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精神新赋
——总后嫩江基地现代化农业道路纪实
位于祖国版图雄鸡昂首之处的北大荒嫩江平原,是块富有神秘色彩的黑土地。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的冷风频频在这里“约会”,严寒、风暴……四季灾害不断。当初屯垦戍边的北大荒人,靠着艰苦奋斗、人拉肩扛无私奉献的黑土地精神,把北大荒建成了祖国的北大仓。如今的北大荒又是什么样子呢?
今年8月,当记者来到位于北大荒嫩江平原上的总后嫩江基地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没有集体耕作的人影,没有锄头的闪亮,只有迎面开来的大型收割机,把一片片麦子割倒,整齐地摆放在它左侧的麦秸根上。就在原地,脱粒机又把它们吞到肚里,吐出麦秸,麦粒倒进麻袋,装上汽车。这一全过程机械化的动人场景,令人激动心醉。
然而,我们更被在这片土地上屯垦戍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嫩江基地官兵那种超前的科学思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开创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所感动,是他们赋予了黑土地精神新的内涵。
抢先一步的科学思路
基地有块画着彩色坐标线的基地农业发展显示板。图中显示,基地科技史上最活跃、最兴旺的时期,也是基地农业生产上最辉煌的时期。近6年的总效益比前29年的总效益还多30%,就在这6年间,基地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迅速上升到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
在基地,无论从基地领导那里,还是在农场的场院和田间地头的官兵那里,都能听到关于“思路”的说法。基地主任宋青举说,基地要发展,首先得有一个好思路,我们从上到下明确了一个思路,这就是大农业大贡献的思路。这是宋主任在这里积30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心血的结晶。他作为我国第一批支边青年,大兴安岭的第一批主人,1959年就来到这里,受冻、挨饿,粮食都是人拉肩扛进场区。1964年入伍又是在各军兵种里最艰苦的铁道兵,但他从此对机械化有了感情。1986年,他从新疆八一农大毕业,把所学知识尽量付诸实践,当年就使亏损40万元的六场面貌大变,产量盈利上升到8个场的前3名。以后,他又提出至今都在执行的标准化作业。用机械化、知识化干大农业的思路就这样在他的脑海里产生。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基地总农艺师吴宝山,一入伍就发现,部队虽然也是种庄稼,但在这广阔无垠的土地上种庄稼,要的是科学技术。所以,他对这里的土质、阳光、雨量、气候、森林覆盖率、草害、虫害有着特殊的研究。他和他的战友们在基地已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科学经营体系。新农药、新肥料、新机械,靠现代科技支撑起了现代大农业的框架。在基地制定了一整套关于机械化大生产的耕、种、管、收、运、储六大关键环节的标准化规范,真正掌握了种植的命运。他说,实现大农业大贡献思路的关键,是靠科技兴农。基地干大农业既有大思路大气魄,又有一系列大动作,其成效显而易见。
从显示板上可以看出,病员数量从开荒建点时的21 000人下降到如今的3 500人,而表示机械动力的墨绿线,则从0上升到去年的85 600千瓦,代表小麦、大豆总产的金黄线和代表经济效益的绿线,均呈较强的上升趋势。直到去年粮食总产1.18亿公斤,总效益1.35亿元,共创历史最好水平,首次突破“双亿”大关。今年,在遇到多种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1.19亿公斤,总效益1.36亿元,再次同创历史最高水平,再次突破“双亿”大关。
基地干大农业的思路既是客观需要,也是主观努力。
嫩江基地地处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嫩江平原和三江平原。全球的另外两块黑土地,一块在原苏联乌克兰,一块在加拿大南部。黑土地的肥沃和无私,使乌克兰成了粮仓,加拿大的小麦产量居世界之首。而唯独中国的这块黑土地,在漫长的历史中颓废、荒凉,任凭大自然的凌辱和折磨,在北纬49度、全年无霜期只有100多天、日平均气温只有1度、最低零下45度的寒区默默地沉睡着。
这块传说“捏把黑土能冒油”、比全国土地有机质平均值高4~6倍,对大豆小麦生长雨热适宜,绝无绝产年份和交通便利的黑土地,也绝不是“插根棍能发芽”、撒把种子就丰收。根据大农业的思路,基地提出了大规模、大农田、大集群的现代农业思路,成立了开发自然资源有实力、闯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以机械作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作保障,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种子工程、灭草、施肥等良种良法同步推广,农机农艺紧密结合,广泛吸收增产技术;用8万千瓦农机总动力、4 400余台(套)各种农机具、380台运输机械,开展基地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今年3月上旬,农业部有关领导到基地考察,对基地综合生产力给予评价。