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我国流行的主要是两型,即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出血热和以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出血热,分别由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引起。前者临床表现较重,后者较轻。典型病例表现为5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本病病原是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我国主要是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和汉城病毒。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基因组由L、M和S片段组成,对应有3种结构蛋白,即包膜糖蛋白、核蛋白与病毒聚合酶。M基因片段的产物所编码的GI糖蛋白是决定毒力的主要结构蛋白。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均为啮齿动物,野鼠型由黑线姬鼠传播,家鼠型由褐家鼠传播。患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不大。传播途径为多途径多样性的,但以动物源性传播为主。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由于EHF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EHFV,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后感染本病,但患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不大。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份到次年1月份,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为3~6月份。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本病发病可能与病毒作用和机体免疫反应参与等有关。
1.病毒及其产物直接损伤机体
病毒直接作用被认为是引起病变的始动环节。上皮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为主要靶细胞。HV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病毒抗原可能触发机体内的免疫反应,血管和免疫活性细胞广泛接触,造成广泛性出血性血管损伤。
2.机体免疫反应
EHF患者早期血清IgE和组胺明显增高,肥大细胞有脱颗粒现象,血液中存在IgE-IC,表明Ⅰ型变态反应参与发病。研究者观察到患者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有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浆和血液有形成分向血管外渗出,补体旁路途径和经典途径相继启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低血压休克和肾脏损害。血小板表面沉积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大量聚集、破坏,致使血小板急骤下降和功能障碍,是引起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表明Ⅲ型变态反应参与发病。此外,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等明显增加,提示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大量释放,参与内皮细胞的损害,加重血管损伤。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典型的病例具备三大主要症状和5期临床经过,但轻型病例5期经过不明显,可出现越期现象。重症病例病情凶险,发热、低血压、少尿期可相互重迭。儿童轻症较多,往往临床分期不清,可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5期,但也有交叉重迭。以上各期并非每一患者都有,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可缺少低血压期或少尿期。
1.发热期
起病急骤,多数以突然畏寒、发热起病,体温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或稽留型为多。发热期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多数患者出现颜面部、颈部及上胸部潮红(“三红”)。皮肤黏膜充血、渗出、水肿和出血,尤其球结膜充血、渗出显著,似酒醉貌。出血现象常见于眼球结膜、软腭黏膜,皮肤出血点常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呈瘀点状较为特异。2~3天起出现突然增高的尿蛋白,有肾脏损害。蛋白尿为本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为本病的特征。儿童病例中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
2.低血压期
由于广泛微血管损伤,血浆大量外渗及血容量减少,引起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心率增快,可有心律不齐、皮肤暗红色、指端发冷、发绀等。此期“三痛”、瘀点、瘀斑更明显,出血现象加剧;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肾脏损害加重,尿量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酸中毒可加重休克的发生、发展。
3.少尿期
多出现于病程第5~8天,持续2~5天,进入少尿期。尿量明显减少。学龄儿童每日尿量<400ml,学龄前儿童<300ml,婴幼儿<200ml。<50ml/m2为无尿。此期主要表现为酸中毒、尿毒症、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及高血容量。患者极度衰竭,唇舌干燥、发赤,呕吐,恶心,头痛,可出现烦躁、嗜睡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肠道出血等。本期死亡率最高。
4.多尿期
多出现于病程第8~12天。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但再吸收功能仍差,加上少尿期在体内潴留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排泄,构成渗透性利尿的物质基础,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由于尿液大量排出,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在多尿初期,代谢紊乱和氮质血症可十分显著。此期可因脱水等导致继发性休克,机体抵抗力弱可继发感染,可发生肾衰竭,病情反复。
5.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夜尿症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一般情况好转,除软弱外,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整个病程为1~3个月。
6.并发症
(1)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
大量胃肠道出血可导致休克,预后严重;大咯血可导致窒息;颅内出血可产生突然抽搐、昏迷。
(2)急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多见于休克期及少尿期,多在短期内突然发作,病情严重,有明显的高血容量征象。
(3)继发感染:
少尿期至多尿期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等。
(4)其他:
心律不齐、心肌炎、心包积液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
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 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
(2)白细胞分类:
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4~5病日后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
(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由于血浆外渗,导致血液浓缩,所以从发热后期开始至低血压休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升高,可达150g/L和5.0×1012/L以上。
(4)血小板:
从第2病日起开始减少,一般在(50~80)×109/L,并可见异型血小板。
2.尿常规
(1)尿蛋白:
尿蛋白是肾损害的重要特征,在第2~3天出现,进展迅速。部分病例尿中出现膜状物,这是大量尿蛋白与红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相混合的凝聚物。
(2)显微镜检:
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此外尿沉渣中可发现巨大的融合细胞,这是EHF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引起泌尿系脱落细胞的融合。这些融合细胞中能检出EHF病毒抗原。
3.血液生化检查
(1)血尿素氮及肌酸酐:
多数患者在低血压休克期,少数患者在发热后期尿素氮和肌酸酐开始升高,移行期末达高峰,多尿后期开始下降。
(2)血酸碱度:
发热期血气分析以呼吸性碱中毒多见,这与发热及换气过度有关;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3)电解质:
血钠、氯、钙在本病各期中多数降低,而磷、镁等则增高。血钾在发热期、休克期处于低水平,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但亦有少数患者少尿期仍出现低血钾。
(4)凝血功能:
