孩子着想的,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很多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父母感到很头痛,孩子也感到很难受。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仅仅是物质上的奉献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还应该包括对孩子的尊重,亲子之间亲密、平等的交流。有一个小学生在他的日记中就写道:“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经常对我笑,能在我睡觉之前和我说声晚安。”孩子是多么渴望与父母的感情交流啊。作为父母,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有多么的爱孩子,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更多地体验到父母对他的爱。很多家长都为了孩子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他们的孩子却很难体验到父母的爱,使爱的质量大打折扣。
教育点1:爱孩子也要“男女有别”,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家长除了要让男孩感到快乐之外,还应该让他明白,他在家里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1)带男孩出去吃午饭,带他出去散步,把他看作独立的个体。
(2)当男孩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时,都要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只根据结果来对男孩做评价。
(3)如果男孩取得了成就,可以为他准备一次小小的“庆功宴”,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
(4)了解男孩的时间安排,这样可以随时向他提问题:“你和嘉嘉一起吃过饭了吗?”“音乐课上老师都讲了些什么?”这样的问法比简单地问一句“你今天做了什么”要高明得多。
(5)让男孩设法听到家长在其他人面前对他的称赞。
(6)当男孩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可以直白地说:“你做错了。”而是应该换一种说法:“你为什么不试着那样做呢?”
溺爱的五大表现和对策
(7)制造一种手势或是特殊的语言,只有家长和男孩之间才能了解,让旁人羡慕你们的默契。
(8)可送给男孩一对带有翅膀的礼物,并且告诉他,好男孩早晚是要独立的。
对女孩就让她时时感觉到自己是被呵护的,她会变得更加善良。
(1)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倾听女孩所说的一切。
(2)即便已经很疲劳了,还是要拿起书为女孩讲个故事,女孩会很懂事地依偎在父母身旁,这是她感到最美的时刻。
(3)拿出女孩小时候的照片,告诉她刚出生时的一些事情。
(4)让女孩自己选择喜欢穿的衣服,尊重她的审美。
(5)和女孩一起玩过家家,一起堆雪人,一起捏泥人。
(6)写个充满爱意的小便条放在女孩的书包里,她会在无意识中发现,让她知道父母在想着她。
(7)骄傲地接受女孩送的礼物,并且专门存放在一个地方,爱护那一颗小小的孝心。
教育点2:把握好爱孩子的分寸
改变爱的方式,降低过分保护孩子的频率,用心体会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台湾元智大学的校长彭宗平曾经说过:“很多高中生的父母,一年要花掉至少1000小时接送他们上下学回家,但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只以分数去找志愿科系。其实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花50小时了解适合孩子的科系,这50小时远比1000小时的接送重要得多。”
教育点3:掌握向孩子表达爱的途径
哈利亚特博士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家长总结出向孩子表达爱的三条途径。
1.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
可以是坐在地板上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可以是帮助孩子完成学习计划,可以是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光盘。
2.用和蔼的语言让孩子感觉到被认同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一种感受的时候,父母应该是以同样的心情回应他。
3.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是要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教给他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并不是单纯靠哭闹就可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