他们说,基地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全国农业水平,有些项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处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领先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生产率高,直接生产人均为108.0吨,达到世界(20~140吨)水平;按国家标准计算,人均产粮能养活271人,全国若按基地生产水平算,12亿人只需3.66%的人搞农业生产,就能养活得了。基地劳动生产率实现了现代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是土地出产率高,基地小麦亩产分别比全国和黑龙江省高43.8%和57.9% ;大豆分别比全国和黑龙江高72.7%和49%。三是国民生产总值高,人均收益5 400多美元,跻身发达国家中等水平。四是商品率高达92.5%,是我国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榜样。五是农业的机械化装备和生产水平高,农业动力为每万亩1 818千瓦,建立了机械化农业的生产体系,耕、种、收、管、运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98%,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表率。六是科技贡献率高,基地以推广优良品种为先导,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行精量点播,测土施肥、化肥深施、航化追肥,种子包衣、人工防雹等先进技术的有效转化,科技贡献率达53%以上,使农业生产走上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路子,科技兴农成为基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这个抢先一步的思路和大动作,使嫩江基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领先了。
1 000米,不能有二指偏差
基地主任宋青举说,基地作为全军规模最大的拥有44万亩耕地的农场,抓住生产部抓现代化不行,抓现代化不搞机械化不行。他还告诉我们,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一样,抓现代化不抓标准化也不行;标准化作业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纽带和桥梁,是牵住机械化科学种田的“牛鼻子”。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越高,越要抓好标准化。
在人们的印象中,种地是个粗活。这不,刚刚从江南参军来到东北的江苏籍新战士小张到基地一看,原来是种地搞生产,就俏皮地说:“唉!早知道是来种地,还不如让我爹来呢!我爹种地比我种得好。”可是两年后他回乡探亲,乡亲们问他在部队种地是啥样子?他却自豪地说:“嗬!我们那叫科技兴农,没两下子可干不了。”事实也是如此。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对这个农业现代化的“龙”头,这回大饱眼福。无论到哪个场,麦地豆地都是一眼望不到头儿,要是用镰刀割,不管同时割几垄,保你割着割着能哭出声来。因为,在收获季节,官兵们开着收割机去收割,一次割掉3.8米宽,都是凌晨3点到夜里12点,连轴转是常事。有的战士从机台上下来,沾地就睡着了。
在基地教导队,基地政委马明利兴奋地说,为了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标准化作业,基地早就着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基地先后对8万人次官兵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使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干部达到92%;具有等级技术的战士达到94%,50%的成为“机械通”、“化肥通”和“农药通”。
8月6日上午,我们在一场机械停车场遇到两位战士,想请他们举例介绍标准化作业。他们略一愣神后说:“就说播种吧,1 000米弯曲度,也就是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播种的米间粒,也就是密度,每延长米不差一粒。”“深度必须3厘米。因为地凉,对发芽、吃肥以至最后的产量,深浅都直接影响。”“还有岗地加肥、洼地加肥、加减多少、哪块地怎么整,场里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补充标准。”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对答如流。其实,嫩江基地的“庄稼兵”都这样。虽然他们来自农村,出身农民,但他们经过基地的培养训练,已经满腹经纶。
刘静平,从学开收割机起,经常带书本蹲在收割机旁,领会操作维修的技术要领。两年中,他先后自学了近百本技术书刊,作了20万字的笔记,成了中队的“机械通”。此后,他改装大小机械30多台次,取得了收割机拾禾器、边减轴等7项革新成果,并获基地科技进步奖,被广泛推广应用。1995年2月,他到全场倒数第一的中队任中队长。他统一思想创一流,狠抓技术搞训练。在此基础上又从标准化作业入手,严格按照基地《麦豆栽培双18法》,结合中队实际,具体明确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和场院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春播前,他先搞一块样板田,摸索有关标准的可行性,标准确定后,他坚持不达标准不罢休。一分队整、耙的四号地,有1 200亩因地势低洼,没完全达标,刘静平硬是坚持多耙3遍达到标准,才开机播种。当年,中队在70%耕地遭受了严重灾害的情况下,仍甩掉了多年落后的帽子,标准化作业水平进入全场先进行列。当年年底,刘静平当选为总后“十大杰出青年”,并成为基地的第一位一等功功臣。