发热期开始血小板减少,其黏附、凝聚和释放功能降低。若出现DIC,血小板常减少至50×109/L以下,DIC的高凝期出现凝血时间缩短,消耗性低凝血期则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延长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进入纤溶亢进期则出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升高。
4.特殊检查
(1)病毒分离:
发热期患者的血清、血细胞和尿液等标本接种Vero-E6细胞或A549细胞,可分离出汉坦病毒。
(2)抗原检查:
早期应用汉坦病毒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可以在患者的血清、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尿和尿沉渣细胞中检出汉坦病毒抗原。常用免疫荧光或ELISA法,胶体金法则更为敏感。
(3)特异性抗体检测:
包括血清中检测特异性IgM或IgG抗体。IgM抗体1∶20为阳性,发病第2天即能检出;IgG 1∶40为阳性,1周后滴度上升4倍有诊断价值。目前认为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而G2抗体的检测则有利于预后判断。新近国外研究免疫色谱快速试验以重组核蛋白(NP)为抗原来检测患者的IgM抗体5分钟能出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4)PCR技术:
应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RNA,敏感性高,可作早期诊断。
(三)诊断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对不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
1.流行病学
曾在疫区居住或逗留过,有与鼠、螨及其他可能带毒动物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曾食用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毒实验动物史。
2.临床表现
应具备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征,其病程中多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期等5期经过。如经合理治疗或轻型病例可不出现低血压及少尿期,但多有发热及多尿两期,重者可有两期或3期重迭现象。
3.特异性血清学诊断
检测患者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IgG荧光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可确诊。如早期IgM荧光抗体阳性,或检测患者血、尿细胞内病毒抗原阳性者,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三、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治疗原则
“三早一就”即早期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有条件的单位治疗,是减轻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把好“四关”,即休克、出血、肾衰竭、感染。针对各期的病生理改变进行合理的综合性液体疗法,防治急性肾衰竭、休克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二)治疗策略
1.发热期治疗
本期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调整免疫功能,缓解病毒血症,减轻血管损伤,补充耗损体液,预防低血压休克发生。
(1)一般治疗:
对早期确诊或疑似患者应立即绝对卧床休息。凡遇中毒症状严重、外渗体征明显及有低血压倾向者应避免转诊。大小便应尽量做到不移动患者,使患者安静休息。给予热量充足、营养丰富的软食或易消化的食物。
(2)液体疗法:
应补充足够的液体,输液以盐液为主,常用平衡盐液50~100ml/(kg•d),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平衡,预防低血容量导致的低血压休克的发生。
(3)对症治疗:
高热者应予静脉输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0.2~0.4mg/(kg•d),同时给予物理降温。不宜给予强烈退热剂。可给予维生素B6止吐。有出血症状者可给予酚磺乙胺、维生素C等治疗。有DIC者应早期治疗,可应用肝素。
(4)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疗效肯定,需早期应用,最好是第3~4病日,迟至第5病日前应用。
(5)免疫调节剂:
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
(6)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早期给患者应用以减轻病毒血症和机体免疫损害。
2.低血压期治疗
本期的治疗原则为出现低血压倾向时要积极预防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休克时应早发现、早抢救,积极补充血容量,采取有效措施使血压尽快回升,以保证肾脏等内脏的供血、供氧。
(1)卧床休息、保温、吸氧。
(2)补充血容量:以早期、快速、适量为原则。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主要参考水、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热量补充等,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心脏、肾脏等的正常功能。补液量及速度应以血压回升及血液浓度调节。
(3)调整酸碱平衡: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
(4)血管活性药物:一般不宜早用。经快速补液将血容量补足,血压不稳定时可选用多巴胺等。
(5)强心剂: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强心剂,一般应用毛花苷丙。
(6)改善肾功能:休克纠正后,血容量已补足,可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药改善肾功能,促进利尿。可用酚妥拉明、呋塞米等。
3.少尿期治疗
本期的治疗原则为严格区分肾前性与肾性少尿。注意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和肾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维持机体能量代谢:
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低蛋白饮食。
(2)采用液体疗法,稳定机体内环境:
限制液体入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3)扩充肾血流量,促进利尿:
可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呋塞米等。
(4)导泻及放血治疗:
可用大黄、芒硝导泻法或甘露醇口服导泻法。并发肺水肿时可用放血疗法。
(5)透析治疗:
可降低或推迟氮质血症,纠正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调节体液控制血容量,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包括结肠透析、胃肠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有条件者尽量采取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措施。但血液透析有其指征与适应证,应酌情掌握。当患者出现以下几项指标可考虑透析:急性肺水肿;高血钾,血清钾>6.5mmol/L;高分解代谢型;无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少尿4天以上;肌酐>500μmol/L或尿素氮>21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等。除了透析,也可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基本克服了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的不足,利用动静脉压力差作为体外循环的驱动力,以对流的方式清除中、小分子溶质。具有自限性、持续性、稳定性、简便性的特点。
4.多尿期治疗
移行期及多尿早期的治疗方法同少尿期,但水及电解质应随尿量增加而予补充。多尿期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5.恢复期治疗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恢复体力。
6.并发症的治疗
大出血时可应用止血剂,输注新鲜血液。心力衰竭可吸氧、强心等。合并感染时可应用无肾脏损害的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应用镇静剂和脱水剂。
四、常用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利巴韦林详见第三章第三节。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其他名称】
氟美松,氟甲强的松龙,氟甲去氢氢化可的松。
【制剂与规格】
注射剂:1mg,2mg,5mg;片剂:0.75mg。
【药理作用】
本品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过敏作用较泼尼松更为显著,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相对较弱,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本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强。
1.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作用
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本品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适应证】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该品还可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降低颅内高压以及库欣综合征的诊断与病因鉴别诊断。地塞米松醋酸酯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还可用于鞘内注射或关节腔、软组织等损伤部位内注射。
