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昭示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复杂的建设过程。

(一)从体系产生的客观现实基础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9卷,4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既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那么,这种价值观念体系就只能是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在人们的主体观念中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当我们在研究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时,不仅要看到广大群众思想活动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同时更应看到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广大群众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这一事实,这也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和培育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背景和客观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就不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希望和空洞的道德说教,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探索。广大干部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说过:“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34卷,466页。)这里所说的“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当然也包括“根据经验来确信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固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但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的,则是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让广大群众平等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只有当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进一步丰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

(二)从体系本身的完善过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包括理论基础和体系自身的建设两个层面。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建立在坚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没有彻底的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就无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诚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我国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也应看到,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频频调整,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在对外开放和信息化条件下,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并纷纷传播进来。群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面对大量看不清、想不通、道不明的现象,难免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甚至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争议。面对这种情况,要有效地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和统一思想认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获得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仅靠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创新成果是远远不够的。一切价值观念都是对其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的能动反映。群众感到迷茫困惑和存在认识分歧的那些问题,都是在新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很现实很具体的,往往是党的现有理论尚未做出具体透彻回答的。比如,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实行的改革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什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却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体现出是在沿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同。要有说服力地解释并不断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理论探究,引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结论,并做出有理有据、经得起事实验证的科学论证。惟其如此,才能有力地驳斥各种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谬论,帮助广大群众消除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光明发展前景的困惑和疑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这正是一件凝聚社会各界心声和呼声的艰苦工作。

(三)从思想教育活动的过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思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对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期望一经教育,受教育者就能发生思想品德的飞跃。同时,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不断充实、不断解决的循环往复过程。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中。相对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状况,“全新”的思想品德一旦形成,又与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更高的思想品德要求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开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此外,由于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和教育环境的自发影响之间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常常会出现曲折和反复,表现在思想品德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常会出现不平衡: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不平衡又产生了,开始形成的新的思想品德要素尚未巩固,旧的思想品德要素又复原了。受教育者复杂多变的思想品德状况,要求教育者适应这些复杂的变化,不断地、反复地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反复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诱导、说服,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就得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经过内化——外化——反馈检验这样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客观现实基础看,还是从体系本身的发展完善和人们思想活动的规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将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期望通过短期的努力就达到目的。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自由、民主、博爱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而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不能自发形成。遵循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过于急迫、冒进,而是应该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在当前,就是要把握机遇,正视挑战。毛泽东同志说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利益与风险是共生的,而且往往机遇越大,挑战越严峻;利益越大,风险越多。我们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认真对付挑战,化解挑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此,我们一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真正认识到机遇的难得,善于利用机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55页。)二要迎接挑战,认真对付挑战,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