科研实验总是走在前面
从事现代农业,不吃苦不流汗是不行的,但是,仅靠吃苦流汗也是搞不出现代农业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从事现代农业的前提。他们总是让科学实验走在前面。基地有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站有块试验田。基地所有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全是从这里走上大田的。
放眼望去,试验田分三大类:小麦、大豆、玉米。每一类又有七八个品种,每个品种又分别做了肥料成分、种子用量不同的十多种实验。在挂着小麦B569的试验田块里,科研人员董艳华告诉我们,这个已经过3年试验,证明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倒伏等多种优点的品种,明年基地将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基地副政委肖文吉当下就拿着一个麦穗数起来,一共22个码(层),每个码上3颗麦粒,他心算了一下说这个品种亩产肯定超过350公斤。这是他们从17个小麦品种中选出来的。在良种标本室,我们对基地的“种子工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科研人员说:“基地历来重视良种发展,推行种子工程。”目前,基地建有种子繁育场、良种繁育中队、种子田、攻关田等,在海南还有良种繁育基地。科学种田,良种先行。种子每更换一次,可增产20%~30%。基地每三四年就要更换一次种子。
你听说过土壤档案吗?这里有一个专门保存基地不同土壤肥力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儿土壤标本的土壤档案室。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量元素及酸碱度(pH值)等,一应俱全。他们通过这些档案,掌握了基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着科学依据。为此,科研人员每年都要从44万亩耕地的至少1 500个点取回300个土样,取回土后还要过筛、称样、制作;对氮磷钾铜锌铁等含量作10项化验。过去每年至少4个月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如今,基地又投资50万元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测土数据的先进仪器,只需一个月,就能建好一年的土壤档案。
此外,还有病虫害标本室、杂草标本室和药肥标本室。基地主要的病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生活环境、条件,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一目了然;加上土壤测试结果,采用哪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所用的主要肥料,施肥方式和小麦大豆全部采用不同药物拌种包衣等技术措施,历历在目。
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在二场这个普通的解放军基层团队的教科文中心,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在30多平方米虽然简易但装修整齐的平房里,一个个透明玻璃柜内,陈列着266件农作物实物、杂草和害虫标本,以及农药、肥料和作物种子标本,并配有标签和说明;另外还有插图和照片97幅。这些标本,都是“庄稼兵”利用业余时间采集、捕捉、制作而成的。一位资深的农学家,曾在这农业科技室驻足良久,感叹这些可爱的军人:把“修理地球”真正当作一门学问,在这里,你不管到哪个中队,也不管在哪个教科文中心,都会看到《土壤学》、《植物栽培学》等书籍及其读书笔记。所以当你再听说有初、高中文化的普通战士退伍后,经过考核被聘为农艺师、总农艺师时,也不会惊讶了。
科学实验使基地种的大豆比当地农民种的亩产量高一两百公斤,小麦就更高,农民奇怪了。前年春播后,一个农民悄悄地跑到二场的地里,顺着垄沟扒土,扒着扒着,扒出了带色的种子(包衣)。他赶紧捡了几颗,装进兜里拿回来。看着种子他不敢用,只好向部队讨教。赵青阳就跟他讲这种包衣种子防虫苗壮产量高的道理。从此,赵场长定期到驻地的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的哈布奇村的科技培训班讲课,使驻地农民靠种粮脱了贫。这个村50户还装上了电话。像这种“偷”挖种子,“偷”挖秧苗回去栽种获高产后,再到部队去换种子的事,现在已从“地下”改为“地上”,成为军民共建的一项正式内容。
如今,在这片黑土地上,不仅拥有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且在这块光荣传统基石上又建起了令人羡慕的科学大厦,科学和科学思想在这里已深入人心,科学技术在这里大面积推广,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实惠。
(《科技日报》,1997-12-09)