【用法与用量】
儿童剂量:口服,0.1~0.25mg/(kg•d),分3~4次服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每次1~2.5mg,1~2次/天。
【注意事项】
1.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有必要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长期用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4.对本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特殊情况下应权衡利弊使用,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运动员慎用。
5.本药为长效药物,一般不用于儿童需长期使用激素者。
【不良反应】
1.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
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精神症状尤易发生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正常者。
3.并发感染
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
4.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
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巴比妥类、苯妥英、利福平同服,本品的代谢促进作用减弱。
2.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
3.可减弱抗凝血剂、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应调整剂量。
4.非甾体抗炎药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致溃疡作用。本品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氨鲁米特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加速地塞米松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与两性霉素B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排钾利尿药合用时,可加重低钾血症,应注意血钾和心功能变化。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噻嗪类利尿药可消除本类药物所致的水肿。
5.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与制酸药合用,可减少地塞米松口服制剂的吸收。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6.与降血糖药(如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血糖药的剂量。甲状腺激素、麻黄碱可使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率增加,合用时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与强心苷合用,可提高强心效应,但也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故两者合用时应适当补钾。
7.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异烟肼、美西律在体内代谢,从而降低其血药浓度和疗效。
8.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去乙酰毛花苷 desIanoside
【其他名称】
去乙酰毛花苷丙,西地兰D。
【制剂与规格】
注射剂:0.2mg,0.4mg。
【药理作用】
本品为快速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与传导。作用较快,由于排泄较快而蓄积较少。口服在肠中吸收不完全,3~6日作用消失。
【适应证】
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已少用。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儿童剂量:按下列剂量分2~3次间隔3~4小时给予。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或肾功能减退、心肌炎患儿,肌内或静脉注射按体重0.022mg/kg;2周~3岁的患儿按体重0.025mg/kg。本品静脉注射获满意疗效后,可改用地高辛的常用维持量以保持疗效。
【注意事项】
1.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2.以下情况禁用 ①与钙注射剂合用;②任何强心苷制剂中毒;③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④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⑤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⑥对本品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3.以下情况慎用 ①低钾血症;②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高钙血症;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急性心肌梗死早期(AMI);⑦心肌炎活动期;⑧肾功能损害。
4.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 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做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
5.该品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适当增加,分娩后6周减量。该品可排入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6.新生儿对该品的耐受性不定,其肾清除减少;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对该品敏感,按其不成熟程度而减小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1月龄以上的婴儿比成人用量略大。
7.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表观分布容积减小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对该品的耐受性低,必须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
2.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黄视”(中毒症状)、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
4.洋地黄中毒表现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约占心脏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药(如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
2.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与果胶)、考来烯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或新霉素同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苷吸收而导致强心苷作用减弱。
3.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铵、萝芙木碱、琥珀胆碱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4.β受体阻断药与该品同用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严重心动过缓,但并不排除用于单用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5.与维拉帕米、地尔硫或胺碘酮同用,由于降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
6.螺内酯可延长该品的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期间,随访监测该品的血药浓度。
7.依酚氯铵与该品同用可致明显的心动过缓。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该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9.吲哚美辛可减少该品的肾清除,使该品半衰期延长,有洋地黄中毒的危险,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
10.与肝素同用,由于该品可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需调整肝素的用量。
11.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端谨慎,尤其是也静脉注射钙盐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
12.红霉素由于改变胃肠道菌群,可增加该品在胃肠道的吸收。
【应急处理】
本品逾量及毒性反应的处理:轻度中毒者停用本品及利尿治疗。透析不能从体内迅速去除本品。如有低钾血症而肾功能尚好,可以给钾盐。在本品引起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宜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