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低碳转型背景下黄河三角洲工业化战略调整报告

李爱军(注:李爱军,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博士、讲师。)

降低碳强度、实现经济向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图2—1表明,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980Mtoe增长到2012年的2735Mtoe,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10.50%增长到2012年的21.92%。与此同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30.77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72.59亿吨,占世界排放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3.09%增长到2010年的23.97%(见图2—2)。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在二氧化碳减排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在2009年9月,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向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在低碳转型的背景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应该合理调整工业化战略。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坚持“四化”同步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当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然而,在低碳转型的背景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将会面临越来越强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束。因此,笔者认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应该尝试将低碳转型和工业化战略有机结合,并对工业化战略进行相应调整,探索低碳转型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本章中,我们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图2—1 2000年至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其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3,Available from:bp.com/statisticalreview.

本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介绍黄河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现状和能源消费状况,第二节介绍投入产出模型,第三节构建CGE(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第四节分析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第五节分析不同低碳转型战略所产生的影响,第六节提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战略调整方向及地方政府的作用,第七节进行总结。

图2—2 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IEA,“CO2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2012Edition,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